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天边撒点野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是一本书,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能读到其中一页。

在本书中,作者的文字并不华丽,却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在这本语言似乎过于质朴的书中,大地和青草的颜色,山峦和天宝的呼吸,莺啼和风声的呼唤,自然和自我的唱和,都被作者一一忠实地记录了下来,面他对生活本质的探讨就隐藏在貌似平凡的文字间,像清晨的阳光一样照耀着你我。

内容推荐

此书是以“户外探险”和“海外非主流旅行”为主题,全部以亲历故事为内容,按十年排序写成的小说型文集。从雪暴中北南纵穿秦岭到严冬拉普兰地区的北极冻原徒步,本书的一半内容向当代年轻人坚定地展开了一幅户外探险的大画面;另一半讲述的是海外另类旅行的故事。

目录

序一 在现在的世界之外

序二 绿野,是一种生活

自序十年行走

第一篇:1999年 自助自主的起点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第二篇:2000~2001年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风雪暴中的秦岭太白

迷失黑龙秘径

第三篇:2002年 有多少路可以重来

伟大领队的由来

无水的路线与山顶的狂风

小五台噩梦之旅

第四篇:2003年 十字路口

说说咱村莱瓦顿

秋观沧海的风中之骑

第五篇:2004~2005年 既来之则玩耍之

零下四十二摄氏度的冰封雪域

滚到巴黎的街心

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参加报告会

走进德意志,身在狼堡中

第六篇:2005~2006年 念去去万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万英尺的云里

第七篇:2006~2007年 天马飘向苍穹际,雪峰高耸入云霓

古城总在雪山中

德国的春天有点儿咸

第八篇:2008~2009年 行走穿越多年啦,亮点总在最后吗?

海的牙

轻舞苍凉,冬天散场

阿尔卑斯悲惨之旅

阿纳姆的夕阳

后记

试读章节

(三)登顶的失败与下撤

前夜的劫后余生使我在大年初四睡了个懒觉,醒来时已是上午十二时多。这时大家都在外面一个临时工棚内烤火,主要是烤那些冻得像瓷器一样的衣裤鞋袜。我加入时,他们都快吃午饭了。烤着烤着就听有人喊糊了糊了,接着大家都闻到了一股焦糊的气味……很不幸,原来是我右脚的那只“鲨鱼”登山鞋侧胶被烤化了!幸亏我带了一双低帮备用登山鞋,否则只能脚裹塑料袋下山了。下午的时候,与我同队的老林、小林及南京的三位山友与我们在宿营地汇合了。而有几名昨夜就上得山来的队员因为命已保住,见好就收,绝定不再登顶,便陆续下撤。留在宿营地的共有十几人,而决定转天登顶的则是包括我在内的六七名“得寸进尺”的铁杆儿。下午四点多,我裹着从宿营地搜出的一件军大衣和女队员小王一起在夕阳的关照下查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形以确定明天登顶的路线。此时,我第一次静下心来去发现太白山的美。临行前曾有人劝我说,太白山的奇景只在夏秋,冬天去没有意义。我当时回答的是:“寻觅,你就会发现源自《圣经》。”

即逝的斜阳总能创造奇迹,当她自然地撒向远处山峰正北坡的树林时,你的视线凝固了,心情平静,一如黄昏中的大山。我们发现附近山坡上的小庙不叫上板寺,而叫太白庙,通过粗大的太白冷杉还可以断定我们所处的海拔高度至少是三干五百米以上。我们原定在晚上聚餐,后因一些人发烧而作罢。我拿了小卖部的几瓶啤酒到我屋中,每瓶啤酒颈部标签以下的部分完全是冰砣,上面也就漂着两厘米高的液体。我打开瓶盖想喝那一点儿液体,孰料液体一遇空气悬即膨胀成泡沫,待泡沫落到瓶颈处时迅速冻成冰砣。这一系列魔术般的特技使我只想说四个字——我的妈呀!我们一些队员凑在一间临时厨房里化雪水煮方便面吃。山水行领队妞妞一时兴起,说要给我做果珍刨冰就拿着一个饭盒走出门去。等妞妞带着迷人的微笑推门而入时,手里捧着满满一饭盒屋外积雪与袋装果珍的混合物。我满嘴饱含着“果珍刨冰”,满眼饱含着热泪——永远忘不了那“清新”的芒果口昧——我这几天是招谁惹谁了?临睡时,山上下起了雪。

转天一早,在同队队友及其他俱乐部弟兄的一致劝说下,我终于放弃了随四名骨干一同登顶的计划。理由是:在没有雪套、冰镐、冰爪的情况下,以一条牛仔裤和一双低帮登山鞋完成登顶实在可怕!最终准备登顶的四名骨干是与我同队的老林、手套、山水行创始人郑立新、福建省阿卓俱乐部舵主阿卓。当我把两块金帝牌巧克力塞在手套手里祝他们好运时,总是因自己没能参加而感到畅然若失。虽说在夏季,很多装备齐全的山友都可以成功登顶,但严冬登顶的人毕竟不多。

中午,剩下的人们围坐在一起烤火,吃午饭。我把冻成冰坨的登山鞋拿出架在木头枝上烤了烤。和大家一起吃饭时,有个女领队拿出了一小塑料桶二锅头,里面的酒已经变成刨冰的状态了。我们每人用勺子装了一碗二锅头刨冰。随后大家碰碗,来了一声“干”,就各自拿勺子吃起二锅头来了。吃到半截儿,我鼻子边就传来了一股什么东西烤糊的味道。仔细一溯源、一分析,原来是我的鲨鱼登山鞋侧面的胶皮烤化了。幸好我带了一双备用低帮装甲车登山鞋,否则还真不知道自己怎么踩着雪下降三千五百多米。

给旅馆的主人在抽屉里留下几百块钱后,我们原路下撤。这时山上下起了雪。一路上我们拾起了丢在雪地里的装备与垃圾,统统背下山去。下山时,除了几次四十度雪坡滑降外,唯一有意思的事就是在经过先前的小木屋时,又看见了小木屋的老主人和那条看似忠诚的狗,由此在队员们之间引发了一场关于城市生活与山野外生活的讨论。一位女权主义者得出的结论是:与其在城市里找不到好老公,不如进山养一条狗!晚上七时许,我们抵达红河谷度假村。半小时后,登顶的四位队友便下来了,原因是上面雪已没腰,天气又呈风加雪之势。

大年初六中午我们全体下山。下到山脚后大家只忙一件事:用手机给家里打电话!据山下一位三十多岁的村民讲,他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雷!在离山脚几公里以外的一个山村小卖部里等车时,我边喝着冰爽的“汉斯”啤酒,边听着音响放出的“的曲”,边放“二蹄角”,感觉城市又如此近了。

回西安市时,山水行等大俱乐部的人集体包了一辆客车。我们一队四人及南京的三位背包族则倒霉地坐上了小巴。车上连个放包的地儿都没有,沉重的大包只能自己抱着,再加上严重超载,我们坐在那儿的痛苦程度一点儿不亚于雪夜爬升。但这次更多的是心灵上的痛苦——昨咱炎黄子孙就得享受这样的混乱与违章呢!

透过狭小的空间,我默默注视着车窗外的“八百里秦川”,泾渭两河从我脚下静静流过,一路无语……

友情提示:冬季登太白的必要装备:雪套、防水耐磨裤、太阳镜、防水耐磨运动型风衣或冲风衣、帐篷、防潮垫、气炉、气罐、蜡烛、火柴、打火机、手电、零度以下睡袋、巧克力、高帮登山鞋(最好防水)、杯子、袜子四双以上、指南针、匕首一把、防晒霜。

可有可无的装备(方便的话最好带上):冰镐、冰爪、备用登山鞋、拖鞋、安全绳、护身符。

那一路雪夜爬升,举步维艰、洒汗成冰,大家在拉紧双手的同时互相鼓劲,不让一名队员掉队。在那样一个新春的冷夜,我这样一个性格自闭、蔑视社会的青年蓦地明白了登山的含义,对人生也有了与以前不同的理解。对于那时的我们,登不登顶早已无关紧要,甚至对生与死也看得很轻,重要的是我们这一群年青人为生命与梦想所做的努力。

每次回想,当时的情景都是如此清晰,那次经历也成了我乏味生命中为数不多的精彩篇章之一。我们为生命所作的或许大多数与“伟大”无关,但当有一天,我真的老得走不动路,也爬不动山的时候,心一定还会为我走过的这段路和爬过的这座山而感动……P28-31

序言

生活在列处。朱兰·昆德拉这样教导我们。

钢筋混凝土的堡垒,人们孜孜不倦地构建了它,却发现它的作用最终是围困自己;办公室空调的温度,人们习以为常地恒定了它,却发现自己周围永远只有一个季节;纵横交错的人际网络,人们审时度势地编织了它,却发现自己被越缠越紧无法挣脱。

我去何方,我去深山;

我在何方,我在路上;

我为寂寞的心谋取安宁。

马勒的《大地之歌》,吹响我们启程的号角;梭罗的《瓦尔登湖》,指给我们寻找归宿的路。

我们真的太累了,我们真的蒙尘了,我们真的麻木了,于是人们一次坎渴望整装待发,去寻找失去已久的本真。在前方未知的路上,让我们期待一场刹那交错的避逅,渴望一次逃离现实的机会,躲避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在路上,变成了我们的宿命;去远方,成就了我们的梦想。

东方明珠的点点星光,西北太白的皑皑白雪,巴黎的衣衫鬓影,阿纳姆的夕阳无限。我不去关心永远到底有多远,我只想走遍太阳升起的地方。十年该是怎样的一个概念,从古老的天津到遥远的西欧,从青葱的岁月到喷薄的年华。这短暂面又漫长的十年之间,作者从来停止过在路上,他用脚步丈量大地,他用迷记凝固心情。他写下这本书告诉浑浑噩噩的我: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它在我现在的世界之外。

作者的文字并不华丽,却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在这本语言似乎过于质朴的书中,大地和青草的颜色,山峦和天宝的呼吸,莺啼和风声的呼唤,自然和自我的唱和,都被作者一一忠实地记录了下来,面他对生活本质的探讨就隐藏在貌似平凡的文字间,像清晨的阳光一样照耀着你我。

让我们再回忆杰免·凯鲁亚兔《在路上》的一个片段吧,他在告别孤峰的时候这样说:“愿主赐福所有身在酒吧、滑稽剧和舍沙的爱之中的人,赐福给那倒悬在虚空中的一切。不过,贾菲,我们知道,我们俩永永远远不变的——永远地年轻,永远地热泪盈眶。

只要梦在远方,只要心在远行,你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书作者在多年之后,留下了这部在路上的记录,不谋而合地应和了他郡在路上的前辈如是说。

丑女无盐

后记

一没留神,这本书就接近了它的尾声。曲会终、筵席会撤、遊戏会结束、焰火也会放完,就连青春也会飘散;但只要地球兢兢业业好好转,喜爱户外与旅行的人们就始终会寻觅到属于他们的家园;只要世界存在一天,在它上面就少不了探索与发现。大家去香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去亲历朝霞夕阳轮班,去体验雪野无限、去走入碧海连天……

一代人来了,一代人又走了,一个个曾经熟悉的背包族登场了又离开了;一幅幅热血沸腾,海阔天空的画面交复出现;一幕幕妙趣横生、印象深刻的故事一年一年上演;一个个慷慨激昂的帖于前仆后继住论坛上粘——每一个都坚定地表示要把绿野式的生活过到海枯石烂。同样坚定的是:这些话的主人都在从不止步地流走,变换。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日历上翻过了山野中无数昨天。转身的那一瞬间,多少不良小青年已然变成了优良大青年、已婚大青午;岁月眨一下眼,多少翩翩少年顷刻间改头换面,陌生到再也曰不去从前。时无飞转、风景变幻,那一个个真切的青春化成了相册与日记里的纪念,有多少爱可以坚持到永远?

多少过往谈去多少容颜,多少经历写下多少诗篇——多少旅途中的多少感叹、多少人生中的片段、多少山野里的艰险,多少雪原上的磨难,只为当初那句无声的诺言?绿野式的10年,大自然中的一瞬间,海角天涯的一片段;多少往事向我们说了再见,多少熟悉的名字化作了一个个思念,又有多少道路等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完,多少目标等着我们一个一个实现?大家在今天翻开纸面,回头看看,“绿野仙踪”——那些尘封的传奇背后印着的这四个字,是我们纯真的信念……

书评(媒体评论)

他们的经历都让人钦佩不已。我想可黝就是他们敢于去做的精神。很多人包括我,对于游历,很多时候只是遐想,很难迈出第一步,他们却做到了。只有行走才能发现视野宽阔,而并非井口那一隅天空。世界它可以什么都是,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米菲

十年比不上沧海桑田,不要说那些遥而无尽的未知,即便在我们有限的已知中它都渺小如尘埃。这十年和这十年的行走确又如此历历在目,实在可以令人同歌同笑同叹。

——《户外探险/OUTDOOR》杂志编辑李洁

十年了!终于等到了一本能够客观与真实地总结户外活动与驴友生涯的作品——没有天马行空云山雾罩,没有五花八门令人咋舌,却有更深入人心的质朴与艰涩、不弃与执着。

——夕阳尽

天津卫的人写探险类的书籍?那叫一个“倍儿哏儿”

——国际友人怀特·凯特

就俩儿字——精彩!虽然老板在身后来来回回晃了好几次,还是聚精会神地看完了!

——柠檬奶茶

下次有这活动,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出席,哎,真是的,向往+神往+羡慕+流口水+Bs自己

——突然想通了

没有地标的界限,没有身份的类分,山间行走时的自由放松,把酒言欢间的纵声欢笑,历险探奇时的跌宕起伏,风尘仆仆下的明净透彻,最真实的声音肆无忌惮,单薄的人生得以渐渐丰满。

——地质工作者脉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天边撒点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楚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60866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