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提高班)
内容
编辑推荐

对孩子的爱,固然需要爱得忘我,爱得欢欣,爱得有活力,但爱需要更多的睿智。韩青辰的这部《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正是以一个母亲的视角,以满含温情和睿智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捡拾校园的趣事,审视教育的得失,并努力探究爱与教育的真谛。应当说,这是一部风格清新温馨、内容丰富厚重的好作品,是一篇略带理想化的小说,是一部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的书,透露出作者对理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的憧憬和渴望。

内容推荐

一夜之间,提高班在这个城市遍地开花,代代红小学的孩子们陆续上提高班了。奥数奥语奥英、作文班、培优班、强化班一蚕食侵吞着孩子们的周末和假日,大家一下子多出了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在这股疯狂的学潮中,小茉莉却轻松地走进了校园舞蹈队。她踩着如诗如歌的韵律,拒绝提高与速成。舞蹈队一波三折,单纯、热情的小茉莉一次次闯进矛盾的漩涡。

小茉莉开始思索施与受、喜与忧、正与邪、信与疑等严肃的生命话题。她不急不慌地上着另一重意义的提高班,收获着成长的烦恼和喜悦。

目录

楔子

天上掉下来一个小姐姐

不见不散

一百块钱

舞蹈队

亲爱的头发

魔力短发

女保镖

美好时光

游泳课

勇敢的人

我最喜欢的

好朋友

方香绮

“讨厌”的人

小路霸

小英雄

孤儿院

美丽的吉他

信不信

大事情

心愿卡

后记

写作手记

试读章节

天上掉下来一个小姐姐

暑假里,小茉莉的同学差不多都进了提高班。

“下学期就是三年级了嘛!”大家都着急要打好基础。小茉莉妈妈却不着急,她想的是,马上就要进入三年级了,这个暑假应该让小茉莉好好玩一玩。

小茉莉玩得很快活,每天黄昏都要去师大的操场上疯。那里天高云淡,绿草如茵。黄昏的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打球、长跑、快走。小朋友们穿梭其间,踢球、玩滑板、骑小自行车。

跑道中心的椭圆形大草坪,是孩子们的天堂。玩累了,丢下滑板、球拍和自行车,冲进去玩“老鹰抓小鸡”和“老狼老狼几点钟”。大家一起追逐、打闹、号叫、欢笑……疯得大汗淋漓。呵呵,还有什么比这夏日夜晚的大草坪更迷人呢?

小茉莉喜欢在操场边上爬悬梯,她手脚并用,一格一格往上爬。妈妈把腿高高地跷在上面压。小茉莉一直不敢爬上去,好歹今天她爬到了梯子中间。妈妈在下面仰着头喊:“加油,小茉莉!勇敢,小茉莉!”小茉莉真了不起,她终于爬到了悬梯顶上。

小朋友们都爱爬悬梯玩,他们不仅能爬到顶上,还能猴子一样翻过去,从对面一格一格下来。小茉莉眼馋死了,她也想翻过去。可是现在她伸伸右腿,动动左腿,身子抱抱熊一样粘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妈妈仰面喊:“身体重心移过去啊!移过去啊!”

小茉莉不敢,妈妈让她下来她又不甘心,急得在上面哇哇直叫。

一个比小茉莉小一圈的男孩子,三下五除二爬到小茉莉身边,他给小茉莉做示范,跨腿、换手、转身、越过悬梯,一格一格下来。小茉莉学着样子终于也越过去了。小茉莉落地后还惊魂未定,大口大口直喘气。

小男孩却不满足,掉头噌噌噌又爬了上去,轻松极了。妈妈和小茉莉一起仰望着他,突然小茉莉惊讶地喊:“淼淼!”

小男孩像被石头击中了一样扭回头,冲着小茉莉扑哧一笑:“小茉莉!”

小男孩从悬梯上滑下来,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怎么会是你啊?!”

“你们俩认识?”

“我们都是二(8)班的。”

“那刚才怎么没认出来。”

“都怪他剪短发了。”小茉莉指着淼淼。

“你也剪短发了。”淼淼也指着小茉莉。

和同学一起玩,小茉莉自然开心。可惜淼淼要上提高班,小茉莉不可能天天有那样的好运气。

不过,好运气说来就来了。那天,小茉莉站在草坪上左顾右盼正急得慌呢,一个扎辫子的小姐姐骑车停在她面前:“小妹妹,我们一起玩好吗?”

小姐姐让小茉莉坐上她的车,她们绕着操场兜起了圈子。小茉莉把手臂张开,每次经过妈妈身边就喊:“飞咯,飞咯!”

最后她们停在悬梯下,小茉莉用淼淼教她的方法,伶俐地翻过悬梯,表演似的。小姐姐拍拍手说:“看我的!”她的手脚比淼淼还要利落,只花了小茉莉一半的时间就翻完了。

小姐姐比小茉莉高一个脑袋,她读五年级啦。“不过,我没上提高班。我妈说让我休息休息。”

她说话简直像只夜莺,边说边咯咯咯地笑。月光衬得她的脸格外甜美,像只可爱的杏子。那对黑杏仁眼睛,机灵又聪慧。

“我是一个人出来玩的。”小姐姐车篓子里放了瓶矿泉水,不时地拧开盖子喝一口。

“一个人?”小茉莉和妈妈都吃惊不小。师大门口可是车水马龙,再说师大里面更是车多,前不久,这里刚刚发生一起车祸。

“你爸爸妈妈呢?”

“他们在家打牌,呵呵——”小姐姐自言自语地笑起来。她伸出手,拉长嘴巴扮了个鬼脸,骑车飞一般地离去,边骑边开心地喊:“明天见,小茉莉!”

多活泼、多健康、多勇敢的小姐姐啊,小茉莉和妈妈同时喜欢上了小姐姐。她们目送着她消失在暗夜里,突然她一个急刹车,又掉头骑回来:“我每天都自己出来玩,明天我们七点见!”

“不见不散!”

天上掉下来一个小姐姐,这个小姐姐灿烂得像颗夜明珠。小茉莉觉得自己简直在做梦。

“你要向小姐姐学习,看她多勇敢!”

“是啊,我真想每天都见到她。”

第二天,小茉莉带上跳绳早早下楼,小姐姐飞人一样骑着自行车准点出现,老远她就冲小茉莉喊:“嗨,小妹妹!”

车篓子里放着一瓶矿泉水,后座上夹着一双粉红色的溜冰鞋。小姐姐把车交给小茉莉妈妈,抓起小茉莉的跳绳娴熟地跳起来,两根辫子快活地跟着跳。小茉莉穿上小姐姐的溜冰鞋,一小步一小步地滑。

“来,大胆一些,小妹妹,再大胆一些。”小姐姐真有耐心,她丢下跳绳,弯下身子做示范,然后在前面拍手鼓励。小茉莉妈妈看着真是享受,觉得这个小姐姐天生就会当姐姐。

两个人玩累了,把跳绳和溜冰鞋扔过来,手拉手冲进草坪,呵呵笑着疯跑,跑得满头大汗,又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干脆躺下来。

“我看见那两颗星星在说话。”

“好像月亮咳嗽了一下。”

“真的吗?呵呵,我怎么没发现。”

“因为刚才你也在咳嗽。呵呵——”

分手的时候,小姐姐和小茉莉还是那句话:“明天晚上七点,不见不散哦。”

第二天偏偏下暴雨,哗啦哗啦,地上积了很深的水塘。下午,雨势虽小了些,可雨丝还是连绵不断。

小茉莉焦躁不安,六点钟就开始嚷嚷:“我要去操场,妈妈。”她边嚷嚷边探出窗外喊,“雨小了,小多了。”

“不行,雨还没有停呢,哪有冒雨出去玩的?再说今天操场上肯定都是水。”

“可是我和小姐姐约好的不见不散。”小茉莉皱着脸。

“下这么大雨约会就自行取消呗。小姐姐肯定不会去的。”

“不,小姐姐肯定会去的。要是我不去,她会失望的。”小茉莉像浑身长了刺,她在家里走来走去,眼看时针就要走到七点,急得像笼子里的困兽。最后她拿起伞就往外冲。

妈妈只好打着伞追上去:“这不叫食言,小茉莉,这叫见机行事,审时度势。下雨了,所有的人都不会去操场啊。”

“下雨算什么?请问妈妈,你会因为下雨就不去上班吗?因为下雨就不出差、飞机就不起飞、会议自行取消吗?我们昨天又没说下雨不去。我们说的是不见不散,你可是亲耳听到的。”

妈妈和小茉莉打着伞,踩过高高低低的水塘,边走边争论。

操场在蒙蒙细雨中像一个刚抽过水的游泳池,寂静、空荡、安宁,仿佛睡着了。往昔的欢腾——那些火热的脚步,乒乒乓乓的球声,孩子们的哄闹统统消失,操场仿佛累坏了,正在细雨中沉睡呢。

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我说这种天气不会有人来的吧?”她们远远地看着操场,妈妈以胜利者的姿态说。

小茉莉嘟起嘴巴。妈妈站了站打算走,小茉莉却不动,她抬起水晶一样透亮的眼睛,恳求妈妈说:“我们下去走走吧,你看操场上没有水凼。我相信雨中散步很不错的。”

小茉莉还没放弃她的小心思,她要等小姐姐。妈妈不忍心让那样明亮的眼睛黯淡,她没说话,拉着小茉莉走进空无一人的操场。

“妈妈,空气好清新!”小茉莉高兴得很,她忍不住跑出妈妈的伞,沿着跑道慢跑起来,一边指着草坪喊:“小草洗过澡好绿啊,妈妈,它们总算豪饮了一顿。”

妈妈不想扫女儿的兴,她怕小茉莉着凉,赶紧拿着伞追上去。小茉莉跑着跑着,停下来望望空荡荡的入口,怔怔地说:“小姐姐肯定会来的。妈妈现在几点啦?”

“七点过五分。”

“会不会小姐姐已经来过了呢?”

“不可能,我们七点差五分到的。”

“那——我们再散两圈步?妈妈我来给你讲故事,你想听什么故事啊?”

妈妈闷头不想听故事,她在思考小茉莉这样做对不对。她在教育小茉莉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地要她诚实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小茉莉这样恪守诺言,是妈妈教育的结果。可是,妈妈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小茉莉是不是该灵活一点,识时务一点,懂得变通才好?小姐姐肯定不会来的。小姐姐就很变通啊。

小茉莉以为妈妈生气了,她笑呵呵地来逗妈妈开心。

“妈妈,请问聪明人比别人多了什么器官?”

“不知道,难道是多了一个脑子吗?”

“错!多的是心眼。”

“妈妈和母亲有什么差别?”

“年龄上的差别吗,母亲是不是老一些?”妈妈根本不会猜脑筋急转弯。

“错!发音有差别。”

“哦,呵呵!”

“什么人整天忙得团团转?”

“不知道。”妈妈没信心了。

“芭蕾舞演员啊。”

“什么字要写半个月?”

“什么字啊?”妈妈开心起来了,嘴巴都笑得合不拢。

“胖。”

“呵呵!”

“呵呵!”

母女俩猜来猜去,不知不觉围着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

P6-15

序言

读着韩青辰的长篇小说《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耳边常常回荡起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孩子那时年纪小。这句话我经常说起,也许已成为我终生抹不去的记忆。孩子小时候的故事颇堪回首。一次次的重温,给了我许多的感动、反思和人性的思考。

在我看来,对孩子的爱,固然需要爱得忘我,爱得欢欣,爱得有活力,但爱需要更多的睿智。韩青辰的这部《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正是以一个母亲的视角,以满含温情和睿智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捡拾校园的趣事,审视教育的得失,并努力探究爱与教育的真谛。应当说,这是一部风格清新温馨、内容丰富厚重的好作品。

读这部小说,我感受最多的是,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缱绻的柔情和无私的承诺,把艰辛当做至乐,把付出当做追求,这一切都反射出作者作为一位母亲心灵闪烁的光芒。正因为如此,她作为一个作家,才能创造出一个灿烂的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才得以摄取儿童心灵的美。小茉莉正是这个世界中健康成长的小精灵。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故事:小茉莉去医院看望地震灾区的孩子小星星时,一刻都舍不得和她的玩具娃娃丽娜分开,她抱着它来到医院,但当她发现小星星喜欢上了她的丽娜时,就毅然将丽娜送给了她。我赞赏这个孩子心胸之开阔,性格之豁达。她与同龄人,特别是遭遇不幸的同龄人,能够这样推心置腹,坦诚相待,说明她心中有大境界。

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它像一条清浅的小溪,流经之处,有密枝簇叶,枝叶间有鸟声鸣啭。这是母爱给生命的美的营养。这种美的营养之可贵,就在于它可以转化为善。

我和青辰交往的这几年,我认定她是一位善良的母亲、善良的朋友。这种修养和气质的养成,大于她的年龄。正因为如此,她在这部小说中才会深刻体会到母爱的精髓和底蕴以及这种情感的内在和谐,那就是对孩子的尊重,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这在她的小说中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如:当社会上为孩子的学习“全民紧张”,纷纷为孩子选报各种补习班时,小茉莉的妈妈却选择了让小茉莉“先做一个好孩子,再做一个好学生”。正是这种清醒的爱,才给孩子的心灵点染了鲜亮的色彩。

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这是因为作者将母爱放在期望中去体现、去实施。为父为母的快乐,就在于此。当小茉莉因为小金鱼之死整夜欷歔不已时,她的爸爸开导她:“你要是实在难过,就起来写日记吧,把伤心写下来也许就好了。”这看似不经意的劝慰,给予孩子的是智慧的爱,是从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理解和体贴。我称许这种爱、信这种爱,它可以培养孩子善解人意的品德,让孩子的心灵世界丰富起来。

在母爱的情感世界里,孩子就是一切。孩子的点点滴滴都让母亲萦怀。

青辰的这部小说新作,历时六年,反反复复,才得以脱稿。这是她最用力的一部作品。作为一个作家,她深深地体会到“写作才有真生命”。我敬佩这种精神。

她的女儿汐汐给予她很多支持、很多激励。作品中渗透着她女儿的影子,也许正因如此,这部小说才能一路写来,从容,流畅,充分地表现了儿童心灵的美和母爱的价值。

小说满足了孩子精神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渴望知晓自己成长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永远伴随着父母的身影。这是最能持久的记忆,这记忆常忆常新。这爱是寓于平凡中的伟大,是点点滴滴中的恩惠,是对灵魂的润泽。它影响孩子一生。它是孩子终生的精神财富。

小说也给家长们探究爱的智慧提供了新的启发。这是一篇略带理想化的小说,是一部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的书,透露出作者对理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的憧憬和渴望。相信有心的家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共鸣。

是为序。

2009年12月于北京

后记

“小茉莉,十点啦,快点睡觉啦!”

女儿叫汐汐,写作《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的这些年,我总是喊她小茉莉。我不仅喊她小茉莉,还把她们班很多人喊成点点、宋词、蔚蓝蓝、柳萌萌、珍妮、吴菁菁……开始女儿一头雾水,慢慢地,她听懂了。

《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萌芽于2003年女儿上幼儿园。这些年,她总是迫不及待地把新鲜好玩的事情讲给我听:“妈妈快拿笔记吧,这个你可以写进《小茉莉》。”女儿总把这部书称为《小茉莉》——她记不住那么长的名字。下面,我也这样称呼吧。

2009年母亲节,女儿在送我的贺卡上写道: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妈妈。女儿的热忱让我感动和羞惭,我知道纵然我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写出如此可爱的孩子。不过,有一点不曾改变,我是为女儿才写小茉莉的。

我要写一套女孩子的成长小说。本土的儿童文学似乎有点重男轻女,文学画廊里的男孩子如大头儿子、皮皮鲁、贾里、桑桑、王宝、马小跳、大林小林,远远多于女孩子。

我觉得研究女孩子的成长,特别是生命源头,意义非同寻常。那里除了清澈、洁净外,更重要的,她饱含着从上帝那里带来的爱,温柔博大。我始终怀着敬畏、感激和钦佩在写。

我不仅要写一个个浑然天成的健康快乐的生命,还试图保全它——世人原本都是这样,可是成年后往往千奇百怪。我努力融入健康快乐生命必备的心理、精神的元素,像健全生命配方。除了写故事,我还要写经验、认知和理念。

我随时用笔记下女儿的话,不仅仅记录孩子讲的事情,也记下孩子特有的语气、常用词、口头禅、表情、说话方式、小动作、小游戏、笔迹、涂鸦……女儿日常的一切成了我的研究资料。有时候找不到纸笔,就暂时输入手机,写在发票或商标上。

我还找机会去她的学校,在操场、楼梯、任意一个角落,听孩子们的声音,闻他们的体味,看他们的一举一动。我知道,我可以编故事,一百万字的故事也能编出来,但会编故事远远不够。好比做菜,我要到地里去挖,让菜带着泥土、露水、黄叶和杂草,这样才能保证色、香、味和营养。

我越往孩子们中间走,越读经典,就对文本越失望。2008年9月10日夜,我焦头烂额地跟女儿说:“对不起,《小茉莉》写不下去了。”

我对《小茉莉》失去了信心,觉得它流于一般,没有价值——尽管前前后后坚持多年,尽管曾经雄心勃勃,尽管女儿非常期待。

放弃委实心疼,我对女儿说的时候心都在滴血。

女儿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转身走进她的小房间,好一阵才出来,冲我招招手说:“进来,妈妈,我们来好好谈谈。”

小房间已经被女儿捣鼓出了新模样:月亮与星星的窗帘垂下来,日光灯换成了柠檬黄的壁灯,钢琴曲缓缓地流动。女儿把洒满蓝色花朵和玫瑰红小熊的被子摊开,平平整整盖住床——像只浪漫温馨的榻榻米。女儿盘腿坐在中央,指引我坐在她对面,一种贴心贴肺的舒适满溢出来,

“我们好久没去茶馆了。”我的焦虑减去了一半。

“是这样妈妈,好好放松放松。”女儿莞尔一笑,露出可爱的酒窝。我恍惚她已经长大,很大很大,可以给我怀抱般的温暖。我们之间关系有点颠倒,不过我很陶醉这种颠倒。

“我是真的写不出来了,妈妈写得不好,写不好还写对不起读者。”

“妈妈,你怎么知道你写得不好呢?我看未必。第一,你得回到从前,回到你决心写小茉莉的那一刻。那时候你一定对她充满信心,满心欢喜。你曾经说过你爱小茉莉,我也看过,我一直忘不掉读她的那种快乐。”

女儿淡定而大气,我真的在她面前一点一点小下去,像冰雕的妈妈,化成无形的水流,在女儿脚下重新凝聚。  “第二,你得忘掉自己是作家,你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热爱写作的小学生。只有这样你才会喜欢自己的写作,喜欢自己的文字,才会惊讶我写得这么好啊。否则,你把自己想象成作家,你对自己的文字永远不会满意。”

“是的,女儿!你怎么知道这些?”我匍匐在女儿的脚边,亲亲她可爱的小脚丫,“你说得太对了,如果我是一个刚刚写作的人,我怎么会这么歧视自己的文字?怎么舍得50万字说扔就扔?”

女儿受到夸奖毫无矫饰,她让我如同面对上帝般地虔诚和谦逊。

“第三,妈妈,你要在封面上加一句:‘你就是小茉莉,小茉莉就是你。’你要让每个读者在小茉莉身上找回童年的乐趣、信心、希望甚至痛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那么妈妈你就成功厂。火家一定会爱读《小茉莉》。”

妈妈频频点头,诧异和惊喜像春天的水面漾开的那一圈圈涟漪。

“想想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亲人和健康的孩子吧,他们更需要小茉莉做伴。妈妈你好好想想,如果是这样,你怎么能半途而废呢?那个被你写了一半的小茉莉会在你的笔下憋出病来的。继续写吧!有问题我们再谈。相信我,妈妈!相信你自己!”

女儿扑过来亲了亲我的脸,幸福与感恩充溢着我。为了女儿,我怎么能放弃?我在日记里写下一行字:不写出《小茉莉》我不活了。不写出来就永远写。

《小茉莉》是我的第十一部书,可我感觉写那十部加起来也不如它艰难。尽管我在每篇小说之中,都会经历痛苦的瓶颈期。

我不肯放弃,还因为我想尝试低幼儿童文学写作。记得在郑春华作品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曾说:“写低幼儿童文学是对每位儿童文学作家的考验与历练。”

我想挑战自己,只是我低估了它的难度。

没有一部作品把我逼到如此绝境。经过7个月又7个月又7个月的封闭式写作,2006年《小茉莉》断断续续写到3万字。2007年在鲁院写到30万字。然而,写完我才知道它不过是废纸一堆。2008年和2009年,修改与扬弃。

我曾经这样在心底祈求我的读者:请您在读《小茉莉》的时候,把我当做一个弱智但不肯放弃的写字者吧,千万别用什么作家来审查我。宽恕我吧,一切只因为我是一个小女孩的妈妈,我答应过她一定会完成的。

感谢上帝给我力量。我像洗珠子一样,把50万字洗了一遍又一遍,又像推一块顽石上山。很多次,我都觉得自己撑不住了,气力透支光了……其中的灰心、昂扬、沉沉浮浮,真是反反又复复。

《小茉莉》狠狠地给我上了一堂写作课。写完才读到《歌德谈话录》:“你得当心,不要写大部头的作品。许多既有才智而又认真努力的作家正是在贪图写大部头作品上吃亏、受苦。”

我当然没才智。不过,如果2003年就知道这个计划要到2009年8月画句号,我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决心。

可是迄今为止,又有哪本书给过我如此丰厚的回报呢?!

至少,从2007年5月8日到2009年7月29日,所有的日子都被我紧紧抓在手上。我没有浪费生命,没有无聊、发呆、左顾右盼,没有停止我的脚步。

在那些被写掉的日子里,我一次次被电话、天黑、敲门惊醒。每每关电脑,都像从一个灵魂里脱壳,又像告别一个世界。我在其中是多么酣畅、甜蜜、满足啊!

记得深夜,因为眼睛适应不了浓黑,我像瞎子一样被先生牵回家,最后角膜炎频发、肩周炎让脑袋立不住,只能斜躺在椅子上远视屏幕修改……

那种忘我是此生体会到的最纯正、最珍贵、最高尚的幸福,为此我深深感激。我深信只有写作,才会让我体会活着与欢乐的真味。

让我举起手,向这段漫长的、被我称做探险的日子致敬!  在我与《小茉莉》难舍难分的当儿,想不到一直支持我的女儿吃醋了:“哼,我不是你的女儿,小茉莉才是。你去写《小茉莉》吧!”

枕边至今存着她的纸条:“今天是新年第三百五十八天,妈妈,新年好啊!我想问问你,什么时候才能陪我玩?这个寒假你一直在写你的《小茉莉》!”

只有我知道,为了《小茉莉》我亏欠了女儿多少。我曾觉得,《小茉莉》是我献给女儿的。只是现在我很犹豫:我能回报我的孩子和匆匆逝去的时光吗?

也许是神的旨意,掩卷之际,我频频遇意外。

一个贵族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在夏日秋千下忧伤地告诉我:“阿姨,我想自杀,我们班有很多人都这样想。”

“为什么?”

“活着没意思,整天就是学习。”

“你们老师知道吗?”

“知道啊!课间她都要把窗户关上。”

五年级的小石头,清晨歪着脑袋在树下看鸟:“它是喜鹊吗,阿姨?”

我认为清晨研究鸟的孩子是天才,可是小石头却郁郁寡欢:“我的成绩很不好。不过,我一年级的时候考过好几回一百分,我不是笨蛋!”

白发苍苍的牧师声泪俱下地祈祷:“让我们善待孩子吧,去聆听孩子的心声,不要过分地逼迫孩子。成绩毕竟不是唯一……”因为一个小男孩来哀求他:“救救我吧,牧师!我在家挨打,在学校挨骂,让我早点去天堂吧。”

可是,自修课上,怒气冲冲的妈妈居然当众打了儿子一耳光;楼梯上,年轻的妈妈踹了儿子一脚,扭头就跑,儿子哭哭啼啼一瘸一拐追在后面,追出去两里妈妈都没回头;还有一个妈妈在校门口撕一年级女儿的嘴,边撕边气势汹汹地问:“下次上课还讲话?”

我不认为她们配得上母亲的尊荣。

何日我们的孩子能不冉遭受逼迫和糟蹋?何日我们的童年能不再被课堂吞占?何曰我们由衷地爱上学习?何日我们成为能帚豆,摆脱机器人的生活,找到快乐门?何日我们的孩子成为真正的天使?何日我们的世界成为孩子们的天堂?

为了孩子们的欢笑与眼泪,我愿意永远像母亲一样,将他们爱慕和滋养,为他们奔走与吁求。这是我书写小茉莉的心愿,也是我一成不变的理想。

深深感谢女儿与先生,感谢力:学小学200508班的孩子和老师们,感谢编辑和所有的朋友。

韩青辰

2009年12月7日于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提高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青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44896
开本 32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3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