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专著。全书内容共分三编:第一编,着眼于中外文学的比较与借鉴,在中外文学的形式之异与精神联系上,评价其相互交流与影响,指出两者互动的途径和实现融通的结果;第二编,以“五四”外来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为开端,历数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观念,分析现代小说、诗歌产生及发展,评述著名作家作品,客观地评价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编,侧重分析具体的外国文学作品,找出对中国当代文学可能的启示和借鉴。
| 图书 | 从东方到西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本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专著。全书内容共分三编:第一编,着眼于中外文学的比较与借鉴,在中外文学的形式之异与精神联系上,评价其相互交流与影响,指出两者互动的途径和实现融通的结果;第二编,以“五四”外来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为开端,历数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观念,分析现代小说、诗歌产生及发展,评述著名作家作品,客观地评价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编,侧重分析具体的外国文学作品,找出对中国当代文学可能的启示和借鉴。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一种开放豁达的心态,一种穿越世界的眼光,对中外文学进行比较,在中外文学的形式之异与精神联系上,评价两者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互动的途径及融通的结果;以“五四”时外国文化思潮解构古典、重建新文化为开端,历数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观念、理论,阐释著名作家作品,分析现代小说、诗歌的产生与发展,强调中国20世纪主流文学的连贯性、继承性,及其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某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找出对中国现代当文学可能的启示与借鉴。 目录 第一编 中外文学比较 《屈原》与《李尔王》美学品格比较 论延安文艺对外国文学的借鉴 中国文学在日本、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 用异国音符唱故乡之歌——中亚东干族文学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二编 20世纪中国文学 双璧互照辉相异——鲁迅与瞿秋白杂文风格比析 挣断精神的罗网——论祥林嫂的反抗性 论瞿秋白的文学党性原则理论 周作人早期的文学观 20世纪前期现代小说发展述略 论延安文艺的开放精神 琅琅诗声激延水——公木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 从民间到“圣坛”——《东方红》诞生的前前后后 延安文艺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联系 暴露·反思·进取——新时期开拓阶段小说述评 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 面对群山唤巨灵——评长篇传记文学《群山》 试论机智人物的喜剧特征
第三编 外国文学 薄伽丘喜剧意识与《十日谈》艺术表现 《十日谈》:一面高扬人性的大纛 看似平淡实奇崛——读维克多利亚·瓦尔坦的一组小说 后 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从东方到西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孟长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6028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49 |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3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109.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03 |
| 宽 | 140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