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900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美国摄影师詹姆斯·利卡尔顿拍摄并亲自选定的他1900年中国之行的100幅照片。今天的中国人多从20世纪走来,有兴趣温故一个世纪前的中国,通过照片阅读这段历史,无疑比文字史有别样昧道。更何况,每张照片后面都附有利卡尔顿对当时拍摄情景的解说,这些“摄影者说”与照片一起,会把每个读图者带入1900年作者亲历的情境中去。

内容推荐

詹姆斯·利卡尔顿,(1844~1929)美国摄影师、教师、旅行家、发明家。1900年,他来到因义和团事件而成为世界聚焦中心的中国,从香港一路北上到达北京.拍下大量的立体照片,并怀着对中国的好奇。热爱、痛恨、怜悯和同情,为所拍摄照片做了详细记录。1901年美国UrIderwood&underwood公司制作并发行了利卡尔顿此行的一套100张立体照片,并另出版了China: Through the Stereoscope游记。本书收录了此套100张照片,节译了游记中有关对应照片的文字说明,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现场的真实,是难得的宝贵历史资料。

目录

香港

广州

上海

宁波

苏州

扬子江

南京

烟台

天津

北京

译后记

试读章节

香港

1 在港口眺望香港,这是大不列颠的东方财富中心

我们在一艘停靠在美丽港湾蒸汽船的上甲板。在我们前边远处山脚下就是维多利亚城,一般称作香港。我们正在往西南方向看,新界位于我们右边仅1~2英里。我们只能看到岛屿的一部分,城市在崎岖不平的山脚下绵延数英里。在那座山的最高处的小山谷里,舒适的别墅星罗棋布。在那儿你能找到一个躲避炎炎夏日和喧嚣城市的休养所。

香港是英国殖民地,是六十多年前中国政府“自愿”割让的,用于解决两国间的贸易纠纷,现在是远东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当地人口约250万,欧洲人约12万。

你看到的那个码头,有一排宽敞、现代的办公建筑,码头周围奇特的当地小船叫作舢板,由妇女撑船,不知疲倦地把乘客从一个地方载到另一个地方。

中间最远处看到的山峰是摩星岭,将近900英尺高。在摩星岭和海之间的缓坡上是中国人的墓地。

三个苦力以典型的底层阶层的姿势蹲在我们前面小房子的屋顶上。不仅仅在中国,在很多东方国家都一样,苦力们无论是吃东西、吸烟、休息或是社交,他们都会用这个不雅的姿势。

由一位背着小孩的中国母亲摇船,我们乘舢板登岸,沿着平整的街道上山。

2 在香港宝云道隔维多利亚湾

我们首次看到中国大陆,但这不全算是中国的领地。因为我们看到的新界这部分在英国米字旗下,英国已经占领了一段时间,还要再持续99年(这对英国人来说其实就是永远)。这个半岛有几平方英里,而且延伸到这些石头山外数英里。

……

P13-15

序言

本书收集了美国摄影师詹姆斯·利卡尔顿拍摄并亲自选定的他1900年中国之行的1000幅照片。这是中国极不寻常的一年,发生了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入侵,史称庚子事变。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赔款白银四亿多两,这些20世纪开端之年中国的重大变故,每个中国人在小学时代就己熟知。今天的中国人多从20世纪走来,有兴趣温故一个世纪前的中国,通过照片阅读这段历史,无疑比文字史有别样味道。更何况,每张照片后面都附有利卡尔顿对当时拍摄情景的解说,这些“摄影者说”与照片一起,会把每个读图者带入1900年作者亲历的情境中去。整理出版历史照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从1999年开始的。当时受“世纪末”情节的影响,人们在迎接新世纪之际,怀着对即逝年代的留恋,尽力挖掘本世纪值得回忆的种种现象。历史照片被发现了,旧照片纷纷结集出版,成为一种时尚,中国公众进入了一个时称“读图的时代”。转瞬十年即逝,历史照片结集出版己达数百种,但人们一直是在不甚了解中国照片历史的情况下整理出版历史照片的。摄影术何时传入中国,国人何时普遍使用摄影,这些看似学术的问题,其实是系统发掘历史照片的必备知识。中国之有照片.简单地说,是从1860年代开始的,点点滴滴,忽断忽续,不成体系。到义和团事件引起世界关注,各国人士纷纷来华,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有关中国的照片骤增。庚子事变后,清政府实行新政,社会风气日益开通,摄影手段逐渐被新闻媒体和百姓接受和乐用。此后,在中国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都有照片存世,有些比较完整保存下来。有些散落于世,等待有心人去收集整理。明于此,不难理解,系统整理出版历史照片,1900年代是一个起点。而当时最集中的就是有关庚子事变的影像,甚至十年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留下的照片数量也无法与之匹敌。

但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摄影,多数外国人是在事变爆发后闻讯赶来的,拍摄的主要内容是联军的行动。涉及城市是天津和北京两地,尤其北京,从皇宫到天坛景山颐和园,全城几乎每个角落都被拍遍了。这些照片,初次接触颇感新鲜,看多了总觉千篇一律。

与当年多数外国人不同,利卡尔顿不是随同八国联军来华的。他是一个摄影师,为游历而来华,早在义和团发生前抵达香港,游历了广州、汉口、上海、宁波、苏州、南京、烟台、天津、北京,所到城市,皆为中国繁华之地。其中,广州是最早对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武汉是九省通衢,苏州和南京是江苏省会(江苏有两个省会),天津是北方最大口岸,北京是帝国之都。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尽在其中,无有遗漏。

后记

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开始传播。神秘的东方就成为西方人最渴望去的地方。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探险家们的所见所闻只能通过文字和铜版画的方式进行传播。1839年,摄影术诞生,人类有了记录世界的新手段。不幸的是,这种新手段是伴随着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来到中国,西方摄影师开始在中国拍照。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很快又发现人类的眼睛能产生立体成像是因为两眼看到的内容会因角度的因素有微小不同,于是发明了立体摄影。特制的立体照相机有两个镜头,间距和人类两眼的间距接近,可以同时拍下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几乎一模一样,只有细微的错位,把这两张照片同时置于专门的观片器上就能看出被摄场景的层次来,产生立体感。这一新发明受到旅行家们的追捧。为了满足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好奇。报社和出版商纷纷向中国派出商业摄影师,将他们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立体照片制作成套盒装出售。这种比普通平面照片更加真实的感受风靡了世界,在电影、电视没有普及前是欧美国家重要的娱乐方式,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观赏立体照片。

书评(媒体评论)

今天的中国人多从20世纪走来,有兴趣温故一个世纪前的中国,通过照片阅读这段历史,无疑比文字史有别样味道。更何况,每张照片后面都附有利卡尔顿对当时拍摄情景的解说,这些“摄影者说”与照片一起,会把每个读图者带入1900年作者亲历的情境中去。

——闵杰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立体摄影知识的书。在这本书里面的“古典”立体照片中,有着一个惊人的中国近代史瞬间,那就是对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真实记录。这些照片,不但让我们看到清末中国状态,更让我们重温“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

——鲍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900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詹姆斯·利卡尔顿
译者 徐广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450939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0.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0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