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谋唐/谋说天下
内容
编辑推荐

《谋说天下》构架以时间顺序为主,辅以人物线索,叙述笔墨着力于内外两点:外,即新政权与旧王朝或同时代竞争者艺间的谋略较量;内,即新王朝建立者为达成功在自己派系内部的斗争。如此叙述,既保证了完整呈现一个新政权崛起的大致脉络。也能凸显出“谋略”运用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谋唐》分册,书中以独特的视角,洞悉大唐帝国从萌芽、发展到腾飞过程中所展现的绝世风华。

内容推荐

在千年之前的地球之上,全世界都仰望着东方那个闪耀着炫目光彩的帝国,它的荣耀至今依然让人或激越或慨叹。本书将以独特的视角,洞悉大唐帝国从萌芽、发展到腾飞过程中所展现的绝世风华。通过作者的文字,对于隋末唐初风云并起、群雄逐鹿的场面进行清晰复原,以灵动笔触引领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领略那些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通过对那些历史事件的回味,体会古人在战争、治国、用人等方面所运用的非凡谋略,以警示浮华深处的现代社会之你我。

目录

第一章 群雄竞起

 1.谣言的力量:杨玄感的烟幕弹

 2.英雄无惧:磨难中发现机遇

 3.步步为营:后来居上的李密

 4.以退为进:投诚的艺术

 5.兵者诡道:薛举从来都不是君子

 6.欲拒还迎:宇文化及的梦想之路

 7.赶尽杀绝:李密诛杀翟让

 8.神鬼的力量,战争的棋子

 9.苦肉计:轻信是战场毒药

 10.勇往直前:勇气造就成功

第二章 助父建唐

 1.裙带无敌:李渊的姻亲哲学

 2.雁门勤王:兵不厌诈

 3.君臣博弈:信任与猜忌间寻生机

 4.秘结英杰:人才最宝贵

 5.李渊起兵:无退路才有将来

 6.矫诏征兵:一举两得

 7.扫平障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8.对症下药:多疑的始毕可汗又来了

 9.稳住李密:君子能屈能伸

 10.禅让戏:名节和利益的双■

第三章 选贤任能

 1.仗义执言:刀下救出侯君集

 2.投其所好:裴寂助起兵

 3.左膀右臂:房玄龄助秦王

 4.平衡:非瓦岗寨集团的尉迟恭

 5.慧眼识英雄:发现写降表的徐世■

 6.大肚能容:不计前嫌救李靖

 7.英雄莫问出处:狱中识英豪

 8.乱世求生:永远不倒的宇文士及

 9.不怒反笑:直言的魏征

 10.高贵与低贱:贤德无须金枝叶

第四章 一统天下

 1.李世民也有失手时

 2.后发制人:浅水原之战

 3.一鼓作气:打造如虎奇兵

 4.柏壁之战:先疲后打,收复并州

 5.李世民生平最艰险的一场战争

 6.虎牢关之战:一战擒双王

 7.攻心为上:兵不血刃得洛阳

 8.战鼓隆隆,徐河会战

 9.釜底抽薪:防不胜防的离间计

 10.沼水之围:巧用自然之力

第五章 争皇开治

 1.兄弟阋墙:只见刀光,难见亲情

 2.曲线斗争:狂劲的枕边风

 3.收买人心:黄金与诋毁

 4.削剪羽翼: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5.李渊的烦恼:掩盖不能抹杀矛盾

 6.制造意外:居心叵测的礼物

 7.鸿门宴:盈盈笑意中的杀机

 8.导火索:昆明池危机

 9.一剑封喉:血溅玄武门

 10.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试读章节

隋末乱世,隋炀帝杨广生性多疑,在暴政的统治之下,人心浮动,他敏感地感觉到了风雨欲来时的气氛,但却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只是一味打压猜忌,反而使更多的人走上了与他决裂的道路。当时把持朝政的重臣多出生于关陇,杨广对此极其不满,于是广泛使用了山东、江左人士,并力图将权力中心从长安迁往洛阳,企图分散关陇集团力量。再加上他的各种暴政,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关陇子弟们首先坐不住了,他们奋起反击。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杨广再次挑起了对高丽的战争,关陇集团的代表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督粮,他故意与王仲伯等合谋,以“贼寇”横行为由,不愿给东征军提供粮草,又秘密召回了随军的弟弟杨玄纵。杨广得知后大怒,而杨玄感已经决意起兵,遂于当年的六月在黎阳举兵反隋。

反旗竖起,风云变幻,原来摇摆不定的隋朝高层官员,有一大批都倒戈追随杨玄感。作为第一个反隋的隋朝贵族,杨玄感起兵严重动摇了隋朝政权,导致隋朝统治出现了巨大裂口,加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让反隋运动显得更加波澜壮阔。

在起兵之初,杨玄感可谓意气风发,各路英雄都来投奔他,其中有当时著名的贵族官僚子弟如观王杨雄之子杨恭道、韩擒虎之子韩世谔,也有朝中重臣,如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此外李密等豪杰也蜂拥而至。

当时李密从长安投奔杨玄感,杨玄感热情接待了他。李密见玄感体貌雄伟,自有一股雄踞霸气,打心底里叹服。他对杨玄感说:“主公此次举起义旗,为天下解倒悬之急,实乃万民之幸。”

杨玄感却微微一笑:“如今杨氏无道,天下战乱,各路义军如雨后春笋。我所需要的不是溢美之词,而是能够真正解救万民的良策。”

李密见杨玄感这么说,知道他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大袖一挥,说:“在下愚昧,为主公设三策以夺杨氏,止暴政。”

杨玄感来了兴趣,急忙问:“哪三策?愿闻其详。”

李密展开作战图,侃侃而谈:“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而当朝却不思进取,还在边境点起硝烟,远征高丽。主公应该抓紧这个时机,如果想尽快夺得天下,我建议北据幽州,断杨氏后路,使其不能返京,为上策;如果主公觉得这条路线过于冒险,那还有一条就近的路,我们可以先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这就等于首先在隋朝心脏插进一把刀,为中策;而最不济的,我们可以就近攻洛阳,东都洛阳是战略要地,占据了它,我们就可以站住脚跟,但在这三条线中,却只为下策。”

听了李密的话,杨玄感开始沉思,在他的眼里,此时自己军力并不强盛,虽然归心者众,但人心不能当武器,投奔自己的多是没有兵权的文士,虽有声誉但在行军打仗上起不了多大作用。李密所说的截断杨广退路和首先占据长安的计策,在他看来还是太过冒险了。他反倒倾向于先就近拿下洛阳,洛阳和长安的地位不相上下,而他对洛阳似乎更有把握。况且,李密初来,自己又如何能确定他就是真心帮自己的呢?

一番前瞻后顾之后,杨玄感选择了最保守的一个策略,决定先占据洛阳,让自己站稳脚跟,然后再出兵长安。杨玄感让他的两个弟弟杨玄挺和杨积善率军,直捣洛阳。大军势如破竹,大破隋军河南防线,于六月十四日攻入洛阳城。

胜利的喜悦霎时弥漫在军营,似乎天下已经尽在掌握之中。杨玄感在对属下的吹嘘中,也不禁有些自满起来。他低估了隋军的反扑力度。没过多久,代王杨侑便率同刑部尚书卫文升、大将樊子盖以四万兵力相加,而且在途经华阴时掘了杨玄感的祖坟,鞭其父杨素之尸,隋军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远征的杨广也挥兵来征讨杨玄感。杨玄感在与樊子盖的对阵中数次失利,几乎覆没,而其弟杨玄挺也被流箭射中身亡,一时间阴霾难开。  杨玄感在议事厅焦急地来回踱步,刚起兵时的豪气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紧皱的眉头以及丧弟的哀伤,旗下诸将看着他都嗫嚅不语。

这时,从起兵之初就和杨玄感并肩战斗的赵怀义站了出来,说:“主公,看现在的情形,我军恐怕胜算不大了。”

杨玄感点点头,依旧不发一语。但杨积善却忽然跳出来激动地说:“赵怀义,你休要灭我威风,只是暂时吃个败仗,你等就被暴君吓倒了,未免太没志气!”

赵怀义摇摇头,说:“非是我惧怕暴君,但由目前的形式来看,确实代王兵力远胜我们,而且还有暴君亲率大队援军赶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杨积善听不进去这些分析,却一味叫嚣着:“管他来多少,都是些不堪一击的家伙,我定要给玄挺报仇雪恨!”

杨玄感虽然也想为弟弟报仇,但眼前的形式他还是清楚的。于是轻轻摆了摆手,示意杨积善不要再说。他看看一直不发一语的王仲伯,说:“不知王将军有何妙策?”P2-4

序言

古今第一谋典大全。另一视角看历史。自秦汉到明清,“谋”字贯穿始终。无“谋”难以成天下。

本丛书以朝代更迭为凭,共分八册,分别为《谋秦》、《谋汉》、《谋三国》、《谋唐》、《谋宋》、《谋元》、《谋明》、《谋清》。叙述的时间段为上一个朝代末至新王朝的建立初。如《谋秦》,时间段就锁定在战国至秦统一六国初。

本丛书构架以时间顺序为主,辅以人物线索,叙述笔墨着力于内外两点:外,即新政权与旧王朝或同时代竞争者艺间的谋略较量;内,即新王朝建立者为达成功在自己派系内部的斗争。如此叙述,既保证了完整呈现一个新政权崛起的大致脉络。也能凸显出“谋略”运用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本丛书笔法简约,用词精炼,无枯燥堆陈之呻吟,多清新亮爽之词句。既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了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又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谋略世界,以资读者朋友日常生活工作中阅读、借鉴,以至使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谋唐/谋说天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移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02136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