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醉美新平(附光盘)/绝色云南云南文化旅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新平的文化形象建设出发,全面细致地介绍了新平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从文化考察的角度,力图探索新平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优势,对新平地方文化的建设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相信,此书的出版发行将有助于新平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的建设,对新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为绝色云南云南文化旅游丛书之一,内容包括:新平,看见新平;距离都市最近的浓荫;鲜艳了一万年;与大山共舞;新平记忆;《醉美新平》电视片解说词。本书含光盘。

本书的编写目的在于对新平的文化形象建设作出贡献。

目录

新平,看见新平

上路,就与美丽相遇

那些风情,看了又看

距离都市最近的浓荫

绿色扑面而来

磨盘山的绿野仙踪

树有树的自由

飞瀑银峡,自有清凉意

触摸茶马古道

人已去,园未空

红河转身处的诱惑

鲜艳了一万年

如花朵般灿烂行走

红河谷里初遇花腰傣

谁吃了我的秧箩饭

活着的花腰傣博物馆

别样风情,从戛洒看过来

土锅寨:土锅做了一千年

大槟榔园:槟榔嚼了一辈子

大沐浴:用红线拴住的心

在红河谷沐浴欢乐

小心,别碰着花腰傣的神灵

与大山共舞

烟盒舞绚烂如夕阳

红红的赏花节

彝家汉子在男人节血性狂欢

跳着花鼓去战斗

新平记忆

一个画家的新平记忆——暖昧漠沙

一个露营部落的新平记忆——赖在磨盘山

一个民族服饰研究者的新平记忆——那一抹华彩斑斓

一个电视编导的新平记忆——在新平守望心灵

一个大学老师的新平记忆——醉卧新平君莫笑

一个外乡人的新平记忆——嫁到新平去

一个专栏作家的新平记忆——从古滇王国到哀牢夷的模糊足迹

《醉美新平》电视片解说词

编后语

试读章节

上路,就与美丽相遇

汽车驶入昆玉高速公路鸣泉村收费站时,已经快下午五点了,我给新平电视台的陶老师打电话,他在那边很随意地说:“好啊,我等你们吃晚饭。”

我一时还有些不适应,已经五点了,我们还能赶到新平吃晚饭吗?要知道,在昆明,如果约了朋友在远一点的地方吃饭,得要计划提前一个多小时出发。在拥堵中一步一挪,已经成了昆明城市发展的大问题。

不管怎么说,能离开昆明几天,大家都非常雀跃。我们此行将深入哀牢山腹地,不仅要与美丽的花腰傣亲密接触,还能体验古老的彝族文化。新平距昆明180公里,拥有距昆明最近的原始森林,山水苍茫的阻隔,为新平留下了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哀牢山和红河谷,以及在这样的山水间孕育出来的文化,是新平美丽的极致,也是云南其他县域无法与之比肩的天然财富。

哀牢山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东西两大地貌类型的天然分界线,是元江与阿墨江的分水岭,也是云贵高原天然的气候屏障。哀牢山起于大理州南部,止于红河州南部,是云岭南延的分支,绵延一千多公里。哀牢山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主峰大磨岩山,海拔3165.9米,耸立在新平的者奄乡与镇沅接壤处:次峰大雪锅山海拔3137米,也位于新平境内。

哀牢山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至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地面大规模抬升,河流急剧下切,形成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哀牢山主要由砂页岩、石灰岩及各类变质岩组成。山体的东部因为沿断裂带下切较陡,相对高差大,西坡则比较平缓。巍峨壮观的哀牢山山川交错,山高谷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哀牢山地区植物种类丰富,这里是世界同纬度带上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有生长于两亿年前被称为活化石的梭椤树等近1500种高等植物,大片的倒卵叶石栎、云南铁杉、云南红豆杉、红花木莲、旱地铁杉、水青树等世界珍稀树种在哀牢山仍有留存。这里的植物分布区系复杂,古老名贵植物种类较多,在气候、地质、生物等方面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是中外科学家合作考察研究的重要基地之。除了种类繁多的植物,哀牢山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和微生物,比如长臂猿、绿孔雀、黑熊、花豹、蜂猴等珍稀动物,哀牢山可谓是世界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生存、生活、繁衍的天堂。

20世纪80年代,哀牢山被列为国家级原始森林、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云南省六大自然保护区中滇中腹地唯一的幸存者。90年代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观察站和国际候乌保护基地。新平境内的哀牢山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近二十年来,大量欧、美、亚洲专家与学者先后赴新平哀牢山进行科学考察和旅游观光,使得哀牢山的声誉和名气与日俱增。

红河是云南的六大河流之一,也是发源于云南的唯一一条国际河流。红河与哀牢山由北向南并肩而行,山水相伴,不仅为新平增添了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也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传说。

红河的上游礼社江,发源于大理巍山的永建乡,流经弥渡、南涧、双柏等县,流经新平后,汇入了石羊河和绿汁河,在新平的戛洒镇称为戛洒江,漠沙镇称为漠沙江。红河出新平后,流经整个红河州,然后从河口出境,流经越南,注入太平洋北部湾。

八十多公里的昆玉高速公路在不知不觉间就走完了,汽车经过玉溪市区沿玉元高速公路行驶,约四十分钟左右,就转入新平县大开门,进入新平,道路两边的山开始高耸起来,各种新鲜的绿色一团一团地扑到眼前,短短的两个多小时,我们已经置身于浓密的绿荫之中。

新平县城桂山镇比想象的要干净得多,完全没有一般县城的嘈杂和喧嚣。时间已是晚上7点,华灯初上,新平看起来像是温婉的少女。广场上有很多人在跳舞,有些彝族老太太穿着藏青色滚花边的衣服围成圆圈打歌,旁边有老头拨动着三弦随意地伴奏。叮叮咚咚的声音听起来十分悦耳。

陶老师已经在宾馆门口等着我们了,简单的寒喧之后,我们跟着陶老师的车出城,十分钟之后,我们在个很大的水库边停下车,这是吃饭的地方。真奢侈啊,微凉的晚风中,空气里有湿润的绿色的味道,眼前是氤氲的水面,水库对面的山上,隐隐约约的树影里有暖昧的温柔。恰到好处的饥饿让我们对新平的美食充满期待,而桌子上,早就摆好了几盘闻名遐迩的新平腌菜,正餐上来之前,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品尝了酸酸辣辣的新平味道。其他的菜也很快就上来了,凉拌野生木耳、飘着翠绿薄荷的清汤牛肉、水库里的鲜鱼……就连那一盘其貌不扬的紫色洋芋,也被我们一扫而空。

新平的美丽是说不尽的,只要我们上路,就总会与美丽相遇。

P3-5

序言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是滇中腹地的一块翠玉。新平国土面积4223平方公里,是玉溪市面积最大的县。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从最高海拔3165.9米的哀牢山主峰大磨岩峰,到最低海拔422米的漠沙南蒿村,有29万多亩的原始森林自由生长,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3.44%。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有助于保护这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有高等植物219科140多万种、兽类75种、鸟类153种、两栖爬行类45种、昆虫类130余种……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使新平成为科学考察、自然探险、休闲旅游的天堂。

新平还拥有丰富的人文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三千多年前,新平的戛洒、漠沙江沿岸就居住着古“濮人”部落。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古滇王国的兴盛与衰亡,百越民族的一支贵族后裔迁入新平,与早期的土著“濮人”相融合,创造了红河流域傣族古老灿烂的农耕稻作文明。直到今天,这支美丽的花腰傣依然保留了贵族一般的华丽服饰、充满原始意味的多神崇拜,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

由于哀牢山和红河谷的阻隔,新平成了民族迁徙的走廊,也是民族部落的交汇地带。除了花腰傣,新平境内还世居着汉、彝、哈尼、拉祜、回、白、苗等7个民族,他们同样有着自己丰厚的文化传统。新平的彝族人口有12万人,将近占全县人口的一半,他们居住在鲁奎山、哀牢山、迤蛆山等地,拥有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的边界不断扩大的今天,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新平应当彰显自身的独特价值,在发展中体现出文化特征和文化优势。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包含了物质、行为和精神等层面,这些层面的综合建设,不仅是当地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地方竞争力的核心内容。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地方形象,展示地方文化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新平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此意义而言,新平通过种种文化细节造就自身的文化形象,是和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大事。

基于这样的思考,云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醉美新平》一书,图书从新平的文化形象建设出发,全面细致地介绍了新平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从文化考察的角度,力图探索新平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优势,对新平地方文化的建设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发行将有助于新平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的建设,对新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平是绿色生态的天堂,是旅游休闲的福地,是文化资源的富矿,新平正敞开大门,欢迎每一位客人的到来。

周继武

后记

云南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多彩,然而,怎样解读和营销一个地方的文化旅游资源?这是一个时尚但不容易回答的问题。面对日益多元的大众文化需求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和品牌怎样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进行营销,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传播才能为大众接受,这也是件需要仔细思考,认真应对的事。今天,旅游正从大众性观光向文化体验过渡,单一生硬的文化旅游宣传品已很难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当美成为一种竞争力,美的表达和传播就成为值得下功夫琢磨的事。时下,有关文化旅游的图书、影像、杂志、报纸很多,就某一种单一的媒介而言,能传达的信息总有缺憾。影像表达的直观、形象能让人们仿佛直接抵达目的地,快乐在瞬间充盈心田,但是,对于影像的表达来说,很多个体化的体验、情绪和思想却又很难进入,相比之下,文字的表达则自由得多。对于观众和读者来说,观看影像留下的是直观的感受和记忆,而阅读文字唤起的是超越文字的体验和想象。长期从事各种文化旅游电视片和图书策划制作的实践与思考,催生了我们策划创作出版“绝色云南”文化旅游影像、图书系列的想法。

云南五彩斑斓的土地,造就了无数美的素材和灵感,随处都可激发出内心的感动。这是一个视野之内和心灵深处都渴望抵达的地方。把云南自然地理的大观与大美,民族历史文化的奇异与多彩等这些独属云南的极致,通过“绝色云南”系列影像和图书对应组合的形式进行铺展,也算是当下流行的所谓“整合营销”方式的一次实践。

能够使这个想法付诸实施的关键还在于各地相关领导和文化旅游界朋友对文化旅游发展趋势的把握和见地,在于他们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思考和创举,是他们直接促成了我们“绝色云南”文化旅游影像系列和丛书的诞生。当然,能使这个策划得以实施的基础也还在于我们拥有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这三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平台,因为有了这三者的结合,我们不仅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理论的思考和研究,还能从更贴近实际和市场的层面以影像和图书二者结合的方式对云南的文化旅游进行解读和传播。

作为一个系列的开始,我们深知,无论影像还是图书,与我们,特别是观众和读者所期待的效果尚有很大距离,但是,我们希望、也有信心在广泛征寻意见的基础上把这个系列做好,我们期望我们的梦想能与云南文化旅游的发展一起更高飞扬。

主编:聂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醉美新平(附光盘)/绝色云南云南文化旅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26945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7.44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3: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