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型CIO领导
内容
编辑推荐

  近年来,CIO(首席信息执行官)这个舶来品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世界级的CIO顾问,玛丽安娜·布罗德本特和埃伦·S.基齐斯在该书中指出,一个新型的CIO领导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组织的领导者和企业IT战略的制定者,并且应同时具备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和行为能力。书中还给出了成功扮演新型CIO领导的十条具体指导方针和CIO的自我评价工具。阅读本书,将帮助公司信息管理人员兑现IT承诺、带来真实、可测、有价值的结果。

内容推荐

本书为设定预期目标、识别企业高层领导所关注的核心价值,以及带领信息系统团队实现这些目标,制订出了一个行动计划。布罗德本特和基齐斯详细介绍了成功扮演新型CIO领导的角色所要遵循的十条具体指导方针——从为技术如何改进业务创建个愿景,到创建一个清晰而适当的T治理,以及构建一个精干、目标集中的信息系统组织。她们还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自我评价工具,CIO可以利用这个工具为企业独特的战略定制行动计划。今天,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新型CIO领导。本书描绘了C10成为企业领导的必经路线——兑现IT的承诺,带来真实、可测、有价值的结果。

目录

致谢

前言:十字路口

 第一章 奠定基础:领导力

第一部分 需求方的领导力

 第二章 了解所处的环境基础

 第三章 创建你的愿景

 第四章 构建并宣传IT赋能企业的预期

 第五章 创建清晰、适当的IT治理

 第六章 将业务战略和IT战略结合在一起

第二部分 供应方的领导力

 第七章 建立一个新型IS组织

 第八章 创建高效的IS团队

 第九章 管理企业和IT风险

 第十章 传达你的绩效

结语:整合所有任务

附录A 个性类型的简单测评

附录B 确定战略和协同性以创建准则

附录C IT服务

附录D 新型CIO领导的自我评估

注释

作者介绍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网络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加速发展,在今后的几年技术所带来的最大的全局性影响将会是创建一个联系不断紧密的世界,我们称之为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兴奋将会逐渐衰退,但是互联网赋能的商务网络将会继续兴旺,并且将会改变每一个企业的运作方式。市场调研机构高德纳的分析预测:到2007年,年龄介于15岁到55岁之间的欧盟和美国的人口中,将有超过60%的人每天携带一个无线计算机和通信装置的时间超过6小时。只需要想一想今天你随身携带的设备的数量——其中有一些设备在几年前我们甚至想都想不到。很快,同网络连接的设备的数量将会超过与网络连接的人的数量。那种可能性将会预示着网络时代的真正来临,一个充满着警觉的、机敏的、总是工作着的机器的世界,这些机器总是为了特定的行为不间断地监视着它们的周围环境,并且将它们看到和听到的信息传递给其他机器来进行后续的行动。网络时代的力量将会取决于它同所需的流程、产品和服务的连通能力,将创造全新的价值来源。

正像波士顿大学的N.温科特拉曼(N.Venkatraman)所认为的,网络时代正在被三条定律驱动着。单独每一条定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的影响将会成倍地增加。它们是:

1.摩尔定律:芯片的运算能力每一年半将会翻一番。

2.吉尔德定律:带宽每六个月将会翻一番。

3.梅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网络应用的开辟正在改变很多行业的流程、产品和服务,比如制造业、农业、消费影像业和保健业。

瑞典的一家专门制造造纸设备的企业SKF集团,就是一个网络时代的先驱者。它正在利用技术,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技术,将它原来的销售无差异产品(轴承)的经营模式改变为现在的销售高度差异化的服务(机器和工厂正常运行的保证)。集团的IT战略师斯蒂格·约翰逊(Stig Johansson)表示:“通过网络来增加价值,这一想法是SKF集团发生重大改变的动力之一。”通过对网络时代定律的充分开发应用,SKF现在正走向新的成功。

通过作出这样的转变,SKF已经将它工程上的专有技术同新的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了。基于其在飞机与汽车制造业的经验,SKF开发了一种电动的ABS(制动)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嵌入汽车轴承的元件。接着,SKF将为汽车工业开发的“流程监控技术”应用在其他旋转机械的主机上,包括那些造纸的铣床上。

通过增加本地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根据摩尔定律,是完全可以承受的),SKF可以构建一幅准确的机械磨损图,这样就可以预料到机器的维护需要。公司还将无线通信加了进来,这样数据就可以被远程监控了。之后,通过快速地对设备故障发出的早期电子警报作出反应,SKF既提高了生产率又提高了安全性。这种服务为SKF树立了这样一种形象,即SKF销售的是“正常运行的保证”,而不仅仅是机械元件。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步骤给SKF带来了重大的改变,SKF并购了几家电子公司,并且和它的数家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建立了常规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工程和制造能力。

另外一个利用网络时代的先进技术受益的例子就是健康维护公司(化名),它是美国最大的非营利性保健组织之一,它向800万的成员提供服务,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护理、体格检查和药品服务等。这家公司正在致力于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老年人口中的大多数都处于糟糕的生活状态,正受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折磨,这些人需要长期的监控和护理。这些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寿命越来越长,在一定程度上,现存的医药系统根本无法应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病人。健康维护公司正在同一些保健技术公司合作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瓶颈。这项合作的焦点在于为需要长期家庭护理的病人开发一种家庭远程医疗监护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病人自己照顾自己。

在网络时代,产品将会转变为服务,比如SKF的例子所显示的,并且产品和服务将会嵌入新的流程中。这种彼此加强的增值作用将会带来全新的赢利机会。

这种发展同样会带来新的危险,尤其是对于那些尚未察觉到这种改变了消费者和市场的技术的重大转变的公司。我们对于Napster(一种具有播放、刻录音乐,以及浏览其他用户的音乐文件等功能的软件)以及随后而来的文件共享服务出现后音乐产业所发生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对于这一产业,网络时代代表了一种巨大的、不连贯的突变,它迫使产业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随着带宽增长到足够大可以去容纳传输高质量的影音文件,电影产业现在也面临着类似的冲击。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是在面对像SKF这样公司的一个竞争对手,当争夺市场的关键已经转变成保证轴承的运行时间时,还在继续想要以价格取胜来对抗SKF会是一种什么情形。

网络化的未来将会对你的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该如何利用网络的力量?你的企业该如何赶在其他竞争对手之前,抓住技术赋能的网络时代的机遇?对于作为新型CIO领导的你来说,机会摆在那里了,同时危险也在那里。你需要发挥一个领导的作用,来引领你的企业远离错过机会的陷阱。不要在产业发生变化时,还未作好准备。你对于前面那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成为你用IT赋能你企业的愿景的一大部分。

P80-83

序言

2003年5月,《哈佛商业评论》的编辑尼古拉斯·G.卡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IT Doesn't Matter”一文,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于IT重要性的广泛争论。后来,他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冷眼看IT》(Does IT Matter?)一书。在书中他指出,IT像其他技术一样正在不断地趋于标准化、通用化,IT已经不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IT已不再重要。如果IT都不再重要了,CIO还重要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如果IT仅仅指信息技术本身,仅仅指IT基础设施,IT确实有通用化、标准化的趋势,IT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越来越多的IT职能已经外包出去了,IT外包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如果IT的含义还包括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组织的信息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IT不仅非常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了。因为IT已经和组织的业务流程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实现组织业务战略的重要支撑。IT的投资仍然是十分巨大的,IT仍然是组织的一项重要资产,必须进行有效的治理。从这个角度讲,IT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着IT外包和IT治理这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CIO在组织中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重要。只不过CIO的角色、任务、要求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了。面对IT外包的趋势,CIO需要建立一个精简的IS组织,有效地管理外包,为组织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IT服务。面对IT治理的趋势,CIO需要承担起制定IT战略的职责,肩负起从IT投资中获得最大效益的责任。正如本书作者所言,现在的CIO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向前一步就迈上成为新型CIO领导的道路,退后一步就成为首席技术员的角色。

《新型CIO领导》一书明确指出了新型CIO是一个与传统CIO完全不同的角色:新型CIO应该是组织的领导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他们应该是组织高管层的一员;新型CIO应该具有战略视角,是组织IT战略的制定者;新型CIO应该是连接组织业务战略和IT战略的重要纽带,他既要负责IT的供给,又要负责IT的需求。

对于CIO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本书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指出CIO应该同时具备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和行为能力,而作为组织中的领导者,业务能力和行为能力尤为重要。CIO应该是组织中最了解业务的人,CIO在情绪智力方面应该是一个高手,这是他实施领导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一个CIO来说,80%的工作应该在沟通上,只有20%的工作应该在技术上。

近年来,CIO这个舶来品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CIO这样一个角色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企业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投资黑洞问题、信息孤岛问题、部门垄断公共信息问题、忽视需求导向问题等都造成了大量信息化项目的失败,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很多组织的信息化建设中没有明确、合理的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而设立CIO这样一个专职的、参与决策的、具有协调职能的角色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国家的政府部门对这个问题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7年4月13日,国务院信息办和国资委联合发文,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中央企业须设立由企业领导成员担任的总信息师(CIO)岗位。

中国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于CIO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毋庸置疑了。但是,我们很多人还将CIO与信息部门的主管混为一谈,还停留在将CIO视为中层管理者而不是组织领导者的阶段。CIO究竟是组织中的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主要任务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所困惑和亟须解决的问题。玛丽安娜·布罗德本特和埃伦·基齐斯的《新型CIO领导》一书为我们给出了答案,这本书可以让中国的管理者了解到在国外一流的企业中CIO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优先任务,以及必备的知识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希望从IT中获得真正价值的组织领导者和IT管理人员都可以从本书中受益。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慧玲

2007年11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后记

  在翻译完成《IT治理》之后,我们对CIO问题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很荣幸发现了这本书并有幸承担了本书的翻译工作。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真正了解到CIO的真谛。每个有志于成为CIO的人,以及关注于CIO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我要感谢商务印书馆的李彬先生,和他的再次合作非常愉快,感谢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参加了我“CIO与IT治理”课程的研究生陈静、章婧贞、吴江、谭营、蒋得山、周凌燕、刘春红、刘小利、杨锐、任愿峰,他们参与了本书的部分翻译工作。我还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副校长冯惠玲教授,她为本书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意见和指导,并为本书中文版作序。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院长杜小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陈禹教授、方美琪教授、左美云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李东教授,他们也为本书的翻译提供了很多的指导。由于译者水平所限,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还望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杨波

2007年11月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书评(媒体评论)

布罗德本特和基齐斯真正把握住了现代CIO门所扮演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角色。这是一本极具权威性的著作,它将为CIO们设定标准。我的员工和CE0都应该阅读《新型CIO领导》。

——丰田汽车美国销售公司副总裁兼CIO 芭芭拉·库珀

用在阅读《新型CIO领导》上的时间, 是我在工作上所花费的最有价值的时间。布罗德本特和基齐斯为ClO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工具,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为他们的企业和他们自身带来价值。认真阅读《新型CIO领导》——你的未来可能就靠它了。

——英国桑斯博里公司CIO 玛吉·米勒

布罗德本特和基齐斯极具说服力地向我们阐明了将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行业战略支点的敏锐洞察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流程——这为CIO和CEO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美国礼来公司洲际区域总裁 W.罗伊·邓巴

我认为这是我看过的关于CIO如何成为高管团队员的最好的一本书。

——美国阿美拉达赫斯公司副总裁兼CIO 理查德·罗斯

布罗德本特和基齐斯通过与数百位CIO的合作,在了解了他们成功秘诀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型CIO领导”。这本通俗易懂的著作为我们成为一位“新型CIO领导”——企业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价值的高管——提供了实际的操作建议和生动的案例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 彼得·韦尔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型CIO领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澳)玛丽安娜·布罗德本特//(美)埃伦·S.基齐斯
译者 杨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57264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7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