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警惕温水煮青蛙--职场法律风险警示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职业能给你带来什么?丰厚的收人?理想的社会地位?个人价值的满足?这些都有可能。但是,你想过没有,有一天,我们的工作也会遭遇不可预期的法律上的损失,这就是职场法律风险。

发眼天下,透析种种职场法律危机,独辟蹊径,打造冷峻理智职场新人。史上最理性的职场励志书,最具说服力的员工培训读物。

内容推荐

法律不是制造冲突的利剑,它更不是缝合社会关系的黏合剂,引导员工正确理解劳资法律关系,是员工入职培训的第一课。

本书为企业员工及高管法律风险培训读本,用于员工人职教育、防损教育、法律风险自我警示等,是为人职员工、企业管理者、员工培训及人力资源管理量身定做的参考读物。

目录

序言 温水青蛙的启示

第一章 沉默服从PK特立独行——员工岗位职责的法律风险

 诚信亦有价,一诺值千金

 堕落从失职开始

 擅自越权的沉重代价

 卓越源于执行

 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岗位培训=陪训:赔训?

 树挪死,人挪活

 不只做老板交待的事

 有多少工作可以重来

 永远没有铁饭碗

 学会说不

第二章 个人所得PK企业利益——员工职业收入的法律风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谁动了你的报酬

 奖金:浓妆艳抹总相宜

 从回扣到监狱的路有多远

 远离商业贿赂的火药桶

 走出非法侵占的怪圈

 乾坤大挪移的职业罪恶

 过河拆桥,请先留下买路财

 成长需要代价,错误需要赔偿

 危机援助:没有任何借口

第三章 人权自由PK现代团队——遵从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风险

 无视规则是失败的阶梯

 职场规则的“内部宪章”

 谁有制定企业规章的权利

 规章面前人人平等

 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放任自由”到“团队胁迫”

 自动自发,最大化企业利益

第四章 职业权利PK保密义务——员工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风险

 你接触的是商业秘密吗

 保密岗位的合法确定

 “克格勃”之死:不忠诚的法律代价

 脱密措施能否洗出“清白之身”

 “花心”兼职须头脑冷静

 竞业禁止的认定与法律责任

 从竞业禁止走向职业自由

第五章 冲动的惩罚PK敏感的理性——员工常见违法犯罪解析

 治安处罚:小错不断结恶果

 劳动教养:强制矫正论短长

 员工财产侵权刑事法律风险

 员工生产安全刑事法律风险

 员工质量管理刑事法律风险

 员工人身侵权刑事法律风险

 员工妨害社会管理刑事风险

 企业高管常见刑事法律风险

第六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PK防患未然,御敌国外——员工职场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墨菲定律与职场倒霉蛋

 职场法律风险从何而来

 铺满鲜花的陷阱

 风险防范,评估先行

 职场法律风险的防范技巧

后记 戴着镣铐跳舞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沉默服从PK特立独行

——员工岗位职责的法律风险

工作责任心是工作称职的最主要衡量条件之一,也是我们通向人生职业成功的基石。无论职位高低,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不可替代的。当你成为企业的一员,你便成为企业运营发展不可分割的推动力量。认识并承担工作责任,是我们走向职业人生反哺社会的真正开始。

作为工作责任的核心,敬业精神是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是激发工作热情的有力工具,是一切工作做好的前提和基础。恰如其分地划定工作职责的边界,离不开必要的法律认知。从这个意义看,承担工作责任不仅是一个人的勇气问题,而且是一个人心智是否成熟,能否光明磊落地面对未来恐惧,能否娴熟掌握职业技巧的标志,更是职业人格社会化过程是否完善的最直接体现。

诚信亦有价。一诺值千金

孔子曾说,“去食去兵,不可去信”,揭示了信用的重要性。遗憾的是,当今职场面临着信用缺失的普遍危机,而且这种现象也蔓延到了劳动用工领域。职场的不诚信,不仅仅发生于企业对求职者,也同样发生于求职者对企业。

2005年2月,王某到某五金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协议约定:王某任五金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市场开发、业务接洽、生产管理等工作事项;某五金公司给予王某年薪8万元并给予其他奖金等福利待遇。

合同订立后,王某担任起某五金公司副总经理的相关工作。2006年6月,某五金公司因对王某的身份有所怀疑,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局对王某依法进行讯问后,王某承认身份证是假的,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工作简历等均属虚构。

某五金公司遂以王某用假身份证、假学历、假职称的欺骗手段订立劳动合同为由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确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王某答辩称,某公司所称假名字是自己从小就使用,只是由于习惯及法律意识上的问题未在户籍登记中作记录,这在中国非常普遍。没有按照正常程序办理身份证和更改名字的做法虽然欠妥,但无论用什么名字都不影响五金公司对本人工作能力的判断,因此应当确认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

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本案中,王某虚构了姓名、学历、职业技能,骗取了某五金公司对其在劳动能力、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信赖,从而签订了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王某的行为已构成欺诈,裁决支持某五金公司的申请,确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由于企业非常看重求职者的经验背景,所以弄虚作假首当其冲的就是“假经验”。2007年5月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仅有16.6%的劳动者表示自己应聘时未发生任何欺诈行为,其余都表示自己或多或少地出现过求职欺骗。

近半数劳动者都表示填写过虚假经验,紧随其后的就是“假学历”和“假证书”。2005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主办方在人口设立了文凭登记处,当场吓退了两成假冒伪劣文凭持有者。安徽省文凭验证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受理11.858份学历文凭验证,发现假学历2736份,国家不承认的学历468份,两项加起来占总数的1/4以上。

职场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也较常见。有一份调查表明,47.5%的劳动者表示遇到过同事找发票、虚报报销数目的情况;42.7%的劳动者遇到过剽窃他人成果,明明是别人干的说是自己干的情况;37.6%的劳动者身边有泡病号、假请假的情况。可见,当我们要求用人单位诚信的同时,自己也同样要诚信。

实际上,对求职者的个人品德方面,企业最看重的就是诚实。因此,一旦这种欺骗行为被企业发现,求职者将不但失去一份理想的工作,同时也将失去企业对自己最起码的尊重。

在职场,你可以没有显赫的背景,因为你有高于人的学历;可以没有学历,因为你有超强的才干;可以没有才干,因为你有丰富的经验;你甚至也可以没有经验,因为你有张菩萨脸,人缘不错。但如果你没有信用,一切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P1-3

序言

温水青蛙的启示

职业能给你带来什么?丰厚的收人?理想的社会地位?个人价值的满足?这些都有可能。但是,你想过没有,有一天,我们的工作也会遭遇不可预期的法律上的损失,这就是职场法律风险。

提起风险,人们不自觉的就会想到特殊化工、建筑工人、高危作业等。但是,职业风险并不限于工作本身,围绕工作展开的种种活动也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

把一只青蛙放进开水,它会马上跳出来以求逃生。如果把青蛙放进正在加热的温水中,慢慢地将水加热,这只温水中的青蛙刚开始会优游自在,丝毫感觉不到危险的存在,水越烧越烫,当青蛙意识到危险时却再也跳不出,最后竟被活活煮死在温水里。

温水中的青蛙,因依赖渐变的适应性失去戒备而招灾。职业生涯中广泛存在的种种法律风险,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导致本质变化。法律意识的缺失和理性失控,长期形成的习惯性作为和不作为,是职场法律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

社会法制越健全,社会对个体行为的要求就越高。浮躁应被扎实代替,冲动应被理智折服,这是职场成长的硬道理。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与服务在异地不断延伸,员工职业法律风险也随之水涨船高。

美国安然公司非常重视项目风险的回避和防范。在运作每一个项目前,企业的法律人员都会就项目风险矩阵逐项制定防范措施,但安然的很多项目最后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专家研究发现,原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安然放松了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监控,管理人员行为违规违法,导致项目失败并最终倒闭。

安然的破产告诉我们,职场中员工的每一个举动都代表着企业的行为,员工出事,企业也会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看,员工法律风险其实也是企业法律风险。风险防范有赖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祸起萧墙”,对于今天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加强法律方面的学习,做到以法律知识武装头脑的话,就能在主观上扼住个人职业风险的咽喉,有效降低企业的各种损耗,保障员工个人及企业共同稳健发展。

每一名企业员工,都不妨问一问自己:我是否有不当职业行为?我的不当职业行为是否违背了职业道德?日积月累的职场不当行为,会给企业和自己带来哪些法律上的损害?

在过去,我们曾为自己的行为不断寻找感性的理由,但实际上,行为的不规范、不合法是陷入尴尬的主要原因。而理智判断与合法手段,才是走出困境、维护自身权益最科学、最有力的决策。

绝不能做“温水中的青蛙”!只有打破麻木的习惯性思维,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树立职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不会被逐渐升温的职业法律风险击溃而不自觉。

繁杂的事务决定了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各类职场法律风险事件会层出不穷。职场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不当行为,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职场法律风险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相当一部分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如何保证职业法律危机不至于扩大形成企业经营的法律风险,减少和避免员工不当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这也是企业管理应该思考的重点。

员工职业权利的滥用是企业陷入人力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一批重要劳动法律法规的出台,员工对职场权利和法定履职义务有误读倾向。调查数据表明,因员工滥用职业权利导致的案例,在劳动纠纷中的比例急剧增加,这给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积极帮助员工正确解读法律、认识和规避履职行为的法律风险,这也应成为企业员工教育的必备课程和紧迫任务。  作为企业法律风险的员工读本,本书重点解读了员工不当法律行为给单位带来的损害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希望本书的风险警示能化为员工依法履职的内心确认,为劳资关系的和谐带来启示,同时通过观念更新,使企业人力管理水平与员工职场法律风险自控能力得到共同提升。

本书为企业员工及高管法律风险培训读本,用于员工人职教育、防损教育、法律风险自我警示等,是为人职员工、企业管理者、员工培训及人力资源管理量身定做的参考读物。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如有问题请与作者联系,以便及时勘正。作者邮箱地址:bqhua2008@sina.com。

后记

戴着镣铐跳舞

在温水中没有自知之明的青蛙,注定难逃死亡的终极命运。

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看似自由,一旦风险累积成灾难,迟到的觉醒只能悲叹命运的无常。是的,跳出沸水就能生存,但等到大难临头不可挽回才追悔不已,这样的“觉醒”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实施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清醒的态度来面对每一条法律条文,划清自己职场行为的法律界限。没有法律意识,就会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对潜在危害视若无睹,习以为常,最终被风险吞没。这正是部分人职场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对这些问题都懵懵懂懂:有没有侵犯他人的权益?行使权利的手段是否正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有没有履行法定义务?没有基本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于是做事随心所欲,判断混乱导致事故频发,甚至触犯法律仍不自知。

湮没于职场法律风险“温水”中的任何职场人,奋起一跃都需要非凡的勇气、冒险与付出。但大多数人都不愿或不敢经历类似重生“劫难”的一跳。“枪打出头鸟”,成功遭人嫉妒,失败遭人耻笑,深知其害仍固守原来的浑浑噩噩,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凡事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是没错的。但是你知道吗?如果奋力一搏成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还能继续用冒险来形容自己的选择吗?

事实就是这样,在法制现代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法律已成为一切行为的最高检验标准,是非对错必须清晰准确。在法律面前,谁也没有中间路线可走。

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职业理念可以改变人的职业生涯.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确保职场平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你重塑职业理念,把法律意识浸润到职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就会不断提高你自身的职业素质,提升自己的声誉与形象。如果这也算冒险,这种冒险就非常值得。

人生是一种残酷的优美,绝对自由只能走向绝对灾难。没有束缚、没有规则的生活,永远也达不到高境界。法律风险意识传递给你的或许只是“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但它带来的是良性风险意识,在大幅提高我们职业素质的同时,将不断提升我们的职业声誉与形象,并对我们的职场成功起到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

草原很宽广,但纵马驰骋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此,我们不得不呼吁:每一名员工都站在法律的“保护圈”里,让我们带着法律的理解和认知,让我们戴着“镣铐”跳舞!

21世纪的社会是个更加讲求法律和人权的社会,此时此刻,你不应该更加庆幸我们戴着“镣铐”吗?它是一种真正的超越:并非让你行走困难,相反,给你安全,给你保护伞,让你带着梦想与前程,带着希望与期待,飞翔,再飞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警惕温水煮青蛙--职场法律风险警示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包庆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82995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0.9-49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8: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