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东亚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为主题,共收论文十三篇,编辑旨趣,在于强调东亚儒学思想的研究,必须与东亚儒学文献研究同时并进、相须 互用。综而言之,本书涵括了中、日、韩近世儒学课题,涉及板本目录学、思想史、经学、儒学史、经典诠释学等几个重要的领域,撰着人则包括了来自台湾、香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学者。从东亚的视域看,本书涵括的议题较丰富;而因为邀请对象分布较广,反映的观点也较多元,但主要集中讨论儒学“文献”与“思想”的关系,是为本书比较突出的特色。
图书 | 东亚视域中的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东亚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为主题,共收论文十三篇,编辑旨趣,在于强调东亚儒学思想的研究,必须与东亚儒学文献研究同时并进、相须 互用。综而言之,本书涵括了中、日、韩近世儒学课题,涉及板本目录学、思想史、经学、儒学史、经典诠释学等几个重要的领域,撰着人则包括了来自台湾、香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学者。从东亚的视域看,本书涵括的议题较丰富;而因为邀请对象分布较广,反映的观点也较多元,但主要集中讨论儒学“文献”与“思想”的关系,是为本书比较突出的特色。 目录 序 郑吉雄 导言 郑吉雄 经学运动与形上思维 费密与清代经典诠释的论争 刘智鹏 一、前言 二、清代学术的先行者 三、费密的汉学背景 四、费密推崇汉唐经学的理据 五、开启清代经典诠释的论争 六、余论:对费密汉学主张的检讨 戴震气论与汉儒元气论的歧异 郑吉雄 一、阴阳消息之气与血气心知之气:歧异之一 二、尊卑意识与平等思想:歧异之二 三、宇宙生成论与社群意识:歧异之三 四、结论 抉发经典:作为本体宇宙呈现的文本意义 伍安祖 一、Grafton关于欧洲经典史论的启迪 二、清代考证学的本体诠释背景 三、庄存与《春秋》诠释中的本体宇宙论 四、刘逢禄经典诠释中的本体宇宙论 五、结论 明末清初的训诂学、文献考证与经籍研究 周启荣著,郑吉雄译 一、前言 二、杨慎的经籍训诂学与18世纪汉学家的歧异 三、焦兹:“道”、道德修养、三教合一与语言 四、晚明《四书》注解中的训诂学与汉学 五、清初的儒家经典研究 六、结论 清儒的文献研究 全祖望研究的一个侧面──谈全祖望诗文集整理的文献价值及其所反映的清代学术现象 詹海云 一、全祖望的诗文托付杭世骏与董秉纯的过程及原因 二、从杭世骏〈鲒埼亭集序〉的写作时间谈杭、全二人人品与学术之分歧,并论杭世骏文稿不还全门的原因 三、从全祖望诗文稿刊刻经过看董、蒋之异及当时京都学界对全祖望的看法 四、从鲒埼亭集评校题识之学者背景分析全祖望思想与清代学术互动的关系 五、结论 焦循手批《柳文》的评点学意义探究 王基伦 一、前言 二、焦循手批《柳文》的写作时间 三、焦循手批《柳文》的来源 四、焦循手批《柳文》的评点向度 五、结论 论清人的《考工记》研究──以〈轮人〉爲例 彭林 一、牙 二、轮绠 三、牙围 四、余论 中日儒学的交涉 近藤重藏与清朝乾嘉期学者的校勘学 水上雅晴 一、前言 二、近藤重藏的汉籍分类 三、关于经注疏合刻时期的考察 四、关于单疏本流布的考察 五、近藤重藏所见之清儒的学说 六、以刻工名监定版本 七、结论 朱舜水对东亚儒学发展定位的再诠释 徐兴庆 一、前言 二、朱舜水的海外经营与国家认同 三、水户藩的汉学教育与朱舜水 四、前期水户学的形成与朱舜水的角色定位 五、结语 儒学在朝鲜的发展 从《圣学十图》看退溪李滉的圣学观 李光虎 一、关于退溪李滉的介绍 二、对“儒学乃圣学”的确认 三、《圣学十图》构造的理解 四、圣学的方法 五、结语:退溪圣学之特性 丁若镛治《大学》的几个特点 孙叡彻 一、绪言 二、学校名称的“大学” 三、书名或篇名的《大学》 四、解释“明明德” 五、解释“亲(新)民” 六、解释“止至善” 七、解释“八条目” 八、结语 《东儒学案》所见之韩国儒学的学派及其思想特徵 崔一凡 一、引论:韩国儒教的展开与《东儒学案》的意义 二、《东儒学案》的编辑者河谦镇的生平 三、《东儒学案》的纂辑与结构 四、《东儒学案》的内容与结构特徵 五、《东儒学案》编纂的特色及缺点 《李朝实录》所见乾嘉年间中朝两国之文献与学术 陈祖武 一、清修《明史》之东传 二、辑印朱子书与表彰朱子学 三、从《四库全书》到《四部手圈》 四、结语 人名索引 书名索引 名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亚视域中的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吉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587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6 |
出版时间 | 2008-05-01 |
首版时间 | 2008-05-01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7-128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