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功臣的结局(大结局)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道出了中国古代政治的真谛。

数千年来,王公贵族、将帅统领、治世良吏、乱臣贼子……形形色色的政治家匆匆奔波于历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或许都曾想轰轰烈烈,也或许都曾想与天地日月同在,都不想沦为斑斑点点的几行陈迹,但血肉之躯毕竟难与江河山川共存。如果说他们的生命如同夜幕中划破开际的颗颗流星,那么留下的轨迹却是截然不同;有的壮怀激烈,马革裹尸;有的荣华富贵,寿终正寝;有的兔死狗烹,血溅刑场……为古代政治的变奏曲标上各式各样的休止符。当我们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前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真实命运与结局。阅读“大结局”,犹如欣赏一出出精彩的人生悲喜剧,帷幕徐徐落下后,你在增广见闻的同时或许能够有所领悟……

内容推荐

当我们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前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真实命运与结局。阅读“大结局”,犹如欣赏一出出精彩的人生悲喜剧,帷幕徐徐落下后,你在增广见闻的同时或许能够有所领悟……

目录

主编絮语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兔死狗烹为哪般

 1.韩信:不知鸟尽良弓藏

 2.彭越:一代枭雄菹为酱

 3.贺若弼:杀身之祸缘口舌

 4.刘文静:恕两死难免一死

 5.李善长:朱元璋的“萧何”

 6.蓝玉:抹去《逆臣录》的浮尘

第二章 苟全性命何其难

 1.王剪:开国功勋第一家

 2.萧何:西汉功名相国多

 3.王导:王与马共天下

 4.苏威:摇尾乞怜全性命

 5.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6.宋濂:儒生一生唯谨慎

第三章 急流勇退千古叹

 1.张良:一介尘埃士

 2.李通:功名如烟云

 3.石守信:杯酒释兵权

 4.汤和:乞身归第惟一人

第四章 功高震主命多舛

 1.李斯:醒悟于赴刑场路上

 2.诸葛亮:定军山下拍蒙茸

 3.长孙无忌:元辅死不瞑目

 4.多尔衮:皇父摄政王

第五章 宝贵寿禄有因由

 1.陈平:多谋善断化厄难

 2.邓禹:云台第一将

 3.贾充:奸佞辅就功名路

 4.禇渊:禅位传玺人

 5.徐达:开国第一将

 6.范文程:一个识时务者

试读章节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的是古时帝王打下江山后杀戮功臣。翻检历史文献,这两个词最早出自范蠡之口。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吴越春秋》,说范蠡是楚国宛邑(今江苏南阳)三户人。范蠡事越王勾践,帮助勾践雪耻平吴,功成身退,北去齐国经商,他致函尚留在勾践身边的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一副长颈鸟喙的样子,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你怎么还不离开?”文种还没来得及走,就被勾践赐死。

为帝为王者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导演了一幕幕千古共嗟叹的悲剧。然而,若以维护正统统治来看,他们又是“杀人有理”。他们把屠刀砍向开国功臣,并不是他们天性凶残,喜欢杀人,一句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家天下时代难以避免的政治悲剧。

1.韩信:不知鸟尽良弓藏

韩信携着-颗大大的金印,衣锦还乡。当年的穷小子,如今成了一方诸侯,好个威风。

刘邦的“汉”纪年第五年(前202)正月。北国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定陶(今山东定陶北),茫茫雪原上的一座小城,旌旗猎猎,人声鼎沸。

一身戎装的韩信,满面春风,心潮澎湃。

他不能不高兴。一个月前,他指挥千军万马,逐死项羽,帮汉王刘邦打下了江山,自己也成为战功最最显赫的功臣,周勃、曹参、彭越、英布……个个英武,但论战功,都难以望韩大将军之项背。眼下,刘邦正在定陶筹备登基大典,作为开国大典序曲之一,刘邦论功行赏,封韩信为楚王。在同日受封的几个诸侯王中,韩信名列第一。一个月后,韩信领衔劝进,刘邦在汜水之阳的一座临时堆成的土台上,登基称帝。这个土台如今还矗立在山东省定陶县城北面的田野上,杂草丛生,一岁一枯荣,只是当年清流潺潺的汜水早已被数度决口的黄河水淤成了一马平川。

典礼结束之后,刘邦起驾西去洛阳,韩信南下就封。

此时已是春暖花开,草芋芊,花簇簇,黄莺鸣翠柳,白鹭翔青天。春色醉人,更何况韩信是衣锦还乡,陶醉之余,又多了几分激动。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父亲死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他长得高大魁梧,本可凭力气挣碗饭吃,他却什么活都不会干,也不想干,整日游逛街头,布衣褴褛,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他又不讲什么礼仪道德,好似一个市井无赖,街坊邻里都看不起他。不过,人们一般不敢惹他,因为他身上总是挂着一把利剑。老母去世,没有安葬的地方,他找了一片足可以安置万户的荒岗,在荒岗中间挖了个坟坑,埋葬了母亲。此举令乡邻惊讶不已,直到六七十年后,司马迁写《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去淮阴调查韩信的逸闻旧事,淮阴人还向他渲染此事。

母亲去世后,那个只能熬点稀粥之类的釜灶,再也不曾冒过炊烟——韩信不会做饭,也没什么可做的。肚子饿了,就去街坊家蹭一顿。他常去乡下一个亭长家,亭长是个小吏,管十里路段的治安和驿传。时间一长,亭长的妻子就烦了,一天,天刚亮,妻子就赶紧做饭,端给还在床上懒被窝的丈夫,要他快吃,想让韩信扑个空。谁知,偏偏韩信这天早来了一步,正好碰上!亭长的妻子顿时脸拉得老长,也不给韩信盛饭;亭长埋头吃饭,一声也不吭。韩信一看,愤然摔门而去。

饥肠辘辘的韩信做了个鱼钩,跑到护城河边,垂钓起来。一群妇女正在洗衣服,见他衣衫褴褛,竞还有这份闲情逸致,一问,才知是被饥饿逼到这般境地。一位老大娘可怜他,把他领回家,管了他一顿饱饭。晋人张华说,大娘的家在泗口南岸。泗口是泗水注入淮水之处。是否可信,今难以断言。这位好心终得好报的大娘,史称“漂母”,即漂洗衣服的大娘。从此以后,到了吃饭的时候,韩信就找上门来,大娘也不嫌弃,韩信很高兴。一日,填饱了肚子后,韩信对天发誓,说日后定当重重地报答大娘的恩德,大娘一听,指着他的鼻子就骂:“呸!大丈夫连口饭都挣不到!我是可怜你,才给你口饭吃,还指望你来报答?”韩信羞得满面通红而去。

一天,街头上一帮市井无赖拦住了他,一人指着韩信说:“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的,腰上还挂把破剑,实际上是个胆小鬼。”说完,叉开两腿,道:“你若是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两眼死死盯着他,脸胀得通红。过了一会儿,他恢复了平静,低头弯腰,从那人胯下爬了过去。围观者大笑,说他真是个孬种。

不久,项梁、项羽叔侄率领的反秦大军渡江北上,路过淮阴,韩信遂仗剑从军。这一去就是春秋七载,当年的穷小子,如今已是威风八面的诸侯王了。淮阴距下邳不远,是楚国下辖的一个县。在古时人看来,人生中最荣耀的事,莫过于衣锦还乡。每念及此,韩信就激动不已。

一到下邳,他就迫不急待地让人把那位施舍饭给他吃的大娘找来,奉上千斤黄金答谢她。下乡那个亭长和他的妻子也被找了来,韩信拿出一百枚铜钱扔给他,说:“你,小人一个,帮人帮不到底。”当年的“胯下之辱”,韩信当然也不曾忘,他也把那人请到了王府。那人自以为这一去小命就完了,不曾想,韩信竟封他做了中尉。这个中尉可是个大官,当时的诸侯王国,国王之下,有太傅、丞相、御史大夫、中尉等,官品都是二千石,中尉负责王国治安,权势显赫。韩信对大惑不解的众人说:“这是位壮士。当年,他侮辱我,我真就不敢杀他吗?杀他无益,所以我忍了。”

韩信这段恩怨故事,令后人嗟叹不已,李白《赠新平少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另一位唐代大诗人韩僵在《息兵》一诗中叹日:

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苍鉴赤诚。

然而,更令后人长叹的,是韩信在下邳仅呆了十个月,就被刘邦废黜。

从韩信要“假齐王”起,刘邦就心生嫌隙。一年后,他伪游云梦,把韩信抓回长安。

刘邦与韩信的嫌隙,是从韩信平齐开始的。

那是在刘邦纪年第四年(前203)十一月,韩信麾兵打垮了二十万齐楚联军,攻占了齐国全境。自春秋战国以来,齐地便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又扼南北交通之咽喉,军事位置极为重要。攻取齐地,完成了对项羽的钳形包围,只要韩信按既定方针,挥师南下,便可直捣项羽的老巢彭城(今江苏徐州)。被项羽大军围困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的刘邦,闻捷惊喜。然而,韩信派来的特使报捷之后,又转达了韩信的一个请求:假齐王。假,代理。韩信要求代理齐王。此前,韩信已官拜相国,随着战功的增大,他个人的权力欲也逐渐膨胀起来,要裂土为王了。刘邦一听,就咆哮起来:“我被困在这里,等他来救,望眼欲穿。他如今却提条件,要当什么假齐王!”一旁急坏了谋士张良、陈平,陈平悄悄从背后踩了刘邦一脚,刘邦一愣,张良附在他耳边说:“我们正在危难之际,谁能阻止韩信称王?不如就封他为王,好好待他,让他好自为之。不然,恐怕要出乱子。”刘邦是个明白人,马上醒悟过来,又假装生气地骂道:“大丈夫建功立业,要做就做个真王,做个假王干什么!”立即派张良携他的诏令前往齐地,封韩信为齐王。

P1-4

序言

对于我们人类走过的历程,从政治家、史学家到芸芸众生都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

六十年代中期,苦寒乍暖,山雨欲来,百忙小憩的毛泽东在书房中静静地谛听着历史的脚步,写下了一代政治家独有的读史感受——《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五十亿年前,太阳系还只是一片混沌星云,没有太阳,也没有地球,更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与人类。

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已是万木扶疏、鸟语花香,海洋、陆地、高山、平原,到处都是生命的喧闹。但是,还没有我们人类。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大自然中出现了人猿相揖别的壮丽时刻。小儿时节的几个石头磨过,磨去了三百万年的时光。

八千年前,甚或更晚,伴着铜铁炉中的火焰,人类踏向了文明的门槛。

四千一百年前,东方大地上矗立起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中国的文明时代开始了,中国的政治史也拉开了帷幕。从夏商周秦到汉晋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大大小小的政治家们奔波于历史的舞台,“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道出了中国古代政治的真谛。

这些政治家中,有天然血统政治家的皇族;也有文韬武略的功臣;有势焰中天的权臣;也有邪佞不端的奸臣;当然,还有刚直廉律的清官们。他们或壮怀激烈,慷慨悲歌;或荣华富贵,不可一世;或兔死狗烹,血洒刑场……为这部古代政治的变奏曲标上了各式各样的休止符。

他们或许都曾想轰轰烈烈,也或许都曾想与天地日月同在,都不想沦为“斑斑点点”的“几行陈迹”。

我们不想苛求他们知道五十亿年前,也不必要求他们了解五十亿年后,甚至对他们自己,百年身后,也无法要他们当局者清。

但是,当今天的我们面对过去,面对历史时,却应当知道这一批又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尽管不是上穷五十亿年,也不是下落三十亿载,我们只是选取了四千一百年前到一百年前整整四千年的篇章,但还是想目之曰《大结局》。

是为絮语。

齐涛

1999.6.14雨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功臣的结局(大结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齐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07622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76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39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