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掌纹看健康
内容
编辑推荐

十四条纹线,对应不同的脏腑功能;八种异常纹,告诉你疾病的神秘信息。本书汇聚王晨霞的20余年研究成果,详细介绍掌纹与腑脏健康的对应关系,讲解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要点,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式,轻松掌握自我诊断疾病的技术。

内容推荐

掌纹是生命的“第二张脸”,小小手掌能够看出130多种疾病。

十四条纹线,对应不同的脏腑功能:1线预示呼吸系统功能,2线预示心、脑、神经系统功能,3线预示生命力,4线预示抵抗疾病能力的强弱,5线预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6线预示近期身体健康状况,7线预示血压变化,8线预示生活是否规律,9线预示是否过敏,10线预示心理健康状况,11线预示生殖、泌尿系统健康状况,12线预示肝脏免疫力强弱,13线预示肿瘤,14线反映遗传倾向。

八种异常纹,告诉你疾病的神秘信息:十字纹预示疾病在萌芽状态,井字纹预示脏器实质性病变,三角形纹预示疾病从萌芽向实质性转变,口字纹预示病情稳定或需手术,米字纹预示脏器气淤血淤,五角星纹预示中风,岛形纹预示肿瘤,圆形纹预示软物撞击。

本书汇聚王晨霞的20余年研究成果,详细介绍掌纹与腑脏健康的对应关系,讲解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要点,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式,轻松掌握自我诊断疾病的技术。

目录

第一部分 掌纹医学探秘

第一章 流传数千年的掌纹文化

 古老东方的手相术

 几经沉浮的西方手相学

第二章 现代掌纹医学

 掌纹的深、浅、消、长与健康状况对应

 特殊的手掌皮肤

 病理纹的变化实例

 掌纹诊病技巧

第二部分 十四条掌纹线的疾病信号

第三章 1线:预示呼吸系统功能

第四章 2线:预示心、脑、神经系统功能

第五章 3线:预示生命力

第六章 4线:预示抵抗疾病能力强弱

第七章 5线:预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第八章 6线:预示身体近期健康状况

第九章 7线:预示血压稳定与否

第十章 8线:预示生活不规律

第十一章 9线:预示过敏

第十二章 10线:预示情志

第十三章 11线:预示生殖、泌尿系统功能

第十四章 12线:预示肝脏免疫力强弱

第十五章 13线:预示肿瘤

第十六章 14线:反映遗传倾向

第三部分 八种异常病理纹

第十七章 “十”字状纹:预示疾病在萌芽状态

第十八章 “井”字状纹:预示着脏器实质性病变

第十九章 “△”形样纹:预示疾病从萌芽状态向实质性转变

第二十章 “口”形样纹:预示病情稳定或需手术

第二十一章 “米”字状纹:预示脏器有气滞血淤现象

第二十二章 “☆"星样纹:预示中风(脑血栓、脑溢血)

第二十三章 “■"形样纹:预示肿瘤或囊肿

第二十四章 “○”形样纹:预示软物撞击

第四部分 实证分析

第二十五章 《麻衣神相》掌纹医学分析

第二十六章 爱因斯坦手图分析

试读章节

几经沉浮的西方手相学

史前时代的洞穴手印……亚里士多德的《手相术》……公元1000年,手相成为全世界知识的重要分支……中世纪手相在欧洲很长一段时期走入地下……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恢复对手相的兴趣……近代西方指纹身份鉴定……指纹刑侦手段的运用……近年对于指纹鉴定科学性的争议。

人们很早就开始观察自己手上的掌纹,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记载的是史前时代洞穴中出现大量的手的图形,如:塔斯马尼亚岛的瓦加塔米那洞穴中大量的手部图形。那些原始人中的艺术家们会在洞穴深处的石壁上印上自己的手印,他们将自己的手掌按在石头上然后往上喷赭色或黑色的粉墨,再把手挪开时,掌印就留在了石头上。(图008)

按照西方文献对于手相学的记载,手相术源于古印度。在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远征印度,手相学被带回西方。当时,希腊大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被印度文化所吸引,不辞劳苦,长途跋涉,跑到印度,对印度辉煌的宗教文化、哲学、医学进行研究,并逐渐对印度的手相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另一位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某次旅行经过埃及时,在供奉荷米斯的祭坛上发现了一份有关手相的论文,据说这份论文是以黄金写成的阿拉伯文。亚里士多德对这篇作品印象极为深刻,立刻寄给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颂扬这篇作品的价值,并建议所有知识分子都应该研读。亚历山大大帝看出论文的优点,即命人将它译成拉丁文,让全欧洲的学者都能接触这些资料,学者们也随即展开了研究。而亚里士多德又把手相学付诸实践,通过大量资料的积累,写出了《手相术》一书,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到公元1000年,手相已成为全世界知识的重要分支,它不仅是哲学家了解人类原动力的途径,也是医生诊断健康的指标。

最早采用印刷出版的书籍中就有手相书,例如:维也纳人哈特里布(修士)1488年写的《手相学的艺术》在1495年于奥格斯保印行。

在公元315年,基督教会谴责手相学,威胁说任何参与手相研究的人,都将被逐出教会,因而手相在欧洲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走入地下。而在其他地方,尤其是阿拉伯语系的国家,手相则开始流行兴盛起来。文艺复兴时期,因为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达到巅峰,对自然和宇宙的新观点快速增加,欧洲恢复了对手相的兴趣。德国甚至在各大学中教授手相。到十八、十九世纪,尤其是维多利亚时期,手相术重建声誉,产生了根本的蜕变。

在这个时期,指纹研究渐渐兴起,并且开始有人试图运用科学手段验证其有效性。这时出现了两位研究皮肤纹路的先驱者,一位是17世纪的克鲁医生,他在1684年发表了指纹研究的演说;另一位是泼金杰,他在1823年出版了有关指纹纹路的论文。

英国的威廉·赫谢尔,应该是西方第一个用指纹做身份鉴定的人。1859年他在印度的孟加拉惊奇地发现,一些中国商人用抹着黑墨汁的大拇指在一张张换货合同上按手印,就加以仿效,要求供应筑路材料的印度商人,在交货合同上按下右手的泥印掌纹和指纹。他想通过这种“神秘”的方式,靠“冥冥之神”的力量使商人按时交货。1862年,他发现在印度,经常有人冒领士兵的津贴。因为在欧洲人眼里,印度人都是长得一个样。他又让领津贴者印下两枚指纹,结果冒领行为神奇地绝迹。不久,赫谢尔受命管理极为混乱的胡格利监狱。他对每个犯人进行了一次指纹登记,结果奇迹再次出现,监狱局面顿时秩序井然。那些花钱雇人顶替别人服刑的再也瞒不过去,惯犯再也无法伪装成初犯。

而指纹真正用来破案则开始于1860年。苏格兰医生亨利·福尔茨在日本看到某些地区的人把手印按在大门上,好奇之下,就开始收集掌纹和指纹,作为医学研究的资料。当时,他家附近的一面白墙上正好留下了一个盗贼几个清晰的乌黑指纹印,当他正在仔细检查指纹时,盗贼就被抓住了。福尔茨请求警方留下被捕者的指纹,结果和白墙上的不同。他坚持认为被捕者是无辜者。后来,日本警方又抓了一个嫌疑犯,福尔茨再次弄来指纹比对,结果与墙上的指纹完全符合。在另一宗盗窃案中,警察提供了留在杯子上的整只手的手印。福尔茨由此进一步确定,手指并不一定要弄得乌黑才会留下痕迹,手上的汗腺会分泌一种含油质的分泌物,能在接触物上留下清晰的印痕。福尔茨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把自己收集到的指印样本与杯子上的指印做比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指印和一个用人的指印竟然完全一致。最后用人招供了偷窃行为。这应该是利用指纹破案的第一个案例。福尔茨深信他发现了一种身份鉴别的新奇方法,并在1880年10月2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识别罪犯的第一步》。到1892年,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出版专著《指纹》,并提出:“在640亿人中,才能找到一对特征完全相同的指纹。”4年后,阿根廷警方率先采用指纹鉴定方法。1901年苏格兰场警察开始采用指纹技术破案,并将指纹一一建档,使全世界的警方工作方式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指纹鉴定的科学性几乎从未产生怀疑。直到2002年1月,美国一位联邦法官路易斯·波拉克作出了一项石破天惊的裁决:指纹鉴定不是科学。这位来自宾夕法尼亚的法官可不是泛泛之辈,他曾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院长。他的裁决依据是1993年美国最高法院关于证据的标准:只有当一种技术或方法可被检验,接受同行评议,知道误差大小时,通常才被公认为是科学的证据。波拉克认为“640亿人中才能找到一对特征完全相同的指纹”这个论断,一直没有得到科学数据的有力支持;指纹鉴定技术没有得到过同行评议,部分原因在于指纹鉴定人员没有构成一个“科学共同体”,专业指纹鉴定人员无法将误差量化,两份指纹是否相符取决于鉴定人员的主观判断。关于指纹证据科学性的争论还在进行中,这些观点对我们的掌纹研究也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P7-10

书评(媒体评论)

掌纹治病,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副部长 孙隆椿

手纹诊治学实为你创议发现,极为可喜。

——著名学者 南怀瑾

深入研究掌纹与健康的关系,创立新的医学流派。为人类的保健事业做出贡献,其功大矣!

——著名作家 苏叔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掌纹看健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晨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45363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1.2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26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