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迟子建散文/名家散文典藏
内容
试读章节

寻道都江堰

从羊脖岭流出的岷江,在没有都江堰前,性子是暴烈的。稍不如意。它就会挟着滚滚洪流,咆哮上岸,为害生灵。岷江两岸的百姓,饱受水患之苦。秦昭襄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76年,蜀地迎来了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郡守——李冰,他似乎是专为调理岷江的性情而来,历时十八年修建的都江堰,成为他的旷世杰作。从此后,岷江变得温顺了。它滋润的巴蜀大地,无有饥馑,仓廪殷实,稻谷飘香。

4月的川西平原,一派清明。这时节是可以不出太阳的,因为金黄的油菜花已经把田畴照亮了。淡淡的雾霭里,隐约见得鸟儿一闪一闪地掠过。它们的身影是暗淡、模糊的,但它们的叫声却是明朗、活泼的。看来大地上最知春的生灵,是它们啊。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太阳时隐时现着。忽明忽暗的天色,让视野中的岷江不停地变色。阳光照耀着它时,岷江是浅绿的,绿中还泛着微微的蓝;而天色阴郁时,岷江是青绿色的,绿中掺杂了淡淡的紫。不管岷江的颜色怎么变,有一点却是不变的,那就是它的清澈纯净!

这些年,关于被污染了的大江大河的报道,不断地见诸报端。所以能够看到水色灿烂、洋溢着芬芳之气的河流,我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李冰正是握着岷江这饱蘸墨汁的笔,书写了人间奇迹。

都江堰的核心工程渠首,选择在岷江的自然弯道上。都江堰海拔七百多米,而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在四百多米,形成了天然的坡降,得以进行自然灌溉。渠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口和飞沙堰溢洪道。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入川西平原,用于灌溉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外江泄洪排沙。内江进入宝瓶口后,就像一个少女被束了一条飘逸的腰带,使她的气质变得端庄典雅。因为人工开凿的宝瓶口,以其恰到好处的宽度,控制着进水量,使多余的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而是经飞沙堰分流到外江。由于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自然把岷江中的沙石淘入外江,解决了排沙问题。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利用地势和水流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大动干戈,成为举世瞩目的无坝引水的典范。难怪20世纪40年代,日军准备炸毁都江堰时,当战机盘旋在半空,他们看到身下,只是欢腾的河水,并没有预想中的堤坝时,只能望河兴叹,悻悻而去。那空投下的几颗炸弹,只不过让岷江溅起了几朵灿烂的水花而已。

岷江流经的玉垒山上,有清幽的灵岩寺,还有为祭祀李冰父子而修的二王庙。山寺的桃花因为浸染了香火的幽香,而显得无比地清雅。站在宝瓶口,可以看见身下一棵粗大的皂角树,它斜斜地插在那儿,无比惊艳。这树大约有二十米高,分支繁复,树冠阔达。那嫩绿的叶片充满了勃勃生机,像一群飞翔着的翠鸟。我想疲惫的旅人站在这里,完全可以摘下几朵树上的皂角花,就着岷江水,洗去风尘。洗好的衣服晾晒在哪儿呢?自然是不远处飘荡在岷江上的安澜索桥了。据说,这座桥在唐代以前就存在了,它几经修缮,在明朝末年,毁于战火。由于这座桥是连接岷江南北两岸的“生命线”,没了它,两岸的通道也就断了。直到清嘉庆八年(1803),有一个叫何先德的乡绅,偕同妻子,重修索桥。等桥修好后,这个腰缠万贯的乡绅已经成为一个赤贫者。何先德夫妇把这桥命名为“安澜桥”,但后人感激他们的恩德,都叫它“夫妻桥”。川剧有个名段《夫妻桥》,说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从宝瓶口下来,沿着岷江逆行,踏上了安澜索桥。这座用木板和粗壮的棕绳捆扎的索桥,看上去就像荡在岷江上的一个巨大的秋千。那时恰好桥上没有行人,我晃晃悠悠地走到桥心时,俯身望着这条流了两千多年依然青春烂漫的河流,忍不住大声叹息了一声。那是一声最美好的满含着缅怀之情的叹息,我为李冰父子、何先德夫妇,为那些伟大的古人而感动。入夜,辗转难眠中,翻阅有关都江堰的书籍,这才知道花间派重要的词人韦庄就葬在都江堰的鱼嘴之侧。他的词我依稀记得的有“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我一时诗兴大发,胡涂乱抹了一首诗,把它抄在书的环衬上,以示纪念。

宝瓶口中插皂角,

玉垒山下播青稻。

索桥晒衣趁春好,

古寺听禅待月高。

离都江堰十几公里处,便是著名的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一个午后,我们来到那里。由于先去后山看了一座古镇,所以到了青城山的山门时,已近黄昏。大多数人听说索道即将关闭,便选择在山下闲坐。我和几个人抱着一线希望,拾级而上,至月城湖,然后乘船过湖,上岸后赶上了末班的索道,终于在落日融融的时分如愿地踏入山顶的上清宫。据说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就是老子的化身。一部《道德经》,让老子流芳百世。拜谒青城山的人,有多少是为着寻道而来的呢?而“道”,真的在青城山中吗?

老子说,道法自然。看来真正的“道”,是顺应客观规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冰是得道者。能够读懂都江堰,也就能够读懂老子的经书。至少对我来说,我要寻的“道”,不在青城山中,那不过是一个被香火缭绕的道场而已;而穿越了两千多年时光依然生机勃勃的都江堰,以其独特的光芒,成了我心中最庄严的道场。我愿意对它,一拜再拜。P14-16

目录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自序)/001

第一辑

西栅的梆声/003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006

我对黑暗的柔情/011

寻道都江堰/014

伤怀之美/017

鹤之舞/021

萨尔图落日/023

水墨丹青哈尔滨/025

水袖烟波/027

紫气中的烟火/029

雪山的长夜/032

最苍凉的海岸/035

鹿皮袋里的劈柴/039

非洲木雕的“根”/042

苍苍琴/044

最是沧桑起风情/047

废墟上的雄鹰和蝴蝶/050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053

风雨总是那么地灿烂/056

第二辑

龙眼与伞/061

两个人的电影/064

灯祭/067

红绿灯下/071

爱人/074

哑巴与春天/076

蚊烟中的往事/078

动物们/081

故乡的吃食/084

伐木小调/087

暮色中的炊烟/091

年画与蟋蟀/095

我的世界下雪了/099

北方的盐,103

白雪红灯的年,105

时间怎样地行走/108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110

傻瓜的乐园/113

阿央白/116

女人与花朵/118

是谁扼杀了哀愁/121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124

看见的和看不见的镣铐/127

上个世纪的飞雪和溪流/130

看不见的邮差/133

中国足球的曙光在哪里门35

我们到哪里去散步/137

我的2001/139

第三辑

寻石记/175

时远时近的光/177

必要的丧失,179

心在千山外/182

玉米人/侣4

关于《起舞》/186

你在第几地/188

江河水/190

锁在深处的蜜/192

枕边的夜莺/194

我的第一本书/196

闹市中的大海/199

多美的夜色啊/201

俄罗斯:泥泞中的春天/204

狗春秋/206

赎罪日前夜/208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210

从山峦到海洋/214

不忍的句号/223

一个人和三个时代/233

序言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4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4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3月化到4月甚至5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2009年2月于大兴寄岭

内容推荐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东北最北方的小村“北极”,大兴安岭师专毕业。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交稿,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本书收录她的散文精品60余篇,包括《西栅的梆声》、《两个人的电影》、《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寒冷也是一种温暖》、《时远时近的光》、《闹市中的大海》等。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水袖烟波》、《雪山的长夜》、《最是沧桑起风情》、《哑巴与春天》、《蚊烟中的往事》、《故乡的吃食》、《女人与花朵》、《时远时近的光》、《狗春秋》、《我的梦开始的地方》、《从山峦到海洋》、《一个人和三个时代》等作品。书中所选的散文,有迟子建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有现实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敏锐的才思和灵动的气息,让人感到回忆的醇香温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迟子建散文/名家散文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迟子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27417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