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韦庄诗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韦庄是唐末诗坛上成就最突出的诗人,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韦庄诗的研究很不充分。《韦庄诗研究》以韦庄诗为研究对象,从时代、社会、文化、政治、社会心理、文人心态等方面,对韦庄诗的主题与题材、情感特质、艺术个性、审美风格等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论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其诗对其词的深刻影响,探讨了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具体线索。全书把韦庄放在唐末这一历史时段、放在唐末诗坛及唐诗发展的整体流程中,不仅全面揭示了韦庄诗歌风貌产生的时代原因和诗史渊源,而且通过与唐末同时期及唐代其他时期诗人的纵横比较,突出了韦庄诗在唐末诗坛、唐诗史上的独特风貌和杰出成就。

内容推荐

韦庄是唐末诗坛上成就最突出的诗人,但历来学术界对他的诗的研究很不够。鉴于此,笔者选择韦庄诗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为依据,从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对韦庄诗进行全面、系统、完整的研究。本书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唐末诗坛的概况。从主题取向与写作艺术两个方面说明韦庄是唐末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正文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分为五章。

第一章,韦庄的生平与唐末社会。韦庄主要生活在晚唐的宣、懿、僖、昭四朝及五代初期。这一时期,是大唐帝国由衰微走向灭亡,并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代。根据韦庄一生生活、思想和心理变化的轨迹,将其一生分为五个时期:求学应举、长安遇乱、江南十年、及第前后和仕蜀十载。

第二章,韦庄诗的题材与主题。可归纳为两大主题,第一是唐末社会现实的诗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唐末战乱的真实描绘。主要以韦庄的代表作《秦妇吟》为例。二是藩镇割据的真实反映。三是社会黑暗的深刻暴露。与同代诗人相比,韦庄的突出特点是着重表现农民起义高潮中所暴露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唐王朝的腐败。这些诗可称为唐末诗史。第二是末世士人心态的诗史。包括失意不平、羁旅愁情和隐逸情怀三个方面。这些诗在唐末诗人中具有代表性,可视作唐末一代士人心态的诗史。韦庄诗是唐末诗坛上伤时讽世诗的最杰出代表。此外,他还有一些写景诗。

第三章,韦庄诗的感伤基调与清丽风格。一、感伤基调,从成因、内涵两个方面来论析。成因包括主观、客观即自身原因和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内涵是前期伤世、后期忧生,忧生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些伤春、悲秋、叹老之作中,韦庄诗中的感伤之情不但普遍、深刻,而且真挚、深厚,这在唐末诗人中很有代表性。二、清丽风格,清丽是韦庄所追求的审美品格,他的诗也具有清丽之美。他以清词丽句来表达无限感伤之情,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境界。诗人还设法以此来冲淡他感伤的沉重性。韦庄诗因此成为唐末感伤诗作的突出代表。

第四章,韦庄诗的写作艺术。韦庄诗的清丽诗风,从五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意象营造,多选用自然界中清疏爽朗的自然意象,并形成很有特色的意象群落。二是典故运用,特点是新奇、可爱。三是情景处理,韦庄走的是盛唐诗歌情景交融的路子。四是语言特色,从笔调清新、色彩明丽、语句晓畅三个方面来说明。韦庄诗的语言主要学习白居易语言的平易和流丽。五是体式特点,同唐末其他诗人一样,他主要创作近体的律诗和绝句。韦庄的诗风除了清丽的一面外,还有沉郁的一面,这是他向杜甫学习的结果。他的诗风渊源可追溯到汉魏六朝的曹植、谢眺,并对五代和宋代一些诗人有一定的影响。韦庄诗的艺术成就在唐末最为突出。

第五章,韦庄诗对其词的影响。首先,他的词大多作于西蜀,是在唐末五代“词代诗兴”的大文学背景下进行的。其次,韦庄诗对他的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个性化的情感和清丽的词风两个方面。从而使韦庄词和其他花间词区别开来,成为文人“以诗为词”的先河,并对南唐、北宋词风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诗处于唐诗的尾声和殿军阶段,他的词处于文人词成熟和发展的阶段,韦庄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论文的附录部分有:一、历代关于韦庄诗评价辑要。二、百年来《秦妇吟》研究述评。三、百年来《秦妇吟》研究论文索引。四、百年来韦庄诗研究论文索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韦庄的生平与唐末社会

 一 求学应举(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唐僖宗乾符六年879)

 二 长安遇乱(唐僖宗乾符六年879中和三年883)

 三 江南十年(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唐昭宗景福元年892)

(一)三年幕僚生活(883—886)

(二)客居婺州(887—889)

(三)西行求食求仕(889—892)

 四 及第前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天复元年901)

 五 仕蜀十载(唐昭宗天复元年901蜀高祖武成三年910)

第二章 韦庄诗的题材与主题

 一 唐末社会现实的诗史

(一)唐末战乱的真实描绘

(二)藩镇割据的真实反映

(三)社会黑暗的深刻暴露

 二 末世士人心态的诗史

(一)失意不平

(二)羁旅愁情

(三)隐逸情怀

第三章 韦庄诗的感伤基调与清丽风格

 一 感伤基调

(一)成因

(二)内涵

 二 清丽风格

第四章 韦庄诗的写作艺术

 一 意象营造

(一)多选取自然意象,且为优美柔美的自然意象

(二)喜欢用数词方位词描绘意象

 二 典故运用

 三 情景处理

 四 语言特色

(一)笔调清新

(二)色彩明丽

(三)语言晓畅

 五 体式特点

第五章 韦庄诗对其词的影响

 一 韦庄词大多作于西蜀

 二 韦庄诗对其词的影响

(一)个性化的情感

(二)清丽词风

 附录 历代关于韦庄诗评价辑要

 一 古人评价辑要

(五代)韦蔼

(明)高棅

(明)杨慎

(明)胡应麟

(明)许学夷

(明)唐汝询

(明)胡震亨

(明)陆时雍

(清)贺裳

(清)冯舒冯班

(清)翁方纲

(清)李调元

(清)洪亮吉

(清)薛雪

(清)余成教

(清)胡寿芝

(清)宋育仁

(清)丁仪

 二 今人评价辑要

郑振铎

向迪琮

游国恩等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傅生文

王水照

詹安泰

罗宗强

施蛰存

林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周祖馔 贾晋华

张步云

王洪等

周祖馔等

郭预衡等

吴庚舜董乃斌等

章培恒 骆玉明等

郭预衡等

尚永亮等

袁行霈等

罗宗强

傅璇琮蒋寅

附录二 百年来《秦妇吟》研究述评

 一 《秦妇吟》之思想研究

 二 《秦妇吟》之艺术研究

 三 韦庄讳言《秦妇吟》之原因考辨

附录三 百年来《秦妇吟》研究主要论文索引

附录四 百年来韦庄诗研究主要论文索引

参考书目

 (一)基本文献

 (二)研究论著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韦庄诗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美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5827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