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北往事(1黑道风云2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20年前,他们是老山战友;20年后,他们是江湖大佬——

1984年,赵红兵和他的战友们在老山前线为保家卫国而把生命抛之脑后;

1985年,他们复员返乡,在办公室开始朝九晚五的平凡生活;

1986年,他们在家乡街头遭遇地痞挑衅,以暴治暴,一战成名,从此泥潭深陷;

1992年,他们已经在当地独霸一方;

1998年,他们已然成为全东北江湖盟主,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2006年,他们死的死,残的残,有的洗心革面,有的牢底坐穿,有的亡命天涯,有的飞黄腾达、风光无限……

读《黑道风云20年》,感受残酷真实的黑道故事,参透变幻莫测的命运哲学。

本书是全球最大的华人社区“天涯社区”创立10年来最火爆、最经典、最轰动的终极完美巅峰之作。从来没有一部小说,尚未出版就受到如此疯狂的追捧:2009年5月,本书刚刚公布出版消息,就有近10万铁杆读者迫不及待地写信给作者孔二狗,要求直接预订!《黑道风云20年》掀起的阅读狂潮绝对令人难以想象,无法超越!

翻开本书,带你亲历东北黑道的真实病态世界……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真实的黑道故事,更是一部反映中国20年社会变迁的完美长篇史诗。

故事讲述了1986年至今20余年来,东北某市黑道组织触目惊心的发展历程。这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纪念和追忆,沉重地反思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所得到的和所失去的。

20年前,他们是老山战友;20年后,他们是江湖大佬——

1984年,赵红兵和他的战友们在老山前线为保家卫国而把生命抛之脑后;

1985年,他们复员返乡,在办公室开始朝九晚五的平凡生活;

1986年,他们在家乡街头遭遇地痞挑衅,以暴治暴,一战成名,从此泥潭深陷;

1992年,他们已经在当地独霸一方;

1998年,他们已然成为全东北江湖盟主,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2006年,他们死的死,残的残,有的洗心革面,有的牢底坐穿,有的亡命天涯,有的飞黄腾达、风光无限……

读二狗的作品,感受残酷真实的黑道故事,参透变幻莫测的命运哲学。

本书是全球最大的华人社区“天涯社区”创立10年来最火爆、最经典、最轰动的终极完美巅峰之作。从来没有一部小说,尚未出版就受到如此疯狂的追捧:2009年5月,本书刚刚公布出版消息,就有近10万铁杆读者迫不及待地写信给作者孔二狗,要求直接预订!《黑道风云20年》掀起的阅读狂潮绝对令人难以想象,无法超越!

翻开本书,带你直击东北黑道病态生存现状……

目录

自序:我想探讨的是社会与人性

引子:一个少年的非正常死亡

第一章 复员

第二章 恋爱

第三章 成名

第四章 报仇

第五章 激战

第六章 谈判

第七章 入狱

试读章节

讲一件和本文毫不相关的故事作为引子,以祭奠一位12年前离世的同学。

2007年的圣诞节,二狗在去淮海路的时代广场和几个朋友吃饭时,看到门口立着一个足有五层楼高的紫色圣诞树,顿时,二狗的心为之一颤,因为这棵树似曾相识。十几年前,曾有一位憨厚耿直的同学,在送了二狗~张画有与这棵圣诞树颜色和外形极其相似的圣诞贺卡后,闯下了弥天大祸。至今,在二狗的老家里,依然珍藏着这张贺卡。

那年二狗上初三,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兼英语课代表。

初三上学期刚开学,班里就转来了一个姓氏很奇怪的新同学——同学们都不认识那个姓到底读什么,甚至很多老师都不认识这个姓。所以为了方便起见,都直呼其名叫他光辉。光辉是从农村转来的,刚刚搬到城里,他的父亲在建筑队打工,妈妈则在家里给人干些织毛衣之类的零活,生活很困难;他是家中的独子,年龄比同班同学都大上两三岁,那年有17岁了。为了能让他进市区的中学,他的父母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

光辉为人憨厚、朴实,乐于助人,看到他的长相就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由于他刚从农村转学而来,所以衣服比较破旧,也比较邋遢。他学习极为刻苦,但成绩始终在中游,尤其是英语水平更差,他说的英文,基本上只有他自己能听懂。所以,班主任让他与班里英文水平最好的女生同桌,之前那女生是二狗的同桌。但是那个女生嫌光辉邋遢,很不愿意和他说话,打心眼儿里瞧不起这个同桌。所以当有问题时,光辉通常都回过头来请教二狗。由于二狗从小就被父母放到乡下的奶奶家,所以对光辉一点偏见都没有,而且觉得他人很好,很愿意为他解答问题。

一来二去,二狗和光辉就成了好朋友,上学、放学时,二狗经常骑自行车送光辉回家。送他回家的原因是,光辉根本买不起自行车——在1994年到1995年那会儿,自行车对于一些穷人来说,依然是奢侈品。而二狗由于家庭条件还可以,上初二时家里就给二狗买了一辆“赛车”,说是赛车,其实就是自行车上有了变速之类的功能。现在二狗还记得那辆自行车,红色的,1100元买的,是初中时全校第一辆“赛车”。

二狗和光辉家顺路,所以总是载光辉一段。由于班里很多同学瞧不起光辉,所以光辉对二狗更是感激不尽。当他知道二狗的父母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给二狗做早饭之后,每天早上都带一张他妈妈烙的饼给二狗吃。

现在二狗还记得光辉妈妈做的烙饼的味道,里面松软外面酥脆,非常好吃。

事情发生在光辉转学来的那个冬天。

冬天的体育活动课一般都是自由活动,而当时最流行的运动是羽毛球。

那天,一个女生把羽毛球打在了体育器械室的房檐上。体育器械室是学校外面的一间小平房,大约2.5米左右的高度,同班的男生谁也上不去,当时又只有这一个羽毛球,大家都很着急。

这时光辉站出来了,说:“我试试吧!”乐于助人是光辉的天性。

同学们都很振奋,有人说要帮光辉“打肩”(就是说让光辉站在他的肩膀上),光辉笑着说不用。

只见光辉倒退十几步,然后极快地助跑,第一脚踩上了窗台,然后借助跑之势向上一跃,左手抓住平房顶下面的一个很宽的棱,一用力,右手就搭上了房顶,右手再用力,左手就摘下了落在房顶的羽毛球。摘下以后又按原来的套路稳稳当当下地。

身手太好了!光辉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同学们当时都看呆了。简直像是电影里的飞贼!被惊呆的不仅仅是同学们,还有路过的一个王姓的年级组长和二狗的班主任——一位冯姓女英语老师。  “道行不浅啊。”王姓的年级组长发话了,也不知道是在夸光辉还是在讽刺光辉。

“多危险!以后不许再上去了!”冯老师认为,王组长是在骂光辉。

“再这样上去我要找你家长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淘,以前我怎么没发现!”冯老师继续说。

光辉低着头,说:“冯老师,我以后再也不上了。”

冯老师和王组长点点头走了。

事情就发生在冯老师和王组长走后不到5分钟——

班里一位叫韩千的同学又把羽毛球打到了器械室的房顶上。活动课还有十几分钟才结束,韩千还想继续打羽毛球,但他上不去房顶。这个韩千矮矮胖胖,学习成绩不错,但平时在学校里嚣张得很,因为他堂哥韩炳堪称初中的一霸。

这时,韩千想到了光辉。

“光辉,帮我把羽毛球拿下来,谢谢。”韩千笑着说。

“冯老师不让我上,你们也听见了。”光辉说。

“没事儿,冯老师现在也不在。”韩千说。

“不上!上又要挨训。”光辉拒绝了。二狗知道,他太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来市区念书的机会,最怕的就是老师。

“你他妈的上不上?”一向瞧不起光辉的韩千有点火了。

“不上!”光辉再次拒绝了。

“好!你不上,你不上我打死你!”韩千火更大了。

“打死我也不上!”光辉脾气很倔。

话刚落地,韩千冲上去就对着光辉脸上打了一拳。

光辉人很老实,没敢还手。

“你上不上?”韩千见光辉没敢还手,更嚣张了。

“你凭什么打我?我就不上!”光辉更倔。

韩千又朝光辉踹去。这下光辉躲了过去,并且伸手抓住韩千的腿用力向后一拽,韩千摔在了地上。

P3-5

序言

曾经看过一篇英国人所写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中国是由上千个雷同的城市构成”,本人深以为然。的确,由于中国的城市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战乱的废墟中建起的一座座新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及特定的政策影响下,中国不同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颇多雷同之处,而与这上千个雷同的城市相匹配的,是这些城市的黑社会发展历程。相信这上千个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都出现过类似“菜刀队”之类的犯罪团伙,也出现过以某个大型国有工厂子弟为主的地痞流氓团伙。到了90年代,则出现了许多背景不明的“讨债公司”。

本人出生在市区人口不足百万的中国北方某市,现在混迹于上海,做个小白领,勉强温饱。虽然从没混过黑社会,但我的家庭却与某位20年来的公认“大哥”有着很深的渊源,二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我着实见过不少。

写作本书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教唆朋友们学坏,我相信,80%的朋友,看了这本书都会下定决心一辈子不混黑社会!同时,我希望正在混黑社会的或者正在当“大哥”的朋友看到这部小说,能少一些暴戾。可能这部小说会写得很长,甚至上百万字。虽然书里基本上全是二十几年来我家乡之地痞流氓和黑社会的事儿,但是我希望大家看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在过去二十几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又有怎样的变化。

我想探讨的是:社会与人性。

去年春节,在本文主人公家中玩的时候,无意间翻开了他家那本堪称“黑社会形成之活字典”的影集,感慨颇多。

不变的东西有两样:1.这位大哥一直坐在最中间。2.拍照片时,这在座的大哥都笑得像朵花,灿烂极了。

改变的东西有三样:1.照片上每年的人都不一样,擦掉的人或者是因为消失了,或者是因为被正法了,或者是因为跑路了,或者是因为正躺在医院里,或者是因为在服刑,或者是因为残疾了。2.越往后翻,我觉得里面的人眼神越来越复杂,尽管他们都笑得很开心。3.从的确良中山装到毛料中山装到白色中山装,然后再从白衬衣大红领带到最后的黑西装黑领带,衣服越来越讲究,简直就是一部我国男性正装的演变史。

相册里大多数的人我都认识,他们的人和事我都了解个大概。看到有些人我想落泪,看到有些人我觉得惋惜,看到有些人我觉得不齿。从那天起,我决定写点东西。

我准备把这部小说分成四部分,依照二十几年的时间推进。第一部分写1990年以前的事情,因为我觉得那时候的流氓很纯真,很古典,他们打架是出于骨气与义气,不求名利。第二部分写1990-1996年之间的事情,因为我觉得从那一阶段,很多流氓的人生观改变了,都成了拜金主义者。第三部分写1997-2000年的事情,这时的流氓已经具备了黑社会性质。第四部分写2000年至今的一些事。

在接下来的文字中,我将以几个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为主线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有欢欣也有哀伤,有相聚亦有分离……但正是因为有这些,才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不是吗?

接下来的故事里,二狗就是我,我就是二狗。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天涯社区创立10年来当仁不让的第一轰动长篇,人气火爆程度早已远远超越了2003年的超级畅销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2006年的超级畅销小说《明朝那些事儿》,2007年的超级畅销小说《流血的仕途》,2008年的超级畅销小说《藏地密码》。2009年,孔二狗必将创造天涯社区新一代畅销神话!

——天涯杂谈首席版主 一马青尘

孔二狗写得实在太好看了,我从深夜开始读,竟一口气读到凌晨。东方既白,然而书中的江湖景象,爱恨情仇,依然在我眼前迟迟不散。孔二狗不仅仅在讲黑道,讲江湖,更是在讲人性,讲命运。读孔二狗的黑道,读一遍了解江湖,读两遍醒悟人生。

——畅销书《流血的仕途》作者 曹升

当我第一次读到孔二狗的作品时,我就深知孔二狗必将成为一代畅销书大师,其地位将堪比金庸,甚至超越金庸。孔二狗的笔下不仅仅是一个神秘莫测的黑道江湖,同时他又催击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孔二狗将黑道故事和人性挖掘结合得完美无缺,其作品的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为20年来华语畅销小说仅见。

——读客创始人及TTdou.com创始人 华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北往事(1黑道风云2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孔二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05757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0905322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3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