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沦落天涯
内容
编辑推荐

希望与失望,它们曾让我激动,让我痛苦,更让我不安。

绿岛不容纳时代,最终页被时代所抛弃。

年轻漂亮的林秋在父母的千般反对下嫁给了痴情小文人若白,婚后却两地分居。厂长和他的跛腿儿子“偷色”不成,恼羞成怒,将林秋耐不住寂寞的谣言传遍全厂。林秋无奈,只好远走正在搞特区建设的绿岛省……

内容推荐

年轻漂亮的林秋在父母的千般反对下嫁给了痴情小文人若白,婚后却两地分居。厂长和他的跛腿儿子“偷色”不成,恼羞成怒,将林秋耐不住寂寞的谣言传遍全厂。林秋无奈,只好远走正在搞特区建设的绿岛省。

在这里,林秋结识了绿岛“太子”杨一凡,便想甩掉前来找寻自己的丈夫若白,而且骗走了若白的身份证。走投无路的若白历经坎坷,最终决定要在陌生的绿岛闯出一片天。幸而结识了自己的红颜知己董事长白洁和李庭娟,在她们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记者的工作。但最终却放弃良知,扮演两种身份,在报纸上互相指责的炒作。

而在这期间,白洁怀了若白的孩子,林秋却被好色而又权重的孟省长强奸,杨一凡因迷恋赌博使公司陷入危机,和林秋的关系也宣告破裂,林秋愤然出走……昔日爱人能否破镜重圆?小人物的命运究竟会如何?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究竟什么在主宰一切?是权力?是欲望?还是良知……

试读章节

“水仙号”客轮靠岸后,若白风尘仆仆地从船舷上走了下来,他是专程来绿岛找妻子的。

若白的妻子叫林秋,他俩是在京城相识并相爱的。但林母却对他二人的婚事持异议,林秋为赌气,便欲下嫁给厂长的跛腿儿子,林母被逼无奈,只好同意了林秋和若白的婚事。谁知厂长却因此怀恨在心。婚后,两地分居,诸多不便,若白虽然使尽千方百计,但仍无法把林秋调到身边。厂长的跛腿儿子垂涎林秋的美貌,乘虚而人,一天晚上串通他父亲将林秋约到自己家里,欲行不轨,岂料林秋生性倔强,反把厂长的跛腿儿子压在身下,又撕又咬。厂长夫妇竟说林秋耐不得寂寞,想强奸他们的儿子,当众把林秋羞辱了一番。此事一夜之间传遍全厂,林秋无脸见人,在好友刘莎的劝说下,愤然乘车东下,只身来到了正在搞特区建设的绿岛省。

经妹妹林肖男朋友的介绍,林秋认识了做房地产生意的苟生汉。苟生汉欲借林秋的美色巴结南海分公司的总经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儿子杨一凡,便精心安排了一场“美女宴”。宴会上,杨一凡心荡神怡,不觉酩酊大醉,林秋脱下网衫为杨一凡揩净身上的污秽,杨一凡大为感动,当下力邀林秋到他的公司去任财务总监。

到南海公司后,林秋深为杨一凡的魄力所吸引,久而久之,她感情的天平就失去了平衡。一天晚上,林秋下班路过白沙北路时遇到三个暴徒的袭击,杨一凡及时赶来救了她,而自己则挨了几砖头。为报救命之恩,林秋倒在了杨一凡的怀抱里……

再说若白找见林秋后,打扮入时的林秋不仅不愿见他,而且还设计骗走了他的身份证,想把他逼回内陆。若白气恨交加病倒在了椰林旅馆的小床上,多亏做药品生意的黄养民同情他的遭遇,精心照顾他,他才不至于魂归西天。病好后若白分文皆无,但他还是无法忘却对林秋的爱,托黄养民将自己给林秋带的一枚戒指和一件格子上衣送到南海公司,而自己却因无钱住旅馆,被横眉立目的老板娘赶了出。

夜深了,湖心岛的椰树下静静地站着一个自农女郎,她是来赏月的,.当得知若白没钱住旅馆时,她出手就给了若白五百元,然后又用小车把若自送到了华侨大厦的门口,便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而若白却对她一无所知,只知道她的芳名叫李庭娟。

但是若白却不敢住华侨大厦,而是让出租车司机另给他找了一家便宜的招待所,便发誓要在绿岛干出一番事业来。然而,“十万人才下绿岛”的绿岛省,到处都是求职者,哪里会有他若白喝的残汤剩水。他去应聘不是上当,就是受骗,有几次还被大公司的门卫当乞丐似地赶了出来。就在这时,他认识了宁夏人马建平,码建平也是“闯海”者,经他提醒若白才知在重衣帽不重人的绿岛,仅凭他的破农烂衫,就没有一个单位会收容他。无奈,他去理发,钱不够,女理发师就当众让他脱下了自己的衣服;他买一盘炒粉充饥,一股狂风刮来,灰尘就落了满盘。而此时李庭娟给他的五百元已所剩无几,走投无路之际,他突然想起下船时遇到的小老板欧阳春。欧阳春便把若白介绍给绿岛环球旅游有限公司的倪经理。倪经理虽答应收留若白,但却让他过一段实践来上班,董事长白洁看不过眼,便自作主张请若白吃了一顿他进岛以来最难得的午餐。为此,若自感慨不已。告别白洁,若白快怏地来到华侨大厦门口时,意外地遇见了他过去的学生郭淑芬。郭淑芬不仅没有给若自一个子儿的施舍,还对她的男朋友说要挖苦讽刺若白。但若白没有发作,他忍下了这口气,返身来到绿岛图书馆,看见大门上贴着一张招聘广告,他想也没想一把就将广告撕了下来,径直上了五楼。《南天信息报》信息部主任余化龙很赏识若白的才干,便让他留了下来。当天下午,信息部几位同事凑钱为若白接风,几包榨菜,两瓶啤酒,在悲壮的《国际歌》中,望着闹市的车水马龙,远处的灯红酒绿,若白的眼泪刷一下就流下来了……

若自从此就成了《南天信息报》的一名记者。他用笔名“南天”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是谁强暴了椰子露》,顿时在绿岛引起了轰动。接着,按照余化龙的运筹,他又用“北海”的笔名违心地为假冒伪劣厂家琼海食品厂写了一篇有偿的《代纯椰子露讨个清白》的文章。于是,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南天信息报》一会儿是“南天”代绿岛食品厂向社会要公正;一会儿是“北海”代琼海食品厂讨说法。随之,若白过去应聘过的《绿岛科技报》也加盟进来,对“南天”和“北海”横加指责,事情越炒越热,两家报纸的发行量因之大增,“南天”之名也就日见鹊起了。

这期间,白洁来找若白写导游词,淡起往事,若白方知白洁过去的恋人和她是校友,但大学快毕业时白洁的恋人却出于别的目的,爱上了省委领导的女儿而抛弃了白洁,后双双“飞”到美国仅给白洁寄回了一张五百元的汇款单。白洁伤心至极,一气之下便离校来到绿岛嫁给了半老头子倪经理。对于若白,白洁也是从欧阳春那里才知道了一砦情况,由敬慕到同情,两个苦命人泪眼对着泪眼,很快便抱在了一起……

晚上,白洁约若白到梦娜夜总会去消遗,若白对此毫无兴趣,但为了不拂白洁的意,他还是硬着头皮去看了演出。直到舞会中间,白洁上台唱了一首《昨夜星辰》,将它献给若白的恋人和她过去的恋人时,若白才真正地受了感动。他冲到吧台,飞快地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束玫瑰送给白洁,然后两人便相搀相扶地在众人拉长的目光中走出了夜总会。

就在这时,墙角响起了一阵呜咽声……P1-3

序言

我和盛华在一起工作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是个永远在忙碌着的人。无论是组织活动、编辑报刊还是起草材料,又无论是职务性工作,还是个人的写作,你总能见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去干。单位里的同志都知道他是个干活而且出活的人,是个好说活的人,是个给了任务你就可以把心放下的人。

尽管这么忙,他仍然连珠炮似地推出自己的作品,长篇小说、散文集、诗集,还有书画等各类评论文章,我奇怪成天八小时上班的他在什么时候写的,又哪里来的这么多精力。毋庸说,这背后当然是无休无止的加班熬夜,毫不吝惜地透支自己的生命了,每想及此,同为躬身在稿纸上耕作的苦命人,常常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悲凉从丹田渗出,心里便溢满了那种笔耕者共有的人生喟叹。

我是把这部书当成盛华的自传来读的。字里行间时不时跳出来的那些异乡飘泊者的感受,那些在生存奋斗中简直无法虚构的生活细节、人生况味和感情歌哭,都不可能出自二手材料。那种“沦落天涯”的真切和痛切,永远只能属于亲历者。但我又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有过这一段经历。他送来的书稿是厚厚两摞打印稿,拿起便从第一章第一页看起,及至看完,才读到后记,才知道这竟然真的是他到文联工作之前的那几年的亲身经历。他还的确有过这样一段南下闯海的经历。不像我辈,一生只是案上春秋的书生,原来他的生命是经过锻打的,便不由生出了几分敬意。盛华这段生涯,为我们解读这部书、这个人,提供了最好的人生背景。

小说从痴情的小文人若白到绿岛千里寻妻开始,通过若白和妻子林秋以及白洁、李庭娟三位女性之间,林秋和老总杨一凡、孟省长之间的人物关系网,渐次回放改革开放初期那些难忘的岁月,展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伊始的社会生活场景和精神生活画卷。小说比较准确地表现出了这一历史转型期的生活主色调,这就是:社会转型和个人发展的万千机遇,与“摸着石头过河”即探索中的无序并存;生命活力的空前释放,与人们情绪的普遍浮躁交混。善与恶都有了展示的冲动,也都得到了展示的空间。

由于整个故事主要是在一群异地谋生的人群中展开的,命运、心灵在动态中的颠簸感较常人便更为强烈,这有利于将人物的展现凝聚到生活画面的焦点上来。书中的人物几乎都带着一种改变境遇的冒险精神,来到海岛,来到这个人生的竞技场上,从零开始、背水一战,打拼、失败,再崛起、再折倒,愠恼颦嗔,酸甜苦辣,最后有的成功了,有的败下阵来,有的锒铛入狱,有的带着人生的几许经验几许感慨,黯然离开这个叫人伤神、叫人后怕、又叫人留恋的岛屿。这样,一段极具历史信息的特定社会生活便和一个个极具人生信息的特定命运,在小说中交融一体。作家以时代风云和命运纠葛铸就了作品厚实的审美内涵。社会历史的脚步声在人物的心灵中回响,而人物命运中的每一道折光又无不闪现着时代的光芒。命运故事中最感人的地方,恰恰是历史信息密集之处,而种种社会的变异也大都演化为人生故事和人物心理。小人物在时代大潮中的坎坷悲凉之处,正是历史人生在我们心里生发出深深感喟之时。最感人之处也是最深刻之处。

小说集中塑造了市场经济初期的特殊飘泊者群象,这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功劳。有好几个人物,譬如若白、林秋、白沽、杨一凡,在我们脑子里都站立起来了。若白的才气和知名虽写得稍嫌简单,但那种骨子里无可救药的书生气和不可泯灭的正义感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报社为利益所驱,强迫他用稿件介人社会经济事端以图利,要他用笔名各执一词报导对立双方,将事端炒大。若自在坚守道德操守和适应生存利益两者间徘徊、斗争,尽管有被强奸的感觉,还是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让良知屈就利益。他只能用“记者这个职业原本就是妓女”调侃自己,这真是流泪的调侃。

林秋与白洁两个女性在性格气质上有明显的区别,一个细腻多情,看似柔弱却有主见,一个豪爽明快,内心却又有独特的苦闷。也许她们的内心世界还可以揭示得更充分,但她们显示了女性在资本积累初期的拼搏中,由于需要付出特殊成本而具有双倍的感情和命运痛苦,却极有认知意义。杨一凡凭借“太子”身份在商海中优游自如地发展,还有孟省长的所作所为,都揭示了改革开放初期,由国家管理的计划经济向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大踏步过渡中,权力设租、权力寻租、化权力为私利的社会病态现象。这是我们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付出的额外成本。它在理论和道德层面似乎应该避免也可以避免,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总是看到满目疮痍。

小说中这组飘泊者群象,是一个处在动态生存中的群体,他们不仅经历了地域空间的飘泊,更经历了文化的心灵的飘泊,整个是一个精神的移栽过程。在这种为了生存的移栽中,飘泊者们要在短期内、甚至是瞬间之中承受许多深层次的痛苦和重构的艰辛。气候、习俗、人际关系的变异还在其次,不同价值坐标和文化心理的变异,以及相应的感情和家庭生活变异、命运和性格变异,则最为深刻。生命在这种飘泊和变异中,往往会进入一种孤独状态,那是“两间余一卒”的孤独,旧环境不再存在和新环境难以融入的孤独。人的性格和精神在变异和孤独中经受考验,或被淘汰而消沉,或重构而成熟。作者抓住飘泊中的动态变异,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下历史进程的深刻性。

飘泊就是过程。在小说中,这个过程虽然急遽,却一定要注意它的合理性,要写得既必然又自然,尤其是人物精神世界和情绪世界的变异,万不可太硬。情节、细节是承载历史社会信息和性格心灵信息的载体,要尽可能发掘出其中的内在意义,包括象征性意义,否则容易委曲了好素材好元素。文学语言问题应该提到更高的程度上来重视,语言不仅是一-种传输符号或表述形态,它不是被动地被驾驭,它是作家感受、思考、叙述的特定审美方式,是生命的、审美的特定气质,也是小说艺术最后浑然一体的表征。语言的文学性与语言的日常性不矛盾,语言的文学性恰恰要求语言的日常性,只是要在日常性中贯注进各种暗示性信息,使之富有各种超日常的意味。

我相信在盛华今后的作品中,这些方面都会有明显的新变。

肖云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沦落天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盛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57543
开本 16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5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0
17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