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德文学因缘/中德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德文学因缘”的专著,书中主要内容是笔者近10年关于中德两国文学因缘的一些文字的结集,或探讨德语文学大家歌德、席勒、海涅、冯塔纳、穆齐尔与中国的种种因缘,或描绘再现德语文学在现代中国流布的细节,或以目录的方式登记中国学者海外攻读德语文学的百年实绩。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是笔者近10年关于中德两国文学因缘的一些文字的结集,或探讨德语文学大家歌德、席勒、海涅、冯塔纳、穆齐尔与中国的种种因缘,或描绘再现德语文学在现代中国流布的细节,或以目录的方式登记中国学者海外攻读德语文学的百年实绩。作者将实证与轶事相结合,用微型的个案研究烛照中德文学因缘中一些被遗忘的角落,同时盘点以文学译介为桥梁的中德文学交流的百年变迁。

目录

第一辑 德语作家与中国文化

 扑朔迷离百余年的“歌德与《百美新咏》”研究——纪念歌德逝世170周年兼谈新版德文《歌德全集》的一处失误

 席勒与《好逑传》

 海涅与两位中国学者

 冯塔纳关注叶名琛

 施尼茨勒的中国小说残稿《义和拳》

 霍夫曼斯塔尔钟情于中国文化

 穆齐尔的中国签证

 沙米索、克拉普罗特与孔夫子的格言

 德国汉学家翻译《忠经》

 德国汉学家洪涛生及有关他的研究

 德国诗人争相歌咏李白

 安娜·西格斯与胡兰畦

第二辑 德语作家在中国

 辜鸿铭与歌德

 马君武译席勒《威廉·退尔》的初刊时间

 阿恩特:王韬译《祖国歌》的原作者

 荷尔德林早期的中国知音

 鲁迅的海涅译诗及其他

 胡适与海涅名诗《松》

 “领略那心声的幽远”——邓均吾的海涅译诗

 青主与海涅兼及他对德语文学的翻译

 “尼采在中国”接受研究的新收获

 苏德曼与中国文坛

 德国通俗文学家卡尔·迈的作品的早期中译

 施尼茨勒与中国结缘

 被忘却的维也纳相会

 阿图尔·施尼茨勒的意义

 基希的《秘密的中国》

 《炭坑夫》的作者路·米尔顿夫人与中国左联

 安娜·西格斯与中国

 鲁迅与鲁特·维尔纳

 1981年莱比锡德文版鲁迅选集《写于深夜里》的导言

 茨威格在中国——从《罗曼·罗兰》的早期中译谈起

 茨威格与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的译介

 《小说月报》对茨威格的介绍

 《莽原》译载《罗曼·罗兰传》

 杨人■译《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在中国的影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民国时期的中译

 《马来狂人》与茨威格其他作品在民国时期的译介

 郁达夫的德语文学之梦

 徐志摩对德语文学的借用——兼及他的歌德与尼采译诗

第三辑 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

 “五四”后任教北京大学的德文洋教习欧尔克

 对民国时期留德学人的强光聚焦——叶隽著《另一种西学》读后

 张威廉与中国德语文学的译介

 近百年来中国德语语言文学学者海外博士

 论文知见录(1911—2008)

第四辑 杂篇

 苏虎克与克莱斯特

 收藏家瓦尔特·本雅明

 改变欧洲文明进程的谷腾堡

 外文与译名:关于现代文献的校勘

 重温《达豪之歌》——纪念奥地利反法西斯作家尤拉·佐伊费尔

 《神曲》早期流传中国小考

 说书人凯伦·布里克森

 陈季同著作德译本

 “文评教皇”眼中的德国经典长篇

人名索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德文学因缘/中德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晓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608688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