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关于国际新闻的专业方向中,我们设置了国际新闻史论、国际新闻业务、国际媒体研究和国际新闻与跨文化四个专业方向。在本书中,主要以国际新闻史论和国际新闻实践两个部分来汇集部分师生们的研究成果。顾名思义,收集在第一部分的文章主要考虑的是国际新闻报道或传播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意义,共有7篇文章;而第二部分的文章则主要由调查报告和业务研究组成,有8篇文章,全书共收集了15篇文章。
| 图书 | 事实与建构(国际新闻的理论与实践)/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关于国际新闻的专业方向中,我们设置了国际新闻史论、国际新闻业务、国际媒体研究和国际新闻与跨文化四个专业方向。在本书中,主要以国际新闻史论和国际新闻实践两个部分来汇集部分师生们的研究成果。顾名思义,收集在第一部分的文章主要考虑的是国际新闻报道或传播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意义,共有7篇文章;而第二部分的文章则主要由调查报告和业务研究组成,有8篇文章,全书共收集了15篇文章。 内容推荐 国际新闻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术界的研究相对滞后。相对于国际新闻的巨大现实存在,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新闻学研究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分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探讨国际新闻报道或传播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理论意义,实践部分主要由调查报告和业务研究组成。 适读对象:新闻传播专业研究人员、师生,媒介管理部门人员,媒介爱好者。 目录 序言/1 上部 中国市场化报纸国际新闻现状调查报告/3 美国报刊新闻特稿人情味特色的深层解读/20 美国媒体故事化新闻叙事浅析/34 中英财经杂志特点和异同 ——《财经》和《经济学家》的比较研究/54 民众参与新闻传播现象研究 ——从印度洋海啸说起/72 从《世界新闻报》的实践看我国国际新闻类报纸的生态环境/93 关于中国三大城市国际新闻市场的消费需求调查报告/119 下部 美国新闻客观性理念发展的历史/147 从强硬到温柔 ——浅析美国对阿拉伯媒体的态度转变/165 解读《时代》周刊有关中国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 ——从《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和中国事件说起/178 且看“洋媒体”“胡服骑射” ——媒体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与思考/190 我国国际新闻中的经济报道评述/205 法国《费加罗报》2005~2006年涉华报道价值取向解析/226 媒介视角下的恐怖主义/251 美国主流报纸在台海问题报道中的角色担当及原因/27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事实与建构(国际新闻的理论与实践)/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蔡帼芬//刘笑盈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27258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2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5 |
| 宽 | 155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