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椋鸠十动物故事/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日本动物故事的经典巨作。故事中动物和人类的互动,是以自然法则为依据,弥漫着素朴的诗情和浪漫的气息,虽是虚构的故事,却涵蕴比现实更真实的内容。

动物故事之于椋鸠十,相当于童话之于安徒生,诗歌之于普希金,是两相寻找的一种文学结果。

内容推荐

对日本的读者来说,椋鸠十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不光是因为他作品本身,还因为他的短篇《大造爷爷和雁》、《母熊和小熊》、《一只耳朵的大鹿》等都被收入了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里,影响了几代人。日本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乌越信在谈到椋鸠十动物小说的特色时。曾用这样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道:“明快的主题、巧妙的构思以及高格调的文体。”椋鸠十从不故作深奥,他总是把故事写得非常好看、好读,让人觉得亲近,我从没看过有谁能把一个感人至深的动物故事写得像他那样浅显易懂。恐怕这就是椋鸠十的动物小说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读者喜爱的主要原因。

目录

总序

死里逃生

保镖

狼来了

消失的野犬

森林主人

黄蜂骚乱

大鹿夫妇

改邪归正

独耳大鹿

雁王

复仇

追捕

后记

试读章节

熊妈妈看了一眼身后,拼命朝着与小熊隐蔽的反方向逃跑。这样做,是想把猎犬和猎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调虎离山,保护小熊。熊妈妈经常实施这样的计策,森林里很多野兽也都这样干。

渐渐地,猎犬、小熊之间拉开了距离。猎人朝小山丘奔去,站在上面“嚯嚯”吹着口哨,得意地笑了。

“今天,就在这里消灭它!”“是啊,这些出类拔萃的猎犬顶多一个小时,就可以把它逼到这儿。”两个猎人满怀信心,端着猎枪等候着。

三、母爱的呼唤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四条猎犬不知追熊追到了哪里。

迄今为止,这头力大无比的大熊无数次识破了猎人、猎犬的计谋才得以生存到今天。今天早晨,它刚冬眠醒来,肚子还没有来得及充饥,就已经处在猎犬的追赶下。

熊妈妈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与猎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四条猎犬分两路包抄上去。不知咋的,熊妈妈似乎跑到了原来的地方。再朝前跑,就会暴露小熊隐蔽的地方!只有迎着猎犬冲上去,虽冒险,但除此无路可逃。

熊妈妈实在不想这样干。野兽的本能使它对危险十分敏感。但要战胜四条猎犬,不正面冲上去又不行。穿过月季花丛,熊妈妈突然感到一阵恶心。拂面而过的春风夹杂着猎人的气味,吹进熊妈妈的鼻孔。对于森林野兽来说,最讨厌的就是猎人的气味,尤其还夹杂着猎犬的味儿。那就等于意味着自己的末日。熊妈妈凭它多次经验,深知这利害关系。

可是,已经走投无路了。熊妈妈猛然转身朝猎犬冲去,张开大嘴吼叫起来。猎犬向后退缩。可它们真不愧为猎人引以为自豪的猎犬!它们没有继续后退,拉开架式,一边汪汪吼叫,一边缩小包围圈。身着葡萄色皮毛的熊妈妈,此刻的眼睛里也许因过度疲劳和愤怒而满眼充血,宛如两道燃烧的火光。从身后窜上来的一头猎犬,咬住熊妈妈的耳朵。熊妈妈一声怒吼,把它打落在地上。

与此同时,三条猎犬一齐扑了上来,咬肚皮的咬肚皮,咬肩膀的咬肩膀……熊妈妈感到全身揪心的疼痛。熊妈妈似乎神志恍惚了,但它没忘记自己的孩子。

“我不能死,我不能死!”母亲的本能,在脑海里呼唤着……熊妈妈的精神出乎意料地抖擞起来,顽强地还击、搏斗着。

四、弄巧成拙

两个猎人从早上等到中午,只听到远远有狗叫声,却不见狗的踪影。

“太奇怪了!”“照这样看,也许是一头带着小熊的母熊。即使死了,也不会逃到小熊边上,以防小熊暴露。”“说得在理,走!到附近找一下。”两个猎人说完,沿着熊的脚印朝沼泽地走去。

“喂,喂,那黑糊糊的是什么来着?”“哦,哦,是正在学走路的小熊。”“这家伙,真难得。比起母熊,还是小熊好。”“是啊,活捉这小子拿到市场上卖,可以卖高价。”“全拜托你了。”“好,我这就去。”两个猎人朝小熊跑去。野兽,是忍耐力极强的东西。它们按照妈妈的吩咐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等着妈妈回来。可左盼右盼,来的不是亲爱的妈妈,而是讨厌的猎人。不管怎样,可不能再这样趴着不动了。小熊一溜烟地逃了起来。

“怎么,想逃吗?!”猎人扔掉枪,张开两手追了上去,一直追到一棵枞树下。小熊可爱的眼珠骨碌骨碌直打着转儿,浑身瑟瑟发抖。

“怎么样?”小熊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被猎人生擒活捉了。虽说它们年幼,但毕竟是野兽,猎人一不留神,手被咬了一口。

“喔唷……”猎人赶紧松开手,小熊趁机钻进旁边的枞树丛里。猎人抽出山刀,哔哔哔地砍了起来。  呜哇啊啊——周围就像空气爆炸似的,响起了巨大的吼声。两个猎人吓得跳了起来。回头一望,是一头肩膀上、肚皮下伤痕累累的大熊。它先后把四条猎犬逐个打翻在地,火速赶到这里。此刻,它后腿直立,对准两个猎人扑了上来,张开的大嘴仿佛喷着火焰。

呜哇啊啊——不好,快爬树!两人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迅速爬到旁边的白桦树上。熊妈妈没有就此罢休,冲到树下,又开后腿扬起前腿,仰起头望着两个惊魂未定、手无寸铁的猎人。

“救命啊!”猎人躲在桦树上嚎叫。

“库——呜,库呜库呜。”两头小熊见保护神——妈妈回来了,从枞树上滑下来,坐在地上伤心地抽搐鼻子。熊妈妈赶快走上前,舔着它们的头,给它们压惊。它又抬起头斜睨了猎人一眼,发出猛烈的震天吼声。而后,它带着自己的孩子步履蹒跚地朝岩石那儿走去。P4-6

序言

1860年,英国皇家学院发布了一个罕见的通告:圣诞节,大名鼎鼎的法拉第院士将举办化学讲座。听课的对象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大学生,却是少年儿童!

那天,皇家学院的大讲堂里坐满唧唧喳喳的小听众,顿时使这个一向肃穆、沉寂的最高学府活跃了起来。然而,当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长的科学家出现在讲台上时,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老教授这次没有宣读高深的科学论文,而是津津有味地讲着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燃烧以后又跑到哪儿去了。他一边讲着,一边做着实验……孩子们双手托着下巴,紧盯着讲台,深深地被这位老人风趣的讲解所吸引。

很多人对法拉第的举动感到惘然不解,法拉第却深刻地回答:“科学应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

法拉第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苦难的童年:一个贫苦铁匠的儿子,连小学都没念!他12岁去卖报,13岁当订书徒工。他从自己所卖的报、所印的书中,刻苦自学,以至读完《大英百科全书》。法拉第对化学书籍特别有兴趣,就省吃俭用,积蓄一点钱购置化学药品和仪器,做各种实验。就这样,他22岁时被当时英国大科学家戴维看中,当上了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成为攻克科学堡垒的勇士。法拉第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习科学确实应该“从孩子开始”。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决定去向的时期。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苗壮方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科学,方能长大攀高峰。

小时候看过一本有趣的科学书籍,往往会使少年儿童从此爱上科学。少年儿童科普读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门科学的“招生广告”。它启示后来者前赴后继,不停顿地向科学城堡发动进攻,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去。

法拉第曾说,他小时候由于读了玛尔赛写的科普读物《谈谈化学》,开始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法拉第给孩子们讲课,后来把讲稿写成一本书,叫做《蜡烛的故事》。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在小时候,曾反复阅读了《蜡烛的故事》。伊林在回忆自己怎样走上科普创作道路时说:“我写的书就是从那些书来的。”爱因斯坦曾回忆说,十一岁那年,他读了《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几何学小书》,使他爱上科学。

著名的俄罗斯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宇宙航行事业,那是因为他小时候读了法国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产生了变幻想为现实的强烈欲望,从此开始研究飞出地球的种种方案。

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说,小时候看了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使他迷上了植物学。

俗话说:“发不发,看娃娃。”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将来是否兴旺发达,要看“娃娃们”是否从小热爱科学。“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祖国的兴旺发达,靠我们这一代,更靠娃娃们这一代!1935年,高尔基在写给伊尔库茨克高尔基第十五中学学生的一封信中,曾深刻地指出“娃娃们”学科学的重要性:“孩子们,应该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你们的父亲从世界掠夺者手里取得了政权后,在你们面前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使你们能达到科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继续父亲一辈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业的责任,也就落在你们肩上。”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拔了头筹。这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想什么呢?他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小学教育有没有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位美国总统是有眼力的。他正是看到了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广大青少年,今天是科学的后备军,明天是科学的主力军。为此,邓小平在为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题词时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正是为了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热爱科学,湖北少年儿童出版利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袂选编了这套《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入选这套丛书的作品,不论中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佳作”,即不论是就选题、内容、文笔而言,都是上乘之作;

二是“科普”,即起着科学启蒙、科学普及的作用,那些不含科学内容的玄幻、魔幻小说,即便像《哈利·波特》那样广有影响的作品也不选入;

三是“少年儿童”,即必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即便是霍金的《时间简史》、盖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那样优秀的科普读物,由于读者对象是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过于艰深,未能收入。

另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注意选入各门学科的代表性图书,使少年儿童读者能够涉猎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除了以科普读物为主体之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还选入科学幻想小说、科学童话等科学文艺作品。这样,使这套图书具有内容与体裁的多样性。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使少年儿童读者以及家长们来到书店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就买到中外少年儿童科普佳作,因为这套书是编者从上千部中外少年儿童科普图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共和国6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这是我国迄今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一套少儿科普经典书系,也是我国第一套少儿科普经典文库。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金钥匙,开启科学殿堂的大门。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向导,带领你在科学王国漫游。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好朋友。多读一本好书,犹如多交了一个好朋友。

愿《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给你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希望,带来科学的明天。

叶永烈

2008年4月20日于上海“沉思斋”

后记

本名,久保田彦穗;笔名,椋鸠十;日本长野县人,生于1905年1月22日,早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国文专业。历任鹿儿岛县图书馆馆长、鹿儿岛女子短期大学教授。

椋鸠十系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其代表作有《独耳大鹿》和《鼠岛的故事》等。

《椋鸠十全集》共12卷,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为日本儿童文学的发展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在日本久负盛名。

椋鸠十,出生在长野县赤石山脉的主峰——鬼面山山脚下的乔木村。赤石山脉(在长野县、山梨县和静冈县的交界处),山势险峻,诸峰重叠,怪石嶙峋,奇峭峻绝,被誉为日本境内的“欧洲南阿尔卑斯大山脉”。

孩提时代,椋鸠十随其经营牧场的父亲整天与动物玩耍,还常随其父亲上山打猎。一有空闲,便缠着父亲以及其他打猎好手给自己讲他们的狩猎故事和饲养野生动物的经历;椋鸠十一边听一边暗记,经过自己编排,编成脍灸人口的故事后,讲给其他小朋友们听;他还经常潜心观察、悉心揣摩野生动物和家畜的行动规律、生活习性等,如痴如迷

椋鸩十生长在赤石山脉的大山脚下,熟知大自然,熟知动物界。故此,其笔下的“椋鸠十动物园”,栩栩如生,惟妙妙肖矢麓、熊、家犬、野犬、猴、猫、乌鸦、大雁、野猪、狐狸、河獭、土龙、老鼠、凯利鸟、黄蜂等动物内心的感情世界,经过椋鸠十的拟人手法表现,刻画得淋漓尽致,有血有肉,读来可亲,听来可信,让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椋鸠十的作品,取材广泛,构思独特精巧,线条流畅通俗,语言朴实生动,主题鲜明易懂,但又绝无说教,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感人肺腑且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读椋鸠十的作品,不但能得到许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受到良好道德品行的启发和教育,而且从他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描写中,能使我们从更广泛的角度和深刻的意义上,去理解他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椋鸠十就不单单是一位杰出的儿童文学、动物文学作家了。

椋鸠十十分关注少年儿童的知识结构教育,他倡导的“每天二十分钟阅读课外读物活动”,在日本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拓宽少年儿童的知识视野,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椋鸠十全集》被日本文部省指定为向中小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其中多篇作品被文部省指定编入中小学生的教材,在日本全国的少年儿童中间拥有众多的读者。

椋鸠十的动物故事,先后获得日本文部大臣颁发的文化勋章,南日本文化奖、西日本文化奖、未明文学奖、红鸟文学奖、山系儿童出版文化奖等文化勋章。椋鸠十笔下的“动物园”,为日本乃至世界的动物文学、儿童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世界文库酌瑰宝之一。

这本精彩的短篇动物故事集(从本人翻译的三本椋鸠十动物故事图书中精选而成,并获的作者与出版社的授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椋鸠十的创作风格,特介绍给我国广大的少年儿童读者。

叶荣鼎

2009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动物故事之于椋鸠十,相当于童话之于安徒生,诗歌之于普希金,是两相寻找的一种文学结果。

——著名作家 高洪波

日本动物故事的经典巨作。故事中动物和人类的互动,是以自然法则为依据,弥漫着素朴的诗情和浪漫的气息,虽是虚构的故事,却涵蕴比现实更真实的内容。

——台湾评论家 傅林统

对日本的读者来说,椋鸠十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不光是因为他作品本身,还因为他的短篇《大造爷爷和雁》、《母熊和小熊》、《一只耳朵的大鹿》等都被收入了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里,影响了几代人。日本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乌越信在谈到椋鸠十动物小说的特色时。曾用这样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道:“明快的主题、巧妙的构思以及高格调的文体。”椋鸠十从不故作深奥,他总是把故事写得非常好看、好读,让人觉得亲近,我从没看过有谁能把一个感人至深的动物故事写得像他那样浅显易懂。恐怕这就是椋鸠十的动物小说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读者喜爱的主要原因。

——著名评论家 彭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椋鸠十动物故事/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椋鸠十
译者 叶荣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45233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85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9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