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人必知的2300个地理常识
内容
编辑推荐

追逐自然的神奇奥秘,提示万物的存在之理,传承地理的超凡魅力!彩色引导页,打开瑰丽的画卷,让全书精华一目了然,带领读者进入阅读胜境;索引包含2300个地理知识点,涵盖面广,便于读者查阅,轻松自如地获取知识、拓展视野;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给您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地呈现丰富多彩的地理常识。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传承地理知识、追逐科学精神的书,一本给关注未来、生活乐观向上的读者所准备的普及读物。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天体的奇妙,孕育文明的河流,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观赏大自然的野兽派雕塑“魔鬼城”,世界奇迹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希腊宙斯神像等;还可以探索地质结构、气候、土壤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国人必知的2300个地理常识》极尽浓缩之精华,引领我们获取最权威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地理常识,感受大自然的超凡魅力!

目录

一、自然地理

二、人文地理

三、中国自然地理

四、中国人文地理

五、世界自然地理

六、世界人文地理

试读章节

平原

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坡度在5°以下。

这种地形以较低的高度区别于高原,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平原是陆地上最为平坦的地形,它的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然而多数平原的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一般表面成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平原也有很多其他分类方法,成因复杂。根据海拔高度,平原可分为低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和高平原(海拔200~500米之间)。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平坦平原(如冲积平原),倾斜平原(如海岸平原)、碟状平原(如内陆平原)、波状平原(如冰碛平原)等。

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平原不但广阔,而且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交通发达,是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也富集在平原地带。

高原

高原,通常是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

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在于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高原分布甚广,连同所包围的盆地一起,大约共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5%。

按高原面的形态可将高原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顶面较平坦的高原,如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一种是地面起伏较大,顶面仍相当宽广的高原,如中国青藏高原;一种是分割高原,如中国的云贵高原,流水切割较深,起伏大,顶面仍较宽广。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高原的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陕西黄土高原地层出露完整,地貌形态多样,是中国黄土自然地理最典型的地区。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为巴西高原。

丘陵

丘陵,一般指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的地形。丘陵的高低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丘陵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几下几种:

一、按相对高度分,200米以上为高丘陵,200米以下为低丘陵。

二、按坡度陡峻程度分,大于25。的称陡丘陵,小于25。的称缓丘陵。

三、按不同岩性组成分,花岗岩丘陵、火山岩丘陵、红土丘陵、黄土梁峁丘陵等。

四、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构造丘陵、剥蚀-夷平丘陵、火山丘陵、风成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岩溶丘陵及冻土丘陵等。

五、按分布位置可分为,山间丘陵、山前丘陵、平原丘陵、海洋丘陵等。

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各种经济树木和果树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种经济十分有利。如果风景别致,还可辟为旅游胜地。  盆地

盆地,指的是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

盆地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地下的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变得弯曲或产生了断裂就会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则下降,如果下降的那部分被隆起的那些部分包围,那么盆地的雏形就形成了。

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相当于加拿大的1/3。这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地质构造称断层。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规模不等、大小不一,小的不足1米。大的达到数百、上千千米。这些断层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还会出现泉或湖泊。

是什么力量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呢?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的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岩层断裂错开的面叫做断层面。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如果它们的运动仅在水平方向上,并且与断层面平行,那么这个断层就叫走向滑动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断层和左滑断层。

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做左滑断层。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为走向断层。加利福尼亚圣安地列斯断层就是一条右旋断层或滑动断层。

P16-18

序言

地理的魅力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自古以来,地球的奥秘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可能是那震撼视野的画面,可能是那感动心灵的体会,也可能是人类从来就没有满足过的好奇心在作怪。那么,究竟人类一直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大爆炸”是怎么回事?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人们为什么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这些地理常识你都知道吗?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亲历山河,去欣赏日本“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樱花美,去赞叹诗人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情,去感受令人叹为观止的地理景观;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科学家,去探索“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的月食的神奇奥秘。大自然始终以伟大而神秘、美丽而多变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故而人们会时常感叹生命的渺小。这说明人们征服自然的手段还不够,也源于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还不够。人们如果能够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了解得更多,那么像“高峡出平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这一类的构思将会越来越多。

有人说,地理是一种教养,每一个关注未来、生活积极向上的人都会通过阅读而习得;地理是一种气质,每一个崇尚自然、爱好探险、追求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也都能够通过阅读而拥有。所以,阅读地理常识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并且这还要成为我们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无愧于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可以有机遇去领略它的魅力,觉得眼前浮现的画面和感动心灵的体会是这样令人向往的。从而,鼓励我们继续前行。

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人们对于地理探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兴致也一直没有减低过。那么就请我们在空闲之余,能够拿起这本《国人必知的2300个地理常识》,去感知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神奇力量。本书以极为精美的图画、丰富而又实用的资料,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地球及其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把世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天体的奇妙,各地区的民俗民情;观赏大自然的野兽派雕塑“魔鬼城”,世界文化遗址奇迹的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希腊宙斯神像等;还可以探索地质结构、气候、土壤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寻找自己想要的正确知识?我们把读者可能感觉有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较零散的地理常识全部整理在一起。为读者营造一个感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良好氛围,并将地理知识实现潜移默化的传递。在前面的“导读”部分,把文章中厚实的内容用精辟的语言加以概括,让您轻松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地理,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文中还配以有趣的小贴士,在充实您知识的同时,从而愉悦您的心情。

我们对宇宙认识有多少

约翰·德拉维尔·德迈蒙曾说过:“在广漠沉寂的星空里,我们为失去的太阳悲泣。”可见,宇宙中的瞬息万变都随时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远古时代,人类把打雷、闪电,以及出现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都认为是上天的惩罚,因而他们感到恐惧。自从16世纪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人类对于天体现象的认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人们逐渐开始了解时间、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并和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雷电制造肥料、肥沃土地。渔民在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生活中,总结了“春过三天鱼北上,秋过三天鱼南下”经验,这为渔民们扬帆起航捕获鱼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然,还有人类在无知的状态对自然的破坏,以致森林退化,湖泊酸化,鱼类死亡,水生生物种群减少,农田土壤酸化、贫脊,有毒重金属污染增强,粮食、蔬菜、瓜果大面积减产,使建筑物和桥梁损坏,文物面目皆非,等等。  大自然的杰作——地形地貌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姿态。由于风化作用、地质作用、流水侵蚀等因素造就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沙漠、岛屿等无所不有,精彩也无处不在。伟大的造山运动造化了喜马拉雅山,山高大雄伟,其“珠峰”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上。河流的冲击成就了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不仅视野宽阔、土地肥沃,而且水网密布、交通方便,并素有“鱼米之乡” 犹他州的布里斯峡谷的美称。风化作用和流水的侵蚀形成了丹霞奇峰,峰孤立而陡峭,奇岩怪石。诸如此类的种种奇观令您心动不已。读此书您宛如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幻境般的绚丽色彩。

你眼中的水是什么样的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的确如此,几千年奔涌着的江河水,不仅哺育了我们的生命,也同样孕育了悠久的文化。我们在利用人力获取水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水所蕴含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很能说明之,推广到社会生活当中,就成就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同样,《劝学篇》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运用到学习积累上面,就成了一种开放进取态度,充分汲取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体现人要像水一样的为人处世原则,不仅要帮助别人,还要不图回报。不仅如此,文明血脉的传承、水利枢纽的建造、水利机械的发明等,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本书提供了所有江河湖泊的资料,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知识,从而发挥自然资源的最大利润。

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一种文化,广泛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真是“一饮一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穿着打扮,嗔怨喜怒无不透出民俗的影子,显示出民俗的力量”。文中用生动有趣的文字,记载了古今中外的民族历史、语言文字、服饰、器乐及禁忌等内容,丰富了读者的见识。写礼仪的,可以令人非常直观地知道

当地当时的礼节风俗;写民间观念的,令我们不至于在轻松游玩的时候因不懂当地习俗而遭遇尴尬;等等。并且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别具风情的地方物产节、文化节,都已经推上了时代的舞台。成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的丰厚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了解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也就成了必修课。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深深地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本书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把古今中外的民俗风情,配以精美的图片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我们能很直观地获知。

自然留给我们的困惑

一大堆的谜,至今难以揭开。令全球科学家挠头不解的是,死海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没有揭开?尼斯湖水怪是否是残存下来的史前动物?令植物学家百思不解的吃人植物到底是否存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上的四大死亡谷呢?为什么会有“怪坡”这一神奇现象?面对广阔的自然世界,留给我们的困惑实在太多……这就需要我们去尽力地去发掘。也许当我们在众多的困惑面前释然的时候,我们会赞叹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伟大和神奇。

地理之最的“圣地”

人们常常用“最”字来形容特别突出的事物,像最高的山、最大的海、最长的海峡、最低的冰川,等等。这里我们也对自然界几乎所有的“世界之最”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概括,可为旅行者解决出行前的知识储备,为求知者打开了探索的“闸门”,等等。本书把知识详备的内容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起来,令几乎所有的读者群都能够从中得到心智的启迪、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拓。并最终相信读者在用心品读之后,能够激起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斗志,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能够在困难面前,永不言弃,达到人生的最高峰。

风景名胜,各领风骚

游历风景名胜是人生一大乐事,为现代生活所必须。工作之余,邀三五友人,或举家前往,既可怡悦身心、增广见闻,又可扩大胸怀、了解大千世界。但是,这个目标并不是任何游历者都能达到的。要想在游历中真正有所收获,必须有相应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有句古话,叫“见景不如听景”。任何一个优美的所在,没有听到有关的解说,只有直观所视,是不会完全看出它的奥妙的。这就是游历者为什么那么需要导游员的道理。然而,任何导游,又只能解说一时一地、一事一物的具体景观,不可能提供关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一个景点的完备的知识,这就需要有相关的书加以弥补。本书,就是为了这种需要而专门编写的。它将各大旅游区的内容,采取生动轻松的笔调,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为读者提供了知识的先导、兴味的储备、精神的满足。此书以鲜明的地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为特点,将各地壮丽的山河、著名的景点、灿烂的文化、纯朴的风格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其他书籍所不能代替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人必知的2300个地理常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晓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98145
开本 16开
页数 4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7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49
丛书名
印张 30.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9
171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