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普京之谜(普京和普京的俄罗斯)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总的意图是去试图寻找和解释“普京现象”或者叫“普京之谜”:普京与叶利钦,普京与周围的人,普京与财阀,普京与世界,普京与车臣,普京与俄罗斯,普京与未来。但这只是作者个人的看法,远远不是全部,这离真正认识普京和他领导下的俄罗斯还有十分大的差距。对我们来说,时至今日,普京仍然是个谜,一个难以解说的谜;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依然是个谜,一个纷纭复杂的谜。

内容推荐

普京的8年执政已经结束,然而普京时代并没有结束。普京的影响将继续存在,普京的力量将继续存在。普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淡出俄罗斯的现实。一个作为总理的普京将会在未来的俄罗斯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尽管新总统梅德韦杰夫是普京的挚交、亲密顾问、政治上的盟友,但是在来来的俄罗斯发展进程中,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是“双重政权”呢,还是“合二而一的政权”,这还都是谜。普京还会不会有一天重执牛耳,以俄罗斯总统的身份再现于世人面前呢?现在,谁都说不上。8年普京是个谜,未来的普京依然是个谜。

目录

第一篇 普京与叶利钦

 普京,叶利钦的最后选择/2

 希望之星/6

 普京总统,另眼相看/18

 普京现象/24

 新的彼得大帝/26

 普京的政治艺术/33

 集权和铁腕:俄罗斯的现实与历史/40

 叶利钦,一个时代/43

第二篇 普京与周围的人

 俄罗斯“智库”在行动/52

  站在普京身旁的人/57

 俄罗斯“修改教科书”始末/64

 马特维延科,一个未知数/69

 梅德韦杰夫,一个“新普京”/72

 梅德韦杰夫将带来新的普京时代/79

 一个普京,两张面孔/81

第三篇 普京与财阀

 普京“修理”俄罗斯财阀/84

 谁不反对财阀谁吃亏/88

 俄罗斯新富豪:从权力和商战中崛起/90

 霍多尔科夫斯基/109

 俄罗斯财阀何处去?/113

 财富令俄罗斯动荡/122

 噩梦难消/124

 俄罗斯—号财阀阿布拉莫维奇纪事(上)/126

 俄罗斯—号财阀阿布拉莫维奇纪事(下)/131

 别列佐夫斯基:遭俄罗斯国家通缉的财阀/135

 别列佐扶斯基:从通诩院士到“政治难民”/139

 目光关注着对方:奥列格·德里帕斯卡/147

 “绝对的光棍”——普罗霍罗夫/151

 从座上客到阶下囚/155

 俄罗斯最富有的女人/160

第四篇 普京与世界

 普京,森喜朗和北方四岛/166

 普京与布什的四次握手/170

 均势失衡下的俄罗斯国家安全/175

 普京、俄罗斯和上海合作组织/180

 恢复的不仅仅是记忆/188

 来自布达佩斯的尴尬/190

 普京为什么打核武器牌?/192

 “蓝色燃料”之战/194

 难得众口一致/196

 普京强硬政策的背后/198

 塔林的解放战士纪念碑,一根导火索/200

 无名烈士墓和纪念碑——历史/204

 泰纳线、普京和俄罗斯/208

 普京与布什:是非恩怨从头说/216

 俄罗斯的“禁止外国零售商”风波/224

 普京放不下科索沃/229

第五篇 普京与车臣

 关于“库尔斯克号”及其他/232

 “光头党”——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238

 8月,俄罗斯不笑/241

 她,第一个被绑匪杀害/243

 左斟右酌话车臣/246

 为什么没有采取铁腕手段?/251

 俄罗斯反恐升级/253

 2004年,俄罗斯的未知数/255

 车臣和平之途多荆棘/258

第六篇 普京与俄罗斯

 “黑裁判”激怒俄罗斯/261

 莫斯科“足球迷”骚乱的背后/264

 俄罗斯狂欢有传统/266

 “最低生活水平线”,还是贫困?/268

 承载不起的重荷/270

 俄罗斯的汽车往哪里开?/272

 “持红色文凭的服务生”/274

 会说话的俄罗斯套娃/276

 语言垃圾和垃圾化/279

 俄罗斯拒绝邪教/281

 俄罗斯的“欧元热”/283

 神话与现实/285

“废品”的报复/287

 “国标”未必质量上乘/289

 莫斯科人为什么发愁/291

 谁控制莫斯科市场的物价/293

 近处有风景/295

 高薪未必养廉/297

 贾加乔夫要祈祷/299

 独身:哲学,时尚,还是无奈?/301

 雅尔塔不许烤肉串/303

 孩子,俄罗斯最神圣的/305

 关于“西伯利亚寒流”/309

 笑话中的心态/311

 谁来拯救俄罗斯的家庭/313

 “斯大林热”——一种误解/315

 一个令对手害怕到要杀死的女人/318

 “骄纵的一代”——贵族情结/323

第七篇 普京与未来

 为什么普京这么牛?/326

 不亲民,就不能当好领导/330

 “嫁人要嫁普京这样的人”/332

 8年普京,神秘依旧/334

 2008,重读普京/337

 2008年3月2日,新总统选举日/350

试读章节

普京,叶利钦的最后选择(1999年笔记)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俄罗斯更换了4位总理。而叶利钦最后的选择落在了很少为人所知的普京的身上。

从1998年3月25日,叶利钦免去切尔诺梅尔金的总理职务,到1999年8月9日他解除斯捷帕申的总理职务,任命普京为代总理,总共只有16个半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俄罗斯政府四度更迭,联邦总理三番五次换人。接替切尔诺梅尔金的基里延科任职5个月,再度被替换上台的切尔诺梅尔金当了不到20天的代总理,下一轮总理普里马科夫任职8个月,而斯捷帕申只当了2个月20天的总理。

一个泱泱大国如此频繁地更迭政府是现代历史进程中极为少见的现象。叶利钦总统如此不厌其烦地走马换将究竟是为的什么呢?

俄罗斯在当今世界上是一个奇特的政治现象。从很多方面来看,这个国家还不能算是在正常轨道上发展的国家。它的政府机构的建立与更迭制度的不正常,它的法制的不正常,它的杜马的制度的不正常,它的总统和杜马关系的不正常……当今俄罗斯的一切事物的演变和波动都是衍生在这不正常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不能以正常国家的发展规律来判断俄罗斯政府更迭和总理的走马换将。

16个半月中五换总理的原因至少有下述几个方面:

保住总统权力,打击反对派——首先是俄共和各种左派力量

在叶利钦总统的眼里,俄罗斯政府与其说是管理国家的组织机构,不如说是为保住自己的总统权力而与各种反对派(首先是共产党人和各种左派力量)进行斗争的工具。而这种斗争主要又集中体现在总统和杜马的斗争上。在杜马里,由于共产党人和各种左派力量占优势,所以它一直是妨碍和阻挡叶利钦任意行使总统权力的最大障碍。正是由于这种对权力的思考,叶利钦用切尔诺梅尔金代替了盖达尔,用基里延科替换了切尔诺梅尔金。到1998年八、九月份时,叶利钦和杜马里反对他的力量的斗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基里延科已经没有手段和能力来平衡和遏制反对派力量的增长,再发展的下一步就可能是流血冲突。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有一个“左右逢源”的人出来,在总统和反对派之间进行工作,以便既能使反对派的力量有所收敛,又能保住总统的权势不受削弱。叶利钦本来是要切尔诺梅尔金再度出山的,但遭到共产党人的坚决抵制。他从自身的权力考虑,不得不放弃切尔诺梅尔金,而任用能为反对派所接受的普里马科夫。

到1999年5月,杜马里反对叶利钦的势力增强,要求叶利钦辞职的呼声极高,以共产党人为首的反对派正在积极策划对叶利钦的总统弹劾,而在这时,普里马科夫在权力斗争的天平上又开始偏向于叶利钦的反对派。叶利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于5月12日宣布解散政府,任命斯捷帕申为代总理的。叶利钦的这次解散政府瓦解了杜马里反对派的更强大的结盟、中断了普里马科夫更密切地与杜马合作的发展趋势。最终,使杜马对叶利钦的弹劾遭到失败,叶利钦在权力的又一轮斗争中处于胜利者的地位。

7月,确定了国家杜马的选举日为1999年12月19日,2000年6月进行新总统的选举。这时,俄罗斯的各派政治力量进行了新的组合,共产党和左派反叶利钦的趋势进一步强化,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的“祖国”运动和地方实力派的“全俄罗斯”运动结合到了一起,其目标是下一届总统选举。因此,叶利钦的权力遭到新一轮的挑战和威胁,他能不能任职到任期期满,他能不能看到一个他满意的人被选为总统都成了悬案。于是,他又一次走马换将,撤掉了对这种挑战无所作为的斯捷帕申,换上了强力人物——弗拉基米尔·普京。叶利钦的这种做法首先是期望普京的新政府能将他的总统权力顺顺当当地维护到他任职期满。

转嫁危机,摆题治国渎职之名

这种频繁的走马换将是一种转嫁危机、摆脱治国渎职之名的重要手段。叶利钦执政后所行使的总统权力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是为了自己的总统声誉和权力而进行的党派之争。因此,他这个总统和他任命的政府都没有把主要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国家秩序的整顿、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市场的发展上。每况愈下的经济状况和国力使整个国家频频面临危机的边缘。所以,每当危机深重和国家面临绝境时,叶利钦就更换总理。他对旧总理的指责是发展经济不力,他对新总理的希望是国家经济复兴和强大。叶利钦对普里马科夫的评价是最具代表性的。他指责普里马科夫在经济上无所作为,俄罗斯的经济太无起色,没有执行他在国情咨文中所提到的“国家经济战略的关键点”。他说,普里马科夫所要求的稳定是“造成贫穷和经济下降的稳定”,国家不需要这种稳定,所以他“不得不作出艰难而必要的决定——解散政府”。

每个旧总理被责令下台,每个新总理被召见上台,叶利钦都要作这么一番电视讲话,似乎只要按照他的决策去治国,俄罗斯的经济就会发展,国家就会强大起来,而现在经济所以没有搞好,国家弄到如此地步,就是因为当家人——总理不力。因此,这样一种总理的更换就把国家面I临危机的一切责任推到了总理和别人的身上,而他叶利钦却是永远正确的。还有一点并不是没有意义的,那就是叶利钦的更换总理是没有任何法律程序的,也就是说是没有任何法律手续的:他说撤了,就撤了,电视上都广播了,而被撤的总理本人只是在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时才听到秘书告诉他:您被撤职了。这是一个多尴尬的场面!

选择总统接班机人,使其成为叶利钦能安度晚年的“保护神”

更换总理是叶利钦为自己的未来和晚年生活所作的必要的和艰难的安排。叶利钦因为苏联的解体、车臣战争和俄罗斯经济的崩溃等受到不同派别的不同指责,他们声言要把他送上法庭,而这个后果是现实的。他的反对派这些年来所做的工作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叶利钦无法再继任总统已经是难以变更的趋势。新的总统必须能给叶利钦提供这样的保证:不仅要使他过上平静的、像个退休总统那样的生活,而且要使他能免予起诉和不受任何惩罚。

叶利钦这些年来在选择接班人上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一点。他希望他挑选的总理能当上总统,并进而在未来的岁月中成为他的保护神。所以,他选的总理基本上是年轻人。在选定盖达尔当总理时,他就对反对派说过:“难道要我选一个比我的岁数还大的人吗?”盖达尔使他失望了,他又把这方面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切尔诺梅尔金的身上,但切尔诺梅尔金的岁数毕竟也不小了,恐怕难以满足叶利钦在晚年的需求。普里马科夫自然不是他需要选定的接班人,而基里延科、斯捷帕申和普京就成了他最后选择的团队。

这三个人的年龄都符合叶利钦的要求,但基里延科太书生气,斯捷帕申太软弱。而普京呢?因此,叶利钦为了挑好和确定这么一个接班人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他频繁更换总理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现在,叶利钦终于选定了普京,认定是自己的接班人。并且公然说,期望普京能成为总统,并且预祝他“好运”。为什么叶利钦最后选中了普京呢?详情目前不得而知,这至少也许和普京的“克格勃”强力出身有关吧。

到底谁会成为叶利钦的接班人

不少观察家都认为叶利钦频繁更换总理是他的病态反应和非正常举动,但仔细分析起来,叶利钦并没有“疯狂”,他还是在挺有心计地为自己卸职后的生活作安排的。叶利钦所以能这样顺利地、无所顾忌地更换总理,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目前在国家体制上,在立法和执法的体制上,没有对总统的有效限制。唯一能制约总统的是国家杜马,而杜马最终也没有能成为反对叶利钦的有效机构。这一方面是由于杜马历来是个清谈的机构,而各个反对派又拿不出一个能让人民满意的纲领来;另一方面由于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杜马议员享有各种经济利益和特权,从而瓦解了杜马反对叶利钦的力量。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每当叶利钦更换总理时,他总是以解散杜马相威胁,而每次的威胁最终都见效。

现在,普京的总理提名已经获得杜马逋过。普京有着极大的机遇和可能性走上从总理而总统的道路。但是,现在离国家杜马选举还有4个月的时间,离总统选举还有10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叶利钦还会不会更换总理或者解散杜马,这是很难加以判断的。叶利钦的多变是随着他的权力的强弱而变动的。尽管他现在说了普京是他的接班人,期望他当上总统,可俄罗斯的形势瞬息万变,叶利钦的最后执掌权力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现在说普京是叶利钦任职期间的最后一位总理为时尚早。

在普京作为叶利钦的接班人行使总理权力时,他无疑会受到各派政治力量的左右。或者说,普京在权力之路上将不得不和各种政治力量打交道,纵横捭阖。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将无疑会是普京的持久的反对派。而切尔诺梅尔金、普里马科夫和卢日科夫等人将会是普京不得不给予严重关注的政治力量。切尔诺梅尔金一直被认为是叶利钦的“影子”,在总的政策上没有分歧。当年,他被叶利钦免职时,就有许多媒体说,切尔诺梅尔金“不是下台,而是歇歇脚,喘口气”,在必要的时候还是会被叶利钦派上用场的。切尔诺梅尔金出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特使也许就是这种证明。像普里马科夫这样的能为各派政治力量所接受的人物在当今的俄罗斯政治舞台上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并不能排除普里马科夫或者像普里马科夫这样的政治领导人走上俄罗斯政治前台的可能性。至于卢日科夫,他这个在莫斯科拥有很大的力量的人物,会不会听命于普京这样的后来者,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未知数。

总之,俄罗斯政治唯一可以预测的是它的不可预测性。至于到底谁会成为俄罗斯的新总统,这还需时日来证明。

(《中国改革报》,1999年8月20日)

P2-5

序言

1999年11月14日,叶利钦宣称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选举普京为总统是“俄罗斯的唯一选择”。从这时起,我就特别关注普京这个人。普京之所以引起我的特别关注,一是因为除了他的“克格勃”出身,人们对他一无所知,二是因为他在此之前从未在俄罗斯的政治前台上露过面。

也许,可以这样说,在我的面前,普京和普京的出现是个谜。当时,我难以捉摸的是:为什么叶利钦最后偏偏选中了普京?普京究竟怎样不同于叶利钦此前所选择的接班人?叶利钦选择普京为什么几乎毫无阻拦?这个普京是属于哪个营垒的人?他和叶利钦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他会把这个跌落、沉沦的俄罗斯带向哪里?

随后,普京在2000年的总统选择中获胜,当上了俄罗斯的第二任总统。在执政1年的岁月中,普京大张旗鼓地进行第二次车臣战争、全力进行将财阀与权力机构分开的斗争、整治中央权力机构和地方机构的不正常的关系等等。我逐渐发觉,这个普京是个与叶利钦几乎完全不相同的人,一个与叶利钦总统不一致的俄罗斯总统。于是,疑问再现、谜团又起:在叶利钦不仅留给普京总统的职位,而且留给他一套施政的工作班子的情况下,普京怎么能够得以独立自行,作出与叶利钦完全不同的政治决策并实施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方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普京又是怎样将叶利钦留下的施政班子甩掉,组成自己的“智囊”、顾问和执政班子的?普京的重大决策是怎样做出的?他的智囊和顾问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

再以后,经过了第一个任期的执政,普京的威信大振,民众的支持率急剧上升,普京的面貌也逐渐清晰起来。但是,仍然有许许多多让人猜不透的地方:在俄罗斯全国对“克格勃”持有特殊看法的总的局面中,普京这个出身于“克格勃”的人怎么这么快地被大众所接受和承认?是普京改变了“克格勃”,还是人民因普京而宽容了“克格勃”?普京是怎么走上国际舞台的,是怎么在与美国、整个西方世界和东方打交道的过程中,变得愈来愈强硬的?世界是怎么承认和接受作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的?

在第二个任期中,普京的威望和民众支持率上升到了这个国家的任何领导人都没有达到过的高度。即使在卸任前夕,对他的支持率仍然居高不下,出现了要挽留他任第三届总统的广泛的热潮、愿望和行动。甚至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有了一股欲封普京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民族领袖”的思潮和运动。这是为什么?普京在8年的执政中究竟给了俄罗斯、俄罗斯人民什么,致使它和他们如此迷恋和狂热?是普京的亲民,是普京的来自底层的“平民总统”的身份,是普京的强军强国爱国主义,还是其他什么?

近10年来,我跟踪观察了普京的执政、俄罗斯的变化以及俄罗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陆续写下了一批观察笔记、杂记、报道、评述、纵论和论文。这些文章在成文之初就同时分别发表在《环球时报》《中国改革报》《世界知识》《人物》《环球人物》《学习时报》《学习月刊》《澳亚周刊》等报纸和杂志上,一批文章都曾经被不同的报纸和杂志及时转载过。还有一些文章是我在一些大学的讲课稿。现在,当我整理这些文章时,发现竟也有百篇之多、数十万之言。收进这本书的文章大都是原样,我只作了文辞上的一些修饰。有极少部分文章,我作了增删。原来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当时由于篇幅所限,不是我写的全文,现在收进本书的是全文。因为这些文章是近10年来随着俄罗斯事件的发展而一篇篇写下来的,为了读者对文章的历史背景有个清晰的理解,我在每篇文章的题下加了“2000年笔记”、“2006笔记”……的字样。

这些文章的总的意图就是去试图寻找和解释我认为的“普京现象”或者叫“普京之谜”。现在,罗列在本书中的7个篇章,实际上就是我认为的普京现象或普京之谜的概述:普京与叶利钦,普京与周围的人,普京与财阀,普京与世界,普京与车臣,普京与俄罗斯,普京与未来。10年后的今天,我对这些普京现象或普京之谜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这远远不是全部,这离真正认识普京和他领导下的俄罗斯还有十分大的差距。对我来说,时至今日,普京仍然是个谜,一个难以解说的谜;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依然是个谜,一个纷纭复杂的谜。

8年普京,神秘依旧。其神秘之处,也许就在于:他为什么要当总理,而不是当总统?他是在走一条在今后的某个时刻再当总统的“曲线掌权”之路吗?在未来的岁月里,普京和俄罗斯新总统、和杜马、和俄罗斯人民、和世界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普京的决策和施政纲领能被他的继任者忠实地执行下去吗?俄罗斯历史的和现实的变数会对2008年起的普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8年来簇拥在、不断增强在普京头顶的光环是继续发光呢,还是变换色彩、抑或是悄然收敛?

对于这个普京,无论他是总统,还是总理,如果你想了解俄罗斯,你就必须了解普京。抑或他有一天成了平民,他也已经成了俄罗斯历史和现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年来,我关注、观察和记录下了普京执政的某些片段、章节。这显然不是对普京现象或普京之谜的全部解释,这只是些片段、某些章节,只是我个人的思考和结论。汇集于此,供明者察视。未来,我还愿意继续关注、观察和记录下去。

闻一

2008年3月2日

俄罗斯总统选举之日

于北京南横陋室

后记

2007年11月18日,江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朱卫东先生给我发来e-mail,说是在《环球时报》上读到了我的《8年普京,神秘依旧》的文章,问我能不能写一本《普京之谜》的书。

我给朱先生回信说,10年来,关于这个命题我写了不少的文章,也许汇集起来就是一本《普京之谜》的书。如果他同意这样做,这本书也许能很快整理出来。

朱先生是我的三卷本《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一书的策划组稿人,我们有过十分愉快和默契的合作。但是,他来信时我正在四川外语学院讲课,我答应他们如果这一选题获得通过,我回京后将尽快完成这一“任务”。

江西人民出版社很快就通过了这一选题,并且很快就签订了合同。但在这一过程中,朱先生旧病复发,羁绊于病榻之际,仍然数次发来e-mail催促这事,令我深为感动。

从《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起,我就感觉江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是个办事效率很高的集体,其编辑成员是个认真负责的群体。我为能与这样的集体和群体合作感到高兴,并时刻总有一种再度合作的愿望。  在我完成这本书的定稿时,我祝愿朱先生早日康复,出版社的所有朋友发达!

闻一

2008年3月2日

俄罗斯总统选举日

于北京南横陋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普京之谜(普京和普京的俄罗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闻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38429
开本 16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127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西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