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房龙讲述人类的故事
内容
试读章节

人类的舞台

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之下。

我们是谁?

我们从何处而来?

我们又将去往何处?

我们渐渐地将这个问号一步步推向遥远的天际。虽然这个过程很缓慢,但却充满着坚定不挠的勇气。越过地平线之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不过,我们走过的路还并不算遥远。

虽然我们了解的事情依然有限,但是我们已经能够(甚至相当精确地)对一些事情进行猜测了。

在这章,我将要告诉你(竭尽我所能的)这个人类的舞台最初出现时的样子。

假如我们以一条很长的线来代表动物在地球上存在的年代,那么,下面的一条短线就指明了人类(或者是一种或多或少类似于人类的生物)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

人类是最晚来到地球上的,但却是最早用智慧征服大自然的生物。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去研究人类,而不去研究猫、狗、马等其他动物的原因,即使在这些生物背后也各自有着一段十分有趣的历史。

最初,我们生活的这颗行星(就我们现在所了解)是一个由许多燃烧的物质所构成的巨大球体,它在无尽的宇宙海洋中只是一片飘渺的烟云。渐渐地,在历经数百年的岁月冲刷之后。行星的表面几乎已经被焚毁,取而代之的是一层薄薄的岩石。

最终,伟大的时刻还是到来了。阳光冲破云层的阻碍,照耀到广袤大地上。

有一天,星球上最大的惊喜出现了——在一片死寂中,生命萌发了。 

 第一颗生命的细胞在海洋中漂浮。

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它漫无目的地四处飘流,随波荡漾。虽然如此,但它在这段时间内,依然形成了某些可以使它在这个孤寂、冷漠的星球上更能够生存下来的习性。一些其他的细胞在深邃黑暗的湖底和池塘深处自得其乐,它们在从山顶冲刷下来的淤泥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它们终于成为了一棵棵真正的植物。有的细胞则更喜欢东游西荡,它们日渐长出了像蝎子那样奇形怪状的腿,并且开始在充满海洋植物和如同水母的浅绿色物体的海底爬行。与此同时,剩下的一些细胞(身上附着鳞片)为了获取食物,要依靠水性经常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慢慢地。它们繁衍成为海洋中的鱼类。

同时,地球上的植物则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海底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供它们生存,所以它们不得不寻找一片新的可居住的地方。它们极不情愿地离开了生活的水域,最终在山脚下的沼泽和泥坝中安了一个新家。海洋的潮汐会每天两次用盐水浸染它们。在剩下的时间里,这些植物依靠顽强的毅力在这个并不舒适的环境里生活,尽力去呼吸围绕在行星表面上的稀薄空气。经过若干个世纪的历练,它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空气中生活,就如同它们曾经在水中生活得那般惬意。它们日渐成规模地成熟起来。变成一棵棵灌木和大树。最后,它们还学会了如何长出娇艳的花朵,以吸引那些忙碌的蜜蜂和小鸟,为的是将植物的种子带到更遥远、更宽广的地方,直到整个世界都绿树环绕、绿草如茵。

与此同时,许多鱼类动物也陆续开始离开海洋,并且它们也不得不开始学习如何像用鳃呼吸一样地用肺呼吸。我们称其为两栖动物,它们可以同样轻松地生活在陆地上和水中。经过你身边的第一只青蛙就能够告诉你水陆两栖的生活有多么的令人愉悦。

这些动物虽然脱离了它们长年生活的水域,但是也逐渐适应了陆地上的生活。一些变成了爬行动物(类似于蜥蜴的爬行类动物),它们与昆虫共同分享着森林的安谧。为了在松散的土壤中更敏捷地移动,它的躯体和四肢迅速地发达起来,直到这个世界繁殖出更多的庞然大物(生物手册上称其为鱼龙、斑龙和雷龙)。它们的身体一般可以长到30至40英尺,而它们与大象在一起嬉戏,就如同一只成熟的猫和它的幼仔在一起玩耍。

爬行家族的部分成员最开始生活在有一百多英尺的树顶上。渐渐地,它们不再需要四肢来行走,而之所以保留四肢的目的则在于它们可以灵活地从一个树枝上移动到另一个树枝上。与此同时,它们部分的皮肤也演变成为类似于降落伞的翅膜,这部分可以在其身体两侧和前脚的小脚趾之间自由伸展。逐渐地,这个部分开始被羽毛所覆盖,它的尾巴也开始具有了船舵的功能,可以让它自由地在树间穿梭,它们终于进化成为真正的鸟了。

随之也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所有的大型爬行动物由于人类未知的原因在短时间内迅速灭亡。人类分析,有可能是由于气候的骤变,还有可能是由于这些爬行动物的体积日渐庞大。它们已经无法游泳、行走或者爬行了,它们只能无奈地望着高不可攀的高大蕨类植物和树木,而活活被饿死。不过,无论原因如何,统治地球数百万年的爬行动物时代就此终结了。

这个世界的统治者如今被一群迥异的生物而取代。它们虽然也是爬行动物的后代,但是由于它们是依靠母亲的乳房来哺育后代的,所以它们与自己的祖先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现代科学称其为“哺乳类动物”的原因。它们蜕掉了鱼鳞,也放弃了鸟的羽毛,它们的身体开始被毛发所覆盖。无论如何,哺乳类动物日渐养成了使自己的种群极大领先于其他动物的某些习性。这个物种中的雌性动物会将幼卵至于体内直到它被孵化出来,而其他物种直到此时,还将它们的幼仔暴露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野兽的侵袭下。与此同时,哺乳动物将它们的幼仔长时间地庇护在自己的身边,直到它有能力可以与外界的各种危险作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幼年的哺乳动物更容易成活。因为她们可以从自己的母亲身边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也就如同你曾经看到过的,成年的猫在指导它的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如何洗脸以及如何去捕捉老鼠。

对于这些哺乳动物,我已经没有必要再向你作更多的介绍了。其实它们就生活在你的身边,它们就是你家中的密友和街上的同伴。在动物园的铁笼中,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并不熟悉的哺乳动物。

当人类突然开始脱离无休止的无声的生命和死亡的生物进化过程,开始用理智去把握种族的命运时,我们也到了一个应该抉择的关键时刻。

一只哺乳动物在它捕食和居住方面的能力很能突显它超越其他动物的独特性。它学会了运用它的前足去捕捉猎物。凭借多次的实践,它的前足逐渐进化成手状的爪。在数不胜数的尝试后,它又掌握了运用后腿去保持身体平衡的技巧(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动作。人类虽然已经直立行走一百多万年了,但每个新生儿仍然必须从头学起)。

这种生物半人半猿,但却远远比这二者都进化得更高级。它最终成为最成功的猎人,它可以适应任何—种环境和气候。为了更安全起见,它们通常群居生活。它们学会了发出一种怪异的声音去警告它们面临危难的孩子。在亿万年之后,他们开始运用这种咽喉发出的声音进行交流。

尽管令人难以相信,但这种生物却是我们最早的“类人”祖先。

P1-4

书评(媒体评论)

“房龙的笔,有—种魔力……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郁达夫

“房龙先生对历史的了解要胜过威尔斯先生—千倍,而且他以同样富有趣味和更多的幽默进行写作。他写出了一本伟大的书,一本能持久的书。”

——查尔斯.A.比尔德《新共和》

“虽说《人类的故事》被认为是给孩子读的,但我们认为在成年人中能找到更多的热心读者。”

——奥斯汀·海斯《纽约时报》

目录

前言/1

人类的舞台/1

人类最早的祖先/5

史前人/7

象形文字/10

尼罗河流域/14

埃及的故事/17

美索不达米亚/19

苏美尔人/20

摩西/23

腓尼基人/26

印欧人/28

爱琴海/30

希腊人/33

古希腊的城市/35

古希腊的自治/38

古希腊人的生活/40

古希腊的戏剧/44

波斯战争/47

雅典和斯巴达的对峙/51

亚历山大大帝/53

概述/55

罗马与迦太基/57

罗马帝国的崛起/67

罗马帝国/69

拿撒勒人约书亚/77

罗马帝国的衰落/81

教会的兴起/85

查理曼大帝/90

斯堪的纳维亚人/94

封建制度/96

骑士制度/98

教皇与皇帝的对峙/101

十字军/106

中世纪的城市/110

中世纪的自治/118

中世纪的社会/122

中世纪的贸易/128

文艺复兴/133

表现的时代/143

伟大的地理大发现/147

佛陀和孔夫子/157

宗教改革/163

宗教战争/172

英国革命/183

权力的平衡/195

俄国的崛起/199

俄罗斯与瑞典之争/205

普鲁士的崛起/209

重商主义/213

美国独立战争/216

法国大革命/222

拿破仑/233

神圣同盟/242

强大的反动势力/25l

民族独立/257

机器时代/273

社会革命/280

奴隶制的废除/284

科学的时代/290

艺术/294

殖民扩张与战争/304

一个焕然一新的新世界/311

继往开来/318

序言

汉斯和威廉:

当我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时,那个令我痴迷于图书和图画的伯父,曾许诺带我进行一次难忘的历险。我曾经和他一起爬上了鹿特丹古老的圣劳伦斯教堂(0ld saint LawTence)的塔顶。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司事拿着一把和圣彼得之匙同样大小的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神秘的大门。“等到你们想出去的时候,摇动一下这个铃就可以了。”教堂司事对我们说。门上的一条嘎嘎作响的锈迹斑斑的铰链,将我们与外边喧嚣的街道隔离开来,并将我们带入了一场新奇世界之旅。

在我的生命中,这是我第一次去面对一种可以聆听的寂静。当我们缓缓地爬上了第一层楼梯时,在我有限的自然科学知识范畴内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发现——一种能够触摸的黑暗。而指引我们继续向上前进的动力,则是我们爬到了第二层之后,继续向上,又到了第三楼,就这样经过一层又一层,直至我也无法记清我们到底到了第几层。突然间,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片光亮。这一层与教堂的顶层差不多一样高,它曾经被当作储藏室。如今它的地板上堆积着尘封多年的灰尘,地上还散落着被遗弃数年的曾经是人们精神寄托的圣像。这些与我们祖先生死息息相关的东西,如今在我们的眼中只是一堆被人丢弃的垃圾和废物。那些不知停歇的老鼠在雕像间搭筑着自己的巢穴,时刻保持警觉的蜘蛛在一座展开双臂的圣像上也在搭网觅食。

我们又向上爬了一层,直到这层我们才知道我们所能看到的光亮的来源。这间位于高处的空旷的房间,安着粗重铁条的巨大窗户肆意地敞开着,如今它己成为数以百计的鸽子的安家之所。阵阵微风从铁窗中缓缓袭来,空气中弥漫着特别而又醉人的声音,原来经过空间的净化和过滤,喧嚣的城市声音都能够变为在空气中飘荡的神秘而美妙的乐声。载重马车的辚辚声,清脆的马蹄声,起重机和轮滑的辘辘声,再加上那些取代人工劳动毫不疲倦的蒸汽机所发出的嘶嘶声,所有这一切的声音都交融为轻柔的喃喃细语,如同鸽子咕咕鸣叫的美妙音乐。

楼梯到此终于结束了,再向上的则是梯子。当我们爬完第一部梯子(由于楼梯年久失修以及表面光滑,所以爬楼梯的时候必须要一步一步地小心翼翼)之后,一个更大的惊喜在等待着我们——我们看见了一座城市大钟。在那时,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的心脏,听到了每一秒钟急促而粗重的脉搏跳动声,一秒、两秒、三秒,直至六十秒。突然,在一阵巨大的震颤之后,所有的齿轮都仿佛停止了运转,从不停歇的时间也在这一时刻停了下来。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它又重新地运转起来了,一、二、三,轰隆隆的预告声音又开始回荡起来。众多齿轮共同摩擦所产生的巨大声响,从我们的头顶上徐徐飘过,或是世界宣告中午时分的到来。

再往上的一层全部是各种各样的钟,或是小巧玲珑或是相当难看的小钟遍陈地面,而位于楼层正中央的是一口巨大的钟。就是这口钟,每逢在报道大火或者洪水消息的:时候,总令我深感恐惧和手足无措。这口雄伟的大钟,似乎在寂寥中独自回昧着过去六百年的流逝岁月,与鹿特丹善良的市民共同分享欢乐与哀愁。在大钟的周围还整齐地悬挂着许多精致的小钟,就如同老式药店里陈列的蓝色圆柱形大口瓶似的。这些小巧的家伙,每周两次都会为那些进城赶集和探索外界新奇之事的人演奏一些欢愉轻松的曲子。但是,在一个容易被人所忽略的角落里,还有一口大黑钟,它好像是被其他的钟刻意隔离开来似的。它静默而庄严,这——就是报道死亡的报丧之钟。

一片黑暗再次向我们袭来,紧接着我们爬行的楼梯更加陡峭和危险。突然间,一阵来自遥远天际的清新空气迎面而来——我们终于抵达了古塔的最高处。此时,仰面向上是穹宇。俯酋向下是城市——一座小得如同玩具的城市。蚂蚁般的人群匆匆移动,每个人都为着各自的事情而忙忙碌碌。在一堆堆乱石的另一边,是一片开阔的碧绿原野。

这是我第一次对这个广袤世界的惊鸿一瞥。

自此以后,我一旦得到机会,便会爬到塔顶去独自享受。爬这些数量的楼梯确实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但是,精神上的回报完全可以补偿这种体力上的消耗。

并且,我知道我的这种补偿是什么。我可以看到陆地和天空,可以倾听我的挚友——和蔼的教堂看门人在谈天说地。他在塔楼中的一个僻暗角落的陋室中看护着时钟。就如同慈父一般地守护着那些或大或小的时钟。不仅如此,他还要为防护火灾而报响警钟。他充分地享受着闲暇时光,尽可以一边抽着烟斗,一边闭目冥思。在五十年前,他曾经步入过学校的大门,却并没有好好地读书。不过,在经历了多年的塔顶生活之后,他已从周边的事物中汲取了足够的智慧。

他熟稔那些历史典故,因为这对于他来说就是鲜活的事实。他会用手指着一段河湾对我说:“在那里,就在那里,我的孩子,你能够看见那片翠绿的树林吗?那就是奥兰治亲王决堤淹地拯救莱顿城的地方。”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向我讲述古老的默兹河是如何从一个利于通行的港口变成为一条神奇的宽阔河道,又是如何在知名的最后一次航行中成功地将勒伊特和特隆普送离出港的。这两位17世纪著名的海军名将为了将来的人们能够将大海变成可以任意航行的公共海洋而建立了汗马功劳。甚至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最后,我们所能见到的是辽阔海洋的银色海岸线,而与它相呼应的则是对于我们近在咫尺的由屋顶、烟筒、房屋、花园、医院、学校以及铁路所构成的一幅景象,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不过,这座塔楼丰富了原来家的意义。那些街市和工厂,以及其他无序的状态,反而成为了人类有序的能力和目的的证明。而最理想的状态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从那些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璀璨历史中,挖掘出崭新的能量,让我们可以解决未来所出现的任何问题。

历史是真实的“时间经历者”,在流逝的无尽岁月中以及无数的领域里,它铸造了一座高不可攀的“经验之塔”。如果你想登上这座高塔的顶端去鸟瞰这个世界,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那里并没有电梯。不过,年轻人的腿脚最是灵活和矫健,似乎可以领先他人最早地爬上这座高塔。

此时,我要将这把能够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放到你的面前。

我想,只有等到你最终再次回来的时候,你才会理解我如此热情的原因了。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内容推荐

想听听埃及的故事吗?知道教会是怎么兴起的吗?想多了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有关情况吗?文艺复兴到底怎么回事?奴隶制是什么时候、怎么被废除的?……诸多人文历史问题,本书都以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性的语言娓娓道来。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以文学家的手法——富有趣味和幽默的写作方法,来讲述科学的著作。作者房龙,美国作家、历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历史与人文的文化传播,是伟大的人文主义大师。其出版的书籍大多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笔优美,谈吐风趣,贯穿理性的宽容和进步的思想。本书即为其所著。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阅读本书。读此书,每个人都会觉得娓娓忘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房龙讲述人类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房龙
译者 赵晓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3212
开本 16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1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8-4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