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探索和理解,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医圣”称谓的有关问题;大堂行医也就是涉及是否任长沙太守的相关问题;关于张仲景给王仲宣诊病的“候色验眉”的真实性及仲景部分医学贡献问题;关于仲景故里与后裔等问题。本书还对仲景成就伟业的原因、大论传承情况、伤寒之学特点、仲景文法及其突出的学术思想予以探讨。
图书 | 解读张仲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探索和理解,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医圣”称谓的有关问题;大堂行医也就是涉及是否任长沙太守的相关问题;关于张仲景给王仲宣诊病的“候色验眉”的真实性及仲景部分医学贡献问题;关于仲景故里与后裔等问题。本书还对仲景成就伟业的原因、大论传承情况、伤寒之学特点、仲景文法及其突出的学术思想予以探讨。 内容推荐 张仲景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家之一,被后人奉为“医圣”,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也被历代医者视为经典而备受推崇。各种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仲景《伤寒杂病论》者近两千家,学术论文数以万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成为中外科学史上的一大奇观。仲景所创的理、法、方、药,被视为圭臬,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本书根据现存历史文献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探索和理解,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如“医圣”称谓、大堂行医、候色验眉、故里后裔、伟业成因等问题,以及仲景著作的传承、特点及发展等内容,试图从历史、文化和学术诸多层面来解读“医圣”张仲景,尽可能使更多的人领略“医圣”风采,传承仲景精神。 本书可作为中医专业在校学生、临床医生及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亦可供中医爱好者阅读。 目录 一、“医圣”称谓 (一)“医圣”的称谓始于宋代 1.不应早于孔子 2.当时影响有限 (二)“医圣”的称谓始于晋代 (三)“医圣”之解读 1.关于“圣人” 2.为何称仲景为“医圣” 3.关于“亚圣”之称 二、大堂行医 (一)张仲景未任长沙太守 1.考之史书,无太守之载 2.晋唐医籍,无太守之论 3.传序理校,无仕途做官 (二)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 1.地方志有载 2.医籍中多载 3.古迹与传说 (三)是非解读 1.为何正史无传 2.关于仲景医迹 三、候色验眉 四、故里后裔 五、伟业探因 六、大论传承 七、伤寒之学 八、仲景文法 九、医道永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解读张仲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庞景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1367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8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6.2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