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并非一部以年代、地域或文化编排的通史,也不是一本仅仅研究古代中国青铜器铭文和纹饰的专著。作者不厌其烦地全而梳理考古发现、视觉艺术实例、铭刻资料和文献信息,并对一些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其苦心所在,凝缩于对中国古代社会关键问题所产生的感悟之中。从某种角度讲,这些感悟实际上是对早期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脉络的概括性总结。试图勾勒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在始创和形成进程中来自多方的贡献、错综复杂的形态与别具一格的特性。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图形文字和装饰图案以其神秘性、难解性著称。当年郭沫若先生曾提出“族徽”理论,以解释青铜器的部分“微识”,对理解中国青铜时代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郭氏理论显露出越来越多的“破绽”。究竟什么是这些神秘装饰和图形文字的正解?

杨晓能先生所挑战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纪性的重大考古学课题。作者兼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美术史四大学科,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青铜纹饰、图案和图形文字的含义、功能做了新的探索,发现一种介于文字和装饰图案之间的“图像铭文”。作者讨论了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和“图像铭文”三者的起源、背景及其相互关系,找到了三者在史前文化中的源头,论证了三者的演化与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和礼制的发展密切相关。既而指出,这三大类别视觉媒体在中国青铜器时代早期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实际上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承载了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信息,因而是中国古史的另类记录,对重建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本书在英文版基础上了进行了全面修订,纳入了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插图近480组。所收集的资料,几乎囊括了中国境内发现的史前到商周时期的全部器物装饰主题和“徽以”,且分门别类,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方便。本书并对以往有关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的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所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解答都具独创性。

目录

总序

前言

 年表1 史前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序列、分区与年代

 年表2 青铜时代中国的王朝、国家与考古学文化

绪论 研究范围与研究目的

壹 学术沧桑悠悠千载

 第一章 图形文字研究史概览

 第二章 青铜器纹饰研究回顾

贰 寻根溯源历程再现

 第三章 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史前渊源

附录3.1 柳湾墓地各墓中出土陶符详情表

 第四章 商周时期青铜器图形文字的形成与发展

叁 新识媒体图字之间

 第五章 青铜器纹饰与图形文字的中介:图像铭文

  附录5.1 龙形图像铭文

  附录5.2 动物图像铭文

肆 释读寓意重解功能

 第六章 青铜器图形文字的背景与作用

  附录6.1 保存完好的商代和两周墓葬

  附录6.2 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墓地

  附录6.3 扶风庄白一号青铜器窖藏中的图形文字和所记载的世系

  附录6.4 四个青铜器图形文字的分布

第七章 青铜器纹饰的寓意与功能

  附录7.1 文王时期周原卜辞中若干重要辞条释读

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若干问题的感悟

作者鸣谢

征引文献目录

插图出处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杨晓能
译者 唐际根//孙亚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8662
开本 16开
页数 4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8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9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6.414
丛书名
印张 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