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响一生智慧的世界100名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遴选了在哲学、政治、科技、经济、文化、艺术和军事等领域名气最大、影响最深并对现代人最具启发和借鉴意义的100位名人。探求他们的成名经历,再现他们的辉煌人生,帮助读者从中体悟他们的成功的思想和智慧,以生动的文字配以哲思的言论,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成功智慧,增强自身优势,最终迈向成功之路。

内容推荐

功高盖世的政治领袖,真知灼见的思想巨擘,铸造科技辉煌的科学精英,妙笔生花的文坛泰斗,匠心独运的艺术大师,从零到亿的商界奇才,有勇有谋的传奇英雄……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知道一些名人,就可以透过名人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或是学习名人的成败之道,获得宝贵的人生启迪等。这些智慧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品读名人风采,丰富人生阅历。

站在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眼前必是一片光明。

目录

思想巨擘

1.道学派创始人——老子/1

2.中国大思想家——孔子/5

3.中国古代“亚圣”——孟子/8

4.中国伟大哲学家——庄子/11

5.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15

6.古代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18

7.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大师——培根/22

8.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25

9.辩证法大师——黑格尔/28

10.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31

11.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34

12.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38

13.“存在先于本质”——萨特/41

政界领袖

14.中国第一位皇帝——赢政/44

15.平民成帝王——刘邦/47

16.声名显赫的帝王——刘彻/51

17.以人为镜的明主——李世民/54

18.中国第一女皇——武望/58

19.宋朝开国第一帝——赵匡胤/61

20.励精图治的圣明君王——康熙/65

21.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69

22.永不退缩的总统——林肯/71

23.享有“圣雄”称号——甘地/75

24.英国前首相——丘吉尔/78

25.苏联的政治领袖——斯大林/81

26.轮椅上的总统——罗斯福/83

27.法兰西著名总统——戴高乐/87

科学精英

28.数学天才——华罗庚/91

29.导弹之父——钱学森/95

30.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100

31.天上的立法者——开普勒/104

32.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107

33.近代物理学之父——牛顿/111

34.揭开雷电之谜的人——富兰克林/114

35.数学王子——高斯/117

36.进化论之父——达尔文/121

37.炸药之父——诺贝尔/124

38.元素周期表的创建者——门捷列夫/127

39.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131

40.发明大王——爱迪生/135

41.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139

42.原子时代的先驱——居里夫人/142

43.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145

44.原子能时代的奠基者——费米/149

45.轮椅上的传奇科学家——霍金/153

文坛泰斗

46.“诗仙”——李白/157

47.文学巨匠——曹雪芹/161

48.文学运动的奠基人——鲁迅/165

49.一代才女——冰心/169

50.埃文河畔的巨人——莎士比亚/172

51.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176

52.天才的预言家——雪莱/179

53.俄国文学的始祖——普希金/182

54.浪漫领袖——雨果/186

55.俄罗斯文学的灵魂——托尔斯泰/190

56.革命文豪——高尔基/193

57.世界上名气最大的作家——杰克·伦敦/197

58.“硬汉”文学家——海明威/201

艺术大师

59.旷世书圣,超逸绝伦——王羲之/205

60.京剧大师,德艺双罄——梅兰芳/210

61.画坛巨星,光耀后世——徐悲鸿/215

62.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贝聿铭/220

63.让生命去燃烧的“画圣”——拉斐尔/224

64.“交响曲之父”——海顿/229

65.音乐奇才,永久丰碑——莫扎特/234

66.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239

67.钢琴诗人,天才的精灵——肖邦/244

68.艺术圣徒,为画而生——凡·高/248

69.带给人间都是乐——卓别林/252

商界精英

70.红顶商人——胡雪岩/257

71.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261

72.商界巨子——霍英东/264

73.华人首富——李嘉诚/268

74.领带大王——曾宪梓/272

75.钢铁大王——卡内基/275

76.石油巨子的财富神话——洛克菲勒/278

77.现代汽车之父——福特/283

78.世界旅馆业大王——希尔顿/286

79.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290

80.卡通世界的上帝——迪斯尼/294

81.麦当劳王国的缔造者——克罗克/299

82.日本的“福特”——本田宗一郎/303

83.从小裁缝到世界顶级服装大师——皮尔·卡丹/307

84.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311

85.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315

86.直接走进卓越——戴尔/319

军事奇才

87.兵家之祖——孙武/324

88.西楚霸王——项羽/328

89.军事全才——韩信/331

90.汉武帝的得力大将——卫青/335

91.精忠报国——岳飞/339

92.明朝第一名将——袁崇焕/343

93.伟大的军事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347

94.罗马时代的战神——汉尼拔/350

95.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恺撤大帝/354

96.俄国天才统帅——库图佐夫/357

97.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纳尔逊/361

98.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364

99.最具进攻精神的先锋官——巴顿/367

100.苏联英雄——朱可夫/372

试读章节

2.中国大思想家——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以“仁”对待一切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明确提出,“仁”即“爱人”,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他崇尚“礼”,而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特别强调“仁”,他说“仁”就是爱人。具体来说,“仁”就是孝■和忠恕。孔子认为孝悌是家庭生活中最大的事,人应该对长辈孝(尊敬、服从),对平辈和下辈悌(友爱);忠恕是社会生活中最大的事,人应该对上级忠(忠诚),对同级和下级恕(宽恕)。孔子的“仁”还要求统治阶级互相亲爱、互相合作。同时,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人民。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他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这是初步贯彻“仁”的精神的社会。

百事孝为先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也是具有大众性和民间性的一个道德理念。自古至今,它一直作为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孝”的观念的产生,是与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它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因素与原始的祖先崇拜的结合。“孝”字始见于西周时期的典籍及当时的铜器铭文,其内涵主要是对祖先的“追思”、“追孝”、“孝祀”以及对父母的“孝养”。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在《论语》里头,孝字出现了17次。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孝这个道德,不过,过去这个道德产生的时候,它还只是一种朴实的道德,自发的道德,用哲学的语言应该把它叫一种社会心理,它还不是一种思想体系,还不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是朴实、朴素的、自发的一种信念,自然产生的。那么孔子对孝这个道德的贡献在哪儿呢?在于他把孝从一种自发的道德、自然的道德,一种无意识的道德,最后把它提炼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理论,一种思想,一种自觉的意识,这是孔子非常重要的贡献。

儒家讲孝,并不是让人们守着一种狭隘的道德,孟子说过这种话,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对我们家老人好,对我们家长辈好,那么由此.我应该带着这种爱我们家老人之心,去爱别人。所以我们说,儒家孝的道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  礼待下属,成大业之根基

定公问孔子:“君主使用臣下,臣下侍奉君主,怎么样才好?”孔子回答说:“君主要按照礼来使用臣下,臣下要忠心侍奉君主。”

孔子这句话用来理解和处理上级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就是做上级的要想到下属的忠诚,要按人之常情和事之常理对待下属。礼的内容有许多,如尊重、仁慈、爱护等。上级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的话,那么,下属自然就会忠心耿耿了。

聪明的上司,无论是君主、将领还是一般的领导都必须明确这个道理。争取群众的最大支持,才是建功立业的根本。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古已有之的训导了。

想要得人心,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施恩布惠。空口说白话,一大堆甜言蜜语,许诺人家若干年后的荣华富贵,不如当即拿出实际行动来,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际的好处。比如说,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面对金光闪闪的财富,很少有人不动心。慷慨大方的上司执行这种政策,就会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追随者,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护主意识将会很强。这种手段屡试不爽,古今中外都有无数成功例证。如在执行此政策时再加入一定的感情因素,那聚合力就会更强。

还有一种是做好人、行善事。这是一种惠而不费的手段,握有实权的人更乐意使用。如秦穆公舍马施恩、袁盎救人救己、刘邦遣发役夫都属于此列。他们不必自己掏腰包,而对人对事采取宽容态度,对犯法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换得他们的衷心感激和爱戴。用河水洗船,无须拔自己一根毫毛,这是最合算的事。

此外,一类人需要有与群众同甘共苦甚至生死与共的精神。这类人往往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他们与群众的结合最为有力和牢靠。如吴起吮痈治病,就不是一般沽名钓誉之徒能做得到的,他的仁慈爱人和身先士卒被士兵看在眼里,敬在心里,吴起部队的顽强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孔子归纳和发展起来的“礼”、“仁”、“孝”、“乐”等言论,至今仍然是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道德准则。他首先提出了统治者应该以“仁”治国,以“德”治民的主张,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同时,他也强调,民应忠于国忠于君,这为缓和阶级矛盾清除了思想障碍。P5-7

序言

人生在世无法要求任何事都十分完美,但我们要有信心去应对它,因为困难只是一阵子而已,挨过去,走过去,解决了就不是问题了。事实上,人生的路虽然曲折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一槌击出黄钟大吕者有之;一脚踏出万年遗臭者有之;孤注一掷反败为胜者有之;功亏一篑者有之……正面楷模,足资效法;负面典型,前车之鉴。人生只有一次,要珍惜,要走好。

那么,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可能这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做人的学问可谓大矣,也许穷尽一生,我们也难完全学懂学透。但是,要想成功抵达心中的目的地,我们就必须迅速找到正确的道路,甚至是一些“捷径”。

我们的“捷径”就是学习、模仿、借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在许多成功者身上,你可以看到做人的学问、成功的智慧、生命的精彩。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功高盖世的政治领袖,真知灼见的思想巨擘,铸造科技辉煌的科学精英,妙笔生花的文坛泰斗,匠心独运的艺术大师,从零到亿的商界奇才,有勇有谋的传奇英雄……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知道一些名人,就可以透过名人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或是学习名人的成败之道,获得宝贵的人生启迪等。这些智慧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书遴选了在哲学、政治、科技、经济、文化、艺术和军事等领域名气最大、影响最深并对现代人最具启发和借鉴意义的100位名人。探求他们的成名经历,再现他们的辉煌人生,帮助读者从中体悟他们的成功的思想和智慧,以生动的文字配以哲思的言论,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成功智慧,增强自身优势,最终迈向成功之路。

平常一件事,伟大一颗心。我们所崇敬的名人,不经意间,给我们留下了这些生活点滴,或感动、或震撼,品读这些名人的智慧,也许不经意间,也就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站在名人的肩膀看世界,眼前必是一片光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响一生智慧的世界100名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35096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49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