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滨逊漂流记/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18世纪初,一个英国水手在航行中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海上,他在南太平洋漂流了一段时间后,在一个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四年。1719年,英国作家笛福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成为不朽的杰作。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力,鲜明地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7年之久的人所经历的逆境和绝望感,还有对信仰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这部作品处处表现了基督教的世界观和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决不放弃的勇气和智慧,让读者认识到在社会中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重要性。

内容推荐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的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小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执,被船长遗育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新兴资产者形象。

目录

第一章 冒险的代价/1

第二章 福祸相倚/25

第三章 沦落荒岛/41

第四章 孤岛日记/51

第五章 享受孤独/79

第六章 人生感悟/96

第七章 疑踪惊现/114

第八章 星期五/136

第九章 希望/163

第十章 救援/186

第十一章 回归/216

试读章节

因为我是家里的幼仔,父母亲就没让我学习谋生的技艺。我从小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着出海远航。尽管当时我的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曾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还让我在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一心想把我培养成律师。但我对这些毫无兴趣,只想航海。我完全不顾父亲的愿望,甚至抗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告。我的这种性格,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我的父亲头脑聪明,为人谨慎。他好像早已料定我的固执必将给我带来不幸,所以时常严肃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一天早晨,他把我叫到他的卧室——那时他的痛风病正好发作,行动不便。他十分恳切地规劝了我一番。他问我,除了喜欢航海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原因让我想要抛弃父母,背井离乡?在家乡,我可以经人引荐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只要勤奋努力,将来完全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他对我说,一般出海冒险的人,若非穷得一文不名,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不世之功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既不值得,也没必要这样做。从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即一般人所谓的中产阶级。依他的长期经验判断,这种中产阶级正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是最幸福的。他们既不必像底层民众那样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无着,也不会像上层人物那样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也完全可以从许多事实中认识到这一点,这样的地位是人人羡慕的。就连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恨不得自己也出生于平常富贵人家。大凡明智之人,均认为生活在这个阶层的人是真正幸福的。《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

他时常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于穷富两个极端的人们是如何的不幸,而中间阶层生活安定,免灾少祸。处在这一阶层的人们,既不必像阔佬们那样因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而劳心烦神,身心俱疲,也不会像穷人那样终日操劳、缺衣少食而憔悴不堪。只要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就能过上安定富足的小康生活,何乐而不为呢?遵从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尽情地品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既不必受劳心劳力之苦,为每日生计四处奔波,也不会为环境所迫,伤身劳神,也不必因妒火攻心或利欲熏心而狂躁不安。如此悠然自得地度过一生,难道不是一种深刻的幸福?

接着,他又态度诚恳、满怀慈爱地劝我不要孩子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因为,不论是从常情来说,还是从我的家庭出身而言,都不会让我吃苦。他说,他会为我做好一切安排,并将尽力让我过上前面所说的那种安乐平静的中产阶级生活,使我不必去为了生计而日日操劳。如果他竭尽了自己的责任,我却仍没能过上幸福生活,那么,就要完全怪我命运不好,或者是因我自己的过错所致了。总之,他就是不同意我离乡远足,他答应,只要我听他的话,安心留在家里,他一定尽力为我安排一切。否则的话,我若遭遇不幸,就不要怪他了。谈话结束时,他又说,我应以大哥为前车之鉴。因为他曾经同样恳切地劝过大哥不要去佛兰德打仗,但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大哥却把这话当成了耳旁风,坚持要去部队服役,结果在战场上丢了性命。他还对我说,他固然会永远为我祈祷,但我若是一意孤行愚蠢行事,那么,他可以肯定地说,上帝一定不会站在我的一边。将来有一天,等我呼告无门时,我会后悔自己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事后想起来,父亲最后所说的这几句话,竟然成了我日后遭遇的预言,尽管我相信父亲当时也未必意识到自己具备这种先见之明。我注意到,我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泪纵横,特别是当他讲到我大哥横尸疆场,讲到我将来会因呼告无门而后悔时,更是悲不自胜,以至于不得不中断了谈话。最后,他对我说,他为我忧心如焚,难以言表。

当时,父亲的这番话也曾深深地感动了我。确实,谁会对这样的话无动于衷呢?我甚至决定从此不再想出海远航的事,认真听从父亲的意愿,安心留在家里。可是,只过了几天,我就把自己的决心丢到了九霄云外。简单地说,为了不让我父亲再烦我,在那次谈话后的好几个星期里,我一直躲着他。但是,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头脑发热想干就干,而是等我母亲心情比较好的时候,找到她,对她说,我一心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除此之外,我什么事也不想干,还请父母亲大人能够成全我的心意,省得我私下里离家出走。我说,我已经都十八岁了,无论是去当学徒,或是去做律师的助手都太晚了,而且,即使去当学徒或做助手,我也绝对相信自己一定不会等到满师,就会出去航海了。希望她能去父亲那儿为我说情,让他答应我乘船远航一次,如果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航海的话,回来以后我会加倍努力把浪费的时间再找补回来。

P1-3

序言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约1660~1731年)文学作品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到20世纪初,已出版译本或模仿本至少达七百种之多,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笛福也因此被喻为“英国小说之父”。

该书据说是受一个名叫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的海上历险经历启发而写成的。该书不仅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典型人物。作者赋予鲁滨逊种种优良的品质,诸如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等,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小资所应有的一切特征:实干精神、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和严谨等。再加上准确、细致、令人难辨真假的特征描写和形象刻画,自然流畅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更使得这部两个多世纪以前的作品,依然保持着巨大的魅力。这是一部集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描写探险生活的通俗性经典名著。

当然,笛福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与他本人丰富的生活经历——年轻时在多种行业中谋过职,曾混迹于复杂的英国政坛,甚至为政客们充当秘密情报员——是密不可分的。于此而言,生活之于艺术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吧。

《鲁滨逊漂流记》吸引人的地方不只是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而且还有人们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尤其是对那些满脑子充满希望和梦想的青少年朋友来说,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白手起家开创未来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他们所梦寐以求的!

不仅如此,许多思想家也曾从中汲取养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经多次引用鲁滨逊的故事来分析资产阶级的本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滨逊漂流记/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丹尼尔·笛福
译者 冯雪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56611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0
15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