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段落(2007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呼吸的感觉和穷人的诗学,是高君小说的叙事风格与内容特征。读者从高君呼吸般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温暖的酸楚,产生眼前一亮又迅速沉落下去的感觉。他是一个有“痛感”的作家,而穷人的诗学因为痛感而被强化。

在文学创作中,发现美比揭露丑更困难,而高君的所有创作都是为此而努力。他能够在粗砺和干燥、荒凉之中,极力保持对人生美好之物的敏感,既脆弱又坚忍决绝。

内容推荐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是中华文学基金会1994年发起设立的,2002年以后被纳人中国作家协会扶植青年作家计划,并固定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本丛书备选范围是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创作成绩和潜力,尚未出版过文学专集的青年作家作品,经专门的编审委员会严格编选,已出版9卷,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2、2004、2005、2006年卷已分别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本卷为2007年卷。

本卷收录了第二届吉林文学奖得主高君的经典中短篇小说。

目录

总序:

序:“呼吸的感觉和穷人的诗学”

取暖期

伊人

如花的裙子

流逝

楚河汉界

春天的迪斯科

有风吹来

段落

试读章节

那帮小丫头小小子刚被房东老头儿哄走,女人就来了。

房东老头儿拎着一嘟噜钥匙,冲坐在门口洗衣服的大姐说,你瞅瞅,现在这孩子!顶多也就十六七,当爹妈的在家哪知道哇。刚来是俩小小子,不几天就领来仨丫头,凭门不走,净走窗户,一捉半宿,吱哇叫唤。我可不惹这麻烦,认可俩月房租不要了。这一阵租房的都滚成球了,早上还来一帮呢。大姐搓衣服的手顿了一下,说,天都凉了,让这帮孩子上哪儿住去呀。老头儿说,我早就看明白了,都是学生,哪个学校能没住的地方?这眼瞅着就到冬天了,要是两天不烧火,这屋的水管子冻了不说,这一趟房得全跟着遭殃。大姐叹了一口气,刚说出真是的……一抬头,一就看见女人走进了院子。

她一进来却不像别人,东瞧西望,而是直接奔向老头儿。这是个城里女人。这个女人也要租房子,大姐心想。

房东老头儿领她进了那间空屋,不一会儿她就先出来了。大姐看她把手罩在天灵盖上,眯起眼睛朝天上看了一下,然后就朝自己看过来,大姐立刻埋下脸。两人开始讨价还价。女人说,多偏哪,这地方原来就是小五队,我下乡时还在这儿呆过呢。老头儿说,不偏早就让开发商给扒了,你看现在哪还有平房了,乡下来打工的租,城里等回迁的租,还有交不起取暖费把楼租出去的也来租。大姐看见女人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老头儿也一下子看出来了,他朝大姐看了一眼,说,这一阵找房的都滚成球了,推都推不开,今儿一大早就来好几伙,这才刚把那帮孩子打发走,不信你问问这个大姐。女人立刻就朝大姐看过来,大姐一慌,脱口说道,嗯,是怕那帮孩子闯祸。女人白了她一眼。大姐又一慌,说,真是的,天都凉了,让那帮孩子上哪儿找房子去啊。女人又白了她一眼,把脸别过去。大姐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手也跟着不听使唤了,她没顾上低头,一面怔怔地看着女人的侧脸,一面想着刚才自己说出去的话,竟连半句也想不起来了,女人金色的耳坠颤了两下停住,一下子变白,像麦芒一样刺疼了她的眼珠。我是说错话了。她的下嘴唇不由得哆嗦了一下,被立刻咬住。她把脸深深地埋在搓板和两手中间。老头儿说,你这是赶得巧。要不,连半间都腾不出来呢。

女人说,凑个整,一个月一百五。

老头儿说,就一百七。

女人说,我一块儿交半年的。

老头儿说,那也是一百七。

女人走出去几步,又折回来,说,再过一个月等这帮乡下的一走,你这房子都得闲起来。大姐的下嘴唇一下子从牙齿间溜出来,一连哆嗦了两下。女人从鼻腔发出一声很轻的声音,说,都怨我家的他得瑟,一百平还嫌小,非要换越层的,要不谁来遭这罪。她打开挂在手脖上的小包,十分漂亮地抽出几张红乎乎的大票,说,得,我不跟你讲了,你们吃房租的也不容易,我先一块儿交仨月,一个月一百六,仨月四百八。

大姐突然抬起头,说,行!一百六六六大顺,四百八发发发。

这院子有两趟脸对脸的连脊房,一侧还有三间“拐把子”厢房,一共十五间,除房东老头儿一家住两间外,其余全住一间,十四户,地道的大杂院。人也是哪儿的都有,有卖凉皮的四川小两口,倒弄菜和水果的一家山东人,还有卖鸡蛋的爷儿俩,看不出是哪儿的人,口音怪怪的。这些人起早贪黑,忙得噼哩扑腾。晚上院子里停满了大小不一的三轮车,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而白天却安静得很,安静极了。房东老头儿除了每天接送小孙女上学,偶尔站在门口抽棵烟,其余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去了——反正不在家,门上挂着锁。整个院子就剩下大姐一个人。

女人好像很熟悉这样的情况,不早不晚。这院子大批人马前脚一撤,后脚她就把家搬来了。大姐依然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洗衣服——她哪来的那么多脏衣服呢?女人朝这边看了一眼,打开门锁。三辆三轮,没有车夫,另外有两个男的一个女的,大姐听见那女的冲屋里喊了一声,胡凤提!先搬哪样?那两个男的一个很年轻,但不是她儿子,另一个倒跟她年龄差不多,很精神,大姐看了一会儿,觉得也不像是她男人。他手指间夹根烟远远地站在一边,倒像一个卖呆儿的外人。大姐站起身,在围裙上抹了两下手,觉得自己现在不应该就这么看着,应该过去帮着干点啥。犹豫了一小会儿,大姐回屋拿了一把笤帚。

一个头发乱哄哄的老婆子手里拎着一把炉钩子。脚步零乱地走进院子,大着嗓子说,我操,可真麻溜儿,撒泡尿工夫没瞅着,就倒弄过来了。吱一声啊,帮你忙活忙活。她斜了一眼抽烟的男人,又四处打量了一下院子,说,还别说,真挺敞亮,比我那儿的小趴趴房强多了。胡凤提走出来,脸白了一下,说,刚才没找着你,寻思一会儿还得回去呢。老婆子嘻嘻哈哈地说,啊,我刚才到房后撒泡尿,回来见屋子一空心也一下子空了,你说这冷不丁还怪闪得慌,都一块儿住了小两年了。这院子挺敞亮,房租比我那儿贵吧?胡凤提脸又白了一下,扭头冲屋里喊了一声凤英,凤英灰头土脸的就出来了。胡凤提说,你看,我刚才让你上房后找找,你不听。凤英愣哈哈地看看老婆子又看看胡凤提。胡凤提白了凤英一眼,钱不是交给你了吗?赶紧给人家。老婆子说,啊,赶趟,我也是想过来瞅瞅,顺便把炉钩子给你捎过来。凤英说钱?什么钱?多少?老婆子刚说了半截——一个半月的……就被胡凤提一把拽屋里去了。凤英嘟哝了一句,炉钩子不是都拿来了吗?胡凤提立即吼道,谁说拿来了?没拿!

大姐拎着笤帚立在那儿,不远不近,站也不是走也不是,直到老婆子胳肢窝夹着一块像烤煳了的地板革走出院子,她才犹犹豫豫地迈进门坎。她看见胡凤提正跟凤英发火。凤英说我哪知道。胡凤提说要知道你蹬得这么慢,我还不如雇一个车夫呢,才五块钱,这下可倒好……胡凤提一愣,赶忙拨拉了一下凤英,说行了行了。大姐红着脸说,我是一门的,正好没事儿,帮你拾掇拾掇。胡凤提笑了一下,说不用,好几个人呢。大姐说,那,我在院子给你摆烧柴吧,我看有一三轮烧柴。

P1-4

序言

这是为吉林青年作家高君召开的作品研讨会上的一个标题,我认为很形象地和转折地反映了高君小说的叙事风格与内容特征。本来我与高君并不认识,读了他的这许多作品,便仿佛结识了这位青年朋友,能感受到他的呼吸,他的心跳。呼吸本应是没有感觉的。如同心跳一样;只有在呼吸困难或特别留意的时候,才有感觉。我就几次从高君呼吸般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酸楚,或产生一种眼前一亮,又迅速地沉落下去的感觉。同样地,“诗学”也不分穷人和富人,穷人最不关心的可能便是诗学。只是“诗学”也要照耀穷人和他们的生活。富人的美留给了电视,穷人的美,还有艰辛、磨难便留给了小说。包括高君的小说。

要预测小说家的前途是很困难的。记得以前有这样的情况,开始看朋友的作品时感到很生硬,乃至幼稚、肤浅,但短短几年后他的作品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仿佛触摸到了时代的敏感点,或者引爆了生活埋伏的雷管而轰动。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人才辈出。只是现在还有这样的被掩埋的、不为人知晓的雷管吗?我想恐怕是很难了。成名之后,朋友作品越写越多,离自己生活也越来越远,甚至专营“实验”,每一次实验当然都有追求,评论家发掘这一点并不难,可实验的结果如何却无人提及。最后,作为小说家,而不是实验的学者。他还是回到了自己所感受的社会生活上来了,但那已是另一个历史阶段了。我这样说,是要说明一个小说家的写作常有人们难以预料的变化。现在高君的作品多数有自己生活的痕迹,有人认为他的小说属“原生态”写作。其实“原生态”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一种悖论,它可能指的是要发掘那些被意识形态遮蔽了的生活真实,也可以指一种风格形态,即要从自然、日常和细微处找到一些不寻常的、难忘而又感动人的东西。那么,如果高君的生活经历写完了又怎么办?作家的人生经验会枯竭吗?他的经验如何补充与放大,深化及延展?这是小说创作、小说诗学和不同读者交流时必定要考虑的问题。即使他以后不再是穷人,也不限于穷人的诗学。

读高君的作品时常有一种牵挂。任何文学性的阅读都是一种有牵挂的阅读,它最终把我们渡到了未知的彼岸。我们所知道的、获得解答的永远不是生活世界的全部真相,这才形成小说创造意义的追求,形成了对故事、人物及背后意义持续的牵挂。《段落》、《楚河汉界》两部写亲人死亡的小说,命运就在一呼一吸之间。死亡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严酷的过程,它的背后则是无助、揪心、生活压迫与命运主宰,“我们安静下来,等待奇迹发生,或者死亡来临”。虽然死亡不可避免,可它要表现的却是让人难以割舍的对生命的依恋。或许仅仅是想看看这个世界,为希望活着;或许仅仅是因为还有一点温情,它便转化为了澎湃的激情。高君许多作品中都有一个不幸去世的“妹妹情结”,这使人感到他天性中具有一种作家的素质。主要是他是一个有“痛感”的作家,而我则认为这往往是从事有价值的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流逝》、《取暖期》也是写底层生活的。粗砺,逼真,穷人不仅有物质负担,也有自己的心理负担,有自己的隐痛;当然也有善良、爱和美的追求等等。穷人的诗学因为痛感而被强化,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另外,我比较喜欢的小说还有《伊人》,作为短篇,它提供了一幅生动图像,内涵丰富含蓄而摇曳不定,如冰山一角让人牵挂。《如花的裙子》据说是获奖作品,十六岁农村姑娘朴素的情感、语言也确是打动人心,可能还是有着一个农村“妹妹情结”,不过结尾的故事设置是过于戏剧化了。《春天的迪斯科》长处在于故事,短处也在于故事。而中篇《有风吹来》看似生活流,我觉得生活流要写出更多的滋味来,不妨看看契诃夫的那些“生活流”剧本,作为戏剧它是独树一帜的。

高君小说的叙述调子多数是低调、节制的,但也有压抑不住的愤怒的时候。需要搞清楚这种愤怒的性质。它不是愤世嫉俗,我们本来都是从俗世中走出来的,“俗”是这世界的一部分;真正让我们难以排解释怀的是面对生活,我们常常没有选择的权利,或者选择的能力。丑恶也经常是以日常形态进入作品,或者说它既然能日常生活化,也许就不算太丑恶;分辨美和丑,在当今也已成为一件难事。底层叙事、“穷人的诗学”是现代性的这一阶段不可避免的文学要求,我们要面对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它就是我们呼吸的现实,这就使我想到,调性的选择关系到作家对生活的态度,对世界的认知,也关系到作家的精神立场、追求。在当前的写作中(很可能也是历来如此),发现美比揭露丑更困难,而高君的所有创作都是为此而努力的。他放弃了一份有保障的工作,而选择了写作,也就是选择了一种抱有理想、需要不断付出感情、真情的工作。他是把写作视为生命一部分的。实际上,市场化和商品经济所设制的保障,并不能阻挡一个真正的作家的成长。

我一开始便说到了,要预测一个作家的前途是因难的。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编委实际上还是作了自己的预测。高君的小说集是他以往创作的一个“段落”,让我写序。而我读了他的作品也愿意说几句话,便写了以上一些感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段落(2007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44685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8: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