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07年10月下旬在深圳举行的“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纪念招商局创立13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该论文集收集了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文章28篇,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招商局创办对中国近代化的推进、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的启动以及通过招商局的历史探讨近代中国的政企关系等诸多问题,对中国近代史研究颇有参考价值。
| 图书 | 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2007年10月下旬在深圳举行的“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纪念招商局创立13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该论文集收集了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文章28篇,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招商局创办对中国近代化的推进、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的启动以及通过招商局的历史探讨近代中国的政企关系等诸多问题,对中国近代史研究颇有参考价值。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国家现代化的推进:一个企业的视角——兼议招商局历史上的几度辉煌 轮船招商局在中国早期工业化启动中的作用 从招商局的历史看近代中国的政企关系 李鸿章与轮船招商局的创建——兼及其官、商结合的文化特色 从轮船招商局的开办看早期的官督商办 论“包、保、报”与清末官督商办企业——以光绪二十二年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事件为例 官督商办:轮船招商局近代产权变迁之一(1872—1884) 招商局与清季漕运 招商局与清代漕粮海运关系再研究 环渤海沿岸在轮船挤压下的帆船运输与贸易 商办先驱自强旗帜——1873—1884年轮船招商局与外轮竞争散论 晚清海防格局中的轮船招商局与马尾船政局 1912—1913年轮船招商局改组风潮的结构分析 20世纪20年代末招商局的内部管理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的奖励工业与提倡国轮政策——以招商局的水陆联运为例 抗战胜利后通货膨胀与招商局为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所采取的措施 轮船招商局与近代上海港 轮船招商局与天津城市近代化 招商局与台湾光复 招商局去台轮船及使用去向 招商局企业文化研究 近代轮船招商局的早期发展与企业品牌的形成 招商公学史实钩沉 蛇口片区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轮船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从赈捐报效到义赈基金——轮船招商局10万两赈灾款项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 《盛世危言》与招商局 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中的轮船招商局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虞和平//胡政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7389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5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66 |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9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552.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4 |
| 宽 | 178 |
| 高 | 3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