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方思想经典名著导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总会闪现出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的人数虽然很少,却与人类命运与时代文明息息相关,在人类遭遇危机面临困惑时,他们以其光芒四射的最高智慧改变着人类的前进方向,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他们就是被称为思想家的人群。

思想家的精神是高贵的,他们是真理的发现者,是思想的解放者,是文明、的启蒙者,是科学的传播者。他们拨开迷雾,戳穿假象,让人们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把自由的思想带给人们。

回首远望,思想大师们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构造了—座座美丽的花园,徜徉其间,我们一定会心旷神怡,掩卷长思,我们—定会痴醉其中。

内容推荐

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在科学技术至上、资讯泛滥的社会,人文素养仍然是每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当代青年从名著中吸取养分,寻求大智慧,应该是全面造就自己的必经之途。哲学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智慧沉淀,是东西方共有的永恒的精神资源。哲学的智慧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而是关于整体性的思考,因此,哲学成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哲学的用处乃是无用之用,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阅读这些名著,是当代青年提升素质修养的重要方式。

思想的海洋广袤而深邃,鉴于篇幅的限制,本书只能做到珠海拾贝,对于很多对人类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思想之珠只能忍痛放弃。书中精选了历史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的经典作品,其中有的作品不仅论述了作者的“核心思想”,还颇具文学趣味,更加具有可读性。

阅读经典,品味经典,从中摄取人类伟大思想的精粹,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善待人生,学会战胜生活的烦恼、情欲的动荡、人生的苦闷、死亡的恐惧,等等,从而获得心灵慰藉和精神依托,这为我们提供了阅读哲学思想作品的充分理由。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一读完这些名著并不现实,现实条件也不允许;我们也不希望所有的人皓首穷经,迷失在书堆里。我们希望读者通过本书能对那些名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帮助读者摆脱阅读上遭遇的困境,改善阅读生活。当然,我们更加希望的是,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汲取先哲们的思想和艺术精华,从而达到启智怡情的阅读效果。

目录

论自然/巴门尼德

理想国/柏拉图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论友谊/西塞罗

基本要道/伊壁鸠鲁

哲学谈话录/爱比克泰德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九章集/普罗提诺

忏悔录/圣·奥古斯丁

愚人颂/伊拉斯谟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随笔集/蒙田

培根散文集/培根

方法论/笛卡儿

思想录/帕斯卡尔

伦理学/斯宾诺莎

政府论/洛克

人类知识原理/贝克莱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国富论/亚当·斯密

独立宣言/杰斐逊

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特种起源/达尔文

第一次就职演说/林肯

恐惧与战栗/克尔凯郭尔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因格斯

快乐的知识/尼采

梦的解析/丹此尔

幸福之路/罗素

人论/卡西尔

自我认识:思想自传/别尔嘉耶夫

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

智慧之路/雅斯贝尔斯

爱的艺术/弗洛姆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规训与惩罚/福柯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试读章节

论自然

巴门尼德(约前6~前5世纪中叶)

作者简介

虽然巴门尼德是克塞诺芬尼的弟子,但真正引导他走向沉思生活的人却是阿美尼亚,此人是一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另外,巴门尼德还与该学派另一位学者狄奥开达是至交。他也非常了解米利都学派的思想。巴门尼德将感觉与理性进行严格的划分,自此,哲学开始有了理性论证。有了强大的逻辑力量。

大希腊那里还有其他哲学派别,其中著名的一派就是以“数论哲学”著称的毕达哥拉斯派。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大希腊的希腊殖民地的哲学各派比起伊奥尼亚派来说都以推重抽象思维为特色。不同之处在于:毕达哥拉斯派是多元论的,而爱利亚派是一种彻底的、极端的一元论。

他受克塞诺芬尼关于神是不动的“一”的理论影响。依靠抽象形象,从感性世界概括出最一般的范畴“存在”。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一,连续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是假象,不能被思想。他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

巴门尼德留存下来的著作是保存在古代学者辛普里丘的引文中的一首“哲学诗”残篇。就其内容而言,除了开篇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女神接引故事”之外,主要部分的“真理之路”其实不是诗歌,而是一环套一环的逻辑推理。巴门尼德的哲学至少在表面上看是对逻辑的忠诚捍卫——尤其是捍卫不矛盾律(或排中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是推论的起点。但是他推到后来,却得出了极端反常识的结论:只有存在;没有多,没有变化,没有运动。如果有人指出我们看到了多、变化和运动,他会说他并不是不知道——只不过这属于感性的“意见之路”,没有任何论证真理的力量。他的学生芝诺则进一步构造了一些归谬法论证,证明如果我们承认存在着多、运动等,会落入比违反常识更加不堪的思想混乱的后果中。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的最后部分指出存在(者)是一,是永恒的,是永远的现在。这些似乎是在指某种“大全”,而非某种日常生活中任意的个体事物,从而使其中的反常识性似乎减弱了一些。

但是究竟怎么理解这首哲学诗残篇?这是破坏逻辑的诡辩,还是虔诚的逻辑信徒,或者是超逻辑的神秘洞见?自古没有定见。

经典作品

论自然

(1)我乘坐的驷马高车拉着我前进,极力驰骋随我高兴,后来它把我带上天下闻名的女神大道,这条大道引导着明白人走遍所有的城镇。于是我的马车沿着那条道路趱行,拉车的马儿十分聪明,载着我前进,少女们为我指点出途径。车轴磨得滚烫,在轴函中发出震耳的啸声,因为它的两端被旋转的车轮带着飞速地翻腾。那时太阳的女儿们离开夜宅,掠过头上的纱巾,把马车赶向光明。

那里矗立着一座大门,把白天和黑夜的道路划分,上边有门楣,下边有石头的门槛;这天门上巨大的双扉闭得紧紧,保管启闭之钥的是狄凯,那专司报应的女神。少女们用恭维的词令央告这位尊神,机灵地劝她同意把插牢的门闩拿开。于是门闩除去,两根嵌着钉子的黄铜门轴在轴函中一根接着一根转动,门道洞开。少女们驱着驷马高车笔直地走进门来,女神亲切地将我接待,握着我的右手,用下面的话语向我说:

青年人,你在不朽的驭手陪同下,乘着高车驷马来到我的门庭,十分欢迎!领你走上这条大道的不是恶煞(因为这大道离开人间的小径确实很远),而是公平正直之神。所以你应当学习各种事情,从圆满真理的牢固核心,直到毫不包含真情的凡夫俗子的意见。意见尽管不真,你还是要加以体验,因为必须通过彻底的全面钻研,才能对假象作出判断。

要使你的思想远离这种研究途径,别让习惯用经验的力量把你逼上这条路,只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你面前只剩下一条道路,可以放胆遵循。

(2)要用你的心灵牢牢地注视那遥远的东西,一如近在目前。因为它不会把存在者从存在者的联系中割裂,以致分崩瓦解,或者聚集会合。

(3)在我看来存在者是一个共同体,我就从这里开始;因为我将重新回到这里。

(4)来吧,我告诉你(我的话你要谛听),只有哪些研究途径是可以设想的。一条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

(5)因为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6)必定是:可以言说、可以思议者存在,因为它存在是可能的,而不存在者存在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教你牢记在心的。这就是我吩咐你注意的第一条研究途径。然后你还要注意另一条途径,在那条途径上,那些什么都不明白的凡人们两头彷徨。因为他们的心中不知所措,被摇摆不定的念头支配着,所以像聋子和瞎子一样无所适从。这些不能分辨是非的群氓,居然认为存在者和不存在者同一又不同一,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向!

(7)因为勉强证明不存在者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你要让自己的思想远离这条研究途径。

(8)所以只剩下一条途径,就是:存在者存在。在这条途径上有许多标志表明,存在者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因为它是完全的、不动的、无止境的。它既非过去存在,亦非将来存在,因为它整个在现在,是个连续的一。

因为你愿意给它找出哪种来源来呢?它能以什么方式、从什么东西里长出来呢?(它既不能从存在者里生出,这样就会有另一个存在者预先存在了)我也不能让你这样说或想:它从不存在者里产生;因为存在者不存在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而且,如果它来自不存在,它有什么必要不早一点或迟一点产生呢?所以它必定是要么永远存在,要么根本不存在。

真理的力量也决不容许从不存在者中产生出任何异于不存在者的东西来。

因此正义决不松开它的锁链,听任存在者产生和消灭,而是牢牢抓住存在者不放。关于这个存在者,我们要判断的是:它存在还是不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断定:要把一条途径当做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途径抛在一边(这确实不是真的途径),而把另一条途径看做存在的、实在的途径。这样看来,存在者怎样能在将来产生,又怎样能在过去产生呢?因为如果它在过去或将来产生,现在它就不存在了。所以产生是没有的,消灭也是没有的。

存在者也是不可分的,因为它全部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多些,妨碍它的连续,也没有哪里少些。因此它是整个连续的;因为存在者是与存在者连接的。

而且,存在者是不动的,被巨大的锁链捆着,无始亦无终;因为产生与消灭已经被赶得很远,被真信念赶跑了。它是同一的,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因为强大的必然性把它用锁链从四面八方捆着,不能越雷池一步。因此存在者不能是无限的,因为它没有缺陷;如果无限,那就正好是有缺陷的了。  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存在者之外,绝没有、也绝不会有任何别的东西,因为命运已经用锁链把它捆在那不可分割的、不动的整体上。因此凡人们在语言中加以固定的东西,如产生和消灭,是和不是,位置变化和色彩变化,只不过是空洞的名词。

然而,由于存在者有一条最后的边界,它在各方面都是完全的,好像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个方面距离都相等,因为不能在哪个地方大一点或小一点。因为既没有一个不存在者破坏团结,也没有一个存在者在这里或那里比存在者多点或少点,因为它是完全不可损毁的。因为那个与哪一方面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与边界距离相等。

(王太庆译)

P1-5

序言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去过。”或许正是为了这句话,人们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出发,一直追溯到20世纪,漫漫求索的脚步未曾有过片刻停留。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总会闪现出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的人数虽然很少,却与人类命运与时代文明息息相关,在人类遭遇危机面临困惑时,他们以其光芒四射的最高智慧改变着人类的前进方向,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他们就是被称为思想家的人。他们的思想如同一盏盏耀眼的明灯,照耀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循着他们的足迹,在他们伟大思想的引领下,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迈向辉煌。

翻开历史,在辉煌的人类文明史册上,在西方思想长廊的谱系中,镌刻着一排排他们的名字,铭记着一行行他们的伟大思想,那里有哲学家的思想、政治理论家的思想、军事家的思想、科学家的思想、教育家的思想……璨若星河。千百年来,众多的思想家为了谋求人类的发展,以关怀人类为己任,用一生探求真理,苦苦地思索着、追问着自然的、社会的人类未解难题,不仅思考人从何处来,更关注人类向何处去。一代一代的思想家们努力思考着、解答着人类的种种困惑。他们将探索万物的本原,善与恶的本质,回答人类存在的意义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他们苦苦思索,破解着每一个问号,权衡着每一种思想与每一种理性的选择。思想家生来就属于少数,但他们却为全人类活着。

政治思想家们一代一代在努力思考着、解答着人类的种种不平,他们把如何建设合理的国家制度,如何创设安全的法律制度,如何设立科学的经济制度,以及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正义视为己任。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政治思想家们为人类描绘了许许多多个美妙的蓝图。

思想家的精神是高贵的,他们是真理的发现者,是思想的解放者,是文明的启蒙者,是科学的传播者。他们拨开迷雾,戳穿假象,让人们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把自由的思想带给人们。思想家的心灵是孤独的、高傲的,面对强权,他们宁可蒙受屈辱也不会亵渎自己的信念,宁可一无所有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宁可抛弃生命也不会放弃真理。他们的人生多半历尽磨难,误解、诽谤和陷害常常与他们如影随形。走近思想家,常常会感到思想家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永远也学不会随声附和,更不屑迎合权贵;思想家又是不安分的,他们总想着如何破旧立新。思想家们手无寸铁,却如同无畏的斗士,总是把愚昧和专制视做终身的敌人。

回首远望,思想大师们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构造了一座座美丽的花园,徜徉其间,我们一定会心旷神怡;掩卷长思,我们一定会痴醉其中。审视人类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生活,品味贤人圣哲的思想智慧,回眸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家思想所透出的悠远的灵光,倾听中世纪思想家们行走在黑暗中所发出的喃喃低语,分享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挣脱灵魂枷锁的喜悦,感受启蒙时期思想家改变世界的澎湃激情,饱览现当代思想家们成熟的思想风姿,我们会发现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伴着思想家们灵智的思想脚步,都承载着思想家们发自肺腑的美好愿望,一路走来,透过一幅幅美妙的思想画卷,我们不仅感受了思想家们超群拔类的睿智思想,更让我们感怀。让思想家们欣慰的是,在他们导引下的人类社会,正朝着他们构想的美妙社会一步步地前进着……

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在科学技术至上、资讯泛滥的社会,人文素养仍然是每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当代青年从名著中吸取养分,寻求大智慧,应该是全面造就自己的必经之途。哲学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智慧沉淀,是东西方共有的永恒的精神资源。哲学的智慧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而是关于整体性的思考,因此,哲学成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哲学的用处乃是无用之用,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阅读这些名著,是当代青年提升素质修养的重要方式。  思想的海洋广袤而深邃,鉴于篇幅的限制,本书只能做到珠海拾贝,对于很多对人类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思想之珠只能忍痛放弃。书中精选了历史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的经典作品,其中有的作品不仅论述了作者的“核心思想”,还颇具文学趣味,更加具有可读性。

阅读经典,品味经典,从中摄取人类伟大思想的精粹,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善待人生,学会战胜生活的烦恼、情欲的动荡、人生的苦闷、死亡的恐惧,等等,从而获得心灵慰藉和精神依托,这为我们提供了阅读哲学思想作品的充分理由。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一读完这些名著并不现实,现实条件也不允许。我们也不希望所有的人皓首穷经,迷失在书堆里。我们希望读者通过本书能对那些名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帮助读者摆脱阅读上遭遇的困境,改善阅读生活。当然,我们更加希望的是,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汲取先哲们的思想和艺术精华,从而达到启智怡情的阅读效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方思想经典名著导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健鹏//胡足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37434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1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