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社会稳定及预警机制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分别从“合法与非法”两个角度共九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二是对如何维护当前和今后的社会稳定工作从“重点环节和机制体制建设”两个角度共十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三是对社会稳定预警机制问题做了初步探索,分别阐述了社会稳定预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预警机制的内容、重点、途径等。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立足于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的客观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和剖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国际国内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点环节和需要建立的机制体制。其中,在原因分析上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实践为重点、国外因素与国内因素相结合并以国内因素为重点、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并以现实因素为重点、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相结合并以宏观因素为重点,从而对当前的社会稳定总体状况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描述。在对策研究上注重了现实性、可操作性,力求措施可行、可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突出问题/1

 第二节 社会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

一、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社会改革的有序性/12

二、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13

三、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有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4

四、保持社会稳定是瓦解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16

 

第二章 社会稳定概论/18

 第一节 社会稳定的内涵、特征/18

一、社会稳定的内涵/18

二、社会稳定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24

三、社会稳定的基本特征/28

 第二节 新中国社会稳定的基本状况/29

 第三节 新中国四代领导人的社会稳定思想简介/32

一、毛泽东的社会稳定思想/32

二、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41

三、江泽民的社会稳定思想/44

四、胡锦涛的社会稳定思想/47

 第四节 我国社会稳定理论研究综述/53

一、关于社会稳定内涵的研究/53

二、关于社会稳定形态的研究/55

三、关于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研究/55

四、关于实现我国社会稳定对策的研究/57

 

第三章 影响社会稳定的非法化因素/59

 第一节 恐怖主义活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59

一、恐怖及恐怖主义的基本概念/59

二、现代恐怖主义的兴起与泛滥/60

三、现代恐怖主义活动的特征和趋势/64

四、恐怖活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67

 第二节 民族分裂主义活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69

一、“东突”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69

二、“藏独”分裂主义活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75

 第三节 邪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82

一、邪教的概念/83

二、当代中国邪教演变的两个阶段/83

三、邪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85

 第四节 腐败现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87

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88

二、瓦解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88

三、破坏稳定的社会基础/89

 第五节 社会治安状况对社会稳定的影响/90

一、违法犯罪活动/90

二、群体性事件/94

 

第四章 影响社会稳定的合法化因素/107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07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107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主要领域/110

 第二节 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12

 第三节 文化价值观念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15

一、文化多元化导致价值观的混乱与冲突/115

二、文化及文化观念矛盾现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16

 第四节 社会转型期间人民内部矛盾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19

一、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119

二、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123

三、社会转型期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127

 

第五章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环节 /131

 第一节 明确战略机遇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宏观思路/131

一、发展先进生产力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障/132

二、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思想保障/133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制度保障/136

 第二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维护稳定工作/139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必然要求/139

二、树立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稳定观/141

三、按照科学稳定现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143

 第三节 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邪教活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145

一、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活动/145

二、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151

三、坚决打击邪教活动/158

 第四节 积极推进民主化、法治化进程/160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党对社会稳定的领导作用/160

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司法公正/161

三、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的程序和规范建设/162

四、努力提高政治民主的组织化程度/163

五、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政治参与机制/163

六、培育现代政治文化,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和参政能力/164

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164

 第五节 实施积极的就业措施/168

一、推动就业的宏观措施/170

二、推动就业的微观措施/171

 第六节 加快社会保障建设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的底线/173

一、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30年改革的简要回顾/173

二、社会保障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条件/176

三、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179

 第七节 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185

一、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186

二、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191

 第八节 充分发挥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194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维护稳定中的主导作用/194

二、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主力军和骨干作用/200

三、积极引导舆情,做好舆情处置/203

 

第六章 维护与保持社会稳定的机制体制/208

 第一节 建立健全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利益协调机制/208

一、利益引导机制/209

二、利益约束机制/210

三、利益调节 机制/210

四、利益补偿机制/211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212

一、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的缺陷/212

二、尽快完善利益表达机制/215

 第三节 畅通社会宣泄机制/219

一、社会不满情绪的存在是建立社会宣泄机制的原因和事实依据/220

二、社会不满情绪的疏导和控制/223

 第四节 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防控机制/226

一、法律防范机制/226

二、法律化解机制/227

三、法律控制机制/229

四、责任追究机制/230

 第五节 社会预警机制/231

 

第七章 社会稳定的预警/232

 第一节 社会稳定预警问题概述/232

一、社会预警研究的发展/232

二、社会预警机制的一般含义及内容构造/236

三、社会预警的本质属性/239

四、社会预警的方法/241

五、社会预警的主要原则/243

六、社会预警的功能/245

 第二节 建立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可能性/247

一、建立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必要性/247

二、建立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可能性/250

 第三节 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构建/252

一、社会稳定系统的逻辑结构/252

二、社会预警指标的编制/255

三、社会预警的主要环节 /260

 第四节 社会预警机制的内容与途径/263

一、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内容/263

二、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途径/266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27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社会稳定及预警机制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银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95018
开本 32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8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 8: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