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坏蛋(Ⅱ我的配角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再鲜艳的红花,也要有苍翠的绿叶来陪衬;再优秀的主角也得有称职的配角来帮衬。刘龙就是这样一位鲜明的、在衬托他人中展示自己光辉的著名配角。本书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这位不计较名利、不可多得的好同志,一个一生勤恳的老演员,一片甘于永远烘托红花的绿叶。

本书记录了刘龙这位演员的配角演艺生涯。从1943年15岁的刘龙考入上海苦干剧团踏入演艺圈开始,几十年来,刘龙在舞台上、银幕上、荧屏上塑造的多为反面角色。虽然有时在作品中他的戏不多,但他的表演一点也不逊色于主要演员。他是一个具有深厚造诣的反派角色,有时也因为这样的角色而让人印象深刻。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有:回忆刘龙的《童年和少年》。上集刘龙是从15岁考入苦干剧团开始写的,也就是从参加工作开始。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并未涉及,这次刘龙把这段历史补上了。苦干剧团解散后,刘龙回枣庄,当难民。回上海,这一段刘龙写了《回首当年思绪万千》。在《同台三年受益匪浅》中,刘龙写了石挥的舞台表演。石挥是刘龙最佩服的演员,他演的舞台戏,他在舞台上创造的人物形象,堪称一绝。刘龙和他同台演戏,感受很多,回忆和整理他的精彩表演片断,就是向他学习的过程。刘龙写了回忆白沉的文章,谈他导的戏和演的戏,这两方面他都很优秀;谈到他的晚年生活,谈了找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和姐姐。《革命征途永不停步》,写了刘龙在行军中的体会。为了表达刘龙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刘龙写了《恩师高元钧》和《刘龙们永远铭记》两篇文章。刘龙又写了刘龙演坏蛋的表演体会,其中有《在<路漫漫>摄制组》、《回顾拍<八百罗汉>》、《刘龙所钦佩的李俊导演》。还写了参加的各种活动以及参加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的情况。续集中还写了有关儿子和女儿的文章,倾诉着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深厚感情和期望,也是留给他们的一个纪念。

目录

自序

一、我的童年和少年

二、回首当年思绪万千

三、同台三年 受益匪浅一浅谈石挥的舞台表演

四、忆白沉——回想当年往事

五、革命征途永不停步

六、演出话剧《年轻的一代》

七、巧遇

八、恩师高元钧

九、我们永远铭记

十、在《路漫漫》摄制组

十一、回顾拍《八百罗汉》

十二、拍《黑林鼓声》

十三、我所敬佩的李俊导演

十四、认亲和寻亲

十五、战友大聚会——庆祝国防文工团60周年华诞

十六、影视人物大拜年《正方反方》

十七、中国文化艺术团赴澳演出

十八、回云南老家

——参加“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红河电影周”活动

十九、儿子的成长和进步

二十、女儿的艺术道路

二十一、青岛行——拍摄电视剧《廖家》散记

附录:刘龙主要电影作品,主要电视剧作品,主要话剧作品

试读章节

六、演出话剧《年轻的一代》

我演的舞台戏,扮演的角色大部分也是坏蛋,什么国民党军官、日本鬼子、汉奸都演过,我演坏蛋实际上从话剧时就开始了,越演越坏,越演官越大。国民党军官在舞台上最大演个校官,在电影上已经演到四星一级上将刘湘了;日本鬼子在舞台上顶多演个小队长,在影片中已经演到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在电影里我演的几乎全是坏人,只演过一个好人,是《风雨下钟山》的王高参,他是个中共地下党员;而在舞台上,我演的好人可不止一个。其中有《烈火红心》中的县委书记、《荣誉》的指导员、《第二个春天》的老梁爷爷、《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周德贵、《年轻的一代》的林坚等。

《年轻的一代》里我扮演厂长林坚。这是位老干部,还是领导干部,要塑造好他,对我这个在台上老演坏人的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要和我过去演的戏有所不同,就是要改变自己。人物身份,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是要通过一句句台词一个个细节以及每一场戏的表演去体现的。我琢磨着如何把林坚演得既有身份感又不是端架子,台词处理得要能打动人,又不是在说教。通过排练,在导演的帮助下,使我逐渐接近角色,把握住人物。有两场戏,我到现在还经常想起当时演出的情景。一场戏是林坚在家里修桶,小李子李荣生在旁边看着,他以为林坚是修桶的工人。两代人谈起什么叫幸福的话题,小李子认为能像岚岚爸爸那样,当厂长管那么多人,大家都听他的,这才叫幸福。林坚说:一辈子为人民服务,做对人民有利的事,让人民都能过上富裕的日子,这才叫幸福。小李子的年轻单纯和好奇心,与林坚不露身份,耐心的帮助小李子,构成了戏剧冲突。演出中观众笑声不断,剧场效果十分强烈。另一场是第三幕,林坚拿出林育生亲生父亲在狱中牺牲前写给儿子的血书。林育生在读血书时,观众席中安静极了,甚至于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得见,观众已经入戏了,完全跟着剧情走了,在台上能听见观众哭泣的声音。观众的感情,直接刺激了演员的表演激情。台上台下的感情交融在一起,这就是话剧的魅力,也是演员迷恋话剧,舍不得离开舞台,离不开观众的原因吧。

《年轻的一代》的导演是梁晨同志。戏在开排前,他和美术设计韦陀同志正在中旬藏族地区深入生活,准备排演藏民骑兵队。他们突然接到总团政委打给他俩的电话,叫他们立即回团另有任务。回到团里才知道,秦基伟司令员在北京看了空政话剧团演出的《年轻的一代》,认为这个戏很有教育意义,指示文工团要排这个戏,为部队演出。当时话剧队一分队正在排练自己创作的剧本《吴兴春》,排练《年轻的一代》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们演员二分队。梁晨担任导演,韦陀是舞美设计。排这个戏是在1963年,正好是我们团里六0年这批学员该毕业了,这个戏也算是他们毕业剧目。梁晨就是这个班的主讲老师。他195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他人聪明,又很用功,学习成绩优异。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学员,打好他们的表演专业基础。梁晨工作起来,什么都不管的。他家里养了一窝鸡,他只要回家,一群鸡跟着他跑,可他不知道这是谁家的鸡,他爱人小卢就说他,“梁晨,鸡都认识你了,你还不认识鸡。”这虽然是个笑话,但说明他的心总是在工作上,他不管别的。他要排起戏来,真是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比谁都认真,比谁都投入。我记得就是排《年轻的一代》的时候,正赶上他爱人任医院生孩子,这是他爱人的头一胎。梁晨为了排戏无法去医院,一直在排演场帮演员抠戏。你说他不爱小卢、不爱孩子?他很爱妻子和刚生下来的儿子!可他就是做到了公而忘私,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同样以这种精神做教学工作,培养学员,使他们都能成才。他的良苦用心终于有了回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演员。他和我同庚,也已进入78岁了,他生日比我大一些,可他精力不减当年,工作还那么执著,他现在在四川省职业艺术学院任教,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表演人才。  《年轻的一代》的演员有:肖继业由李廷魁、高明扮演,夏倩如由王惠珠扮演,林育生由田秩、赵聿奎、李训扮演,林岚由石恩模扮演,林坚由刘龙、马汝腾扮演,夏淑娟由陈珉、陈碧琳扮演,肖奶奶由郝颂琴扮演,小李子由汤敏扮演。《年轻的一代》剧本写得好,很有教育意义。剧中表现了肖继业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不怕艰苦,积极向上,一心要为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也表现了只图安逸,不知进取,怕苦怕累,没有远大理想的林育生。歌颂了肖继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批判了林育生贪图享乐的思想;也表现了老一代革命者对下一代的关怀和爱护。这出戏既适合年轻人,也适合老年人,看戏后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年轻的一代》在国防剧院连排,第一幕演了一半,昆明军区政治部许副主任走进剧院,看台上正在排戏,就坐下来看戏。导演见是许副主任来了,就请他从头看起,我们又从第一幕开始往下演。当演到第三幕,林坚告诉林育生他父亲牺牲前留下的血书时,许副主任深受感动,流下了热泪。他看完全剧后,非常肯定,赞扬这是一台好戏。后来他女儿就是看了这个戏受到深刻教育,决定报考地质学院,要做一个像肖继业一样的地质工作者。

秦司令看完《年轻的一代》演出后,又到后台看望演员,并讲了话,他说:“这个戏排得好,演得好,非常感人。”司令员是很关心爱护文工团的。

我记得1954年,他到任的第二天,就到文工团来看望我们。那时我们住在靖国新村43号,他和我们见面是在饭堂里,他热情地向大家问好,他说到昆明军区来工作很高兴,因为这里有老首长和老同志。他还带了一些乐谱送给我们,彭华团长代表全团接受了秦司令员赠送的礼物。这说明司令员很重视、很喜欢文艺工作。由于他关心重视文艺工作,国防话剧团创作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如话剧《遥远的勐垅沙》和《向北方》、《迎接曙光》、《胜利在望》等三个越南小戏。这两出话剧都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

P65-71

序言

《坏蛋——我的配角人生》已经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是我第一次出书,心里自然很高兴,但也感到忐忑不安,我怀着这种矛盾的心情,等待着读者和亲朋好友的评论。不久我收到了一些来信,也接到一些电话,其中有读者的,大多数还是亲朋好友对我的爱护和关心。对我写的这部书都给予了肯定。有的说:“看书后感到文如其人,书写的很实在,实事求是。”有的说:“书里谈了演戏,更谈到做人,每篇都很有情。”有的说:“书里,你对影坛的同行,对部队的战友,字里行间渗透了真情,总是不忘别人对自己的滴水之恩,感受到你做人的准则。”也有的说:“文章朴实真切,语言流畅,书中含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等等。大家的肯定和赞扬,使我受宠若惊,十分惭愧,感激感动之情无以言表。我很明白这是大家对我的鼓励,但也激励了我再写续集的勇气和决心,因为我还有话要说,有事要写。应该再说,应该再写。这样,自己不留遗憾,对亲人,对好友,对读者都有个交代。

书出版不久,我就住到上海女儿家,每天清茶一杯,开始写续集。我不是专业作家,每天都能写几千字,我写点东西可就费了事了。要查资料,把事情写准确,弄清楚;要斟酌词句考虑语言用的是否贴切妥当,文字通不通顺;还要查字典,因为繁体字写惯了,要学会写简化字,要避免出现错别字。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写的速度自然就慢,有句话叫慢工出细活,我的活儿虽然说不上细,但心是真诚的,写的东西是实在的,对己对人是负责的。

续集中的文章,还是写我演过的戏,做过的事,参加过的活动。内容有:回忆我的《童年和少年》。上集我是从15岁考入苦干剧团开始写的,也就是从参加工作开始。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并未涉及,这次我把这段历史补上了。苦干剧团解散后,我回枣庄,当难民。回上海,这一段我写了《回首当年思绪万千》。在《同台三年受益匪浅》中,我写了石挥的舞台表演。石挥是我最佩服的演员,他演的舞台戏,他在舞台上创造的人物形象,堪称一绝。我和他同台演戏,感受很多,回忆和整理他的精彩表演片断,就是向他学习的过程。我写了回忆白沉的文章,谈他导的戏和演的戏,这两方面他都很优秀;谈到他的晚年生活,谈了找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和姐姐。《革命征途永不停步》,写了我在行军中的体会。为了表达我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我写了《恩师高元钧》和《我们永远铭记》两篇文章。我又写了我演坏蛋的表演体会,其中有《在<路漫漫>摄制组》、《回顾拍<八百罗汉>》、《我所钦佩的李俊导演》。我还写了参加的各种活动以及参加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的情况。续集中还写了有关儿子和女儿的文章,倾诉着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深厚感情和期望,也是留给他们的一个纪念。希望大家能抽空翻翻看看,我会非常的感激。非常荣幸的是,谢铁骊导演为我题写了书名。谢晋、王晓棠、于洋、庞学勤、翟俊杰、江平等领导、导演、好友为我题了词,他们的美好话语激励我在电影表演艺术上继续努力学习,我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续集还是由谢铁骊导演题写书名,谢晋导演、王晓棠厂长、于洋会长、庞学勤副主席、翟俊杰导演、江平副局长题了词,他们对我的鼓励、关爱,我由衷地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坏蛋(Ⅱ我的配角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3086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4.66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1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