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变局时代,玄机重重,聪明之外,更需大智慧。

《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以六个历史人物为主要线索,并由此分作六大章--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三位大宋皇帝主宰了帝国的沉浮;王安石、童贯、岳飞,三位大宋文臣、宦官、武将,改变了帝国的命运--通过这六个人的史传,作者描绘出一幅既忠于历史真实而又不拘泥于正史定论的帝国政界图,将有宋一代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爽爽快快。

内容推荐

全书以六个历史人物为主要线索,并由此分作六大章--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三位大宋皇帝主宰了帝国的沉浮;王安石、童贯、岳飞,三位大宋文臣、宦官、武将,改变了帝国的命运--通过这六个人的史传,作者描绘出一幅既忠于历史真实而又不拘泥于正史定论的帝国政界图,将有宋一代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爽爽快快。其运笔如挥毫泼墨,全然不受编年史料限制,纵横开阖而结构分明、线索清晰,留白之处引人浮想联翩;于历史关键处又如工笔白描,细细勾勒,无论刀光剑影抑或英雄断肠,跃然纸上。

目录

楔子

一 好汉赵匡胤的“卧榻”情结

二 都是王安石惹的祸

三 宋徽宗的浪漫生活

四 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

五 赵构,骑泥马渡江的皇帝

六 岳飞必须死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公元1127年的大祸发生时,距离大宋帝国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龙驭宾天,已经过去了151年。仔细检视大祸发生的经过和这151年的帝国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其实,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太祖皇帝就已经为今天这场大祸埋下了祸根。

祸根的根系则深植于皇帝的那张卧榻。

赵匡胤祖籍涿州,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县。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在河南洛阳夹马营。还有一个说法,认为夹马营应该叫甲马营才对。按照后一种说法,则很有可能是军队的一个后勤基地,和他出身武将家世有些相符。据说,他出生时身带异香,三日不散。因此,乳名叫“香孩儿”。

年轻时的赵匡胤曾经相当困窘,原因是他父亲本来是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的战将,后来屡遭变故,家道中落,家境变得十分艰难。

公元947年,赵匡胤21岁。史书说他“容貌雄伟,器度豁如”。学习骑射武功,常常出类拔萃。有一次,他飞身跃上一匹没上笼头的烈马,马狂奔,逸上城墙斜道,将他在门框顶上迎头撞将下来,人皆以为那脑袋必定撞得粉碎。片刻,只见他徐徐起立,腾身跃上马背,复驰骋如电。人皆异之。就在那一年,他离开越来越窘迫的家,开始风风火火闯荡九州。随后两年的江湖生涯,令他饱尝人间冷暖,遍历世态炎凉,吃了不少苦头。当时,他父亲过去的一些好朋友已经相当有权势,赵匡胤去投奔时,无一不是遭遇白眼冷遇。其中最好的一位算是凤阳节度使王彦超,给了他几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千儿八百元,把他打发了。致使未来的赵家天子极为困窘,最惨的时候,曾经靠在街边设赌局来维持生计。因此,我们千万不可小瞧今天在马路边上,时常可以看到的那些用扑克牌与象棋残局引人上钩的此类人士。

公元949年下半年,赵匡胤流浪到了汉水边上的重镇襄阳,没有钱住店,栖身在一座寺庙里。寺庙的住持年近百岁,饱经沧桑,阅人无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一看赵匡胤,风尘满面,难掩英挺之气;破衣一身,全无寒酸之态,就知道这个年轻人必非池中之物。于是,老和尚与他谈古论今,点拨他说:汉水以南社会稳定,水至清则无鱼;北方却兵荒马乱征战不休,乱世出英雄。少年英雄奈何南下,却不北上建功立业?赵匡胤一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也不客气,拿了老和尚赠送的一大笔重金厚礼,骑上寺庙里唯一的一匹毛驴,拜别老和尚,雄赳赳地就奔北方去了。

公元950年,赵匡胤来到河北邺都,投军在后汉枢密使郭威手下,当了一名普通士兵。赵匡胤魁梧雄健,有一身上好的骑射武功,读过不少书,偏偏打仗还不怕死。当兵第二年,郭威发动武装政变,三下五除二把后汉收拾成了后周,做了后周太祖。赵匡胤作战不含糊,因军功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大约相当于警卫队队长的样子。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病死。他没有儿子,由养子柴荣继位,史称周世宗。这位周世宗柴荣在历史上口碑不错,赵匡胤当兵后一直跟着他干,此时成为他的亲信,被调到中央禁军中任职。

同年,北汉趁后周太祖刚死,发兵攻打后周。赵匡胤随周世宗柴荣出兵迎敌。两军在高平,即今天山西晋城东北部发生激战。这场战役对赵匡胤影响巨大。当时,北汉军队占据上风,后周的两员大将见势不好,临阵脱逃。结果整个部队阵脚大乱,极为危急。赵匡胤临危不乱,高喊:“主危臣死,拼死尽忠的时候到啦!”带领所部骑兵直冲敌阵。北汉军队经受不住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一败而不可收拾。后周军居然扭转败局取得大胜。

战后,赵匡胤被世宗柴荣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大约相当于皇家直属部队的第三把手,一下子成了高级将领。这还不算,柴荣还委托他整顿军队,组建殿前司诸军。据说,赵匡胤平日为人重朋友、讲义气,慷慨大方,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有钱大家花,结交了一大批朋友。有一种说法,认为梁山泊好汉最喜欢说的那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特别受赵匡胤欣赏并身体力行。不管怎样,现在,利用主持军队整顿的机会,他将许多可以交心的部下安排到掌实权的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又与10位中高级将领结拜为著名的“义社十兄弟”,从而形成了在后周军队中极大的潜在势力。

此后,从公元956年到958年,周世宗柴荣对南唐发动过三次进攻,赵匡胤身先士卒,敢打敢拼,而且有勇有谋,表现极佳。公元958年,在攻打南唐的寿春时,赵匡胤乘坐一个皮筏子突入护城河指挥登城,要不是一个叫张琼的亲兵舍身护主,那如雨的矢石可能早就把他射成刺猬或者砸成肉酱了。

经过这些战役,赵匡胤攻城略地大难不死,很快就被提拔为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成了军队系统中最重要的几个将领之一。在此期间,赵匡胤本人也开始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不光江湖义气豪迈依旧,还结交了一批文人雅士,并把一些这样的人收为心腹,如赵普、王仁赡等。后来,此二人分别成了大宋帝国的宰相和副宰相。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戎马之余,他还重拾书本,开始读书。这使周世宗柴荣很奇怪,问他:“你不好好舞枪弄棒,怎么居然读起书来?”

须知,此时文人的地位相当卑微,正是武夫们横行天下的时代,没有什么人把读书人放在眼里。P3-6

序言

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

中国人陷入长达10余年的兵凶战乱、血雨腥风之中。

先是头年底,帝国首都汴京(又称汴梁,即今日开封)沦陷敌手;进入正月,金国骑兵将首都的金银宝货、文玩古物、仪仗图籍搜罗一空;二月,金人立原来的帝国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三四月间,我们帝国的两位皇帝——当了1年多太上皇的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大儿子、只当了1年多皇帝的宋钦宗赵桓——全部成为大金骑兵俘虏,被掳掠到了金国。一同被掠去的还有在汴京的皇家宗室、妃嫔宫女、文武百官、工匠艺伎等14000多人。北宋帝国就此灭亡。

这是中国人从未遭遇过的耻辱。

从此,“靖康之耻”刀子般刻进了中国的记忆。

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侥幸脱身,旋即逃往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当年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帝国,改年号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当时赵构刚满21岁,他成了大宋帝国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称宋高宗。

这一年,本书所涉及到的人物,情况各不相同。他们当中,有一些被认为需要对本年发生的一切负责,有些则被本年度发生的一切改变了命运,这种改变有时表现得相当彻底。

遂成为令人无法释怀的帝国政界往事。

后记

几年前,在清东陵的乾隆墓与慈禧墓,我曾经大受刺激。是日,正值沙尘暴,古人叫大风霾。从他们的坟里钻出来时,心情灰恶已极。4000年来,我们不知为帝王们造了多少如此美轮美奂的坟墓,假如有人能够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银子的话,一定是个能吓死人的、真正的天文数字。据说,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盗墓贼孙殿英,在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坟里,不算毁掉的古籍善本、珍罕字画,仅仅盗走的陪葬品,价值就在两亿五千万两白银以上,用购买力折算,差不多将近今天的五百亿人民币。这还没有计算坟墓的造价之类。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一辈子一辈子干过的事儿。从来没听什么人问过:这叫什么事儿呀?

一个家庭里,正副家长的气质教养、能力性格、为人处事,对于这个家庭是否幸福的关系极重。清贫之家和睦幸福的,大有人在;富裕家庭乱七八糟的,更不罕见。究其原因,盖出于此。由此想到,一个单位里,一二把手的气质教养、能力性格、为人处事,对于这个单位是否兴旺发达的关系极重,很少听说一个单位的一二把手狗屎倒灶,该单位的员工还会特别有团队精神的。由此想到,一个国家里,恐怕不能说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和皇帝宰相们没有关系。尤其是中国,谁都知道皇帝宰相意味着什么,谁都知道他老人家根本就是我们的天地神灵,谁都知道他比我们的亲娘老子管的可要宽多了。连七品芝麻官都叫灭门的县太爷,更遑论皇帝宰相。既然如此,要想弄清楚中国历史上那些回肠荡气、一唱三叹、跌宕起伏、长歌当哭的事儿,只弄明白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可能还不太够,说不定云里雾里的反倒更糊涂。好些东西,从人的角度想一想,把人当成人琢磨一下,说不定很快就明白了。

于是,就写了这本书。

为什么挑这一段历史下手?仅仅因为有一个人的死,从会看小人书的时候就开始折磨我。不用说大家也能知道,这个人是岳飞。

我没受过正规的史学训练,可能有不少错误让方家笑话。好在有一点我心里有数:任何一件史实,包括稍微重要一点的人物对话,我都可以告诉你在古、现代文献资料中的出处。

写作过程中,曾经有我的同事和我珍视的朋友听过一些片断。我想告诉你们,你们曾经给予的赞美和鼓励,对于我极其重要。我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回想起来。谢谢。

书法家朱岩先生慷慨赐字,为本书题写章目及书法作品。我惶惑于本书配不上先生的墨宝,只能再次深致谢眈。

吴思是我的大学同学。在寝室下围棋,我们互有胜负,心里很安慰,觉得智商还不太差。毕业几年再碰面时,居然在围棋盘上几乎没有了还手之力。又过几年,回到一个城市里,他突然搡给我一本书,名叫《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吴思著。一口气读下来,感觉是服了,比在围棋盘上没活出几块棋时的感觉彻底多了。随后问他,可否报考他的研究生,他斜我一眼,相当得意地说了句:“别扯淡了。”事实上,本书是在他的刺激下写出来的,需要感谢他亦兄亦弟亦师亦友的海阔天空。

吴雨初是另一位亦师亦友亦兄的人物。在他面前,我不太敢造次。当他边听着笔者谈本书写作计划,边以不算大的眼睛笑眯眯地盯着你看时,让人的自我感觉变得奇好。我必须承认,他以相当特殊的方式对本书作者的帮助与鼓励,令人难忘。

朱明德则是多年的兄弟。我的5年西藏生活,就是以到拉萨后第一天就与他同居一室开始的。当他对本书表示出淡淡的兴趣时,我的感觉是,必须快点写好,让这个历史系出身的人长点见识。 听林宏的批评是一件令人极其愤慨的事情。过后仔细想来,不能不承认,他推过来的一堆垃圾,的确存在于本书的原稿中。这是我老老实实再三修改书稿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此,即便有表示感谢的意思,也相当勉强。责任显然应该到他身上去找。  感谢我的妻子和女儿,她们毫无抱怨地与我一同承受了辞职后的所有风险,毫无抱怨地接受了我极其乏味、昼夜颠倒的写作习惯。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感激之情。

 最后,我想对读者朋友们说的是:你们如果喜欢这本书,我会极其开心;要是不喜欢的话,那么来吧,我将镇定地站在这儿,等着你扔来的砖头。

要是愿意,就发个邮件给我。电子信箱地址是:

yapinglil216@sohu.com

2004年4月28日凌晨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除了掩卷之后的“不胜唏嘘”之外.此书还让我们懂得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子非史家,安能言史”的经典时代,必然随着今人对周围事物所作的越来越多的历史解读而成为过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

秘书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温铁军

读来很有《万历十五年》的味道,娓娓道来,隽永通达,形神俱似。李亚平让我们随着那些大名鼎鼎的古人共同活了一遭。

——著名学者,《潜规则》、《血酬定律》作者 吴思

比小说还好读的历史,比影视还好看的画卷。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社长 吴雨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亚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56334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4.07
丛书名
印张 1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