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菊花与刀/大国性格
内容
试读章节

在美国竭尽全力攻打过的敌人中,日本人是最令人琢磨不透的。在其他战争中,我们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一个行动和思维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对手。同1905年的沙皇俄国一样,我们面对的敌手是一个不属于西方文化传统,但又全副武装且训练有素的民族。西方民族公认的那些基于人性的战争规则,对日本人来说,显然是不存在的。这使得太平洋战争不仅仅是一系列岛屿登陆战,也不仅仅是艰苦卓绝的后勤问题。从而使得研究敌人的民族特性成为一个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首先了解他们的行为。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在日本的闭关锁国被打破的75年间,对日本人的描述,最常见的是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但是,又……”之类的东西,这些离奇的措辞从未用在世界任何民族身上。一个严肃的观察家在论及一个非日本的民族时,说他们彬彬有礼,一般不会加上这么一句“但他们又很傲慢、自大”;当他认为这个民族的行为极其刻板时,也不会另外指出“但他们又很能适应激烈的革新”:当他说这个民族性格温顺。但不会再解释说这个民族不易于驾驭:当他说这个民族忠诚慷慨时,也不会宣称“但也有背信弃义和心怀怨恨的时候”;当他说这个民族真诚勇敢,也不会叙述他们的怯懦;当他说这个民族的行动完全是为了面子问题而在乎别人的评价。也不会再说他们有着真诚的良知;当他描述这个民族的军队像机器人一样的军纪训练,也不会再讲在这样的军队中士兵们也有桀骜不驯甚至犯上作乱的另一面;当他描述一个民族如何热衷于向西方学习时,也不会再大肆渲染其顽固的保守主义:当他著书立说论述这个民族如何普遍崇拜唯美主义,因此演员和艺术家具有很高的荣誉并不遗余力地关注菊花的栽培,那他不会再另写一本书来专论这个民族对剑的崇拜以及武士极高的荣誉。

然而,上述所有矛盾却在有关日本的论著中交织着。他们是对的,刀与菊花。都是日本民族画像中的一个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日本人兼备了下列各种性格:侵略好斗而又爱好和平,追求武力而又崇尚美感,倨傲自大而又谦逊有礼,冥顽不化而又与时俱进,温雅驯服而又心怀怨愤,诚实忠诚而又背信弃义,坚强勇敢而又怯懦胆小。墨守成规而又追赶时髦。他们十分关注别人对其行为的感受,但当他人对其错误毫无所知时,又会因自责而不堪承受。他们的士兵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此时,了解日本对美国来说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对这些矛盾和其他许多纷乱的矛盾已经不能置之不理了。我们面前接二连三地出现各种危机。日本人到底要干什么?能否不进攻其本土而使之投降?我们是否可以轰炸皇宫?从日本战俘身上我们期望能得到什么?在对日本军队和国内民众进行宣传时,我们应该讲些什么,以便能拯救美国人的生命以及削弱日本人战斗至最后一个人的决心?这些问题即使在非常了解日本的人之间都引起激烈的争议。如果和平降临,为了维持秩序,日本人是否需要永久的军事管制?我们的部队是否必须准备在日本群山中的要塞与那些顽抗到底的敌人拼命?在世界和平可能到来之前,日本是否会发生一次法国或俄国式的革命?谁将来领导这次革命?或者,日本民族只有选择灭亡?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判断分歧很大。

1944年6月,我受命从事研究日本的工作。我被要求使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使用的一切研究方法,来弄清楚日本民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那年初夏,我国已经开始展开对日本大规模的反攻。在美国,许多人还认为对日战争有可能要持续三年,也许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日本,有的人则认为这次战争将会成为百年战争。他们说,美国人虽然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是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离日本本土还有几千英里。日本官方公报根本不承认其海军的失败,日本国民还认定自己是胜利者。

然而,到6月份,局势发生了变化。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最高司令部已经没有必要再给予欧洲战场两年半以来一直保持的优先考虑了。对德战争的胜利已经就在眼前。在太平洋战场上。我军已经在塞班岛登陆,这是一次预示着日本人将彻底失败的军事行动。从此以后。我们的士兵便日益接近与日军短兵相接了。而且,在新几内亚的瓜达尔卡纳尔、缅甸的阿图、塔拉瓦和比亚克等战役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我们直接面对的敌人是何等的可怕。

因此,在1944年6月,解答有关我们的敌人——日本的许多疑问,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些问题,无论是军事上的,还是外交上的,也不管是属于高层政策的问题,还是为了投放到日军前沿阵地的传单,洞察日本人的特性都显得非常必要。在日本发动的全面战争中,我们必须了解的,不只是东京当权者们的动机和目的,不只是日本漫长的历史。也不只是经济、军事上的统计资料。我们必须了解,日本政府指望从他们的人民那儿能够得到什么?我们试图弄清楚日本人的思维和感情的习惯,以及这些习惯开始的模式。我们还必须弄清这些行动、意志背后的约束力。我们必须把作为美国人采取行动的那些前提暂时扔到一边,并且尽可能不那么轻易地下结论,说什么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日本人也会那样做。

我所接受的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此时,美国与日本正处于交战状态,在战争期间将所有问题都归罪于敌国,这很容易,但试图了解敌人是如何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人生那就要困难多了。然而,我这个任务又必须去做。问题是日本人将怎样去做,而不是我们身临其境时该如何行动。我必须试图将日本人在战争中的行为,作为一种了解他们的有用资料来加以利用,而不是作为一个消极因素来看待。我必须关注他们挑起这次战争的方式,并且暂时不作为一个军事问题,而作为一个文化问题来看待。与和平时期一样,日本人在战时的行为也有其鲜明的特色。他们对待战争的方式表现了哪些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特征?他们的领导人激励士气、消除疑惑以及在战场上排兵布阵的方式——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他们自己认为可资利用的力量是什么。我不得不认真研究战争的各处细节,来考察日本人如何一步一步地暴露自己。P1-4

书评(媒体评论)

森三树三郎以“畅销不衰”评本书:“鲁斯·本尼迪克特是最近闻名的文化人类学女学者,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了有关日本人心理的调查研究,1946年,其研究成果以《菊花与刀》为书名出版,至今畅销不衰。”

(《名与耻的文化》)

川口敦司以“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评本书:“不过,这种假设代替不了《菊花与刀》的学术价值。作为‘文化相对主义’人类学派的著作,这本书在它那个时代,对于外国人认识日本文化,乃至日本人理解自身的文化,是有帮助的。它可以算作历史上日本文化系统研究中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

(《日本文化多种模式的合一》)

尚会鹏以“光辉范例”评本书:“作者经受住了这个考验,该书不是一篇谩骂式的‘檄文’,冷静的态度和严谨的分析使本氏的研究超出了为战争服务这一应用目的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也可以说是应用人类学诞生以来社会人类学直接应用于现实的一个光辉范例。”

(《一幅日本民族性的透视图》)

鞍四以“经典之作”评本书:“本尼迪克特以此书开创了文化人类学中国民性研究的先河。……她那种不苛求唯一解释的学术态度,也终于使《菊花与刀》成为了可以历经半世纪风雨的经典之作。”

(《读一读<菊花与刀)吧》)

目录

第一章 课题——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情义最难承受

第八章 洗刷一个人的恶名

第九章 人类感情圈

第十章 品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磨砺儿童

第十三章 降服后的日本人

序言

一套煌煌的大师学术名著,当有一篇正大序言,就学术而言,不外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大师们的著作之学术价值无需赘言,编者的文化理想与学术追求虽在丛书编选的过程中得到凸现,而编选者亦有话告于读者。

吾国有“天朝上邦,万国求拜”的傲慢,也曾有“九·一八”等幕幕被践踏的历史。美国有被英国殖民统治多年的屈辱,也有莱克星顿枪声响起为独立和自由而战的荣光。日本有地小物乏的天然劣势,亦有以蕞尔小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自豪。历史的精彩在于其不可复制,各国以其特有的民族特性演绎着自身的兴盛与衰微:历史的残酷在于其不可彩排,各民族用自己的坚忍体验着自身的辉煌与悲怆。

史家如一沧桑老人,他们讲述了他们所能陈述的历史,诸如吕思勉《中国史》(原名为《白话本国史》)、坂本太郎《日本史》、屈勒味林《英国史》……这便是我们的“大国历史”。望读者通过大师的作品能了解古今大国之历史,让历史之大智慧。点亮吾人心中的灯塔。然你我更需用一种平静的视野和纯真的姿态去了解过去,国家无论大小,历史无论长短,种族无论优劣,其强有时,其弱亦有时,观今宜鉴古,明其强盛之道,察其衰败之机,方是我们的目的。

“大国历史”是历史沧桑的陈述者,“大国性格”则是历史深邃的思考者。这些辉煌文明的思考者,诸如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桑塔亚那的《美国的民族性格与信念》、爱默生的《英国人的特性》……用他们的智慧和对生命的热情穿破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偏见和隔阂。他们用激情洋溢的智慧文字与各国文明神灵契合,不论是英国人的优雅,或法国人的浪漫,或美国人的自由,或日本人的尚武,或吾国人的仁德。历史均是人在演绎,然而这也不过是自由与民主康庄大道上同工之异曲。

几千年血与泪的浸染,我们渐摸索出共存的规则。几千年来国度之间的交往和各民族智慧的融合,我们的人类有了一幅新的面貌。几千年来在各自道路上的奋力前行,人类已逐渐锻造出一种灵魂的宽容与融洽。你我之间是那么地陌生却熟悉,是那么地遥远却贴近。

触感历史的变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个地球村落中显得那么苍白;感动人类的共融,各国的历史不再被我们误读,各民族的性格不再被我们错解。幸福的生命是我们最为纯洁的心愿,自由与民主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文明的生命是我们最为温暖的灵魂,让我们激情掀开这历史的一页页、一幕幕。

内容推荐

如何理解日本这一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却又迥异于中华文明,并给中华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日本文化,是最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历史的耻辱和现实的差距,使得许多中国人在“面对和思考”日本时,冲动的情绪远远多于理性的认知。偏见是浅薄、脆弱的,只有理智和平静才能给人以力量。本尼迪克特的这部著作,就是一本客观、理性地观察日本的杰作。1944年,作者应美国政府之邀,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科学方法,撰写了一份关于日本的研究报告,为美国成功制定战后治理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6年,作者将报告整理出版。该书一经推出,好评如潮,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直被视为研究日本最有见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文化的最好读本。

编辑推荐

如何理解日本这一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却又迥异于中华文明,并给中华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日本文化,是最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

本书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本书的诞生缘于作者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以此为制定对日政策提供帮助和依据。在书中,作者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内容比较客观全面,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广受好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菊花与刀/大国性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鲁斯·本尼迪克特
译者 黄学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66833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31.3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4230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