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子启示录(插图眉批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庄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天籁之声,是传统文化的标志,是人类思想的顶峰。本书收录《庄子》中的庄周语录,且以文言、白话对照的形式呈现,配以形象生动、与内容贴切的插图,融知识性、生动性于一体。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为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庄子,战国思想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汉书 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本书收录《庄子》中的庄周语录,且以文言、白话对照的形式呈现,配以形象生动、与内容贴切的插图,融知识性、生动性于一体。

目录

第一篇 逍遥游

 零零壹/北冥有鱼

 零零贰/鹏鸟之事

 零零叁/外力的作用

 零零肆/万里之行

 零零伍/生命之树

 零零陆/见识大小的区别

 零零柒/万物的规律

 零零捌/名是实的影子

 零零玖/德行与万物合为一体

 零壹零/药方的作用

 零壹壹/一棵大树

第二篇 齐物论

 零零壹/地籁、天籁、人籁

 零零贰/大智广博

 零零叁/对精神的理解

 零零肆/事物的相对性

 零零伍/肯定与否定规律

 零零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

 零零柒/宇宙之初的形态

 零零捌/高深的道

 零零玖/道德的光芒

 零壹零/万物的标准

 零壹壹/对圣人的理解

 零壹贰/事物幻化的道理

第三篇 养生主

 零零壹/人的生命

 零零贰/庖丁解牛

 零零叁/顺应自然

第四篇 人间世

 零零壹/名利的诱惑

 零零贰/与自然同在

 零零叁/空明的心境

 零零肆/天命与道义

 零零伍/要小心谨慎

 零零陆/显示自己的学问

 零零柒/什么叫吉祥

 零零捌/残疾人

 零零玖/论无用与有用

第五篇 德充符

 零零壹/论人的精神世界

 零零贰/论命运

 零零叁/叔山无趾

 零零肆/不露才的人

 零零伍/何谓无养

 零零陆/人的情感

第六篇 大宗师

 零零壹/论人的作为

 零零贰/真人与真知

 零零叁/天人合一论

 零零肆/论死亡

 零零伍/什么叫道

 零零陆/得道之人

 零零柒/人力与自然力

 零零捌/论造物奋

 零零玖/礼的真正含义

 零壹零/至高无上的道

 零壹壹/丧葬礼仪

 零壹贰/伟大的宗师

 零壹叁/论进步

 零壹肆/贫困的原因

第七篇 应帝王

 零零壹/古代帝王

 零零贰/圣人先正自己

 零零叁/治理天下的学问

 零零肆/圣哲怎样治理天下

 零零伍/古人看相

 零零陆/名利的坏处

第八篇 骈拇

 零零壹/论连指

 零零贰/天下正道

 零零叁/天下事物的本性

 零零肆/仁义改变本性

 零零伍/对五味的解释

第九篇 马蹄

 零零壹/伯乐识马

 零零贰/共同的本能和天性

 零零叁/马与人

第十篇 怯箧

 零零壹/所谓的聪明人

 零零贰/论盗贼

 零零叁/论大盗

 零零肆/圣人的权威

 零零伍/天才的德行

 零零陆/论智慧

 零零柒/论追求

第十一篇 在宥

 零零壹/自然常态

 零零贰/论欢乐

 零零叁/君子的喜好

 零零肆/人心向善

 零零伍/广成子

 零零陆/黄帝与广成子

 零零柒/云将巡游

 零零捌/探求大道

 零零玖/治国安邦之人

 零壹零/论教诲

第十二篇 天地

 零零壹/论无为

 零零贰/万物归于同一

 零零叁/朴素情感

 零零肆/寻找玄珠

 零零伍/尧的老师

 零零陆/祝福圣人

 零零柒/深奥的大道

 零零捌/修道之人

 零零玖/帝王的德业

 零壹零/楚国游历

 零壹壹/孔子的学生

 零壹贰/圣人与天下

 零壹叁/仁爱与忠诚

 零壹肆/孝子与父母

 零壹伍/论音乐

 零壹陆/五色、五声、五味

第十三篇 天道

 零零壹/自然规律

 零零贰/论天乐

 零零叁/天子的用心

 零零肆/孔子论仁义

 零零伍/讽刺圣人

 零零陆/道没有穷尽

 零零柒/论书籍

 零零捌/齐桓公读书

第十四篇 天运

 零零壹/天运之说

 零零贰/太宰荡问道

 零零叁/黄帝论泣奏

 零零肆/论旅游

 零零伍/孔子问道

 零零陆/孔子问仁义

 零零柒/三皇五帝不是圣人

 零零捌/孔子得道之说

第十五篇 刻意

 零零壹/养神之道

 零零贰/无尚之德

 零零叁/何为圣哲

第十六篇 缮性

 零零壹/论蒙昧之人

 零零贰/论德业

 零零叁/什么叫德道

 零零肆/本末倒置的人

第十七篇 秋水

 零零壹/北海神

 零零贰/北海神如是说

 零零叁/最大的最小的

 零零肆/最精微的事物

 零零伍/取舍之间的玄妙

 零零陆/小不胜胜过大不胜

 零零柒/命运与时数

 零零捌/筒中窥天

 零零玖/君子推量

 零壹零/鱼的快乐

第十八篇 至乐

 零零壹/愚蠢的做法

 零零贰/无为确定是非

 零零叁/通晓于天命

 零零肆/顺其自然

 零零伍/适应自然

 零零陆/死者语

 零零柒/万物的造化

第十九篇 说剑

 零零壹/文王好剑

 零零贰/庄子准备劝说

 零零叁/庄子游说文王

 零零肆/讲述三剑

第二十篇 渔父

 零零壹/持守其真

 零零贰/渔父的分析

 零零叁/八种毛病四种祸患

 零零肆/什么是真

 零零伍/尊崇大道之所在

试读章节

零零壹/北冥有鱼

阅读提示:讲述鱼的演变过程和其生活习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方的大海有一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无法知道它究竟有几千里。它变成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也不知道究竟有几千里长。它展开双翅,奋起而飞的时候,翅膀就像遮盖着天空的云。这只鸟,当海动风起的时候就向南方的大海飞去。南海,就是通天的渊池。

零零贰/鹏鸟之事

阅读提示:借飞上九万里高空的大鹏,所看到的景象说明了天之高大、深远。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齐谐》是一本记载怪异故事的书。这本书上说:“鹏鸟向南方的大海飞去的时候,两翼击水而溅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双翼拍打着旋风直冲到九万里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的。”

天地之间的气、尘埃、小生物,都被风吹着在空气中游荡。天色苍茫,难道这是它本来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的高远无穷无尽以至于无法看到它的尽头?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往下看地面的景象,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情形。

零零叁/外力的作用

阅读提示:本章主要说明了成就一番事业,达到一定的目标必须要有一定的外在条件。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如果水聚积的不够深,那么它就没有力量将大船负载起来。如果将一杯水倒在屋里的洼地里,那么放一根小草当做船可以在上面行驶。但是如果在上面放一个杯子就会被粘住,这是由于水浅而船大的缘故。如果风的强度不够大,它就没有力量背负起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那风就在它的下面,它才能凭借风的力量,背负青天而无阻挡地向南海飞去。

零零肆/万里之行

阅读提示:小人物只满足于小成就,做大事就要有大准备。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沧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蝉儿和斑鸠嘲笑大鹏说“我们能迅速地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落在上边;力气不够,飞不到那么高的时候,就落在地上休息。又何必要飞九万里到达遥远的南极呢?”

去近郊,只需要携带三餐的饭,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出发的前一天就得捣米备粮;作上千里的旅行,就必须积聚三个月的粮食。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小智”不知道“大智”,“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

如何知道的呢?

零零伍/生命之树

阅读提示:不要和无法比较的人进行比较。

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见到太阳就会死去的“朝菌”,不会知道一天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蟪蛄”,不会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即是“小年”。楚国的南面有一棵冥灵树,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上古的时代,有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这即是“大年”。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因长寿而在人间流传;一般人如果和他比寿命,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零零陆/见识大小的区别

阅读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志向渺小的人无法知道志向远大的人的心境。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0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鹚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商汤问棘的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在草木都不生长的北边,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那是通天的渊池。里面有一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那么高,翅膀就像垂挂在天空的云气,乘着旋风像羊角一样直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超绝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向南方的大海。生活在水洼里的小雀嘲笑它说:“它究竟要飞到哪里去呢?我飞腾起来,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也是很愉快的啊!而它究竟是要飞向哪儿呢?”

这就是见识大小的分别。

零零柒/万物的规律

阅读提示:那些能力小的人是比不上能力大的人。然而,志向远大,道德高尚也是无法达到最高境界的。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以那些拥有可以胜任一官之职的才智,行为可以作全乡的表率,德性合于一君的要求,能力足以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他们自鸣得意,就像蝉、斑鸠。而宋荣子禁不住嗤笑他们。宋荣子不会因为整个世界的人都称誉他而奋勉,也不会因为整个世界的人都诽谤他而沮丧。他能分清自己和外物的区别,能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罢了!他并不追求世俗的名誉。即使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境界。

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过了十五天后回来。对于求福的事,他也并没有急切地去追求。虽然可以免徒步之劳,但毕竟还是有所依凭。如能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广漠无穷的宇宙,他还有什么仰赖的呢!

所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P4-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子启示录(插图眉批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麦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6558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3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