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共2册)/一力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欧·亨利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称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意义深刻,形象鲜明。其中轻快幽默者妙趣横生,让你会心而笑,又若有所思,久久回味;而凝重深沉者则荡气回肠,令人心灵震颤,难以释怀。作者对种种社会弊端痛加针砭,对庸俗生活无情嘲讽,对底层民众深切同情,对光明未来无限向往,使我们深受启迪,产生共鸣,心怀感动。本书收入的20篇小说都是契诃夫小说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有的反映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有的刻画了专制制度卫道士的嘴脸,有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读他的作品,读者总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总会感到回味无穷。

本书由我国当代著名俄罗斯文学专家童道明先生主译,而且还买一赠一,即买中文版送英文版,绝对超值。

内容推荐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戏剧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入木三分的幽默和讽刺,从各个方面反映了19世纪末的俄国生活。本书收入的20篇小说都是契诃夫小说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有的反映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有的刻画了专制制度卫道士的嘴脸,有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读他的作品,读者总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总会感到回味无穷。

目录

套中人

灯火

变色龙

玩笑

在别墅里

薇罗奇卡

邻居

万卡

坏孩子

安娜套在颈子上

大小瓦洛佳

未婚妻

药内奇

美女

喀希坦卡

苦恼

欣喜

大学生

带小狗的女人

忧伤

试读章节

在米罗诺辛茨基村的尽头,在村长普罗柯菲耶家的板棚里,误了点的猎人准备留宿过夜。他们只有两个人:兽医伊凡·伊凡内奇和中学教师布尔金。伊凡·伊凡内奇有个很古怪的复姓——奇姆沙一吉马拉耶斯基,这和他显然不匹配,所以省里的人干脆叫他的本名和父名,他住在城郊的养马场,这次出来打猎,是为了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中学教师布尔金则每年夏天都要到伯爵家做客,他早就是这个地区的熟人。

他们没有睡觉。伊凡·伊凡内奇是个瘦瘦的高个子老头,留着长须,坐在门口抽烟,明月照亮了他。布尔金躺在屋里的干草堆上,人影消失在黑暗中。

他们说了很多故事,顺便也说起村长的老婆玛芙拉,一个很健康也不笨的女人,这一辈子她竟然没有出过这个村子,她既没见过城市,也没有见过铁路,而最近十年她整天守着灶台,只有到了夜间才上街去走一走。

“这有什么可惊奇的!”布尔金说,“那种生性孤独,像寄生蟹或蜗牛那样拼命躲进自己的外壳里的人,在这个世上并不少。也许,这是隔世遗传,又回到了我们老祖宗的时代,那时的人还不是群居动物,而是单个生活在自己的洞穴中,或许,这不过是人的性格的一种变异,——有谁知道呢?我不是自然科学家,我不研究这些问题,我只是想说,像玛芙拉这样的人,决不是少有的现象。也是,不必往远了找,两个月前,我们城里死了个叫别里科夫的人,希腊语教师,是我的同事。想必你也听说过他。他名声在外,是因为他即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出门,也穿上套鞋,带上雨伞,而且还一定要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的雨伞装在套子里,他的怀表也装在皮套子里,而当他掏出小刀削铅笔的时候,那小刀也放在一个小套子里,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它总是藏在拉起的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塞上棉花,要是坐马车出行,一定吩咐把车篷支起。总而言之,这个人有一种恒久的、不可抗拒的心愿,力图用外壳把自己包围起来,就好比给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让他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了他,惊吓了他,使他总是处于恐慌之中;也许是为自己的胆怯和对现实生活的憎恶作辩解,他不遗余力地赞美过去,赞美从来也不存在的东西;他讲授的古代语言,对于他来说,实际上也是一双套鞋,一把伞,借助它们回避现实生活。

“噢,希腊语多么悦耳,多么美妙!”他带着甜美的表情说道,为了证明自己说得有道理,他眯缝着眼晴,举起一个手指,念道:“安特洛普斯!”

别里科夫也极力把自己的思想藏在套子里。对于他来说,有发布什么禁令的政府告示和报纸社论,才是一目了然的。当有份告示禁止中学生在晚上九点过后上街,或是有篇报纸的文章鼓吹禁止性爱,他就觉得一清二楚,发出禁令——一了百了。他认为在一切的开禁和允许里,都包含着某种可疑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而当有关部门批准在城里成立剧社,或是开设阅览室和茶座,他就摇摇头轻声说道:

“这,当然,好倒是好,但怎么会不闹出点乱子来。”

一切偏离章程,有点出格的事,都会让他垂头丧气,尽管,这与他有何相干呢?如果有个同事没有准点参加祷告仪式,或是听说中学生调皮捣蛋,或是看到女教师晚上和军官在一起散步,他就会激动起来,反复说,这怎么会不闹出点乱子来。在学校的教务会上,他用自己的谨小慎微,神经过敏,以及他那类套子式的议论压迫着我们,他认为男校和女校的年轻人都行为不轨,教室里闹得不成体统,他说,这怎么会不传到上司的耳朵里去,啊喔,这怎么会不闹出点乱子来,他还说,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了,倒是很好。结果怎么样?他用他的一声声叹息和哀怨,用他那副贴在小白脸上的黑眼镜——您知道,他的小脸活像黄鼠狼的脸——来压迫我们,我们只好让步,我们把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操行分数压低,给他俩关了禁闭,而最后还是把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开除了事。他有个奇怪的习癖——常来我们宿舍走动。他到了一位教师家里,坐了下来,一言不发,像是要侦探什么似的。就这样一言不发地坐上一、两个小时,然后走了。他把这称作“与同事们保持友善关系”,但很明显,来看望我们,枯坐一两个小时,在他是件痛苦的事,他来探望我们仅仅是因为他觉得这是在尽一份同事的义务。我们这些教师都怕他,甚至校长也怕他。您倒是想想,我们教师都是有头脑的人,他们的品行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熏陶,而这个总是穿着雨鞋打着雨伞的人,却整整十五年把整个学校捏在自己的手心里!学校算得了什么?整个城市都被他捏在手心里!我们的妇女到了星期六不敢举办业余戏剧演出,因为怕他知道,有他在场,神父不敢吃肉,不敢打牌。在像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最近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个城市的居民变得害怕一切。害怕大声说话,害怕邮寄书信,害怕结交朋友,害怕阅读书籍,害怕接济穷人,害怕学习文化。

P1-3

序言

谁能解开契诃夫心中永恒的孤独?谁能在浮世中品尝他忧郁的陈酿?谁又能体会到他的笔下人性的暖光?契诃夫为什么能铭刻在每个深刻懂得活着意义的人心上,成为永恒?因为契诃夫的作品包涵着人类永恒的思索、永恒的困顿和永恒的希望。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无论是面孔、还是衣裳,还是心灵,还是思想。”人生在契诃夫的笔下是忧伤的。《苦恼》中马车夫姚纳的儿子死了,丧子之痛,无人可诉,他只好孤单单一人,寂静和苦恼向他袭来,而且变本加厉地折磨着他的心胸。“小母马嚼着草,倾听着……姚纳讲得出了神,把所有要说的话,统统讲给了它听。”如此安静的结局,却仿佛轻轻敲打着每一个为之动容的人的心。《带小狗的女人》中“只是到了现在,到了他的头发开始变白的时候,他才爱上了;认真地爱,真正地爱,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这里,契诃夫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第一次体会到真正的爱,而此时鬓已斑白。这迟来的爱情令人哀叹、伤痛之余,反心生慰藉,如果没有沉痛的过往,怎会有而今刻骨铭心的相遇?《忧伤》中“镟工哭了起来。他又是忧愁,又是烦恼。他想,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过去得多么快呵!”他的妻子死了,可为什么这样快呢?什么都来不及……道尽人生最大的憾事:没有为你做到的时候,你却已经离去。死亡在契诃夫的笔下简单、纯净,然而这种单纯反倒牵动了生者之隐痛。契诃夫笔下的各种情感的源头都是忧伤,而这忧伤来自于一个孤独、神圣的人性深处所发出的光芒,它照射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如阳光一样自然,是他让我们看到人生中的现实,现实中的哀伤,忧伤中的平淡,平淡中的希望。

当漫步在亲手建成的花园之中的时候,当徜徉在落日的金色余晖下的时候,当行进在俄罗斯广袤的草原和漂流在波涛滚滚的阿穆尔河上的时候,契诃夫体味着与大自然亲近所带来的幸福,因而,他的文字质朴而宁静。然而契诃夫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他是一名医生。他注视着国民那灰色、可怜却又不思改进的生活,忍不住以笔作刀,犀利精准地解剖国民的麻木与奴性。他带着忧郁而痛心的微笑,告诉人们:生活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高尔基曾说:“我们读安东·契诃夫的小说时会有这样一种印象:仿佛在一个悒郁的晚秋的日子里,空气十分明净,光秃的树木,窄小的房屋和带灰色的人都显得轮廓分明。一切都是奇怪地孤寂的,静止的,无力的……他的心灵跟秋天的太阳一样,用一种残酷无情的光明照亮了那些坍塌的道路,曲折的街道,窄小潮湿的房屋,在那里面一些渺小可怜的人给倦怠和懒惰闷得透不过气来……”

契诃夫离开我们已经一个世纪了,而他在我们眼中,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一样遥远。当我们宁静下来仰望星空的时候,想到那些曾经感动过契诃夫的永恒的问题,如今他又用静静的文字,静静的灵魂抚慰我们的心灵,此刻,契诃夫离我们是最近的。

2009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他把这些平凡的生活写得像抒情诗一样美丽……在这些场景中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是柔和的,含蓄的,是更富于人性和人道意蕴的。

——王元化(著名文学评论家、学者)

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属于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

——托马斯·曼(德国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共2册)/一力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契诃夫
译者 童道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30483
开本 16开
页数 4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48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