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基米德/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科学家是一座“故事富矿”。不论是飘着长髯的达尔文,还是留着小胡子的爱因斯坦;不论是金发碧眼的居里夫人,还是透射出睿智目光的钱伟长;不论是在科学的大海边拾贝的牛顿,还是歪着脑袋、坐在轮椅上的霍金;不论是如痴如迷沉醉于“发明梦”的爱迪生,还是漫山遍野识草辨木的李时珍……不分国别,不论古今,不分男女,不论专业,科学家们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破解一位位科学巨匠成功的奥秘。本书用一连串的故事,诠释科学精神,歌颂先辈风范,展现顶峰风光,激励读者登攀。

内容推荐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是一套让人受益无穷的书,是步入科学殿堂的向导,在轻松的故事中蕴涵深刻的哲理,是招募科学后备军的不露声色的征兵广告。愿这套书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你会从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从科学家那里得到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目录

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到大海的那边去学习

海神波赛依顿之光

“斯芬克司”一样的难题

“埃及蜗牛”的诞生

科学裁决王冠

不是智慧女神送来的礼物

惊人的宇宙

装满宇宙的沙=多少

我将推动地球

让希艾罗王钦佩的表演

重量就在一点上

圆的度量和“汲尽法”

城墙后面飞出来的石弹

“在那儿,有可怕的怪物!”

镜子打败舰船

“让开,不要弄坏我的图!”

永恒的纪念

试读章节

到大海的那边去学习

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就会看到,在欧洲南端的一块土地,像一只大靴子似的,一脚伸进了地中海里面。这只“大靴子”是今天的意大利,可是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00多年,却是古代的罗马帝国。

在“大靴子”的靴尖前面,有点儿像紧挨在足球队员脚尖前面的足球似的,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四面环海,那叫西西里岛。

与古罗马同时代的,还有一个名叫希腊的古国,不过在那时,古希腊已经开始衰落了,所以,在西西里岛上,分布着许多希腊化的小国。其中有一个小国,就在岛的东面,靠近地中海海岸。地图上画的是一个◎符号,表示它是一个中等的海港城市,现在翻译的地名是“希腊库扎”,可是写历史的人,在提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却往往把它翻译为“叙拉古”。

在西西里岛的西边,地中海对岸的非洲大陆上,还有一个名叫迦太基的强大的古国,现在属于突尼斯共和国。

那个时代的叙拉古,一方面受着强大的古罗马帝国的统治;另一方面,强大的迦太基也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它,时刻想把它从古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争夺过来。因为美丽的叙拉古正好处在地中海西西里岛的海岸上,是沟通欧非两大洲交通的重要港口,是军事上的要塞,并且是一个富饶的粮仓。

在这本书里要讲到的那位科学家——阿基米德,就诞生在这座叙拉古城里。

那是公元前287年,在离叙拉古城市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位名叫费狄亚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那一天,他家的门口突然插上了一根新鲜的橄榄树枝。碧绿的橄榄树叶随风飘拂,生意盎然。四周的邻居都来向费狄亚祝贺。原来,这是当时希腊的一种风俗——谁家添了一个小男孩,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插上这么一根橄榄树枝。

费狄亚对儿子抱着极大的希望,他给婴儿起了个不平常的名字——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希腊文字里的意思是:重要的思想家,杰出的思想家,或者也可以叫做第一流的思想家。

阿基米德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他的妈妈送他到老师的家里去学习。就像普通的希腊孩子一样,阿基米德不仅学习数学、几何、天文、哲学,还要学习证题、推理和文学。

希腊是一个文明古国,在阿基米德之前,已经出现了天文学家泰勒斯,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著名人物。费狄亚很希望阿基米德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可是在那时,古希腊的文化中心雅典已经随着希腊的衰落而衰落了。

阿基米德长到了11岁。有一天,费狄亚带着他来到海边,指着远方问道:

“孩子,你知道地中海的对岸是什么地方吗?”

阿基米德极目望去,除了湛蓝湛蓝的海水和翱翔着的点点海鸥,什么也望不见,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里有一个名叫埃及的国家,爸爸。”

“对的。”费狄亚高兴地点点头,“在埃及,有一个港口叫做亚历山大里亚。在那里,集中了很多著名的学者,还有藏书丰富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物馆。你愿意到那里去学习吗,亲爱的孩子?”

阿基米德羡慕极了,他睁大了明亮的眼睛,肯定地点点头说:

“要是能够到那里去学习,我太高兴了,爸爸。”

海浪卷着白色的浪花,一浪推着一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轻微的响声。

费狄亚说:“孩子,大海现在很安静,可是,有时候它会发怒的。你不怕航行中怒涛会把你吞没吗?”

“不怕。”

“你将离开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不想念爸爸和你亲爱的妈妈吗?”费狄亚望着孩子稚气的眼睛,又试探地问。

“我当然会想念您和妈妈。等我学习完了,就回家来看望你们。”

“你不会感到孤单吗?亲爱的孩子,在亚历山大里亚,可只有你一个人啊!”费狄亚将手伸向年幼的阿基米德,轻轻地抚摸着他额头上被海风吹乱了的蓬松鬈发。

“怎么会呢?爸爸。您不是说过,在那儿,有许多的学者,有许多去求学的年轻人,还有藏有许多许多图书的图书馆吗?我可以在那儿认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我会有新的朋友,我还可以看很多的书,我不会感到孤单的,您放心吧!”

费狄亚看到阿基米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就决定想办法送阿基米德到亚历山大里亚去求学。

可是,费狄亚并没有那么多的钱送阿基米德到埃及去。幸好,叙拉古的国王希艾罗是费狄亚的亲戚。得到国王的资助,阿基米德终于乘上一艘三桅商船,勇敢地渡过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去到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在闻名世界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求学。

海神波赛依顿之光

三桅船在黑夜中航行。

无边无际的黑暗,仿佛要将这只小船吞没似的。少年阿基米德静静地站立在甲板上。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要去遥远的异国,第一次经历黑夜的航行,这一切都使阿基米德感到异样。他们在这无边无际的海上已经航行十几天了,什么地方才是他所要去的亚历山大里亚呢?

奴隶们有节奏地划动他们的木桨,看不出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在这么黑的大海里航行,不怕迷失方向吗,老伯伯?”阿基米德不安地问坐在船头击鼓的老人。

“不会的,阿基米德。”老人抬起头来,用手朝着前进的方向一指,“你看,海神波赛依顿在护佑着我们,他在那儿向我们召唤呢!”

“海神波赛依顿?”阿基米德疑惑地抬起头来,顺着老人指的方向往远处看去。他看到了一团明亮的灯光,比星星还要灿烂。

“海神波赛依顿就在有灯光的那儿吗,老伯伯?”阿基米德问道。

“是的,海神波赛依顿就在那儿,我们只要向着他发出的亮光划去,就会平安地到达亚历山大里亚。瞧,这不是很快就要靠岸了吗,孩子。”

可不,就在那明亮的波赛依顿之光的下面,阿基米德隐隐约约看到了一点一点的灯光。他放心了,三桅货船果然在波赛依顿之光的指引下,平安地到达目的地了。

波赛依顿之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三桅船缓缓驶进亚历山大里亚港口的时候,阿基米德才看清楚,原来,在距离亚历山大里亚海港不远的一个小岛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灯塔。

这是一座非常雄伟壮丽的建筑,全部是用大理石和青铜雕刻装饰起来的。八根花岗石的圆柱,支撑着巨大的圆顶。顶上有一尊波赛依顿的青铜雕像,高达七米。威武俊美的海神,身子微微向前倾斜,目光凝视着远方。他仿佛关注着航行在大海里的每一艘航船;他仿佛正在伸出手臂,向着迷航的帆船召唤。

灿烂耀眼的波赛依顿之光,就是从这座灯塔的圆顶下发出来的。它出奇地明亮,仿佛是一种金属的亮光,使人从近处不能逼视。

“它为什么会有这么明亮,莫非它真是感受到了海神的魔力?”好奇的阿基米德睁大了眼睛,对着这明亮的灯光仔细地打量了又打量,啊!他终于发现了这里面的秘密:原来在一团篝火的后面,放着一面金属做的大镜子,通过镜子反射,火光变得加倍明亮。阿基米德一面欣赏这雄伟的建筑,一面忍不住衷心地赞叹:

“建造灯塔的匠人啊,你的构思有多么巧妙!享有盛名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啊,你真不愧是一座聚焦了众多学者的智慧之城!”

那个时代的亚历山大里亚,是埃及托勒密王一世开始兴建的王都,布局井井有条,处处都显示出它是一座具有当时的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新城市。它有两条主要的街道,路面宽阔洁净,因为有了下水道,下雨也不会泥泞满街。城市中央有一座公园,东面是王宫、寺庙和陵墓;再东面就是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和图书馆。

亚历山大里亚住着许多有学问的学者。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而且有不少手稿真迹,都是用莎草纸或羊皮纸抄写的,四方学者云集于此,或讲学或求学,这里享有“世界上最好的学校”的美名。这一切,吸引了许多好学的青年来求学,他们大多数是像阿基米德一样的希腊人,也有一部分是从印度、阿拉伯等地方来的东方人。

当时,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有很多派别,其中最为时髦的派别是怀疑派。他们研究的学问叫做“演绎推论法”,喜欢玩弄一些虚无的诡辩。

少年阿基米德不喜欢这种诡辩的“游戏”。他想学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他最喜爱的是数字。

在亚历山大里亚有许多真正研究科学的学者。著名的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就曾在这里开办过学校,讲授的就是今天我们还要学到的欧几里得几何,也就是平面几何学。不过,阿基米德到这儿的时候,欧几里得已经去世了,于是他便做了欧几里得的学生的学生。

阿基米德和他的朋友柯伦常常一起去博物馆。那里,不仅有动物园、植物园、天文台,还有供医生解剖犯人研究人体组织机能的解剖室。

但是,最吸引阿基米德和柯伦的是藏书50万卷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那里聚集着许许多多学者,他们被国家聘请在图书馆里任馆员。阿基米德在那里认识了一些有名的学者,像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馆长、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天文学家阿利斯塔恰斯等,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他的好友。

阿基米德常常到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里去借阅图书。读是容易的,可是要把书里的内容一一记住,那就太困难了。

学习是艰难的,那个时代既没有发明纸,更没有发明印刷术,所以,那个时代的“书”,就不是今天这样一本一本的,而是一卷一卷的。它们是用鹅毛管削成的笔尖,蘸上颜料,写在一张张的羊皮上的。一张羊皮写完了,卷起来就是一卷羊皮书。如果书很多,也可以把它平铺叠在一起。

还有一种书,是用一种长得像芦苇一样的莎草的茎,剖成薄片,压平以后,当做纸张,写成后粘成一大张,再卷在一根圆木棍上,就像我国的古画卷在画轴上,一卷一卷的。

可以想见,羊皮固然很宝贵,莎草纸也不会是十分便宜的东西。而且,既然没有发明印刷术,书就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用手抄。因此,书十分宝贵。

阿基米德和柯伦,如饥似渴地读着借来的书。他们没有条件记笔记,就只有把书本上的知识,特别是那些数学上的定理和公式,刻苦地、一点一点地牢记在头脑里。

P1-13

序言

谁都喜欢听故事。记得我小时候总是央求爸爸妈妈:“给我讲个故事!”

故事具有那么大的魅力、魔力,是因为故事有着生动的情节、有趣的细节。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一再重印,深受小读者的欢迎,并在2008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国五十年十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这些成功就在于这套书是一个专门讲述科学家故事的“故事会”,是一位擅长讲述科学家故事的“故事大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在普通人的眼里,科学家仿佛总是一板一眼、高深莫测,总是工作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实验室里,是一群最没有故事的人。我曾经细细查看过《科学家辞典》,发现科学家的生平介绍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学一博士一教授一贡献”。然而,《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却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于科学家刻板、冷漠的印象,原来科学是那么有趣,科学探索如同福尔摩斯破案,科学发现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科学之路如同密林小径,跌宕起伏,丰富多彩。可以说,科学家是一座“故事富矿”。

不论是飘着长髯的达尔文,还是留着小胡子的爱因斯坦;不论是金发碧眼的居里夫人,还是透射出睿智目光的钱伟长;不论是在科学的大海边拾贝的牛顿,还是歪着脑袋、坐在轮椅上的霍金;不论是如痴如迷沉醉于“发明梦”的爱迪生,还是漫山遍野识草辨木的李时珍……不分国别,不论古今,不分男女,不论专业,科学家们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破解一位位科学巨匠成功的奥秘。《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用一连串的故事,诠释科学精神,歌颂先辈风范,展现顶峰风光,激励读者登攀。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还道出一个真理:科学无世袭。科学摈弃一切因循守旧的框框。科学的勋章可以奖赏给任何一个人,不论你是初生之犊还是年已花甲,不论你是清贫子弟还是富家儿女,不论你是七尺男儿还是纤纤女子,不论你是无师自通还是学历高深,条件只有一个——用你的才智创立新学说,发明新技术。科学无世袭,科学的皇位人人可坐。谁努力谁就可以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是一套让人受益无穷的书,是步入科学殿堂的向导,在轻松的故事中蕴涵深刻的哲理,是招募科学后备军的不露声色的征兵广告。愿这套书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你会从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从科学家那里得到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2009年4月4日于上海“沉思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基米德/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延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张晓红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546301
开本 32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456.11-49
丛书名
印张 5.06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171
12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