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藏彝走廊研究丛书”之一,书中收录了作者关于藏彝走廊的代表作27篇。其中有关于藏彝走廊及民族走廊学说综论、阐述与探讨,有对藏彝走廊中西南丝绸之路要道的调查与研究,有对这一走廊中一些主要民族如藏、彝、羌、纳西与傣等民族以及一些古代民族的研究,基本体现出作者对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的思考与系统看法。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阶段学术界对藏彝走廊的研究情况。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藏彝走廊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藏彝走廊研究丛书”之一,书中收录了作者关于藏彝走廊的代表作27篇。其中有关于藏彝走廊及民族走廊学说综论、阐述与探讨,有对藏彝走廊中西南丝绸之路要道的调查与研究,有对这一走廊中一些主要民族如藏、彝、羌、纳西与傣等民族以及一些古代民族的研究,基本体现出作者对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的思考与系统看法。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阶段学术界对藏彝走廊的研究情况。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关于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论文集。藏彝走廊的调查研究虽为时甚早,但直到20世纪末期才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为民族学的一个民族区域概念并由此发展为民族走廊学说。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迄今一直关注此一区域并在此进行民族学与民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自费先生提出藏彝走廊概念后,作者又追随其继续倡导这一学说并付诸实践。 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关于藏彝走廊的代表作27篇。其中有关于藏彝走廊及民族走廊学说综论、阐述与探讨,有对藏彝走廊中西南丝绸之路要道的调查与研究,有对这一走廊中一些主要民族如藏、彝、羌、纳西与傣等民族以及一些古代民族的研究,基本体现出作者对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的思考与系统看法。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阶段学术界对藏彝走廊的研究情况。 目录 费孝通论藏彝走廊 马长寿与藏彝民族走廊研究 西南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 “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走廊学说 藏彝走廊族群互动、文化多样及和谐共处问题 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丝绸之路岷江支道的重要作用 南方丝绸之路滇越交通探讨 金沙江文化简论 康巴文化简论 康巴学简论 简论牦牛文化与牦牛经济 古蜀人的来源与族属问题 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 从石崇拜看禹羌关系 唐代西山诸羌考略 关于凉山彝族来源问题 关于东爨乌蛮诸部的族源问题 唐代西爨及昆明的族属问题 从康南石板墓论纳西族族源 论川滇边境纳日人的族属 少数民族开发盐源盐业的贡献 傣族北上入川的实例 凉山、渡口瓮棺葬及其族属问题 说邛与邛竹杖 邛都夷与大石墓的族属问题 茭人及莢文化问题 我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生涯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藏彝走廊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绍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0947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08-07-01 |
首版时间 | 2008-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1.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