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内容
编辑推荐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完全没有争议、最令人欣慰的该奖项得主。

全世界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阅读过她的箴言并在生活和工作中践行。她,用“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来概括自己的一生;她,被尊称为贫民窟圣人;她创建的组织有超过四亿美元的资产,而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就是特蕾莎修女。在她的12堂做人课里,你将收获无穷的人生智慧和对生命真谛的感悟。

在爱的课堂里,你收获的将不只是心灵的震撼,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灵魂的叩问。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感悟瞬间,能点燃你宽容博爱的心灵火花,带给你关于生命真谛的顿悟。

本书选择了特蕾莎修女作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通过对于她生平事迹和箴言、演讲词等的讲述和阐释,力求帮助青少年朋友从中领悟到正确的做人之道,并学习放宽胸襟,胸怀大爱,扶危济贫,不弃小事,坚强勇敢,勤奋谦虚。在青少年的人生道路上树立一个最明亮的指示牌,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特蕾莎修女在不同时期各种场合所讲过的感人箴言和演讲辞,旨在通过她那字字珠玑、意蕴深远、感人肺腑的箴言,教会青少年们做人之道,学会如何放宽胸襟,胸怀大爱,扶危济贫,不弃小事,坚强勇敢,勤奋谦虚。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树立一个最明亮的指示牌,让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受益,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目录

序: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

前言:幸福和快乐真的离你远去了吗

第一堂课 “我的天职就是爱”

——爱是成就伟大的最终途径

真正的伟人,必能用爱感动世界

比尔·盖茨与特蕾莎修女的共同之处

快乐不需探寻:若以爱待人,旋即得之

对乞丐伸出双手的难度:爱总是伴随着某种牺牲

最壮丽的15美元:爱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为赞美和虚名而爱,是作弊的爱

金钱和爱的矛盾与统一

爱穷人就和穷人穿得一样,爱就是为他人着想

爱要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

第二堂课 “给予就是我们的收获”

——爱,越分享越繁茂

一个有趣的谜语:越分越多的东西

推倒心中的高墙

分享让J决乐加倍,忧伤减半

克制自私本性,代之以无私的分享

重要的是分享的比例

被帮助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分享

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分享:青少年成长的维生素C

第三堂课 “最宝贵的礼物是宽恕”

——宽容,痛苦过后的自我升华

因为宽容,所以成大器

宽恕他人,自己也将获得宽恕

宽容:痛苦之后的自我升华

不宽容等于自我折磨

宽容以体谅为基础

像父母原谅我们一样原谅父母

真正的宽容,是能忍受别人的一切缺点

用宽容填平冲突之壑

第四堂课 “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

——谦卑是一种馨香的人格魅力

晾衣服的圣人:谦卑提升人格魅力

“我只是上帝手中的一支笔”

谦卑出于自知

放弃高贵的身份感,才能真正高贵起来

荣誉面前保持足够的谦卑

骄傲是一种负担

第五堂课 “同情心具有永恒的价值”

——同情心,照亮苦难的生命之光

同情心:照亮苦难的生命之光

同情不是施合,是爱

警惕被“酷”掩盖的冷漠

帮助孤独的人消除内心的饥饿

同情不完美的生命

同情需要耐心的辅佐

不要让“我”把心灵占满

第六堂课 “家庭是爱的发源地”

—一家庭,真正的幸福之源

家庭才是快乐的源泉

你真的理解父母之爱吗

孝敬父母从现在做起

关爱家人,帮父母分担家务

微笑,就是家人间爱的传播

世上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

第七堂课 “成为喜乐,赐人喜乐”

——积极乐观是永恒的真理

幽苦难一默:最积极的人生态度

行善与快乐——-在爱的圆周中轮回

用微笑来面对挫折

改变心境,改变生活

每天送给自己一个希望

第八堂课 “每一个生命都是尊贵的”

——尊重他人,是赢得尊重的最好方法

放低自己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方法

贫穷是一种罪吗

自尊,方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自食其力才能赢得尊严

同情,也要给人尊重的感觉

生命卑微,也自有价值

第九堂课 “成为真理,被人传颂”

——自我完善,个人发展的最持久动力

赶走贪婪的恶魔

最不可饶恕的错误——自暴自弃

坚持就是希望

谁都没有权利挥霍和浪费

珍惜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天:今天

没有人会为你的坏脾气“埋单”

第十堂课 “善于从恶中取善”

——感恩:微笑着接纳生命中的一切

走出抱怨的窠臼

感恩是成长的动力

真诚地感谢生活

原谅生活的不完美

为失去而感恩,把逆境当祝福

珍惜现在的幸福

第十一堂课 “我不但要言传,而且要身教”

——感召力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感召力的伟大力量

感召力让她的道路越走越宽

让戴安娜王妃感到羞愧的个人魅力

她的坚定震慑了歹徒

人格感召力让捐助纷至沓来

在人脉舒展中感召别人

第十二堂课 “除非你的心像孩子一样……”

——不要让童心远逝

守护好自己爱的天性

不说空话

谎言如秋天的落叶

光明清澈的本性

充满对知识的渴望

永远保持对生活的激情

后记

试读章节

同情心:照亮苦难的生命之光

在特蕾莎修女生活的时代,摩提吉是加尔各答最最糟糕的一个贫民窟。

在孟加拉语里,摩提吉就是珍珠湖的意思。但没有到过那里的人不会想到,摩提吉当时并不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相反,那里有一个散发着异味的池塘,所谓珍珠湖,大概就是由此而来。这里没有自来水,人们饮用和洗涤,用的都是这个池子里的水。孩子们若要玩水,也是在这个池子里。

在离池塘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堆。摩提吉的人们就靠这个垃圾堆过日子,垃圾是摩提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摩提吉人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

特蕾莎修女来到了这里。这一天,她走到一排破破烂烂的房屋前,这些房屋都是用一些铁皮、茅草和竹子随随便便搭建而成,也许根本就不能把这些用废品连缀而成的堆积物叫做房屋,但摩提吉人世世代代都住在里面。

有一些妇女和老人坐在门口,嬷嬷对他们说: “你们好,我叫特蕾莎,是天主教的一个修女,我跟你们一样穷,但我可以教你们的小孩读书,希望你们帮助我。”

就这样,特蕾莎修女每天来这里帮助穷人,照顾病人、穷人和孩子,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清洁用具,交给他们健康的知识,让这里逐渐变得洁净,让人们更加健康。

摩提吉本是一个充满苦难和贫瘠的土地,但是特蕾莎修女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光亮,归根到底,是特蕾莎修女的同情心发生作用的结果。

同情心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如果一个人能够将自己的同情心发挥到极致,那么这个世界上也许就能出现奇迹。下面这个罗马时代的故事为此作出了最好的注脚。

从前在罗马,有一位贫穷的奴隶,名叫安德鲁克里斯。他的主人是一个残酷的人,对他很不好,以致安德鲁克里斯最终逃走了。

他在一处原始森林里躲了好多天,找不到任何食物,他一天比一天病弱。他想,他活不了多长了。于是,有一天,他爬进了一个山洞,在里面躺了下来,不久,他就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他被一阵很大的声音吵醒了。一只狮子来到了他的洞里,大声吼叫着。安德鲁克里斯怕极了,他想,狮子肯定会把他吃掉的。但是,不久他就发现,狮子不仅没有吃他,而且还一瘸一瘸的,腿好像受了伤。

于是,安德鲁克里斯壮起胆子,抓住了狮子受伤的那只爪子,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狮子静静地站着,用头蹭着安德鲁克里斯的肩膀,它好像在说: “我知道你会帮助我的。”

安德鲁克里斯把狮子的爪子抬了起来,看到有一根长长的尖刺刺在里面,使它伤得不轻。他用两根指头抓住刺的一头,快速、用力地把刺拔了出来。狮子高兴极了,跳了起来,用舌头舔着这位新朋友的手和脚。

现在,安德鲁克里斯已不怎么害怕了。夜晚来临的时候,他和狮子就一起背靠背地睡在了洞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狮子每天都给安德鲁克里斯带来食物,两人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安德鲁克里斯发现自己的新伙伴是一个非常令人快乐的家伙。

一天,一队士兵经过这座森林,发现了躲在洞里的安德鲁克里斯。他们知道他是什么人,便把他抓回罗马去了。

那时候的法律规定,任何一个从主子那儿逃走的奴隶都必须与一只饥饿的狮子决斗。他们把一只狮子关了起来,不给它吃一点东西,并定好了决斗的时间。

决斗那天来到了,成千上万人聚集过来,一起来看热闹。那时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就像今天的人在一起看马戏或棒球比赛的地方。

门开了,可怜的安德鲁克里斯被带了进来。他几乎快被吓死了,因为他已能隐隐约约地听到狮子的吼声了。他抬头向四周看看,成千上万个人的脸上没有一丝同情的表情。

狮子冲进来了,它一个跨步就跳到了这位可怜的奴隶面前。安德鲁克里斯大叫一声,不过不是因为害怕,而是高兴。因为那只狮子正是他的老朋友——那只山洞里的狮子。

等待着看狮子吃人好戏的观众充满了好奇。他们看到安德鲁克里斯双手抱着狮子的脖子,狮子则躺在他的脚下,深情地舔着他的双脚。他们看到那头庞大的野兽用头蹭着奴隶的头,那么的亲密无间。他们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过了一会儿,他们要求安德鲁克里斯向他们解释事情的原委。于是,安德鲁克里斯双手抱着狮子的头,站在这些人的前面,向他们讲述了他和狮子一起在洞里生活的故事。

“我是一个人,”他说, “但从来没有人像朋友一样对待过我。唯独这只可怜的狮子对我好,我们像亲兄弟一样相亲相爱。”

周围的人还不是很坏,这时候,他们已不能再对这位可怜的奴隶下狠心了。“给他放生,让他自由!”他们喊着, “给他放生,让他自由!”

另外还有人喊:“也给狮子自由!把他们都放了!”

就这样,安德鲁克里斯获得了自由,狮子也随他一起获得了自由。他们一起在罗马住了很多年。

奴隶安德鲁克里斯身处困境,忍受着残酷的待遇,仍不忘对一头凶猛的狮子表示同情,他最终赢得了意外的回报。

19世纪美国杰出女诗人埃米利·迪金森提醒我们,同情之心增加了我们生命的意义。他在诗中曾这样吟咏:

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就没有白活

如果我能为一个痛苦的生命带去抚慰

减轻他的伤痛和烦恼

或让一只弱小的知更鸟

回到自己的鸟巢

我就没有白活

也许我们今天生活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光鲜美丽的衣服,所以觉得苦难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天有不测风云”,没有人能预测到明天会有什么样的事,如果今天我们不去同情和帮助别人,那么明天当我们处在困难甚至是苦难之中的时候,谁来帮我们呢?

心灵追问

我能写一首关于同情心的小诗吗?不论这首小诗能否成形,在构思的时候我会想到什么呢?

P82-85

序言

幸福和快乐真的离你远去了吗

时间过得真快!昨天,你还是一个依偎在父母身边任意撒娇的孩子,今天就正式成为了“十字头年龄组”的一分子。

青春期是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人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告别了童年的幼稚,从此踏上了走向成熟的征程。然而,现实中的青少年朋友可能很难感受到生命清晨的盎然春意,你可能被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被学业占满,不仅很少感受到快乐,有时甚至产生“郁闷”的情绪。更恼人的是,那些急功近利的“艺术培养”,浮躁盲目的财商教育,已经让你领略到了扑面而来的商业气息和世故气味,还未来得及长大,就已被世俗包围。在这样的生活里,你生活得不快乐,不充实,仿佛在迷途中,不知还要徘徊多久。

面对这样的现实,也许你真的有必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了,幸福和快乐就真的离你远去了吗,生命中就真的没有能够让你快乐的事物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论你处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总是有一些本质的东西是能够让你的内心充实快乐的。

比如爱、分享、同情、尊重、感恩等美德。说起这些,也许你会付之一笑,毕竟从小到大,你已经听到过太多关于做人方面的说教,以致大爱、牺牲等字眼在你的眼中变得不那么实在了。其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爱能带来快乐,如果你愿意付出自己的行动去尝试,你就会发现这是一条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真理。

如果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物之一——特蕾莎修女的心灵与世界,感悟特蕾莎修女一生微笑的真谛:爱既是美德,也是让生命充实快乐的必需品。

特蕾莎修女的生命信条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爱。如果你觉得爱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帮助,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

有一次,韩愈的老师给每个学生一文钱,让他们买一样能填满整间屋子的东西。其他同学买的东西都不能填满,先生很失望;韩愈买了一根蜡烛,照亮了整间屋子,老师非常满意。

韩愈用来填满整间屋子的东西是光,光是触不到的无形体,但是它却能填满屋子。如果将人的生命比作一间屋子,那么我们所拥有的能够照亮生命的光就是爱,它不是一个实体,所以无色无味,但是它的价值大于一切,它是我们所说的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

了解了爱,你才会知道分享、宽恕、谦卑、同情、尊重、感恩、赤子之心的价值所在,才能明了乐观、自我完善对于自身发展的恒久效用,才能重新认识家庭之爱、找到人生的根本点,当你想要做大事的时候,才能从内心深处焕发出一种自然而强大的感召力。这些正是本书要告诉你的。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一书选择了特蕾莎修女作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通过对于她生平事迹和箴言、演讲词等的讲述和阐释,力求帮助青少年朋友从中领悟到正确的做人之道,并学习放宽胸襟,胸怀大爱,扶危济贫,不弃小事,坚强勇敢,勤奋谦虚。在青少年的人生道路上树立一个最明亮的指示牌,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活泼幽默的语言将做人的道理娓娓道来,寓教于乐,让人不自觉地融入其中。衷心希望青少年朋友们通过阅读本书,能够重拾单纯的快乐,强化自身爱和感受爱的能力,感悟生命的意义,在内心的充实与和谐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柳絮恒、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杰、陆晓飞、赵广娜、徐春艳、王非庶、李秀敏、王杰、张保文、李亚莉、何瑞欣、杜莉萍、李卫平、李敏、梁素娟、许庆元、姚迪雷、毛定娟、尹娜、王巧、杨婧、王娟娟、张艳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李伟楠、王鹏、罗华杰、武敬敏、甘艳河、阎妍妍、杨英、罗婷婷、李良婷、上官紫薇、杨艳利、于海英、曹慧利、肖冬梅、张乃奎。

本书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邢群麟//梁素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00679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