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京到胡同去(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通过影像语言,记录下了北京城市建筑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的存在状态和风物人情。这些作品的版式设计时尚、简约,还选用了环保特种纸全彩印刷,并随书配有新锐导演倾心打造的精彩短片,让你越品越有味儿。

内容推荐

胡同是北京城市建筑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作者用镜头虔诚地对它的存在状态和风物人情进行了尽可能多的记录。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朋友通过影像语言来了解北京、感受胡同,几经努力,本书终于在2008年岁首择片成册。

目录

壹·北京

北京·胡同

北京·四合院

北京·王府

北京·故居

北京·老字号

北京·会馆

北京·名塔

北京·小吃

贰·胡同

胡同·门

胡同·人

胡同·情

胡同·景

叁·后记

试读章节

北京

风浩荡地吹过来,在街道,在护城河,在古老的宫殿,在新的商务楼宇,在城乡结合地带的民房里,在所有建筑物的间隙回荡。这才是真正的北京吧,开放兼容,不拘一格,既有开放的眼界,又有广阔的胸襟。它既然能用温厚化解异族的血腥和戾气,当然也可以用大度容纳风格各异的建筑。以紫禁城的高墙为界,北京被等分成了两个,一个是王者之城,一个是平民之城,它们像两条平行的河流,绝不相扰。紫禁城里的王侯带给这座城市威严雄浑的霸气,而紫禁城外的平民却给了这座城市一种平和、舒缓、悠然的生活气息。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相继在这里建都,留下了无数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珍贵文物古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作为首都,成为了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北京·胡同

胡同一词由蒙古语“Hottog”音转而来,即水井之意。乡有乡井,市有市井,除了河道、湖泊之外,井泉一般是居民生命之源,有井的地方才有居民,这才是胡同的本意。胡同,作为北京城市总体建设的基本单元,与今日北京城的前身——元大都一起始建于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胡同”这一名称的出现,比“北京”早了一个世纪。北京城到底有多少条胡同呢?老北京人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意思是说北京的胡同多得数不清。元朝胡同刚刚形成时,排列整齐,呈棋盘式格局,但自明清以后则不那么规范了,不仅有横的、竖的胡同,还有斜胡同、死胡同,甚至穿插在大胡同里的小胡同。北京的胡同是一座庞大的博物馆,每一座大门、砖雕、门墩、片瓦都彰显着古代的建筑艺术;每一座名人故居、王府宅院、寺庙、道观,都让人们感受到北京那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

北京最长的胡同是与长安街并行的东西交民巷:东起崇文门大街,西至北新华街。这条长6.5公里的胡同,在明朝的地图上被称为“东西江米巷”;最短的胡同是琉璃厂东街东口的“一尺大街”,有十来米;最宽的胡同是西城的灵境胡同,宽处32.18米(今已辟成大街);最窄的胡同是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44厘米,二人相遇,得有一人先退入胡同中的门楼。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城市建筑的特点和形象,可以说,四合院堪作北京城的“城徽”。所谓四合院,就是四面建房的封闭型的院落,包括大门、影壁、垂花门等,无论其规模大小,布局一般依中轴线左右对称。四合院关上大门,对外即呈全封闭状态。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民居的主要形式,分布很广。但北京的四合院多而集中,规整有序,品种齐全。封建时代皇帝的家——紫禁城(故宫)就是天下最庞大、最豪华、最壮观的一座四合院。同北京住房类似的四合院,如果盖在其他地方,那味道就不一样了,原因是旧时北京城凝聚、弥漫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气息,这在别的地方是找不到的。

四合院建筑,不仅和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契合无间,而且表达了中国人中正平和、变通有则的处事态度。四合院的神髓就在于一个“合”字,它将很多元素,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都“合”在了一起。

一个家庭、两三辈人,居住在这样的一座四合院中,独门独院,安宁静谧,长幼有序,共享天伦,岂不美哉!

  北京·王府

公元1644年,清顺治皇帝在北京紫禁城武英殿登基,定都北京。至此,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人正式入主中原,开始了清朝绵延268年的统治。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清朝将王府建在北京城内,王府产权属于朝廷,王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和继承权。清朝的王爷大多是皇子,诸皇子在未成年之前都住在紫禁城内,待长大成人后才可移居王府内居住。按等级,只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府邸可以称为王府,贝勒以下只能称为府。北京城内建有四十多座王府,外城没有王府。

今天,北京的街巷里,还保存着十余处王府。《大清会典》记载:“宗室封爵的等级为十二级,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胡同里保留下的多为亲王、郡王的府邸。府门多为坐北朝南,门前大石狮一对,并配有上下马石、拴马桩和照壁。现保存完好的有后海北岸的清醇亲王府、朝内大街路北的孚郡王府、安定门内方家胡同的循郡王府、前海西街北恭王府及张自忠路的和敬公主府。

北京·故居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和宣武3个城区。这是因为当年北京的城圈儿不大,出了现在的二环路就算是城外了。

老北京城的宅子有“东富西贵”、“北贫南贱”之分,东西城的房子院落普遍比南城北城好。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分3类:一类是中国当代革命史上名人住过的宅院,如毛泽东故居、李大钊故居等;另一类是近代和当代的文化名人居住过,有的在此去世的房子,如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等;第三类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的宅子。这个“名儿”就复杂点了,名人有好名儿也有坏名儿,但总归说他是名人,如李莲英、段祺瑞、张作霖等。

目前,北京的名人故居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两处:宋庆龄故居和郭沫若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处:鲁迅故居、毛泽东故居、李大钊故居、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康有为故居、梅兰芳故居、程砚秋故居、齐白石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

P8-20

后记

一位德国历史学家在看过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之后,感慨地说:“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都不会有。”几年前,第一次在一本书中读到这句话时,我竟夜不能寐。

胡同是北京城市建筑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存在,我所能做到的就是用镜头虔诚地对它的存在状态和风物人情尽早地进行尽可能多的记录,而这记录工作一晃就是几年。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朋友通过影像语言来了解北京、感受胡同,几经努力,终于在2008年岁首择片成书,同时,这样一个无比特殊的年份也为《北京,到胡同去》的出版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样书出来之后,我很喜欢,也相信中外的读者朋友都能够喜欢。感谢家人和众多朋友们的长期鼓励与支持!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而你们是我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热爱你们!

杜春鹏于听雨轩

二零零八年二月八日

书评(媒体评论)

《北京,到胡同去》将北京人文知识与胡同摄影作品通过时尚、简约的版式设计,精妙地结合在一起,就该书的整体品位而言,除了个人阅读收藏之外,它更是一份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礼品。

资深图书编辑 张博

《北京,到胡同去》选择用环保特种纸全彩印刷,并随书配有新锐导演倾心打造的精彩短片,由于制作成本的原因,以我的观察,这样的书现在市面上不多,以后也不会多。

人文图书平面设计师 马琳

《北京,到胡同去》中的图片和音乐,越品越有味儿,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既温暖又感动,它客观、质朴、不矫情。

钱粮胡同退休教师 李淑华

《北京,到胡同去》的摄影师让我印象至深:一、他不是北京人,却饱含北京人的情感;二、他不是摄影大师,却具有独特视角。也许这就是热爱的力量。

创一机构导演 郭鹏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京到胡同去(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春鹏//崔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234378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6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8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