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之所以能够辉煌上千年,其根本原因就是,城市形制建立在了发达的、无以伦比的封建文明之上。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经济上并不占优势的困家变成了全球化的牺牲品,城市规划和建筑形象因为求大、求异而失去了独有的哲学美感。
本书的出版旨在唤起民众对北京的关爱,更期望在广泛的层面上,建立起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均衡的架构体系。在此基础上,顺承并发展属于中国的建筑哲学文化,让北京真正成为“自己的北京”。
图书 | 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北京城之所以能够辉煌上千年,其根本原因就是,城市形制建立在了发达的、无以伦比的封建文明之上。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经济上并不占优势的困家变成了全球化的牺牲品,城市规划和建筑形象因为求大、求异而失去了独有的哲学美感。 本书的出版旨在唤起民众对北京的关爱,更期望在广泛的层面上,建立起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均衡的架构体系。在此基础上,顺承并发展属于中国的建筑哲学文化,让北京真正成为“自己的北京”。 目录 第一章 龙与鹰的对话 第一节 追寻千年城市气质 第二节 马可·波罗的震撼 第三节 帝国复活的象征 第二章 风水的造化 第一节 天人合一 第二节 气从何来 第三节 北京城的天地规划 第四节 紫禁城的风水格局 第三章 四合院:北京城血脉中的精灵 第一节 丢弃的北京符号 第二节 四合院流变 第三节 四合院解码 第四节 一位日本建筑师的启示 第四章 国家大剧院:浮躁年代的北京胎记 第一节 大剧院之谜 第二节 安德鲁的理由 第三节 请用事实来说服我 第四节 彭培根:城市需要民族的灵魂 第五节 大剧院游戏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之殇 第一节 中国建筑有“根” 第二节 CCTV新楼:一场浮华的盛宴 第三节 鸟巢:外国建筑师的中国元素 第四节 抄袭的地标 第六章 长安街:人马路的困惑 第一节 救赎长安街建筑 第二节 贝聿铭的对与错 第三节 北京,被长安街毁了? 第四节 街道的格调 第七章 大首都的责任 第一节 建筑的力量 第二节 “软刀子”的杀伤力 第三节 保护旧城之本 第四节 大首都的责任 第八章 从革命到制度的反思 第一节 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性” 第二节 陈占祥:学者的激情与迷茫 第三节 梁思成哭了 第四节 从革命到制度建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1588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86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