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文化研究》是刊布当代学者用现代科学精神研究中国俗文化的最新成果的纯学术刊物。
本刊登载有关中国俗文化研究的成果,以及国内各民族间、中外之间文化交通的比较性研究论文。内容涵盖以海内外历代文物文献为研究素材、中国俗文化领域内的各种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性学科,诸如: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考古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敦煌吐鲁番学、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博物学、科技史、民俗学、少数民族学等。
| 图书 | 中国俗文化研究(第5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俗文化研究》是刊布当代学者用现代科学精神研究中国俗文化的最新成果的纯学术刊物。 本刊登载有关中国俗文化研究的成果,以及国内各民族间、中外之间文化交通的比较性研究论文。内容涵盖以海内外历代文物文献为研究素材、中国俗文化领域内的各种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性学科,诸如: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考古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敦煌吐鲁番学、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博物学、科技史、民俗学、少数民族学等。 目录 俗信仰研究 唐五代“五道将军”信仰之发展——以敦煌文献图像为核心 大足石刻与傅大士 汉晋时期青州地区的宗教活动与民间传说¨ 许逊形象的构建及其意义 中国民间忌见动物交配的信仰与习俗 “香”的阶序性——今日民间宗教仪式的实地观察 一本万殊:中国民间信仰的本体反思 关公信仰的四裔化——以近代以来西藏及其毗邻藏区的关公崇拜及主要关帝庙为中心 俗语言研究 敦煌本《千字文》叙录 从“剪绺”到“小绺”“小李”和“二流子”——明清以来一组有关小偷和不务正业者的同源俗语词 《王梵志诗校注》斟补 汉民族民俗对汉语名物词命名与认知的影响 雅俗共赏——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语言系统 民俗学习剳记——“拦门”“撒帐”婚俗说略 明清俗语辞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俗文学研究 敦煌边塞文学中“灵鹊报喜”风俗初探 《俳谐集》与《谐噱录》考辨(附《谐噱录》校证) 宋代志怪小说与民间宗教信仰的互动 论四川广元射箭提阳戏《孟姜女》的独创性 俗文献及其它俗文化研究 《山海经》文献性质综论 汉画像中的“玉兔捣药”——兼论神话传说的借用与复合现象 段子管窥 锺敬文与“民俗文化学”创立的意义 书刊品评 唐五代佛寺的发展及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兼评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 用西北方言左证明清俗语词,大有可为——评《近代方俗词丛考》 编辑部剳记 稿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俗文化研究(第5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项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313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50 |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12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