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晚清知识分子所撰读史杂记,作者集中运用比较史论的方法,对产生自先秦至明末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参照《左传》所载人物和事实,作了总结性的评论和分析,其中不乏作者的真知灼见。由于作者身处列强入侵的清末,加之作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字里行间体现出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作者以史为鉴、资政济世的用心亦十分显明。今人正宜视其为晚清一般知识分子的忧思录,来加以关注和研读。鉴于该书原刻仅存孤本,晚清以来的目录学家和藏书家均未寓目和著录,今将其点校并注释出版。
| 图书 | 左史比事注译(上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晚清知识分子所撰读史杂记,作者集中运用比较史论的方法,对产生自先秦至明末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参照《左传》所载人物和事实,作了总结性的评论和分析,其中不乏作者的真知灼见。由于作者身处列强入侵的清末,加之作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字里行间体现出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作者以史为鉴、资政济世的用心亦十分显明。今人正宜视其为晚清一般知识分子的忧思录,来加以关注和研读。鉴于该书原刻仅存孤本,晚清以来的目录学家和藏书家均未寓目和著录,今将其点校并注释出版。 目录 前言 卷上 周平王 宋高宗 周襄王 明惠帝 齐桓公 汉高祖 晋文公 唐太宗 宋襄公 王 莽 秦穆公 孙仲谋 楚庄王 魏武帝 晋悼公 汉文帝 鲁隐公 宋太祖 鲁桓公 宋太宗 鲁庄公 唐中宗 鲁闵公 孙 亮 鲁僖公 唐睿宗 鲁昭公 曹 髦 鲁定公 唐太宗 鲁哀公 宋理宗 小子侯 孺子帝 曲沃武公 赵籍 晋献公 隋文帝 奚 齐 夷 皋 晋惠公 项 羽 晋怀公 刘 璋 晋襄公 周世宗 晋灵公 苍梧王 晋景公 曹 操 晋平公 南宋皇帝 晋定公 南宋皇帝 齐僖公 汉景帝 …… 卷中 卷下 跋 敕授修职佐郎例赠文林郎原任林县训导先考芸阁府君行状 附录 《左史比事》人名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左史比事注译(上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高建章//高麟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5095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5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40 |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73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2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8 |
| 宽 | 170 |
| 高 | 3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3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