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可大致划为下列四个主题:其一,科学哲学部分,共有七篇文章;其二,技术哲学部分,收录了五篇文章;其三,科学、技术与文化部分,收录了七篇论文;其四,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收录了七篇文章。
图书 | 在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可大致划为下列四个主题:其一,科学哲学部分,共有七篇文章;其二,技术哲学部分,收录了五篇文章;其三,科学、技术与文化部分,收录了七篇论文;其四,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收录了七篇文章。 目录 序言/成素梅/1 科学哲学 走向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成素梅/3 从测量解释理论到测量哲学的兴起/成素梅/16 量子非定域性概念的内涵与意义/成素梅/24 量子测量的相对态解释及其理解/成素梅/37 试论社会科学的哲学本质/周昌忠/58 从对早期谢林哲学的超越看黑格尔的“精神”概念 ——基于《精神现象学》的分析/计海庆/69 提倡科学,旗帜鲜明地反对科学主义/赵克/82 技术哲学 知识文明和创新意识/周昌忠/93 论经验视阈下的技术预见能力/赵克/102 文化哲学视阈中的技术/郑晓松/119 技术哲学中的技术伦理是否可能? ——以亚里士多德活动论技术观为视角/计海庆/127 工程的哲学之维/郑晓松/141 科学、技术与文化 语境中的科学 ——兼论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成素梅/151 科学与人 ——从文化的观点看/周昌忠/161 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的逻辑进路/郑晓松/169 西方思想史上的知识理性历程/周昌忠/176 科幻小说的伦理解读/计海庆/187 试论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形态 ——从哲学和文化的观点看/周昌忠/194 晚期资本主义民主技术化的内在理路/郑晓松/205 科学、技术与社会 “创新”和“发明”的哲学分野 ——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说起/计海庆/215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李约瑟难题/郑晓松/223 论减灾与社会和谐发展/赵克/234 论创新型社会的入轨进程 ——从美国早期社会转型的完成看/赵克/241 信息共享理念的STS考察 ——以黑客们的价值观为例/计海庆/260 公共领域的民主原则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初探/郑晓松/270 R&D全球化战略解析/赵克/279 后记/成素梅/29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成素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519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3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0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