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方大港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厚实又细腻,既鲜活又凝重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怀中国心、抒中国情、唱中国魂的豪迈壮歌。

本书采撷精华,真实描述了龙丘深水港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经多年论证和建设最终矗立于东方的曲折过程,形象地反映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工程科技人员和普通建设者,在一项世界级工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昂贵代价。作品成功塑造了常天启、须文婕、夏中文等几位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在一项国内外瞩目的国家战略工程深入生活多年,创作了此部既厚实又细腻、既鲜活又凝重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怀中国心、抒中国情、唱中国魂的豪迈壮歌。

作品采撷精华,真实描述了龙丘深水港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经多年论证和建设最终矗立于东方的曲折过程,形象地反映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工程科技人员和普通建设者,在一项世界级工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昂贵代价。在工程进展的同时,叙写了对民工生存和岛民动迁的关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闪光思想。作品视野开阔,充满了时代气息和各种矛盾、悬念,读来令人振奋,难以释卷。

作品成功塑造了常天启、须文婕、夏中文等几位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在国际经济竞争的紧迫形势下,肩负重任,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报效祖国;作品真实刻画了当重大建设事业面临坎坷,个人情感陷入苦闷时,这些科技人员复杂的内心世界、选择正确人生道路的勇气和智慧。作为科技强国和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代表,书中的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常天启的形象,尤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本书具有积极的主题意义,整体风格明快,硬朗,人物个性鲜明,是一部描写当代工业题材、弘扬改革发展、讴歌民族进取精神的长篇力作。本书为中国作家协会和上海市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试读章节

须文婕当着助手的这位领导,名叫常天启,多年来担任津川市港务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全市上上下下、行内行外,都习惯叫他常老总。其实56岁的常老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老,他身材高大、硬朗。作为港口建设专家,他在这一行已经干了三十多年。常天启担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这一职务时,创造了一个奇迹:其父常羲清在六十年代,就曾是港务局的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时隔30年之后,常天启又一次担任同一职务,这样的“子承父业”,不仅在津川市港务局历史上独一无二,在全中国所有的厅局级港务管理单位,也没有先例。

常老总此刻正率领津川市港口代表团在韩国釜山港参观。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釜山。平心而言,他觉得每来一次都会受到震动,都会由衷发出感叹:釜山港发展太快了!釜山港务局的董事长金大昌,是他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两人一道师从著名的美籍俄罗斯学者希斯廷教授。他俩同学时合租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房子,彼此很谈得来。这次,金大昌又特意把常天启带到釜山的光阳港来参观。常天启明白金大昌的目的,他是想让他的中国同学,再次见识韩国港口的飞速发展。

光阳港离开釜山市区200公里,是近年来新扩建的大型深水港。它与釜山港一起,形成整体规模效应,成为亚洲最著名的大港之一。在金大昌心目中,这是他这辈子最为骄傲的业绩。无论是最好的朋友还是最强劲的对手,他都喜欢把他们领到这里来。

常天启一行从车上下来,在金大昌引领下走向港口展示厅。

金大昌边走边对常天启说:“你还是那么年轻啊!”

常天启说:“哪里,我的白发都已经半头了。如果说年轻,我们团里真正年轻的是这一位——”

常老总转向身后,把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介绍给金大昌,说:“来,认识一下,这是我们团的副团长夏中文先生,留英博士,是我们中国最年轻的港口建设专家。”

夏中文与金大昌握手,说:“经常听常老总说起金大昌先生。很荣幸认识您。”

常老总继续向金大昌介绍:“夏先生跟我读的是同一所大学——大连工学院,我们的硕士生导师也是同一人——吴世友先生。”

金大昌说:“用中国话来说,你们就是‘同门弟子’。”

常老总说:“但夏先生的博士学位是在英国获得的。他的博士生导师杨格,又跟我们的希斯廷先生是同龄好友,您看巧不巧。”

金大昌感慨道:“世界很小啊,我们这一行权威的学者,也就这么几位,彼此都知根知底。记得希斯廷教授还跟我们说过,杨格先生有一位中国妻子,是这样吗?”

夏中文笑着点头称是,他跟金大昌寒暄几句,又偷偷看常老总一眼,便把脚步放慢半拍,悄悄回到后面的人群中。

夏中文是个不愿出头露面的人,尤其不愿跟常老总并驾齐驱地出头露面。万不得已跟常老总在一道时,他总是尽力把自己缩小,隐在常老总身后。不过,常老总的一举一动,他都很在意;常老总的每一句话,他都力求听清楚。看他的样子,似乎在努力学习常老总,却又似乎有着其他用心。这次出访,他常常在人群中独自沉默,甚至当全团发出笑声时,他脸上也不见一丝笑容。他在后排的人群里不时打量常老总的背影,目光时明时暗,就像一只在密林深处窥视外界的小兽。在这个团里,没人知道夏中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目光。

“杨格和希斯廷这两位教授,学术上经常有争论。”金大昌此刻正起劲地说着关于导师们的话题,“他们各自主持的公司,直到今天竞争都很激烈。不过这一切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我提议,什么时候我们再一道去一趟美国,看看母校和希斯廷教授。”  常天启说:“好主意。我们在美国留学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可一晃就是14年了。”

金大昌说:“你不会忘记吧:毕业典礼那天,我们几个同学一道去希斯廷教授家告别,还向他庄严承诺:20年之内,一定要领衔建一个世界级大港,作为对导师最好的回报。”

常天启心里一沉,说:“是啊,是这样说过。”

金大昌说:“你现在是中国最有名的建港专家,多少人都尊称你‘常老总’。听说在中国东部沿海,几乎每一个大型港口的建设,都邀请你担任总指挥?”

常天启纠正道:“不是‘每一个’,而是其中几个港口吧。”

金大昌脸上忽然浮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说:“这些港口中,有称得上世界级大港的吗?”

常天启坦率地说:“没有。”

金大昌说:“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希斯廷教授门下的这几个同学,这些年来都先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台湾的杨恭葆领衔建成了高雄新港;日本的松下弘二是重建神户港的第一功臣;荷兰的奥兰德森,担任了扩建鹿特丹港的总指挥。这些家伙,造的都是世界级港口,世界级啊。”

常天启笑着,却无话可说。作为同学,他真诚地为杨恭葆、松下弘二和奥兰德森感到高兴,把这些同学的建设成就放在一道,完全可以开一个世界级港口的博览会,这是一个何等漂亮的大港景观,对希斯廷教授来说又是一种怎样的慰藉。但眼下,所有这些都被金大昌当成子弹,一发发向他射来,而他却两手空空、无以还击。因为,国内已论证多年的大型深水港,至今不见踪影……他心里像被抽空一样,一时郁闷异常。

金大昌见常天启面有愁色,反而笑得更响,说:“等一会儿,看看我领衔建设的釜山光阳港,您就会知道,希斯廷教授如果检阅全体博士生,可能就是您一人会交白卷。”

夏中文在后排轻轻摇头。代表团所有人都对金大昌侧目而视。

他们一道向展示厅走去。两排姑娘夹道站立,用中文机械地说:“欢迎你们!”

常天启默默走着,脸色很不好看。金大昌刚才说的那些话,让他心里五味杂陈。他以为14年过去,人们早就把当初在美国留学的种种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没想到金大昌把他们在希斯廷教授家里说的那些话记得清清楚楚,还特别挑在这种场合张扬开来,这个韩国人!

金大昌意气昂扬、步履轻松。常天启一行随他走进门去,发现展示厅里的装潢和器具充满现代气息,四周放着的港口模型和照片也都做得十分精致。展示厅一侧,是个小型影视观摩室,放着十几张软椅。他们参观完新港照片与模型,便纷纷进入影视观摩室落座。

金大昌笑着对客人说:“下面,请大家看一部介绍光阳港的短片。”

灯光暗转,银幕拉开。一部三维动画电视片开始播放——

音乐声渐起。一只地球仪慢慢推近。至银幕正中时,地球仪突然被削去一半,上半球又被倒置过来,展开成一张平面。人们这时才看清楚:韩国的釜山市正处在地球中央……

摄影机镜头钻进地图上的釜山。一片碧海展现在人们面前。洋面远处,一艘“超巴拿马型”巨轮劈波斩浪,向人们驶来。

巨轮船长是一位大胡子男人。他举起望远镜遥望,忽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崭新的大港,正在地平线上放出万丈光芒。船长大吃一惊,竟然在金光闪耀中晕眩倒下。一位年轻大副把他扶了起来。 船长惊问:“那是什么地方?” 大副说:“那就是韩国釜山的光阳港!”P7-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方大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瑞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2195
开本 16开
页数 4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7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3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