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编辑忆旧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老出版人的回忆录。作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进入以出版《良友》画报闻名海内外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自此与新文学出版结缘。从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总结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到徐志摩的《爱眉小札》、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钱锺书的《围城》……一本本新文学名作,经由作者走入万千读者的心中。 作者以亲切的口吻向我们讲述了一本本图书诞生的故事,动情地回忆了与蔡元培、鲁迅、茅盾、郑伯奇、郑振铎、徐志摩、曹靖华、丁玲等师友的交谊,记录了他们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孳孳于文化事业的身影。

内容推荐

《编辑忆旧》记录了作者从步入良友图书公司起,从事编辑出版事业的过程,以及对编辑出版工作的思考,并提供了大量有关三四十年代中国出版业的第一手的资料,特别是对进步出版工作的记述尤其珍贵。书中清晰地描绘了当年出版界和文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及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老一辈出版工作者的工作状态,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友谊,同时,也传递着一种精神,一种为理想、为民众、为社会而奋斗的责任感。

目录

我是怎样爱上文艺编辑工作的

使我对文学发生兴趣的第一部书

从爱读书到爱编书

我编的第一部成套书

 ——《一角丛书》

鲁迅为《良友文学丛书》开了路

为了出好书

 ——《鲁迅与书》序

重见丁玲话当年

 ——《母亲》出版的前前后后

丁玲赠我以《母亲》

鲁迅与《木刻连环图画故事》

鲁迅·麦绥莱勒·连环画编文

 ——参加连环画研究会有感

关于周扬编《高尔基纪念论文集》

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

鲁迅怎样编选《小说二集》

三十年代的革命新苗

 ——专为“左联”青年作家编印的《中篇创作新集》

记四十五年前的一部小说年选

鲁迅编选《苏联版画集》

关于曹靖华编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

徐志摩和《志摩全集》

 ——纪念诗人逝世五十周年

商务版《徐志摩全集》序

徐志摩和泰戈尔

记郑伯奇在良友图书公司

追叙未完成的《世界短篇小说大系》

郑振铎和他的《中国版画史》

耿济之在“孤岛”的上海

悼念蔡元培先生

关于钱锺书的《围城》和师陀的《结婚》

 ——《晨光文学丛书》中的两本长篇小说

出版《美国文学丛书》的前前后后

 ——一套标志中美文化交流的丛书

一面战斗、团结的旗帜

 ——纪念生活·读书·新知书店成立五十年

后记

试读章节

从爱读书到爱编书

当《书讯》最初约我为《我和图书》栏写稿时,我立刻想起30年代生活书店出版的《文学》创刊一周年时,该刊编辑郑振铎和傅东华合编了一部征文纪念特辑《我与文学》,我当时曾投寄了一篇,题名《使我对文学发生兴趣的第一部书》。文中叙述了当我在松江县立第一高小念书时,赵元任译的世界著名童话《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怎样第一次打动了我的童心。去年春,报载这位八十余高龄的赵元任先生,思乡心切,自海外回国探亲,受到党中央和学术界的热烈欢迎。我又一次记起,就是这位语言学家,第一个启发我去试探世界文学的宝藏。

1925年进入光华附中时,又一本西洋文学名著原本吸引了我,那是王尔德的《陶林格莱肖像画》。我在课余写了一篇万余字的读书札记,潘序祖老师帮我修改润饰,还写了短序,慰勉有加,先发表在校刊《晨曦》上。1927年重加整理,投寄给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出乎我意外地被录用发表了,成为我在社会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这件事,大大地增加了我对读书的兴趣,有时也梦想,将来自己能否也成为一个作家呢?1928年升入大学,在徐志摩先生的指导和影响下,闯入了西洋文学宝库的大门,而引导我对欧美文学作广泛涉猎,靠的是几套有名的国外出版的文学丛书。当时我已在良友图书公司当编辑,半工半读,写些文章还有稿费可拿。手头一有余钱,就往南京路外滩几家西书铺跑,那里开架陈列着各种不同名目的成套文学丛书,开本装帧统一美观,售价也较原版本低廉。其中最逗我喜爱的是一套软皮面精装袖珍本的《近代丛书》(Modern Library),收有近百种古今文学名著,选目精练。售价一律美金九角五分,方便读者。各书均按出版先后循序编号,《陶林格莱肖像画》就是第一种。我当时决心配购全套,新书买不到,就向各家旧书店找。当我阅读之余,抚摸着这一套整齐美观的丛书时,真有爱不释手之感。当时我们自己出的文艺书都是白报纸印纸面平装本;我在想,出版文艺读物,除了要求内容美以外,在出版形式上,是否也应当给读者以一种美的享受呢?

1932年大学毕业,良友公司总经理要我专管文艺书的编辑工作,我就有机会实现我的理想了。我就在出版形式上仿照《近代丛书》,从1933年起创刊了《良友文学丛书》,用软布面精装,外加彩印封套,书页选用米色道林,各书篇幅自二百页至四百页,售价一律九角,各书也循序编号。此外,还提前发行编号作者签名本一百册。这套丛书,在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张天翼、施蛰存等著名作家的大力支持下,到1937年抗战爆发,共出了约四十种,另加特大本四种。现在已被文艺书爱好者或收藏者视作难以觅购全套的珍本了。

从这套丛书起,我从爱读书成为爱编书。随后又进一步认识到编辑成套丛书,不能仅仅满足于用统一的形式,把作家已写成的作品,汇集编合在一个丛书的名目之下,更有意义的工作,还在于要把编书当做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来干。如果先在编辑头脑里酝酿形成一个出版理想,然后各方请教,奔走联系,发动和组织作家们拿起笔来,为实现这个出版计划而共同努力,从无到有,创造出一套具有特色的丛书来,那么,一旦完成,此中乐处,就别有滋味在心头了。去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重版的十卷本《中国新文学大系》,就是我当年在这方面的第一次尝试。

1982年元旦已经来临,我已活到了一个世纪的四分之三。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读书、写书、编书、出书,几乎天天在和书打交道中;而每个老知识分子,都可以写一篇他一生中是依靠怎样几本书的启发教育而逐渐成长的历史。青年人寻求知识,为国家四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最主要的还在多读书!目前正在提倡精神文明,加速智力投资,书的重要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了。我们的出版社更有责任要认真编好书,出好书;而编辑,这个光荣的工作,更是大有可为的!  1981.12

原刊于《书讯报》,1982年1月10日,

上海。应该报“我和图书”征文所写。

P10-11

后记

我从1977年开始写这类回忆30年代编辑生涯的文章,最初只写与鲁迅有关的。一是因为鲁迅给我的近五十封信,一直珍藏在身边;而当时研究现代文学的人,都集中于研究鲁迅。1978年拨乱反正后,“双百”方针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我回忆的范围大大地开阔,余悸也逐渐消除了。

北京三联书店很早便盛情相约,将来结集后交他们出书,这对我是鼓励,也是鞭策。1981年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编一套丛书来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我征得三联书店同意后,把有关鲁迅的十篇,先单独集成《编辑生涯忆鲁迅》,准期在9月25日在京出版。所惜印数不多,市上早无供应,再版的机会,看来暂时也极渺茫。

这几年,我又为《新文学史料》、《读书》、《文汇月刊》、《书林》和《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陆续写了二十余篇;又从旧作中选出尚有重印价值的二篇;连同征得“人文”同意而列入有关鲁迅的五篇,共选二十八篇,编成这个集子。编排次序依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三个时期:30年代;40年代前期,也就是“孤岛”时期;40年代后期,直到解放。其中正文二十篇,附录八篇。

书名借用1957年3月,我在《人民日报·文艺版》上,最早发表此类文章时所用的篇名——《编辑忆旧》。我爱这个书名,因为编辑,在我看来,是个光荣的职责和称号。我认为,只有认识了我们过去的进步文艺出版事业,怎样在旧世界中,作家和编辑,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并肩作战,奋斗图存,才能体会社会主义是一条通向人类文明、自由、幸福的唯一大道,而文艺读物这一精神产品,是可以发挥极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的。试看当年蔡元培、鲁迅、茅盾、郑振铎、郑伯奇和阿英等先辈对我的培养和支持,岂止是为我这个文学青年而已,他们更远大的目光,是在设法扶植、卫护并发展这个素来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小的出版阵地——良友图书公司,通过它,发挥出版物这个武器的作用,来唤醒人民,教育人民,促使早日出现像今天这样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十年浩劫”一开始,无知而又无耻的“造反派”,在大字报上,指斥我用这个题目写文章,意在“颂古非今”。殊不知没有过去,何来今天?只有认识了旧世界,才能更加热爱新社会。

30年代,我似初生牛犊,敢闯敢为,因而回忆文章比重较大,也还有不少值得一写的书人书事;更不用说以后两个时期了。如天假以年,我准备继续写下去,虽然六七百封作家书简,至今下落不明。对现代文学研究者,如能起到点滴参考作用,对编辑出版工作者,如能有所借鉴,对一般读者,如果还不至认为言不及义、浪费笔墨,那我于愿已足。下笔时,自认力求做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但回首当年,已半个多世纪,文献不足,记忆有误,势所难免,务希读者匡正。集中文章都是单独发表过的,许多细节,不免有重复,编集时已注意及此,加以删节,恐尚有疏忽,希读者鉴谅。

1985.12.3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编辑忆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家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0122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0: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