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著作就是作者近年来对上海城市娱乐业研究成果的汇总和展示。以历史档案和原始数据为研究依据,提炼和归纳了30年代上海娱乐业处于兴旺时期的基本特征和兴衰演变的内在规律,还原这一阶段上海娱乐业的历史原貌,为我们全面系统了解和认识30年代的上海娱乐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城市娱乐业的初兴与演变

 第一节 城市娱乐发展背景

一、经济发展与城市娱乐功能培育

二、人口增长与城市娱乐市场孕育

三、交通、电力建设与城市娱乐环境优化

 第二节 城市娱乐的初兴(1840~1890)

一、洋娱乐的导入

二、传统娱乐活动方式的转轨

三、城市娱乐中心的移动

 第三节 城市娱乐形态的转型(1900~1920)

一、娱乐形态艰难转型的历程

二、娱乐转型时期的诸多特征

三、城市娱乐形态转型的原因

第二章 城市娱乐业的鼎盛时期

 第一节 30年代城市娱乐体系的现代性

一、高度成熟的城市娱乐体系

二、娱乐设施结构调整的现代性趋势

三、大众化的娱乐市场

四、娱乐文化的品牌和形象

 第二节 娱乐场所分类分析

一、戏院

二、电影院

三、游乐场

四、舞厅

五、公园

六、茶馆

七、酒吧和咖啡馆

八、赌博场所

九、色情场所

第三章 城市娱乐业的兴衰交替

 第一节 外患内扰:城市娱乐业由盛而衰

一、从“一·二八”到“八一三”:娱乐业的两次灾难

二、经济危机波及和“新生活”运动影响

三、市场竞争与娱乐企业的经营困境

 第二节 30年代中后期:煎熬中的娱乐业

一、从天蟾舞台上座率看戏剧演出市场的衰弱

二、从金城电影院上座率看电影市场的萧条

三、从百乐门舞厅的转手看舞厅发展的波折

 第三节 “孤岛时期”娱乐业恢复性繁荣

一、城市娱乐业的短暂繁荣

二、“孤岛”困境中的城市娱乐业

第四章 娱乐区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 组合与分离:城市中央娱乐区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

一、破茧而出:中央娱乐区的诞生

二、城市娱乐区布局结构

三、一个发现:娱乐区空间距离的分隔规律

 第二节 娱乐区业态分布特点分析

一、中央娱乐区业态构成特征

二、次中心娱乐区娱乐业态构成分析

第五章 娱乐业的经营主体和影响力

 第一节 娱乐业的构成性质和经济影响力

一、娱乐业构成形式和投资规模

二、娱乐业的经济影响力

 第二节 娱乐业经营主体分析

一、娱乐业经营者:从外商到华商的转换

二、粤商:从洋行买办到娱乐业经营者

三、帮会:从经营烟、赌、娼到投资娱乐业

 第三节 娱乐业对社会就业和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娱乐业的就业拉动力

二、娱乐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

第六章 市民娱乐生活透视

 第一节 工资收入、闲暇时间与娱乐

一、罟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调整

二、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

 第二节 人口构成特征和娱乐多元性

一、人口构成:移民对娱乐影响的两重性

二、年龄构成:人口年轻化的市场意义

三、性别构成:男性化主题的娱乐内涵

四、职业构成:娱乐倾向的多元化

 第三节 市民娱乐行为的特征和倾向

一、电影院分级和观众的区域分布特征

二、娱乐场游客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三、从娱乐场所设施的使用看游客的娱乐倾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楼嘉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3561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