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家教(120个影响世界的中外名人家教成功案例教子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人们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他们又怎样成功地教育了他们的孩子?父母们在经历过与孩子斗智斗勇的疲惫后,来自名人的家教故事必定能给他们提供或多或少的助力,使他们在迷茫中看到希望。

本书收集了120个来自古今中外名人的家教成功故事,其中包括60个名人受教故事和60个名人教子故事。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成功”的案例。它们各有特点,因为它们无不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及父母为了适应孩子的发展而作出的适时调整。这些案例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必然;不是由于上帝的眷顾,而是良好家教方式所应得到的回馈。走近这些名人,你会发现成功并不遥远;阅读这些故事,你必定会从中得到启迪。

现在,让我们走进名人的家庭,体味他们耐人寻味的家教故事吧。

内容推荐

崛起于卓越的家教

达尔文父母对达尔文好奇心的保护,使达尔文得以延续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和热情,并最终著成《物种起源》。

徐霞客母亲该放手时即放手,使儿子终于能够抛开杂念,全心追随自己的梦想,因此成就了名垂史册的《徐霞客游记》。

如果你的孩子天赋卓越,林徽因的父亲会告诉你如何与孩子建立一种超越于父女关系以上的友谊,并使孩子的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

非凡的传承

因为对经书不感兴趣而几乎被父亲放弃的祖冲之,却由于祖父的因材施教而被载入我国数学领域的发展史。

戴维·洛克菲勒卓有成效的“贵族磨难式”教育,使洛克菲勒家族百年的辉煌得以延续,他的孩子们中有名动华尔街的银行家,更有叱咤美国政坛的副总统。

面对被确诊为天生痴呆的儿子,老卡尔·威特决定不放弃,他用独创的教育方法,硬是将儿子培养成了9岁精通6国语言并上大学,14岁获得博士学位的天才。

……

目录

名人受教

崛起于卓越的家教

阿基米得之父:放手让孩子去闯

艾森豪威尔之父:君子有容乃大

爱迪生之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之父母:尊重胜过改变

巴赫之父:因其材,施其教

贝多芬之父:孩子是自已的事业

贝利之父: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毕加索之父:引领孩子走进五彩世界

蔡锷之父母:后天教育成大器

蔡元培之母:立身处世最重要

柴可夫斯基之父母:良好氛围熏染出孩子的才气

成吉思汗之母:要自卫先要自强

达尔文之父母:最可宝贵的是想象

戴尔·卡耐基之母:信心是人战胜一切

道尔顿之父:尊重孩子的想法

丁玲之母:与孩子一同进步

丁肇中之父:“狠”心雕琢育才子

伽利略之父:及时矫正自已的失误

歌德之父: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龚自珍之父母:家庭熏陶出的诗歌才情

郭沫若之母:期望是最好的家教

洪亮吉之母:受终至鸡鸣,不负寡母恩

胡■之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蒋士铨之母:手摇纺车伴子读

李时珍之父: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梁漱溟之父:要沟通不要棍棒

林徽因之父:美的教育伴孩子成长

刘海粟之母:做人有器识,立世先修身

柳宗元之母: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鲁班之父:把手艺“逼”出来

鲁珀特·默多克之母:苦难磨炼人的意志

罗曼·罗兰之母: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

曼德拉之父:善心是力量

孟子之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莫泊桑之母:自然教学育骄子

莫扎特之父:家庭熏陶出的音乐巨人

欧阳修之母:严母育高才

裴度之父:不信命运,信自已

戚继光之父:严慈并教育将才

丘吉尔之父母:因材施教育将才

瞿秋白之母:小故事,大道理

司马迁之父:将孩子的潜能导引出来

孙思邈之父:改变一生的养生教育

泰戈尔之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田稷子之母:做人品行要高洁

吴晗之父:培养出来的兴趣

冼星海之母:母爱托起的音乐天空

徐悲鸿之父:艺术来源于生活

徐霞客之母:男儿志当存高远

杨慎之父:书香熏染出名家

叶圣陶之父:教育应从小开始

伊莎多拉·邓肯之母:让孩子自由成长

俞平伯之曾祖:后天教育成大器

袁枚之母亲与姑母:让正确的思想为孩子引路

曾宪梓之母:做人须坚强

詹天佑之父:小游戏促成大成就

章太炎之外祖:家庭教育完成的思想启蒙

朱熹之父:因时施教有实效

祖冲之之祖父:教育重在因材施教

左思之父:帮助孩子寻找自已的潜力

名人教子

非凡的传承

毕加索:让孩子学会作决定

冰心:学会拥有一颗爱心

曹操:心底无私天地宽

陈嘉庚:勿以权谋私利

达尔文:科学健康地引导孩子

戴维·洛克菲勒:磨难式款育成就孩子

范仲淹:成由勤俭败由奢

丰子恺:好奇心是珍宝

冯玉祥:自强方能助人

傅抱石:要敢于创新

傅雷: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

高士其:培养好习惯,须趁少年时

歌德: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黄炎培:言传身教最重要

蒋筑英:踏踏实实做事

居里夫人:要勇敢、要自强

孔子:做人要谦虚

老卡尔·威特:捞起智慧之泉里的树叶

老舍:不苛求事事完美

李大钊:寓教于乐

李光耀:欲想得到,必先付出

李晟:懂得孝敬老人

李世民:尊师重道是美德

李泽厚:家庭教育品质先行

粱启超:时刻不忘报效国家

林肯:身体力行为孩子诚信加分

林则徐: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宝贵的

卢梭:学会在错误中汲取教训

鲁迅:尊重孩子的天性,适时引导

罗伯特·欧文:要勇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

罗斯福:正确对待权势

马克·吐温:教育也是一种艺术

梅兰芳:尊重孩子的自由意愿

尼赫鲁:我是女儿最好的朋友

撒切尔夫人: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沈钧儒:时刻不忘国家和人民

斯大林:不要滥用特权

宋嘉树:要有坚强的意志

苏霍姆林斯基:勇于表达自已的思想

苏洵:教育不分男女

唐弢:做孩子的榜样

陶行知:读书更要做人

托马斯·杰弗逊:独立也是一门课程

托马斯·沃森:潜移默化的教育

王僧虔:严于已方能成大器

王羲之:鼓励要适时

夏洛蒂·勃朗特:自已的事自已解决

徐悲鸿:梅花香自苦寒来

叶圣陶:爱是最好的教育

英迪拉·甘地:学会排解忱愁

俞宗海:宽严结合育英才

曾国藩:生活要节俭,学习要奢侈

曾参:以身作则方能教子

张恨水:渗透式软育成效卓越

张居正:成才是好高骛远

张元济:有独立才能成才

赵匡胤:“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郑板桥:爱中有严

朱熹:多择师,广交友

朱自清:让孩子勇闯正路

试读章节

爱迪生之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来到世上,正如人类初登月球;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也正如人类好奇地在月球上左看右看。不仅如此,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无一不是在人们好奇心的驱使下得以成就的。凡是懂得教育、懂得孩子的人,永远不会对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产生厌倦;而不能接受孩子好奇心的人,也没有资格拥有教育者的身份。

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企、监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翻,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勒巨大的贡献,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

爱迪生的一生是发明的一生,和我们现在生活息息相关的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都是最先由他发明制造的。他的成绩曾引起无数人的好奇,他也曾不止一次被人询问他的聪明才智来自哪里。关于这个问题,爱迪生这样说:“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

爱迪生之所以说是他的母亲造就了他,源于他母亲对他的教育,尤其是对他好奇心的尊重与保护。爱迪生的母亲南希曾是一所学校的教员,也许正是因为职业的关系,所以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有耐心,尤其重视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幼时的爱迪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经常对各种事物和现象问这问那,而他的每一次询问,南希都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回答;答案给出后,她还常常有意识地启发爱迪生再思考、再提问。对于孩子的提问,她从来都是不厌其烦!

爱迪生5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看到家里的鸡趴在鸡蛋上,就好奇地问母亲:“鸡为什么坐在鸡蛋上面?”南希说:“这是鸡妈妈在孵小鸡。”爱迪生听了之后,也找了些鸡蛋,然后自己蹲在上面孵起了小鸡。爱迪生的行为被家人知道了,看到他的“痴傻”,家人忍不住都取笑他,南希赶紧制止了家人,她不想爱迪生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放弃自己的好奇心。

后来,爱迪生上学了。在学校里,爱迪生依然是个好奇的学生,他不仅经常向老师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而且喜欢刨根问底。在一次算术课上,老师讲到“2+2=4”时,爱迪生就问老师:“为什么2加2一定等于4?”老师以为这只是小孩子的捣乱,就没理他。而爱迪生由于没有得到答案,就继续问老师为什么2加2一定等于4。看到爱迪生的行为,老师更相信他是在捣乱,于是罚他站在角落里。但爱迪生并没有因为受罚而放弃自己的问题,最后,老师认为爱迪生神经有问题,并决定开除爱迪生。南希知道后来到学校,当她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认定是老师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于是,她同意爱迪生退学,并决定自己亲自教育爱迪生,用自己的方法教育爱迪生。

南希把爱迪生带回家后,她亲自担当起了教育爱迪生的任务。在没有发现爱迪生的兴趣和特长时,南希就先教他学习各科知识。南希有计划地教爱迪生学习语言、算术、历史、自然等知识,另外,为了拓宽爱迪生的知识面,南希还给他找来了《自然科学学校》的初级物理书来看。

当爱迪生读了《自然科学学校》一书后,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一下子进发出来,他希望更多地了解自然世界的万事万物。于是,他按照书本上的介绍,开始了对自然世界的观察。而南希看到爱迪生的爱好后,她知道了爱迪生的兴趣与才华所在,于是,她为爱迪生购买了物理学家牛顿等人的著作,又为他买来了《派克科学读本》等科学书籍。在这本书里,讲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好奇的爱迪生按照书本上的介绍,开始了自己的实验操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对于爱迪生的一些奇想,南希从没有粗暴地制止,而是给予最坚决的支持和指导。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的增多,爱迪生不再满足于书本的介绍,他开始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各种发明创造的试验,最终成为了一位世界发明大师。  教子有方:对好奇心加以认同和鼓励

爱迪生的妈妈堪称一位教育家。她坚决地反对整齐划一、严重抑制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校教育,并勇敢地与之进行了斗争。而后,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培育、发现孩手的兴趣,井对其进行了鼓励。如果科学发明对爱迪生来说是个浩瀚的海洋的话,那么他母亲则是那个将他扶上船的人。从此,爱迪生如鱼得水地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并且摸索出了众多造福人类的发明创造。

P6-7

序言

你希望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未来?

每对父母的回答可能不一样,但是,有一位父亲,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我希望孩子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希望他有一个自认为成功的未来。”

他贯彻着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所以,当儿子拿着满是大红叉叉的语文试卷回来时,他虽然难掩失望,但并没有生气,只是说:“孩子,没关系,虽然这不是你的长项,但我想下次你会考得好些。”

当儿子向母亲要一大笔钱,却不肯说出钱的用途时,他说:“我希望你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你觉得你现在做到了吗?这样吧,如果你告诉我钱要怎么花,我和你妈就把钱给你。”

儿子赌气似的说:“好,我告诉你们。我和哥们儿约好了要去赌钱,我必须去,否则会被人看扁。如果你们不给,我就去抢去偷!”

他说:“好!男人大丈夫说到做到,你确实应该去!我和你妈这些年的积蓄全都在这里,但此刻我们不是你的父母,我们和你是正在交易的双方。我们要用这些积蓄,买走你的正直和诚实。今天以前,不管你怎么淘气,学习怎么不用功,你仍然是我们的好儿子。但是,从此时此刻起,因为你要去赌博,所以在爸妈眼里,你不再是好儿子,你是一个坏儿子,你伤了爸妈的心,从此以后我们对你就只剩下失望了!”

儿子呆在那里。这样的一篇话,把15岁的他彻底镇住了,他终究没能和赌博结缘。

儿子高考落榜,想出去闯世界。他建议儿子去学点儿技术,但要强的儿子拒绝再接受父母的帮助。儿子临走时,他说:“爸妈希望你正直、诚实,谢谢你没有让我们失望!没能升学虽然遗憾,但你能更早步入社会也是好事。记住:成功的唯一标尺是自己的心。认为自己成功的时候,你就是成功的。爸爸希望你多体验成功的滋味!”

一年、两年、五年……第十年,儿子携妻儿终于再次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原来,没能考上大学的儿子,竟然在废旧电池中找到了商机,目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还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建立了分公司。他对自己的父亲说:“爸,照您的吩咐,我一直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零在,我经营着为大众谋福祉的事业,还有了自己的家庭,我觉得自己很成功!您可能不知道,这些年来,支撑我的意志,使我坚决不放弃的动力,就是那次我拿着全班倒数第一的语文试卷回来时您说过的话。换做别的父母,恐怕早就气得七窍生烟了,您却说下次你会考得好些。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我无论如何不能让您对我失望!”

坐在摇椅上的他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细的缝,所以没有人注意到他发红的眼眶里含着热泪。

这样的家教,算不算成功呢?

父母们无不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但由于他们失之科学的表达方式,如此这般的厚望常常变成了强加于孩子双肩的重负,一旦孩子稍有差池,厚望又发生180度逆转,变成深深的失望。于是,父母的教诲不再是金玉良言,而是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紧箍咒;父母的希望不再是动力,而是导致孩子叛逆行为的导火线。家教于是进入障碍重重的迷宫,难以找到出口。

来自名人的家教故事由此成了父母们关注的焦点。名人们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他们又怎样成功地教育了他们的孩子?父母们在经历过与孩子斗智斗勇的疲惫后,来自名人的家教故事必定能给他们提供或多或少的助力,使他们在迷茫中看到希望。

本书收集了120个来自古今中外名人的家教成功故事,其中包括60个名人受教故事和60个名人教子故事。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成功”的案例。它们各有特点,因为它们无不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及父母为了适应孩子的发展而作出的适时调整。这些案例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必然;不是由于上帝的眷顾,而是良好家教方式所应得到的回馈。走近这些名人,你会发现成功并不遥远;阅读这些故事,你必定会从中得到启迪。

现在,让我们走进名人的家庭,体味他们耐人寻味的家教故事吧。

编者

2008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家教(120个影响世界的中外名人家教成功案例教子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一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34617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60
17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