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说的发展存在着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而在上、中古文言小说表面是独立发展的背景下,始终存在着一股口传白话文学的源流。本书从大量的研究中揭示了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学史上在小说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 图书 |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3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国小说的发展存在着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而在上、中古文言小说表面是独立发展的背景下,始终存在着一股口传白话文学的源流。本书从大量的研究中揭示了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学史上在小说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目录 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四个层面 叙述者、叙事视角与春秋笔法——论春秋笔法与小说叙事(上) 论汉代神学思想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之影响 仙凡情缘归何处——关于六朝志怪中“天仙配”的文化阐释 是入仕为官,还是人道求仙——唐代小说中士林人生道路问题探讨之 唐代爱情类传奇的形成背景探索——以性爱文化叙事为中心 《梁公四记》的文本、史实与故事 《西游记》的返路 张大复《钓鱼船》中的刘全进瓜故事——由文人带来的民间说话的再构成 “金本”《水浒传》思想性质小议 李渔的同性恋小说及戏曲 《豆棚闲话·首阳山叔齐变节》新解读 清代“幕府沙龙”对小说创作的推动 中国古代小说“变形”母题的源流及其文学意义 龄官究竟画了多少个“蔷”字?——读《红》零札 中国小说史的里程碑——读《隋书·经籍志》札记 《隋书·经籍志》“小说类”发覆 《稗家粹编》本异文与《剪灯新话》的成书 《燕山外史》小说版本考——兼论骈体小说的流传与影响 赵晔的著述与生卒年考述——兼与张觉先生商榷 论明代后期“通俗类书”性质的嬗变——以《燕居笔记》版本演变为考察线索 关于六卷本《三国英雄志传》 胡适“传统小说两种体裁”论之反思 浅析何其芳的《红楼梦》批评 唐传奇文本在明清时期的传播 明代苏州通俗小说的出版 论明代后期书籍刊刻管理与通俗小说查禁 别发洋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播——以书籍出版为中心 朝鲜时代中国古典小说传人·出版·翻译之现状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6775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15 |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6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