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情圣地--梁祝文化园十年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梁祝传说,千古传颂,魅力四射。宁波人把一个美丽的传说,演绎为一种博大的文化,又把一种文化打造成一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产业,这无疑是当前文化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典例。改革开放三十年,恰恰见证了宁波梁祝文化弘扬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本书是对近十几年宁波梁祝文化和梁祝文化公园发展最好的阐释,我相信这些报道、这些图片和众多文章会给读者特别是梁祝文化、梁祝文化公园发展的亲历者留下美好的记忆,或回味、或赏识、或思考、或策励。愿梁祝文化之花更艳丽,梁祝文化品牌进一步走向世界,梁祝爱情文化产业兴旺发达。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近十几年宁波梁祝文化和梁祝文化公园发展最好的阐释,我相信这些报道、这些图片和众多文章会给读者特别是梁祝文化、梁祝文化公园发展的亲历者留下美好的记忆,或回味、或赏识、或思考、或策励。

梁祝文化绚丽多彩,梁祝开发前景广阔。

目录

序/周静书

千古绝唱谱新曲

 保护我们的爱情绝唱/徐锦庚

 梁山伯庙话今昔/徐秉令陈勇

 千古绝唱谱新曲/吴学军朱田文徐秉令

 梁祝传说谜底待揭/杨攀朱家健

 梁祝传说寻觅芳踪/俞松年

 梁祝文化华夏精华/徐水根陈家燕

 梁祝文化在宁波/周筠

 梁祝研究取得新成果/李伦

 千古绝唱蝶翩跹/李臻

 鄞州荣膺“梁祝文化之乡”/蒋继斌章燕飞

 “梁祝”从宁波到海外/南华

爱情圣火重点燃

 中外嘉宾见证百对新人婚典/樊卓婧周雁

 朱丽叶掀盖头嫁到梁祝故乡/周静

 老爸老妈雨中相亲/唐敏陈爱红胡婉芳

 爱情之都/吴海霞

 万人相亲会创吉尼斯纪录/胡婉芳

 第二届万人相亲会再搭鹊桥/胡婉芳孙肖

 梁祝结缘维罗纳/徐锦庚

 从“梁祝邮票”到“梁祝品牌”/洪光茂周静书麻承照徐秉令严友祥

 万人梁祝公园寻找爱情/孙肖樊卓婧

 百余单身女白领乐当军嫂/李月红焦书根

 百对红娘促成千对鸳鸯/孙肖石承承吴全伟叶夏凯

 我们是东方爱情文化的使者/吴俊琦沈戈锋储秀科

 收藏爱情经典/周筠林幼娟

 举办全球华人婚联大赛/徐锦庚

 梁祝文化“申遗”我们正在努力/陈雅珍储秀科

天籁之音同放歌

 寻访“梁祝”第一人/于青

 梁祝公园访“梁祝”/冯炜达戴亚红施国荣

 “中国梅纽因”造访“梁祝”/陈宏国

 化蝶/烁渊

 此曲只应天上有/南华

 “祝英台”来到“梁祝”起源地/南华

 张学友放歌“梁祝”/南华

 在梁祝传说发源地畅谈“梁祝”/南华

 “梁祝”与我一生相连/梅薇董杨光

罗带同心化蝶盟

 梁祝公园印象/卢小东

 爱情的殿堂/徐秉令

 相聚在梁祝文化公园/谢根芳

 罗带同心化蝶盟/赵春玲

 梁祝寻踪/岑燮钧

 点燃爱情的圣火/天涯

专家共论梁祝事

 论梁祝故事的发源/周静书

 梁祝文化与梁祝公园/徐秉令

 梁祝爱情文化新风尚/陈家燕

附录:大事记

 后记

 导游图

试读章节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千百年来,这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脍炙人口,并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

很多人相信梁祝故事并不仅仅是传说。近来在宁波鄞县高桥镇发现的梁山伯墓,似乎也正是要证明这一点。本报记者日前来到发现古墓的地方,以求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梁山伯墓露端倪

今年六月初的一天,鄞县高桥镇的人们正忙碌于梁祝文化公园一期工程的建设。据地方志记载,梁山伯为东晋鄞县(古称■县)县令,死后就葬在这里。在植树挖坑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古墓。

当地文物部门马上对这个古墓进行发掘。这是一个一穴二室的拱形古墓,拱顶以下部分长11米、宽6米。随葬的墓藏葬品有十一件,并发现有十余块人骨、一小块棺木及古砖若干。

古墓的发现并没有在高桥镇百姓中引发大的惊奇,因为当地一直就有这样的传说:梁山伯的真冢就在梁山伯庙的附近。梁山伯庙是东晋百姓为纪念为官清正的梁山伯而建,“文革”期间遭受破坏,如今正在修复之中,今年正是其建庙一千六百周年。离庙不远有个以土堆成的梁山伯墓,墓的前后分别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墓碑,人称“蝴蝶墓”。国内像这样的梁山伯墓共有10处,但一墓双碑、庙墓同在的仅此一处。

记者了解到,此处的梁山伯庙及墓享有盛誉,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初八(据记载梁山伯忌日为八月十六,恰逢当地中秋节),方圆几十公里内的百姓都要前来祭拜,从而形成一年一度的庙会,热闹非凡。

古墓文物待鉴定

此次发现的古墓是否真为梁山伯之墓,文物鉴定是最关键的问题。这些文物如今正保存在鄞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因文物法的规定,记者无法对尚未经过鉴定的文物进行拍摄,但当地文物官员仍向记者展示并介绍了这些文物。

随葬品大部分为冥器及生活器皿,有绳纹水井罐、船形灶、水波纹四系青瓷罐、水波纹双系三兽足熏炉、谷仓上贴塑的人物雕像及甑、垒等物品。据初步分析,这些文物皆为东汉末至西晋初年间所产。随葬的还有若干五铢钱,此货币在西汉至隋朝年间通用。所发掘的墓砖据估计为西晋以后所产,最晚不迟干五代。

据称,这些文物还有待于国内文物专家的进一步鉴定。同时,对墓中的尸骨残片也将进行测定,以确定墓主的年龄、性别等。

众说纷纭话梁祝

有疑问提出,此古墓为单穴墓,若真为梁山伯之冢,则祝英台芳踪何在?当地百姓的解释是,传说中祝英台是在梁山伯死后化为蝴蝶飞入墓中,单穴墓正与传说相吻合。高桥镇老人还称,据县志记载,梁山伯死后葬在鄞县西郊九龙墟,而九龙墟正是高桥镇古称,地理上也完全吻合。

鄞县文物管委会的人员则从墓穴的形制分析,认为墓主是有官位之人,与史料中记载的梁山伯身份相符。

种种迹象表明,高桥镇古墓极有可能正是传说中的梁山伯之墓,其历史身份,也因众多地方古志的记载而逐渐明晰。而传说中的女主角祝英台则仍是一个历史谜团,谁也没有肯定她是否真有其人。

此间的一种传说是,梁山伯死时年仅22岁,尚未婚配,百姓感其恩德,将他与早逝的祝英台进行了“阴配”。

也许有专家认为祝英台生活的时代在梁山伯生前或死后一百年之内,正如传说所言是上虞人氏,她的故事是宁绍平原古越文化的产物。

不管是何种可能,更多的人宁愿相信那个纯情凄婉的爱情传说,因为它代表着人们对忠贞爱情的美好寄托。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真实程度或许如今已无从考究。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古墓的进一步鉴定,高桥镇这个梁山伯的长眠之地将成为痴情男女心中的圣地,接受后人真诚的祈祷。正如当地已流传了上千年的一句民谣:“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

1997年9月10日香港《文汇报》

《梁祝传说寻觅芳踪》

俞松年

最近在浙江宁波鄞县西乡高桥镇发现梁山伯古墓,以及从古墓中发掘的大量墓葬品证明,脍炙人口的梁祝故事,不只是传说,而是有踪可寻,有史可证: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在宁波西乡高桥镇。

梁祝故事自东晋以来,盛传不衰,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这个强烈反抗封建礼教、讴歌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因此,千百年来,梁祝故事广泛流传、辐射,全国由此出现不少处梁祝故事发源地,仅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地方就有6处、墓冢10处,而梁山伯庙只有宁波市西乡高桥镇一处。

今年6月初,有关部门对一座原有的梁祝墓冢进行修缮,在墓冢的东侧移植一株大树时,发现了沉埋在地下的梁山伯古墓。墓呈拱形,一穴二室,拱顶以下部分长11米,宽6米。随葬的墓葬品多件,文物部门还从墓穴中发现十余块人骨、一小块棺木、古砖若干。随葬品大部分为冥器及生活器皿,有绳纹水井罐、船形灶、水波纹四系青瓷罐、水波纹双系三兽足熏炉、谷仓上贴塑的人物雕像及甑、垒等物品。据初步分析,这些文物皆为东汉末至西晋初年间所产。随葬的还有若干五铢钱,此货币在西汉至隋朝年间通用。所发掘的墓砖据估计为西晋以后所产,最晚不迟于五代。这些文物还有待于国内文物专家的进一步鉴定。同时,对墓中的尸骨残片也将进行鉴定,以确定墓主的年龄、性别等。传说梁山伯在任县令时,治理姚江殉职。当地百姓就在高桥九龙墟为他厚葬。古墓的规模和残存的遗骨、墓砖、陪葬品都可以确认,此为梁山伯墓无疑。

古墓的发现,在当地百姓中,并没有引起惊奇,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梁山伯的真冢就应在梁山伯庙附近。

相传祝英台生于三月初八,梁山伯卒于八月十六,所以,每逢春秋两季这两段日子,来自四乡八村的香客,成千上万。庙内演社戏,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还有抬阁、纱船、元宝马、踏高跷等“玩会”节目。“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成为有情人的一大心愿。当地盛行庙会,已绵延数百年。

可以确认,梁祝故事原型并非神话传说,而是确有其人其事。据唐朝的《宣室志》称:“山伯为郧令,病死,葬郧城西。祝适马氏,舟经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日‘义妇冢’。”

又据宋·张津的《乾道四明图经》记载:“义妇冢,即梁山伯与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寺之后,有庙存焉。旧记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为女也,其质朴如此。”从这些文字记载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最初形成和梁山伯庙、墓冢的发现都是在浙东的鄞县。梁祝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的瑰宝,不愧为一颗灿烂晶莹的艺术明珠,多少年来,因为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故事就广泛流传、发展。这样,以“梁祝”命名的故事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姿多彩、光耀夺目的整整一群。仅由周静书、白石坚两位民间文艺工作者从各地收集的梁祝故事就有70多则,其中以浙东流传的几组故事最具特色,如《清官侠女骨同穴》、《梁县令托梦治蝗》、《双照井》、《焦骨牡丹女儿心》等,附丽于当地的山川风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显示了故事主人公在特殊的民俗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  当地政府意识到梁祝这一美丽传说的发源地,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于是就集资对梁祝古迹进行大规模修葺,并邀集各方专家各方行家,专题进行了一次研讨,制定了总体发展规划,并正式定名为“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总体规划,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为主线,分为旅游风景区和旅游服务区两大块。以梁祝故事为主线的旅游风景区,努力体现当时梁祝传说中的文化氛围,以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等为公园的主导游线,采用江南古建筑风格,依托山水,形成园内有园,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的景点,围绕梁山伯庙和梁祝墓冢的主体建筑,将建造优美的大型梁祝浮雕,并按总体规划设置草桥、读书院、凤凰山、鸳鸯池、独木桥、长亭、祝家庄、万松林等景点。

随着梁祝庙、墓修复和梁祝文化公园的兴建,目前,到高桥镇梁祝庙墓朝拜参观的人日益增多,连侨居国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也专程前来,且慷慨赞助。梁祝的动人传说,已抹去了往日凄楚哀怨的情调,梁祝发源地将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P13-17

序言

梁祝传说,千古传颂,魅力四射。宁波人把一个美丽的传说,演绎为一种博大的文化,又把一种文化打造成一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产业,这无疑是当前文化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典例。改革开放三十年,恰恰见证了宁波梁祝文化弘扬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

梁祝传说发源于宁波,国内外的古籍和宁波的史志、古迹为它作了足够的有力佐证。一千多年的宁波梁祝庙会风俗仅仅在20世纪冰封了一段时间,仍源远流长。“文革”后的70年代末,梁祝电影在国内首先开禁公映,宁波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一曲《梁祝》倾倒台湾观众,宁波率先在全国排练公演梁祝戏剧,海内外媒体强烈呼应:“梁山伯庙今何在?”随之,鄞州高桥的百姓首先躁动,1984年俞信义等一批梁祝风俗的民间信仰者自发抢占了姚江边上梁祝古遗址一隅,筹资建起了梁山伯庙三进,复原梁祝墓一座,与当时大肆污染姚江的漂染厂争天地。梁山伯传统庙会即时兴起,成千上万民众涌向这方千古爱情圣地,一时人满为患,排队朝拜的人群队伍长达三五里,一直延伸到宁波城西望春附近,坐夜人数多达三万多人,以致被当时作为重大迷信活动聚集点加以重点防范。好在时逢思想解放大讨论,意识形态“左”的倾向逐步消除,梁祝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正显露出特异的光彩。这时,大上海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毕春芳、金采风等相聚梁山伯庙,畅谈优美动听的梁祝故事,感受梁祝纯洁真挚的爱情,轰动了周边媒体。接着,姜彬、吕洪年、莫高等专家和宁波的白石坚、徐秉令等文化学者专程多次考察梁祝古遗址,启动了全国梁祝学术研究的新潮。1987年江、浙、沪两省一市在宁波举办了首次全国性梁祝学术研讨会,使梁祝进入了文化正面导向的新阶段,催发了梁祝古遗址保护新契机。1993年,鄞县县政府专题召开梁祝古迹保护和开发动员大会,启动了梁祝旅游文化产业步伐。随后高桥镇党委政府选派了虞善来、严友祥等强有力的干部负责梁祝文化公园的开发建设。拆除了环境污染企业,搬迁了部分居民,发掘保护了梁祝古墓。并利用宁波旧城改造机遇,迁来了几座精致的古建筑,在梁祝公园内异地保护,如今的读书院、祝家庄等景观就是由此构成。1997年9月一期工程落成,同时举办了梁祝文化节大型活动,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当天作了报道,这在当时实属罕见。以后几年,梁祝文化公园扩建到三百多亩土地,几万平方米建筑,形成了以梁祝传说情节为主线的众多景观,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

1999年底,第一届中国梁祝婚俗节隆重开幕,梁祝文化公园更以爱情殿堂和文化节庆两大品牌令海内外瞩目。新世纪以来,梁祝文化公园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国梁祝(婚俗)爱情节,全国56个民族新人和国外新人相聚东方爱情圣地,举行盛大婚礼。梁祝特种邮票首发,首届国际梁祝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梁祝万人相亲会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和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落户宁波,中国梁祝文化网开通,梁祝传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祝文化大观》和《梁祝文库》系列图书相继出版,鄞州区荣膺“中国梁祝文化之乡”称号。经过10多年的发展,梁祝文化公园不仅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年四季游人兴旺,年游客量达五六十万之众,年旅游收入上六百多万之巨。梁祝文化和产业成果令人惊叹。三十年改革开放,梁祝文化保护遇到了好时代,梁祝产业正逢好机遇。

缘此,严友祥、徐秉令两位最近精心汇编了《爱情圣地》一书,就是对近十几年宁波梁祝文化和梁祝文化公园发展最好的阐释,我相信这些报道、这些图片和众多文章会给读者特别是梁祝文化、梁祝文化公园发展的亲历者留下美好的记忆,或回味、或赏识、或思考、或策励。

梁祝文化绚丽多彩,梁祝开发前景广阔。宁波市和鄞州区已经以高起点、高品位对梁祝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规划。我真诚祝愿梁祝文化之花更艳丽,梁祝文化品牌进一步走向世界,梁祝爱情文化产业兴旺发达,从而为宁波城市不断增光添彩。

2008.12.18

(作者系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

后记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不过是短暂的一段里程,然而梁祝故事的发源地——鄞州高桥的梁山伯庙,却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嬗变——她,在一块面目全非的地块上,凭借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于1997年首期落成梁祝文化公园。尔后就在这十年间,把这块“宝地”——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梁祝故事发源地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展示了她光彩熠熠的风貌。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忘不了许许多多曾经为这块“宝地”的开发作过贡献的人士——有梁祝文化的研究者徐秉令、白石坚,有当地的曾任总经理的虞善来,还有俞信义、鲍小岳、谢均岳、严国金、庄兆民等热心相助人士。在开发过程中,又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热情支持,诸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姜彬先生、老一辈梁祝文化研究专家路工先生、莫高先生、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马萧萧先生、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先生。他们都为这块“宝地”的开发增光添彩!

十年间,我们也忘不了众多媒体的编辑、记者、作家、艺术家,他们用彩笔为这块“宝地”锦上添花。爱情的圣地,离不开他们的钟情。借此在《东方爱情圣地》面世之际,我们要感谢所有为梁祝文化作出过贡献的各界人士。

在出版此书时,承宁波出版社和责任编辑张雅光女士的热情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在编纂过程中,尽管我们汇编了不少值得入编的作品,限于篇幅,只得忍痛割爱,至于疏漏和欠妥之处,期盼着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教正。

编者

2008·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情圣地--梁祝文化园十年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严友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33361
开本 32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