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判例的展开,详细阐述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变化,以及日本学术界围绕这些判例所展开的讨论。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日本比较古老的判例,还介绍了近年来在日本侵权行为法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判例,时间跨度从明治44年(1911)年到平成17年(005年)。著者也详细介绍了日本学术界对一些问题的争论,比如违约责任和侵权行为的竞合问题、侵权行为中违法性的判断、过失相抵和损益相抵等问题。
图书 | 判例形成的日本新侵权行为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判例的展开,详细阐述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变化,以及日本学术界围绕这些判例所展开的讨论。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日本比较古老的判例,还介绍了近年来在日本侵权行为法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判例,时间跨度从明治44年(1911)年到平成17年(005年)。著者也详细介绍了日本学术界对一些问题的争论,比如违约责任和侵权行为的竞合问题、侵权行为中违法性的判断、过失相抵和损益相抵等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是日本圆谷钧教授在侵权行为法领域的著作。本书的特色是,为培养法律专家的Law School(法科大学院)的教科书而写作。因此,比起理论性的考察来说,以培养能正确认识侵权行为法领域中的判例法的状况,能准确理解判例立场的能力为目的。故本书中插入汇总了很多的判例,因此,中国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在日本的侵权行为法上论述的众多判例。 目录 致中国读者的前言 前言 译者导读 引用文献 第1部 侵权行为法 第1章 侵权行为法概述 1 侵权行为法的含义 2 侵权行为法的机能 3 债务不履行责任和侵权行为责任(请求权竞合) 4 过失责任和无过失责任 5 民法以外的受害人救济制度 6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特色 第2章 侵权行为法适用的要件 1 故意·过失 2 权利侵害和违法性 3 加害行为的形态 4 责任能力 5 因果关系 6 权利行使和期间限制 第3章 侵权行为法的效果 Ⅰ 损害赔偿 1 金钱赔偿的原则和例外 2 损害 3 损害赔偿的范围 4 损害的种类(积极损害·消极损害·精神抚慰金) 5 民事诉讼法上的“损害金额的认定”(第248条)和特别法上的损害赔偿规定 6 过失相抵 7 损害赔偿请求权者 Ⅱ 停止侵害请求 1 侵权行为和停止侵害请求 2 停止侵权请求的方法 第4章 特殊侵权行为责任 1 监护义务者的责任 2 使用者责任 3 土地设置物责任 4 动物占有者的责任 5 共同侵权行为责任 第2部 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第1章 无因管理 1 无凶管理的意义 2 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 3 无因管理的效果 4 无因管理的对外效果 5 准无因管理 第2章 一般不当得利 1 不当得利制度的含义 2 不当得利与类似机能的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 3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 4 不当得利的效果 5 因果关系中的特殊问题 6 清算处理中的特殊问题 第3章 特殊不当得利 1 非债清偿 2 不法原因给付 事项索引 判例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判例形成的日本新侵权行为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圆谷峻 |
译者 | 赵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6885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4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31.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8-3917 |
版权提供者 | T·Tsuburaya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