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PE日渐勃兴的时代。面对这样PE如此光明的前景,你该怎么办?希望本书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本书引用了一些公开报道的数据和资料,以案例评鉴的形式,为你进军PE领域所需知识添砖加瓦。
图书 | 最新经典私募案例评鉴/金融投融资案例评鉴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PE日渐勃兴的时代。面对这样PE如此光明的前景,你该怎么办?希望本书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本书引用了一些公开报道的数据和资料,以案例评鉴的形式,为你进军PE领域所需知识添砖加瓦。 内容推荐 中国PE尚未全面开花,“金融海啸”却已降临,众多PE如何应对?蛰伏还是迎难而上,这是一个问题。是否应该停止对漫漫资本之路的探寻和追求,这不是一个问题。在这个“危”与“机”并存的年代,本书希望通过以往的经典案例,给PE人带来有价值的思考和启迪。 目录 前言:这是一个PE日渐勃兴的时代 形形色色的PE KKR:收购行业基金的创始者 凯雷:“总统俱乐部” IDGVC: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领先者 软银:由实业转向投资 瑞士德泰基金:传承瑞士金融的安全保障 渤海金石:典型的有限合伙制人民币基金 PE刮起上市风 3i集团:上市的欧洲老牌私募基金 黑石:PE上市是趋势 惠理集团:香港首家上市的纯基金管理公司 投资PE是理财的重要方式 耶鲁基金与PE Bregal:做一个有意义的LP 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历程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于PE PE缔造网络时代传奇 风险投资造就雅虎传奇 腾讯:风险投资商以转手退出 投资百度获益百倍 狂赚71倍:软银投资阿里巴巴 PE境外上市退出 高盛投资团入股工行 李宁:从PE融资到点燃奥运主火炬 陈义红借私募成就百亿身价 汇源果汁上市前夹层融资2.2亿美元 北大千方PIPE融资1500万美元 PE境内上市退出 同洲电子: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第一个成功案例 6家PE投资云海金属 红宝丽:4家投资者入股“定募公司” 科大讯飞:投资者的盛宴 致谢 试读章节 门口的野蛮人 科尔伯特离开后,克拉维斯继任高级合伙人职位。1988年,克拉维斯与罗伯茨一起,筹划了被称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恶意收购——纳贝斯克(RJR Nabisco)收购案。 1989年,这起涉及311亿美元的收购案画上句号,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杠杆收购案。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这一纪录在2007年才在Txu(一家能源公司)收购案中被打破,价值是450亿美元,但收购方的主导者依然是KKR。 纳贝斯克收购案被华尔街的两位记者布莱恩·伯勒和约翰·希利亚尔写入他们的畅销书《门口的野蛮人:纳贝斯克的坠落》(Barbarians at the Gate:The Fall of RJR Nabisco)中。到2008年,该书已经出版了第16版。有意思的是,1993年,该书还曾被拍摄为电视剧,名字依旧叫《门口的野蛮人》,由美国著名的影星詹姆斯·加纳(James Garner)主演。这桩收购案使KKR名声大振,KKR也被戴上了“门口的野蛮人”的帽子。 1988年10月19日,以纳贝斯克公司董事长约翰逊(F.Ross Johnson)为首的管理层在投资银行Shearson Lehman Hutton的支持下,以每股75美元的价格收购纳贝斯克公司,而当日公司股价是53美元。不久,KKR公司加入纳贝斯克公司争斗战,KKR的出价足每股90美元。以纳贝斯克公司董事长约翰逊为首的管理层、Shearson Lehman Hutton和所罗门兄弟随即将出价提高到112美元每股。KKR后术义将出价提高到109美元每股,尽管这个出价低于管理层的出价,但由于这个出价是有担保的,因此最终被纳贝斯克董事会接受了。最后,约翰逊拿走了5 300万美元的退休金。 这次收购的看点主要有: (1)收购团队阵容豪华。收购的签约日是1989年2月9日,超过200名律师和银行家与会,场而异常宏大。 (2)中介费用高昂。虽然收购价格是250亿美元,但整笔交易的费用达320亿美元,其中以垃圾证券支持杠杆收购出了名的德崇公司收费2亿多美元,美林公司收费1亿多美元,银团的融资费3亿多美元,而KKR本身的各项费用高达10亿美元。 (3)财务杠杆巨大。虽然收购价格是250亿美元,但KKR仅提供了15亿美元的股本,其余则通过其他途径筹集(大通和花旗等银团提供了145亿美元的LBO贷款,德崇和美林提供了50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KKR接收了RJR所欠的48亿美元外债)。 1990年7月,KKR被迫再次投入17亿美元。2005年,纳贝斯克与Bortten Foods进行换股而上市,KKR将其股份出售给Apollo集团才最终退出。这笔交易KKR不但没有赚到钱,而且亏损不小。 4年火赚7倍的美国再保险公司收购案 20世纪90年代,美国再保险市场很不景气。美国再保险公司(American Re-Insurance)的股东安泰公司预计,美国再保险公司的不良贷款会巨额增加,于是急于将美国再保险公司卖给KKR。结果,KKR捞了一个大便宜,以14亿美元从安泰手中收购了美吲再保险公司。14亿美元中,KKR除了筹资了3亿美元外,其余则通过银行贷款和垃圾债券组合完成交易。 由于安泰公司太急于脱手了,居然同意为美国再保险公司的可能损失提供担保。结果,几个月后,美罔再保险公司的可能损失扩大,安泰公司又不得不付给KKR 10亿美元。 1992年11月,即该笔交易仅仅完成的两个月后,KKR将美国冉保险公司上市。此时,美国家遭受了“安德烈”飓风袭击,再保险市场否极泰来,美国再保险公司的股票发行价格从28美元上涨到31美元,并很快升至37美元,而KKR的原始购买成本才9美元。 1996年8月,KKR将其持有的美国再保险公司的股票以33亿美元的总价卖给了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就这样,KKR得到了近20亿美元,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净赚了近7倍。 亚洲业务的成功开端 目前,KKR在亚洲地区投资了31家企业,这3l家企业雇用了约8万多名员工,年销售收入总额超过110亿美元。 在亚洲直接设立投资业务的过程中,KKR将其在欧美的成功投资经验与亚洲本地企业文化及投资实践经验有效地融合在一起。KKR不但从欧美调派了经验丰富的投资专家,而且还同时招募了一批具有优异的本地投资业绩以及丰富的业务运营经验的投资人十,组成顶尖的本地投资团队。在大中华区,KKR组建了一支拥有丰富的本地投资经验和长期卓越投资业绩的投资团队。这支团队在中国协助打造r多家大名鼎鼎的行业龙头企业,其中包括平安保险、百丽国际、南孚电池、山水水泥、恒安国际、蒙牛乳业、永乐家电、动向体育、海螺水泥等。 KKR还在中国香港地区和东京设立了亚洲办事处。在这两个办事处没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KKR已完成7个投资项目,交易总值高达98亿美元,其中包括新加坡最大的收购项目安华高科(Avagc,Technologies,27.9亿美元,2005年)和印度最大的收购项目ArJcent(9.4亿美元,2006年)。此外,KKR已募集了40亿美元的亚洲基金,专门用于亚洲地区的直接业务投资。 在大中华区,KKR完成了几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投资,其中包括河南天瑞水泥4.5亿美元的融资项目,该项目是由KKR直接投资并由多家跨国银行参与组织的国内第一例与直接投资配套的长期人民币银团贷款项目。KKR还以2.28亿美元可转债的形式投资于世界领先的中国台湾被动元件生产商——国巨公司。 KKR坚信,凭借其资深的本地投资团队、丰富的行业知识、全球化的资源和注重企业长期增值的投资理念,KKR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一定具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前景。 P6-9 序言 这是一个PE日渐勃兴的时代 我们大概都听说过这么一个推算:一个人每月投资1500元,从25岁开始,一直到60岁,如果每年的收益率为20%,60岁时他的资产是5482万元。但这里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年收益率达到20%以上。 银行存款显然达不到,不信你去查一查银行的零存整取的利率。 散户的股票投资一般也达不到,只有个别的人能达到,如巴菲特,他的年收益率为25%左右。谁都想做巴菲特,但中国有几个巴菲特? 基金定投能达到吗?不一定。基金早就有,但前几年一直不好,甚至经常在面值以下,基民是赔钱的。2006年基金火了,但2007年就不如2006年,到了2008年买基金就赔钱了。 如果不能保证年收益率在20%,就难以按照上述投资方法成为亿万富翁。只有保证了年收益率在20%以上,才能按照上述投资方法成为亿万富翁。 但是,哪一项投资通常的年收益率在20%以上呢? 历史经验表明,好的PE的年收益率一般都在20%以上。例如,KKR管理的基金实现的复合年均回报率为26.3%,凯雷集团给投资者的年均回报率高达30%,黑石在过去的15年里管理的资产复合年收益率更是高达56%……中国是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的数据应该不会比美国低,只会比美国高。事实上,中国的数据已经验证了上述推论。 PE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收益率呢?PE为什么比股票、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存款收益高呢?根据笔者的总结,这首先是因为一二级市场价差的存在。审批制(核准制)使得上市为稀缺资源,公司只要上市,原始股东的财富肯定增值。PE都是在所投企业未上市之前投的,是原始股份。帮助其所投资的企业上市之后,PE的股份变成了上市公司的股票,获得资本增值。其次是因为PE能扶持和加速企业成长与上市。PE筛选项目,百里挑一,专家团队用专业的眼光筛选项目,大大增大了企业成功的概率。PE提供增值服务,扶持企业成长,使企业少走弯路,能使企业尽快上市。这就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比股票、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存款收益高的原因所在。 也正因为PE有这么高的收益率,今天的投资银行基本上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收取承销佣金,它们希望赚取更高的股本增值,于是它们利用其对信息的掌握和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大举进军PE领域。 此外,不少公司在IPO后,企业家也开始从事PE。这些企业家既具有企业管理的经验,又经历了一场IPO,具有IP0经验。同时,企业上市后,企业家的股权变现了一部分,有资金从事PE。他们为什么要从事PE?因为他们知道,投资于PE是理财的重要方式。 于是,我们看到,耶鲁基金由于大力进军PE领域而收益颇丰,以前保守的诺贝尔基金会也开始了对PE的投资,瑞士的家族企业Bregal Investments则开始做起“有意义的LP”来……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正富预言,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会以超越常规的速度发展,也许不到10年的时问,中国就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私募市场之一,很可能仅次于美国,从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私募市场。 这是一个PE日渐勃兴的时代。面对这样PE如此光明的前景,你该怎么办?希望本书能给你有益的启发。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为了说明问题,引用了一些公开报道的数据和资料,在此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此带来的任何版权问题,由编著者文责白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最新经典私募案例评鉴/金融投融资案例评鉴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邢会强//孙红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142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3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79.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